董效慧
目的 分析关节活动训练器和传统运动疗法对创伤后肘关节挛缩老年患者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方法 52例老年创伤后肘关节挛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关节活动训练器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运动方法治疗,对比两组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两组关节活动度(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RO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95.15%)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结论 关节活动训练器可有效改善老年创伤后肘关节挛缩患者ROM,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黄春艳;于建渤;朱伟;王妍;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VEGF、NGAL及TGF-β1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MMP-9、VEGF、NGAL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水平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01).结论 MMP-9、VEGF、NGAL及TGF-β1的高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其水平可作为评估食管癌筛查和病情变化的指标.
作者:兰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重塑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SHR组、GSP低剂量组(50 mg·kg-1·d-1)和GSP高剂量组(200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30 mg·kg-1·d-1).6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设为对照组.治疗8 w后,测定尾动脉收缩压(SBP)、全心重量指数(HW/BW)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生化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HE和Masson染色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胶原分布,并测定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Western印迹法检测左室心肌组织p47phox蛋白表达.结果 GSP能显著降低SHR的SBP(P<0.01),改善左室重塑参数、减少心肌组织MDA含量及p47phox蛋白表达(P<0.05),提高SOD活性及抑制OH·能力(P<0.05),GSP高剂量组作用尤为显著(P<0.01).结论 GSP对SHR左室重塑有减轻作用,可能与降低SBP、抑制氧化应激及下调p47pho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先杰;王晓玲;黃霜枝;靳俊峰;吴秀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8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胶质瘤组织及50例正常脑组织MMP-28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不同表达水平之间的中位生存期.结果 与正常脑组织比较,胶质瘤组织MMP-2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 (12.0% vs.63.2%,P<0.05).随着胶质瘤病理分期、病灶直径的增加,胶质瘤组织中MMP-28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胶质瘤患者MMP-28阳性者中位生存期为17.5(95% CI:15.3~19.7)个月,显著低于MMP-28阴性表达者(20.2,95% CI:18.7~21.7个月,P<0.05).结论 MMP-28在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中表达升高,且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王雪鹏;刘俊志;陈雷;赵政;张开治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 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 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 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作者:蒋凌志;许丹媛;杨志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模型分为五组:阴性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顺铂组(3 mg·kg-1·d-1)、姜黄素低剂量组(50 mg·kg-1·d-1)、中剂量组(100 mg·kg-1·d-1)和高剂量组(200 mg·kg-1·d-1),每组7只.阴性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5 d,顺铂组每隔3 d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姜黄素组连续灌胃给药15 d.停药24 h后处死各组裸鼠,测量裸鼠体重,剥取瘤体,测量移植瘤体积及瘤重,计算抑瘤率.采用实时定量PCR (RT-PCR)试验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各组瘤组织中MIF、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顺铂组和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不同剂量姜黄素组抑瘤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顺铂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瘤组织中MIF、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MIF mRNA相对表达量在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与姜黄素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顺铂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瘤组织中VEGF、MI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的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姜黄素中、高剂量组及顺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姜黄素能够降低瘤组织中MIF、VEGF的表达水平.
作者:葛佳威;程正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干扰Wnt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Wnt1基因表达,实验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的细胞)、shRNA NC组(转染siRNA-NC)、shRNA Wnt1组(转染siRNA-Wnt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印迹)观察细胞中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素(cyclin)-D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转染siRNA-Wnt1到MCF-7细胞后,Wnt1蛋白的表达量受到显著抑制(P<0.05);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β-catenin、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干扰Wnt1基因表达可以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李黎洪;徐巧莉;陈智伟;陈昱;吴丽婷;胡建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在小青龙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中医情志护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NF-α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CRP、TNF-α及SOD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RP、TNF-α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小青龙汤治疗时实施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效果理想,能降低CRP、TNF-α及SOD水平.
作者:王松慧;康俊英;薛冰娜;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五聚素(PTX)-3和甲壳质酶蛋白(YKL)-40的表达,关注二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6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25例经体检证实为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年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PTX-3和YKL-40表达,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 PTX-3和 YKL-40表达量与缺血区体积及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观察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5.82%,异常心电图组PTX-3和YKL-40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心电图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TX-3和YKL-40呈正相关.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和YKL-40表达升高且具有正向协同作用,二者表达与病变程度有关,也与心电图异常有一定关联.
