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君
目的 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方法改进的探讨.方法 本文对我院2002年6月~2011年5月间所进行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方法在传统的手术基础上进行了关键步骤的改进.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50.06±15)min,出血量(70±30)mL,肛门排气时间(18.4±4.3)d,住院时间(5±1.5)d,改良组均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进的TVH手术操作快捷,手术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微创安全经济的目的.
作者:程少华;赵月华;陈萍;王小珍;周燕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的佳方法,以提高完成静脉输液的质量.方法 将2009年7月~2009年8月,305例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即用胶布固定头皮针后再用一个头套强化固定.另一组采用传统法,即只用5条胶布固定.结果 改良组完成输液质量提高,经x2检验,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 改良固定法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作者:许广艳;王冠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β2-微球蛋白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测定1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同时以12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B2-微球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吴仕君;杨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分析150例老年哮喘的临床资料、哮喘病的相关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分析的结果是:引发老年人哮喘的病因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常见的因素是呼吸感染,治疗的方法主要采用抗生素等联合治疗法.针对老年人这种常见的哮喘疾病,应该选择综合药物与综合调养的方式给予治疗.
作者:鲁秋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B超定位下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在心尖部或剑突下进行心包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观察患者的液体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流管时间3~18d,平均6d,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B超定位下,经皮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高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破裂出血疗效.方法 选取2006~2010年入住的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破裂出血患者作为对象,随即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用奥曲肽,观察组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奥曲肽组总有效率达88.25%,垂体后叶素组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均可有效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破裂出血,垂体后叶素价格便宜但副作用较大.
作者:张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越来越多,导致了寄生虫病患者的大量增多.寄生虫病再次严重影响着我国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社会的一大健康隐患.通过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素质,在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方面有很突出的成效.
作者:黄耀忠;黄耀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进行观察及原因分析,提出化疗药物外渗防治措施,降低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 对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出现护理药物外渗的原因包括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落实不够,护士操作不当及责任心不强等.结论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专业技能训练,以达到减少肿瘤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阿翠珍;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龋齿是我们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由于龋齿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容易受到人们重视.一些家长认为乳牙终要被恒牙所代替,即使孩子患了龋齿也没有关系,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其实,龋齿的危害特别大,特别是婴幼儿,当病变向牙体深部进展后,可引起一系列牙体病变,如牙髓病,根尖病变等等.本文主要从小儿龋齿的发病因素及小儿龋齿的预防措施这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赵凤玲;蔡美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通过对门诊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达到使门诊高血压病人按时复诊的效果.方法 对试验组门诊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就诊及就诊后进行科普宣传、讲解、健康教育等,而对照组按一般就诊程序就诊、治疗.结果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病人按时复诊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还能使患者的遵从医嘱按时复诊.
作者:彭开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入射超声波在界面上会有部分能量的散射和反射为回声,通常我们也叫做回波.超声的部分能量会通过腹腔空气透射或折射进入第二介质,在第二介质中继续传播,当遇到密度不同的介质的时候继续发生折射和反射,直到能量耗尽为止.
作者:马宏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针对实习护生存在供应室院内感染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疏导,总结供应室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了护生在供应室的实习质量并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张青春;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运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患有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龙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际食品贸易不断增长.而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成为国内国际贸易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国外,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频频发生.1986年在英国“疯牛病”爆发;1999年6月日本“0157大肠杆菌污染”;1999年比利时“二恶英污染”;1999年底,美国发生了因食用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2000年6~7月份,日本牛奶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污染;2001年,英国爆发口蹄疫;2004年,韩国、越南、印尼、日本等亚洲9国爆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1].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陈化粮事件、三鹿奶粉等等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除监管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外,媒体舆论监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贝;程景民;郑建中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彩色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体会,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普勒超声检查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观察管腔内径、血栓形成部位、回声特点及血流充盈情况.结果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管腔内径扩张,不能被压瘪,血栓表现为均质低-无回声,血栓部位血流信号消失或充盈缺损,亚急性及慢性期血栓回声增强,血栓部位血流信号增多.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以动态观察其演变状态,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对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患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4例患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方式和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McGill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治疗方法原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患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孙良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本文笔者对我院2009年2~11月138例头位分娩羊水粪染胎心监护与新生儿预后进行分析,分析羊水粪染者胎心电子监护、新生儿预后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羊水粪染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素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26例需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3例)及干预组(63例),对照组仅提供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还需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干预、认知干预以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全面护理干预,然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不论在恐惧程度、治疗依从性,还是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干预组患者(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恐惧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万晓莉;胡建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方法 对2007年10月~2011年9月参加我科“培训班”的糖尿病患者2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占81.48%;有健康教育需求的人群占72.69%;有心理需求者占52.20%.结论 糖尿病患者有着广泛的自我管理培训需求.
作者:陶玉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治疗疤痕性子宫早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80例临床患者作为临床治疗的观察对象,80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期间均在早晨空腹时第一天服用米非司酮75mg,第2天早晨空腹继续服用米非司酮75mg,第3天早晨空腹服用米非司酮75mg1h后来医院空腹服用前列醇3片,每片200μg,门诊观察时间为6h.结果 患者完全流产率高,经临床对比与一般药物流产人群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05),临床采用采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疤痕性子宫早孕安全性更高.讨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更好的终止妊娠,对治疗疤痕性子宫早孕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物治疗子宫早孕的临床方法.
作者:宋琼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