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花;于朝岩;杜建英
目的 探讨阑尾炎性包块治疗中,早期手术.方法 选取2001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阑尾炎性包块患者46例,均经临床确诊后行早期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保守治疗组46例患者均未发生死亡,31例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手术治疗组患者46例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口感染2例,无肠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讨论早期手术切除阑尾炎性包块的凤险降低,与保守治疗治疗的手术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卢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诊断甲状腺癌时实施彩色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 整理甲状腺癌病例彩色超声图像,分析从中随机选择的50例由病理检验确诊病例的声像图,总结图像特点.结果 统计彩色超声确诊甲状腺癌的百分率为74.0%(37例),其他13例中有4例为误诊(8.0%)、9例为漏诊(18.0%);其图像特征包括包膜消失、钙化病灶(砂粒样)、低回声等.结论 为甲状腺癌病例实施彩色超声检查可为诊断提供依据,大部分图像表现出典型的病症特点,但由于同时存在其他病症的交叉表现等原因会出现漏诊、误诊,因此需综合考虑其他诊断依据.
作者:王淑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状况,确保受血者的健康不受威胁,对输血过程造成的疾病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方法 选取我站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无偿献血者共计10063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梅毒等可以经过血液进行传播的病原体,通过速率法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参与检测的10063例无偿献血者中,阳性人数353例,占总人数的3.5%,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8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6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阳性7例,梅毒阳性9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73例,不同血液采集经过统计学分析,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开展传染性病原体检测,可以有效保障受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由于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和病原体感染,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采血机构对血液质量的有效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贾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TG、TC、LDL-C 、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 、TG 、LDL-C及HDL-C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TC 、TG 、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符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愈来愈纷繁复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有待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服务场所,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如何将这一问题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轨道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作一浅述.
作者:斯海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某市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和医疗服务机构的结构存在一定的矛盾,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组织变革理论,对某一级医院争创二级医院的必要性做出论证,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经济、社会、组织四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某一级医院应该建设成为而且可以建设成为二级医院的结论,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作者:王志华;周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对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并伴有重度疼痛的患者的疗效.方法 住院患者30例,均明确诊断为疱疹,病变累及三叉神经各支,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0.3g/d),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 150~600 mg/d).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用药前相比,疼痛程度显著下降,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在治疗2d后为5.6%和26.8%;1周后为17.7%和68.2%,2周后为60.1%和87.9%,同时,普瑞巴林治疗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普瑞巴林对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并伴有重度疼痛的患者具有满意的治疗作用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孙瑞坦;蔡鸣;朴翔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54例胸腰椎爆裂骨患者,治疗组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后路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术后记录患者椎体角、cobb角的变化值.结果 治疗后,均骨性愈合,短期内无Cobb角丢失.治疗组的椎体角、cobb角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与对照组,同时两组神经症状完全恢复,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对于后路固定手术,前后路联合固定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头位难产的识别方法与异常头位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34例头位难产病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异常的处理措施.结果 经过及时合理的处理,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8例,阴道助产分娩4例,新生儿窒息1例.结论 尽早发现难产征兆,及时的、正确的处理胎方位,纠正异常产力能够使分娩顺利进行,降低对胎儿与产妇的伤害,提升产科质量.
作者:索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患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4例患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方式和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McGill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治疗方法原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患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孙良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运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龙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讨卵巢甲状腺肿(struma ovary,SO)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5例终确诊为SO病例,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部分SO误诊原因.结果 SO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特异性差合并胸腹水时易误诊为卵巢癌,需病理终确诊.结论 SO较少见,术前确诊困难,应加强对SO的疾病意识,综合多种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治此病.
作者:王芳;冯文;陈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的辩证施护.方法 将冠心病110例按中医的不同证型分别护理.结果 总有效率97.3%.结论 对冠心病施行辩证施护,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张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β2-微球蛋白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测定1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同时以12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B2-微球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吴仕君;杨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体侧支循环进行扫描所表现出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的CT扫描资料,并对近期接受CT扫描的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例的扫描资料进行分析,与健康者对比所得影像.结果 ①影像分析:在40例患者中,有18例属于管壁静脉病变,其中17例属于前支优势型供血;13例属于周嗣静脉病变,其中11例属于后支优势型供血;9例属于管壁、周嗣静脉同时病变,全部病例属于均衡性供血.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胃底静脉病变,有26例属于CEV1型,其中24例的血运仅由胃左静脉支持,2例的血运由胃短静脉辅助支持;14例属于CEV2型,全部病例的血运仅由胃短静脉支持.②横径对比:患者测得的门静脉均值为(1.60±0.07 )cm,健康者测得的门静脉均值为为( 1.12±0.07)cm;患者测得的胃左静脉均值为(0.63±0.06)cm,健康者测得的胃左静脉均值为(0.28±0.08)cm;患者测得的脾静脉均值为( 1.23±0.09)cm,健康者测得的脾静脉均值为(0.28±0.08)cm,测得的横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体侧支循环进行扫描可得到清晰的影像,且角度不同,利于病情分析.
作者:王鹏飞;栾兴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3年期间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2008~2010年3年期间护士发生针刺伤人均次数逐年减少,在注射前、准备用物、注射中、处置废物时和其他情况等刺伤环节发生刺伤的人数也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率很高的人群,原因是多方面的,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护意识,严格操作规程,明确针刺伤发生的环节,制定具体措施,减少针刺伤发生率.
作者:田智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判断价值及其图像特征,以及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临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肝内门静脉海绵样完全性阻塞,门静脉血流受阻,由此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的患者52例,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观察这52例患者.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对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无创检查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而且具有临床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胡菁旭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越来越多,导致了寄生虫病患者的大量增多.寄生虫病再次严重影响着我国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社会的一大健康隐患.通过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素质,在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方面有很突出的成效.
作者:黄耀忠;黄耀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寻找解决便秘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对12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便秘发生率为56.35%,经分析发现患者便秘与年龄、骨折部位、牵引、手术、精神状态有关.结论 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用心理、饮食、排便习惯及药物的应用,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加快疾病的康复.
作者:喻瑛;刘运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在胸科手术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其中食管肿瘤患20例,肺癌患者35例,纵膈肿瘤5例.ASAⅠ~Ⅱ级,年龄在25~75岁之间,体重在50~75kg之间.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芬太尼组,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配方:芬太尼0.6mg,0.75%布比卡因375mg,欧贝8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0mL;Ⅱ组为舒芬太尼组,术后PCEA泵配方:舒芬太尼150ug,0.75%布比卡因375mg,欧贝8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0mL.两组PCEA泵设置相同均为:单次给药量3mL,维持量3mL/h,锁定时间10mi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8、12、24h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Ⅱ组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Ⅰ组,镇痛、镇静评分低于Ⅰ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开胸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凤兵;杨晨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