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彪;田改生;李勤学;李冯锐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24 h、48 h和72 h止血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 62% )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 ,P<0. 05).观察组24 h、48 h和72 h略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72 h内总止血率(93. 62% )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 ,P<0. 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观察组:t=28. 890、29. 308、26. 309、23. 496,对照组:t=11. 895、14. 164、11. 583、13. 099,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 PT、TT、APTT和 Fib显著低于对照组(t=13. 994、10. 438、13. 625、11. 472,P<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而IL-6 和IL-17 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13. 876、12. 319、12. 076,对照组:t=7. 705、6. 169、7. 892,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 和IL-17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 444、7. 447、8. 052,均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颜小丹;周金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规律锻炼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部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社区的69例慢性颈痛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八段锦规律锻炼,每天30 min,5 d/w.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 NPR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和SF-12生命质量简表(SF-12)的评分变化.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NPRS、N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SF-12的躯体健康总评和精神健康总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规律锻炼八段锦可以缓解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痛强度,提高生活质量,简单易学的八段锦可以纳入慢性颈痛者的社区康复方案.
作者:蔡艳芳;刘爱臣;姚志翠;李洁;王英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Z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肠癌相关抗原( CA199)、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叶新英;邓云刚;章新华;吴莲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Ⅰ、组织蛋白酶( Cathe) K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OP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形成蛋白(BGP)含量,采用免疫分析法测定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人工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Cathe K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瘦素和IGF-Ⅰ含量,采用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BMD).结果 研究组血清BGP、B-ALP和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研究组血清瘦素和Cathe 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GF-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腰椎L1~4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BGP、B-ALP、PINP、瘦素、Cathe K和MDA与BMD呈线性负相关,IGF-Ⅰ和SOD与BMD呈线性正相关(P<0. 05).结论 老年OP患者骨代谢异常、瘦素和Cathe K降低、IGF-Ⅰ升高及氧化应激失衡是造成骨量下降和骨形成障碍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老年OP辅助诊疗指标.
作者:江孝龙;蒋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维生素(Vitamin)E对人肺腺癌细胞NCI-H1395生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CCK-8和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掺入实验检测NAC和Vitamin E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和免疫组化检测NAC和Vitamin E对细胞活性氧(ROS)生成和对细胞DNA损伤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NAC和Vitamin E对细胞中p53和γ-H2AM蛋白水平的影响,CCK-8进一步检测加入p53 shRNA后NAC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C组和Vitamin E组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具有促增殖的作用(P<0. 05).与对照组相比,NAC组和Vitamin E组显著降低ROS生成量(P<0. 05).与对照组比较,NAC组和Vitamin E组8-羟基鸟嘌呤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 05).与对照组比较,NAC组和Vitamin E组肺腺癌细胞NCI-H1395中p53和γ-H2AM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 05),基本降低到零表达.加入p53后,抗氧化剂NAC不能引起肺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 抗氧化剂NAC和Vitamin E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具有促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53的失活相关.
作者:李工;薛晓光;郑剑霄;邱圣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血脂、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PD治疗的60例老年ESR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肾功能正常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透析前、透析1 w后和透析30 d后的血脂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透析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P<0. 05);透析1 w后,研究组TG、TC、LDL-C、SOD水平较透析前升高,MDA、CRP、IL-6、IL-8、TNF-α水平较透析前降低(P<0. 05);透析30 d后,研究组TG、TC、LDL-C、SOD水平较透析前及透析1w后显著升高,MDA、CRP、IL-6、IL-8、TNF-α水平较透析前及透析1 w后降低(P<0. 05).结论 PD能改善ESRD患者的血脂水平、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减少ESRD患者的机体损伤.
作者:郭利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征.方法 对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计算,运用人口学理论对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云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深,速度快,人口规模持续增长,老年人口比重大,增速快,年龄结构为老年型,人口压力较大.结论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大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发展老龄产业,关注特殊老年人群体的日常生活和照料问题.
作者:陈习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帕金森病(PD)相关基因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新检测方法.方法 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标准品进行分型检验;检测100例未知基因型的PD样品,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对待检样品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 标准品分型结果完全正确,待检的100例样品分型结果与PCR-RLFP分型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序列特异性引物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可成功实现对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基因型分型.
