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馨
目的 比较不同学习成绩医学生的心理状态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的9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学习优良、一般及较差分为三组,然后分别对其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分及比较.结果 学习优良组的SCL-90量表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学习一般及较差组,学习一般组则低于学习较差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学习成绩医学生的心理状态水平差异较大,因此认为对于医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调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邹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联合应用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能明显抑制切口痛大鼠疼痛反应、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联合应用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石筱;苏凯;程桥;蒲栋;丁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沙盘游戏治疗在未成年人心理门诊中被广泛运用,对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调整效果显著.对沙盘游戏治疗未成年人焦虑情绪的机制分析将有助于推进沙盘游戏治疗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开展.
作者:何江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8例,将5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中,实验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与综合护理,对照组未给予综合护理.对比疗效,总结体会.结果 实验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中药保留灌肠的慢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既体现人文关怀又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合并治疗对心肌代谢、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匡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相对于人体生理构造来说,胃是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从医学临床上看,急性胃炎属于有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发炎的一种自限性疾病.本文针对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作者:王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根据解剖生理特点,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7个时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我们所指的小儿是青春期前的儿童即0~14岁前的儿童.小儿时期是全身器官和组织逐步成长,心理、体格和精神行为均不断发育的过程,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为多见,后天性及感染性疾病容易发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很明显.
作者:杨宝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状况,确保受血者的健康不受威胁,对输血过程造成的疾病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方法 选取我站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无偿献血者共计10063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梅毒等可以经过血液进行传播的病原体,通过速率法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参与检测的10063例无偿献血者中,阳性人数353例,占总人数的3.5%,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8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6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阳性7例,梅毒阳性9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73例,不同血液采集经过统计学分析,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开展传染性病原体检测,可以有效保障受血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由于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和病原体感染,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采血机构对血液质量的有效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贾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50例SM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应用ESD治疗.结果 对全部患者予以一次性的完整剥离均成功.其病变大的直径可达到1.5~3.5cm,其手术的时间为30~150min.在术中有少量的出血均予以电凝下止血,其中4例出血比较多,于术后经内镜下予以钛夹止血.未出现迟发性的出血以及穿孔.其中36例为平滑肌瘤(均源于其黏膜的肌层);有6例为脂肪瘤(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异位胰腺(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纤维组织的增生;有2例为黏膜下的炎症;有2例为间]质瘤(均源于其固有肌层).经ESD剥离后,患者病变包膜均完整,其基底以及切缘均未出现病变的累及.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在术后6个月进行胃镜以及EUS的复查,其创面均愈合,未出现残留病变以及复发.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在术前需通过EUS对病灶的深度进行了解,多数源自其固有肌层,并且穿孔的几率较大;同时在术中需始终保持其操作视野的清晰;还需于术中予以黏膜下的反复注射.而穿孔往往在术中即能够被及时的发现,比如患者出现腹胀于纵隔或者皮下的气肿等情况;针对较小的穿孔则可于内镜下以金属夹将裂孔夹闭,如出现较大的穿孔以及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及时的予以外科手术.
作者:陈永光;曾芝云;彭春怡;彭丽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诊断甲状腺癌时实施彩色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 整理甲状腺癌病例彩色超声图像,分析从中随机选择的50例由病理检验确诊病例的声像图,总结图像特点.结果 统计彩色超声确诊甲状腺癌的百分率为74.0%(37例),其他13例中有4例为误诊(8.0%)、9例为漏诊(18.0%);其图像特征包括包膜消失、钙化病灶(砂粒样)、低回声等.结论 为甲状腺癌病例实施彩色超声检查可为诊断提供依据,大部分图像表现出典型的病症特点,但由于同时存在其他病症的交叉表现等原因会出现漏诊、误诊,因此需综合考虑其他诊断依据.
作者:王淑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将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及手术效果.结果 2组复发及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
作者:金云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产科在临床医学上属于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其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两条生命,甚至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及其生活的稳定.伴随着我国关于护理安全政策和法规的不断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对于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增加,从另一个方面其也造成了产科护理工作难度的增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的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然后针对分析出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润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覆盖在子宫体腔面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而引起继发性痛经,月经不调、下腹坠胀感及疼痛、不孕等一系列列症状的一种疾病.传统的西医治疗采用激素疗法可以明显的抑制雌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但是单独应用中药治疗,虽然不良反应的发生得到了控制,但是疾病的治愈率却十分不理想.所以近些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既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又能调理患者的全身状况,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曹智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12月收治的56例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除常规护理外,加强优质护理干预,整个手术过程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注意对并发症的预防,记录患者护理情况,为进一步护理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5.2±5.8)mL,平均手术时间为(2.1±0.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0.8)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个月复诊时,患者全部痊愈,无恶化现象.结论 精细、优质的护理工作,可有效减少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马宏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HBV核苷类似物耐多药的检测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5~2011年这对时间内在我院就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多药耐药的病例18例,采用克隆测序法在每位患者体内随机筛选30个克隆,对菌液聚合酶链反应以及经酶切进行鉴定结果为阳性的单克隆予以测序,对患者的基因型以及耐药基因变异的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显示为全部标本均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或者是替比夫定等多药耐药.结论 经研究发现多药耐药的变异位点大多数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病毒序列上,还能够在不同的病毒序列上分别存在,后者可能与原发耐药性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范晓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文笔者对我院2009年2~11月138例头位分娩羊水粪染胎心监护与新生儿预后进行分析,分析羊水粪染者胎心电子监护、新生儿预后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羊水粪染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素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的方法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肩膀畸形,复查X射线肩锁关节恢复良好,喙肩韧带转位偶尔遇到钙化的影子,X射线还没有见过肩锁关节再脱位.手术后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在锁骨远端,可见喙锁韧带连续性良好、回声均匀,愈合良好.结论 改良喙肩韧带转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很好,对于患者的预后也非常合适,具有一般推广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防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经剖宫产分娩的高危产妇108例,根据胎儿娩出后用药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予以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对照组,72例,仅予以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术中、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明显较少(P<0.05),而研究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较短(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对减少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沈剑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农村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87例农村健康查体人员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脂异常869例占总体检人数的32%.结论 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农村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从而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宋斌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通气后心率、呼吸、PaO2、PaCO2 、SaO2、pH,插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2例行气管插管治疗,对照组6例行气管插管治疗,无患者因通气障碍死亡.气管插管率分别为6.67%和20.0%,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心率、呼吸、PaO2、PaCO2都有显著差异,P<0.05.pH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升通气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郝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