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馨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为PSVT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维拉帕米组各30例,分别应用胺碘酮和维拉帕米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用药后即时复律时间,24h复律情况及随访72h室上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24h复律率、72h再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PSVT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胺碘酮相对维拉帕米24h复律率高,72h再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率少,可作为急诊治疗PSVT的一线药物.
作者:郝加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入射超声波在界面上会有部分能量的散射和反射为回声,通常我们也叫做回波.超声的部分能量会通过腹腔空气透射或折射进入第二介质,在第二介质中继续传播,当遇到密度不同的介质的时候继续发生折射和反射,直到能量耗尽为止.
作者:马宏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2月~2012年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病例5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实施合理的相应的护理干预措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彭桂花;于朝岩;杜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在胸科手术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其中食管肿瘤患20例,肺癌患者35例,纵膈肿瘤5例.ASAⅠ~Ⅱ级,年龄在25~75岁之间,体重在50~75kg之间.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芬太尼组,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配方:芬太尼0.6mg,0.75%布比卡因375mg,欧贝8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0mL;Ⅱ组为舒芬太尼组,术后PCEA泵配方:舒芬太尼150ug,0.75%布比卡因375mg,欧贝8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0mL.两组PCEA泵设置相同均为:单次给药量3mL,维持量3mL/h,锁定时间10min.观察两组患者术后8、12、24h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Ⅱ组的镇痛、镇静效果优于Ⅰ组,镇痛、镇静评分低于Ⅰ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开胸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凤兵;杨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人参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及归纳,对人参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合性论述.结论 大量药理学实验依据充分表明人参及其有效成分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但是临床研究依据和作用机制研究都相对缺乏,而且存在生物利用度不高等缺点.结论 人参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但是需在剂型、剂量及配伍等方面深入研究.
作者:林思恩;吴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中,相关的病人信息不能长期进行联机保存,而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病历应运而生.通过对电子病历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以及实施效果的分析发现,电子病历的应用需要采取相关的保障措施,如多部门协调共同管理,实时监控管理,加强对各级医师的培训以及病历的安全性管理等等,保证电子病历的良好且有效实施.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矽肺合并食道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40例矽肺合并食道癌患者均接受替吉奥胶囊80mg/(d·m2),每日分2次,共服用3周.同时每周接受2 Gy/次剂量的三维适形放射5次,共放疗6周.治疗后1周评价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完全缓解(CR)23例(57.50%)、部分缓解(PR) 11例(27.50%)、稳定(SD)4例(10.00%)和进展(PD)2例(5.00%),总有效率85.00%.副作用的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11例(30.00%)、血小板减少13例(32.50%)、贫血9例(22.50%).结论 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矽肺合并食道癌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主要以血液方面变化为主,人体可耐受,该方法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先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将8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及手术效果.结果 2组复发及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
作者:金云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联合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 将新生儿硬肿症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及维生素E外用按摩,3~5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硬肿消退时间,体温上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复方丹参静脉滴注联合维生素E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好,简单经济,特别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王东存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透过分析临床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宫颈套扎的灵活应用,明确套扎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可改进性.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85例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宫颈套扎方法,分析经过单次套扎后旋切子宫(方法一)和套扎后加固一个活套扎结后再旋切子宫(方法二)的残端线结松散,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的差异.结果 方法二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特别是多发子宫肌瘤,瘤体大于孕10~12周,宫旁暴露欠佳的患者更具优势.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切除术中,采用方法二行宫颈套扎是手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极具可行性及有效性.
作者:付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7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疗效、降低血脂,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海丹;徐开联;付延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脑肿瘤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以指导临床工作.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的5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整理总结老年脑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
作者:姜曾;都日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合并治疗对心肌代谢、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匡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进行观察及原因分析,提出化疗药物外渗防治措施,降低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 对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出现护理药物外渗的原因包括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落实不够,护士操作不当及责任心不强等.结论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专业技能训练,以达到减少肿瘤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阿翠珍;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及探讨其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146例,男57例,女89例膝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并进行临床护理.结果 显效98例,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X线显示明显好转.有效42例,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显示有好转.无效6例,疼痛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X线显示无改变.结论 有效的治疗加上科学的护理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有效方法.
作者:刘惠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50例SM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应用ESD治疗.结果 对全部患者予以一次性的完整剥离均成功.其病变大的直径可达到1.5~3.5cm,其手术的时间为30~150min.在术中有少量的出血均予以电凝下止血,其中4例出血比较多,于术后经内镜下予以钛夹止血.未出现迟发性的出血以及穿孔.其中36例为平滑肌瘤(均源于其黏膜的肌层);有6例为脂肪瘤(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异位胰腺(均源于其黏膜的下层);有2例为纤维组织的增生;有2例为黏膜下的炎症;有2例为间]质瘤(均源于其固有肌层).经ESD剥离后,患者病变包膜均完整,其基底以及切缘均未出现病变的累及.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在术后6个月进行胃镜以及EUS的复查,其创面均愈合,未出现残留病变以及复发.结论 对消化道肿瘤患者于内镜下行粘膜剥离术,在术前需通过EUS对病灶的深度进行了解,多数源自其固有肌层,并且穿孔的几率较大;同时在术中需始终保持其操作视野的清晰;还需于术中予以黏膜下的反复注射.而穿孔往往在术中即能够被及时的发现,比如患者出现腹胀于纵隔或者皮下的气肿等情况;针对较小的穿孔则可于内镜下以金属夹将裂孔夹闭,如出现较大的穿孔以及保守治疗无效者,则需及时的予以外科手术.
作者:陈永光;曾芝云;彭春怡;彭丽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54例胸腰椎爆裂骨患者,治疗组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后路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术后记录患者椎体角、cobb角的变化值.结果 治疗后,均骨性愈合,短期内无Cobb角丢失.治疗组的椎体角、cobb角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与对照组,同时两组神经症状完全恢复,无顽固性腰痛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对于后路固定手术,前后路联合固定椎板减压椎体植骨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pH值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黄酮苷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流动相:乙腈(A)-(0.05mol/L)KH2PO4-H3PO4缓冲溶液pH=3.5、3.1、3.0、2.5(B),线性洗脱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65min乙腈10%→28%,65~85min乙腈28%→52%.检测波长:220nm;流速:1m[/min.结果 流动相pH值的不同对黄酮及有机酸色谱峰的出峰时间、峰形、分离度均有较大的影响.pH=3.0色谱峰形比较好,黄酮及有机酸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结论 本研究体现了pH值调节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的作用,为有效分离黄酮及有机酸提供依据.
作者:曹越;罗颂平;苏薇薇;彭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B超定位下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在心尖部或剑突下进行心包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观察患者的液体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流管时间3~18d,平均6d,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B超定位下,经皮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高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采用优化的急诊诊疗流程对急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1年起将急诊诊疗流程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中,比较2011年与2010年两阶段急诊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对我院急诊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2011年我院急诊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高,与2010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11年患者对我院急诊科室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2010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急诊诊疗流程可以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质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贤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