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医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高春玲

关键词:院内感染, 原因, 分析, 预防措施
摘要:针对综合性医院患者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我出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实施有效合理的管理防范监控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考察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对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并伴有重度疼痛的患者的疗效.方法 住院患者30例,均明确诊断为疱疹,病变累及三叉神经各支,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0.3g/d),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 150~600 mg/d).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用药前相比,疼痛程度显著下降,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改善.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在治疗2d后为5.6%和26.8%;1周后为17.7%和68.2%,2周后为60.1%和87.9%,同时,普瑞巴林治疗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普瑞巴林对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并伴有重度疼痛的患者具有满意的治疗作用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孙瑞坦;蔡鸣;朴翔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基层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 探讨基层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意义.方法 收集142例脑出血患者和健康对照者150名,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将脑出血患者分为轻型组43例、中型组61例、重型组38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他们的血清hs-CRP水平和CT检测脑出血体积.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明显比对照组的高(U值=17.578,P<0.0001),在不同的时间点里,轻型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中型组<重型组,并且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hs-CRP浓度和脑出血体积明显相关.结论 动态观察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能反映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作者:张谊平;王大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对老年COPD患者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对74例老年COPD患者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气雾剂吸入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分别为患者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结果 全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2个月,均未发现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升高.结论 连续吸人糖皮质激素对COPD患者的近期血糖水平无影响.

    作者:彭睿;赵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氨茶碱联用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用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氨茶碱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32例,显效率34.4%,有效率28.1%,治疗组:显效率62.5%,有效率25%.两组之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氨茶碱联用纳络酮来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满意.

    作者:刘兵;虎春元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成人水痘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更昔洛韦治成人水痘的疗效,与阿昔洛韦比较.方法 将46例成人水痘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2例,用更昔洛韦10mg/kg,每日1次静滴,连用7d;对照组24例,用阿昔洛韦10mg/kg,每日1次静滴,连用7d.2组年龄为18~34岁,平均25~39岁.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按照随机分组治疗1周后皮疹消失,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血常规正常,症状消失.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皮疹结痂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成人水痘效果优于阿昔洛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人参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人参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及归纳,对人参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合性论述.结论 大量药理学实验依据充分表明人参及其有效成分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但是临床研究依据和作用机制研究都相对缺乏,而且存在生物利用度不高等缺点.结论 人参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作用,但是需在剂型、剂量及配伍等方面深入研究.

    作者:林思恩;吴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34例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异常头位的处理分析

    目的 探究头位难产的识别方法与异常头位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34例头位难产病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异常的处理措施.结果 经过及时合理的处理,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8例,阴道助产分娩4例,新生儿窒息1例.结论 尽早发现难产征兆,及时的、正确的处理胎方位,纠正异常产力能够使分娩顺利进行,降低对胎儿与产妇的伤害,提升产科质量.

    作者:索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6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对策,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提升了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李翠平;吕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基于健康教育观念下肠道寄生虫防治策略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越来越多,导致了寄生虫病患者的大量增多.寄生虫病再次严重影响着我国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社会的一大健康隐患.通过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素质,在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方面有很突出的成效.

    作者:黄耀忠;黄耀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8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B超定位下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在心尖部或剑突下进行心包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观察患者的液体引流及临床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流管时间3~18d,平均6d,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B超定位下,经皮心包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高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人胃腺癌组织中ANXA1O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的研究

    目的 为胃腺癌的诊治、评估等寻找靶点.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对胃腺癌患者术后的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蜡块切片中ANXA10的表达.结果 两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在胃腺癌中它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无相关(P>0.05),与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相关(P<0.05).结论 ANXA10表达减少和失活是胃腺癌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的减少和失活可能促进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它的表达减少和失活可能是胃腺癌产生和其恶性程度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何健;傅爱红;易婷;江乾;张笑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一例频发室性心动过伴心源性晕厥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护理体会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是具有体内自动除颤功能的植入性器械,可以在心律失常发生10~20s内释放电极除颤,除颤成功率几乎为100%,这种装置可以对自发性室颤作出有效的反应,感知危及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对心源性猝死的治疗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有症状的持续性室速或者室颤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恶化经复苏幸存的患者,ICD在提高生存率上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ICD的治疗.现将我院心内科实施的一例频发室性心动过速伴心源性晕厥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素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普外科优质护理服务92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我院普外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6月,我院普外科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优质护理的基本内容,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结果 科室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0.2%上升到98.5%,健康教育知晓率从86.3%上升到98.6%.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而且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138例头位分娩羊水粪染胎心监护与新生儿预后分析

    本文笔者对我院2009年2~11月138例头位分娩羊水粪染胎心监护与新生儿预后进行分析,分析羊水粪染者胎心电子监护、新生儿预后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羊水粪染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素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脑肿瘤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以指导临床工作.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的55例老年脑肿瘤患者,整理总结老年脑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

    作者:姜曾;都日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以创优为目标,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

    目的 探讨以创优为目标的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将护士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2~3名护士,分管约10~12名住院病人,采用连续性排班+床边工作制等工作模式,对分管的病人全面负责.结果 护理服务主动及时,健康教育知晓率、病人满意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能体现护士的职业价值,是一种先进的工作模式,值得深入广泛推广.

    作者:何洁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浅谈医院供应中心消毒规范

    在此,讨论的规范适用于相关医院的供应中心消毒工作,同时可以提供消毒及灭菌的服务规范.对于未实行相应消毒供应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室的消毒工作可以执行此标准.对于已采取集中处理的医疗机构可以选择性使用.文中的条款的引用也已成为此项标准的条款.同时,笔者鼓励有关单位根据本文的标准进一步研究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可适用性.

    作者:蓝燕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改良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的佳方法,以提高完成静脉输液的质量.方法 将2009年7月~2009年8月,305例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即用胶布固定头皮针后再用一个头套强化固定.另一组采用传统法,即只用5条胶布固定.结果 改良组完成输液质量提高,经x2检验,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 改良固定法经济适用,值得推广.

    作者:许广艳;王冠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运行故障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运行故障,探讨处理故障与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410次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连续410次灭菌运行,完成正常灭菌循环381次,占92.9%,循环终止27次,占6.5%,生物监测阳性2次,占0.48%.结论 掌握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各环节应用方法,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故障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少英;李碧坚;万转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门诊高血压病人复诊影响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通过对门诊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达到使门诊高血压病人按时复诊的效果.方法 对试验组门诊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就诊及就诊后进行科普宣传、讲解、健康教育等,而对照组按一般就诊程序就诊、治疗.结果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病人按时复诊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还能使患者的遵从医嘱按时复诊.

    作者:彭开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