作者:董效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例HT患者为HT组,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β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外周血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分析IL-1β水平与TgAb和 TPOAb的相关性.结果 HT组外周血中IL-1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β水平与TgAb和TPOAb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1β在HT外周血中的表达增高,且与TgAb和TPOAb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戴庆;何军;张凡;戴荣峰;韩艳;蒋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甲状腺素,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水平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甲状腺素治疗老年重症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苏晓;林松;韦永先;覃涛;余丽菲;招晓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N端前脑钠肽(NT-proBNP)、B型脑钠肽(BNP)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88例作为病例组,依据心功能分级分为4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单纯COPD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依次测得并比较病例组不同亚组、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与COPD合并肺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4个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随着心功能评级增加而升高.病例组治疗后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病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F-α、hs-CRP、NT-proBNP、BNP水平是COPD合并肺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血清TNF-α、hs-CRP、NT-proBN、BNP水平可以作为临床早期判断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立燕;张珍珍;王莹;丁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91例老年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肾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肾功能、SOD、MDA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SOD、MDA和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可以改善DN伴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的含量.
作者:刘苑苹;包蓓艳;李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类介导水跨细胞膜转运的膜蛋白〔1〕,迄今已在哺乳动物中共发现了13种AQPS(AQP0 ~12)〔2〕.依据AQPS的通透性,研究者将其分为AQPS、水甘油通道蛋白和超 AQPS 3个亚族.其中,AQPS仅能对水进行高度选择性转运,水甘油通道蛋白除对水具有通透性以外,还可介导甘油、尿素等小分子的跨膜运输,而超AQPS的功能还不清楚.AQP7属于水甘油通道蛋白一族,其在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和糖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AQP7在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窦昊颖;陈珊珊;张盼盼;梁芳芳;王云云;王泓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的影响.方法 120例DN患者按照控制血糖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使用胰岛素泵对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其他治疗相同;治疗前、治疗2 w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体内炎症因子IL-6、IL-18水平.结果DN患者经过2 w的强化降糖治疗,体内炎症因子IL-6、IL-18明显下降,强化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MG)、胱抑素(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18与β2-MG、Cys-C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β2-MG和CysC是血清IL-6水平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短期CSII治疗可以降低DN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延缓或者阻止DN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郭星荣;冯烈;王民登;黄庆;吴标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CHF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每组58例.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并服用比索洛尔治疗,大剂量组比索洛尔药量从每天1.25 mg/次逐渐增加至每天10.00 mg/次.小剂量组比索洛尔药量从每天1.25 mg/次逐渐增加至每天5.00 mg/次.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内皮素(ET)、脑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心钠素(ANP)水平变化,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大剂量组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AESd)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行走距离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BNP、ANP、NE及ET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心衰恶化再入院与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大剂量比索洛尔能够有效强化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表达,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尹俊;姚峰;庄红;蒋伟;张苏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量,关注其相关性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方法 观察组为68例脑卒中后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本,对照组为30例脑卒中后无癫痫的老年患者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为30例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史的成年人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结果 3组中BDNF、S100B和NSE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BDNF、S100B和NSE的表达量均与病变类型有关,S100B表达与脑卒中类型有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NSE表达呈负相关,其他指标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的BDNF、S100B和NSE的异常表达,BDNF和NSE呈负相关,其对病变的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艳丽;杨晓华;臧兆萍;王海鹏;李志茹;李美娜;齐宝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与其他实体肿瘤相比,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的嗜骨性转移特征,骨为其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1〕.和其他组织相比,前列腺癌对骨髓组织的亲和力更强,可引起成骨细胞的损伤和增生活跃.有关报道资料显示,大概有七成前列腺癌患者在癌症常态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骨转移病症〔2〕.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恶性高钙血症等并发症,称为骨相关事件(SRE)〔3〕,本文就近年来前列腺癌骨破坏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洪团;连振鹏;孙广玉;徐勇;刘冉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脏组织中葡萄糖代谢和水转运情况.方法 将实验SPF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方法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观察其基本活动情况,被毛、粪便情况、体温、进食量、肌力等多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脏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水通道蛋白(AQ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脾气虚组大鼠被毛蓬松无光泽,体重减轻,活动量减少,反应相对迟缓,大便稀软;体温、进食量、前肢抓力三者降低(P<0.05),AQP1和GLUT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脾气虚时心生理功能表现为血液生成不足,不能荣养身体,可能与心脏组织GLUT1、AQP1表达减少有关.
作者:郭胜男;丛培玮;王艳杰;王德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MHD患者105例,采用医院自主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评价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幸福度、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情况.分析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05例老年MHD患者中,47例(44.76%)存在抑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HD患者抑郁与其疲劳乏力、纳差、自我形象、社会支持、幸福度及生活活动能力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瘙痒情况、失眠情况及头痛情况无关(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纳差、疲劳乏力、自我形象、幸福度、社会支持及生活活动能力(均P<0.05).结论老年MHD 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老年MHD 患者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爱群;宋慧锋;吴碧芳;林显芳;朱丽娜;梁瑞莲;赖彩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