作者:葛彪;田改生;李勤学;李冯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健康对照组),B组(糖尿病模型组),C组(健康大鼠ATO干预组)和D组(糖尿病大鼠ATO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对B组和D组大鼠进行实验性1型糖尿病诱导.采用ATO(10 mg·kg-1·d-1,喂饲)对C组和D组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 w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和体重值,干预治疗后的第1、2、4、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各时相点24 h尿中尿白蛋白(UAL)、血尿素氮(SUN)和血肌酐(Scr)水平;8 w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前列腺素(PG)E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2蛋白表达水平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TO治疗8 w后,D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B组(P<0. 05),但仍明显低于A组、C组(P<0. 05);D组空腹血糖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从第4周开始,与B组相比,D组大鼠24 h UAL、BUN、Scr水平明显降低(P<0. 05). 8 w后,与B组相比,D组大鼠肾脏组织内IL-1β、IL-6、IL-10、PGE2、TNF-α和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Smad2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 05).而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ATO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抑制TGF-β1/ Smad2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胡琼丹;胡柯琴;樊均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情况及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方法 在选定的20个农村示范县中随机选取了东丰县和靖宇县10余个村庄.随机抽取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共计851人作为调查对象,系统收集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结果 除≥76 岁年龄组外女性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P<0. 05).高血压组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均P<0. 05).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密切相关,应加强对老年人健康教育,降低该病发生率.
作者:乔木;赵杰敏;李晶;唐沂迁;赵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高血压首次脑出血患者88例依据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是否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分为观察组42例(使用)及对照组46例(不使用).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5 d外周血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累积死亡率;随访两组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BI).结果 观察组术后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 945,P=0. 047).术后5 d,两组外周血TNF-α、IL-6及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D-D与TNF-α(r=0. 619,P<0. 01)及IL-6均呈正相关(r=0. 813,P<0. 01).术后两组CSS及BI均显著提高(P<0. 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苗药飞龙掌血用于治疗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分为5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300 mg/kg)、飞龙掌血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设置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所有大鼠连续给药10 d,检测步态评分、足趾肿胀体积、痛阈、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IL)-1β、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mRNA和核因子( NF)-κBp65.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10 d的步态评分、足趾肿胀体积明显增高(P<0. 05),痛阈明显降低(P<0. 05),外周血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及NF-κBp65均明显增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飞龙掌血各组外周血炎症因子、My D88、TLR4和TRAF6 mRNA及 NF-κBp65均不同程度降低(P<0. 05),均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 苗药飞龙掌血具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与降低外周血IL-1β、IL-6和TNF-α及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及NF-κBp65有关,这些药理机制与飞龙掌血的化学成分有关.
作者:田培燕;余跃生;邓祖国;陈应康;祝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放化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0例老年宫颈癌放化疗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功能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 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老年宫颈癌放化疗后患者应用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更易被患者接受,可作为其首选的护理干预模式.
作者:李菊英;李萍;李华;张文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心肺复苏仪与徒手胸外按压对老年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心搏骤停患者158例,依据心肺复苏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徒手胸外按压,试验组给予心肺复苏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比较两组复苏效果,检测并比较两组电解质、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脑损伤标志物变化.结果 试验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比例、ROSC维持>24 h比例、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OSC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 05).试验组复苏前与复苏后1 h的N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而对照组复苏前与复苏后1 h的 Na+、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试验组血乳酸、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及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心肺复苏仪较徒手胸外按压更能有效提高老年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同时可促进维持血清电解质的稳定,减轻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
作者:成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选取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23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统计并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30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9. 57% .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吸烟史、卧床时间≥12 d、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糖尿病、喉返神经损伤均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P<0. 05). 45 例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共检测出90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0 株(77. 78% ),革兰阳性菌15株(16. 67% ),真菌5株(5. 56% ).各种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均在80. 0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均未超过50. 00% .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高,均为100. 00% ,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均未超过17. 00% ,其中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均为0. 00%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概率较大,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70岁、有吸烟史、卧床时间≥12 d、有COPD、糖尿病、喉返神经损伤,临床上应根据危险因素做好防治措施,同时部分病原菌对一些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刘华之;侯良;周瑞芬;谢文;陈辉;明心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发病早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相关预后的关联.方法 首发确诊脑卒中康复患者105例根据初诊确诊时血清hs-CRP含量分为增高组(52例)及正常组(53例)收集两组基本信息,分析早期血清hs-CRP含量与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相关预后的关联.结果 增高组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 ROM)评分增加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5);手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 05);增高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低值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定量表(ADL)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5);早期 hs-CRP含量增高组和水平正常组的 ADL得分分别为(65. 52 ± 9. 85)分和(73. 36±7. 48)分,早期hs-CRP含量增高组低于早期hs-CRP含量正常组(P<0. 05).对全部患者早期hs-CRP含量与ROM评分、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得分分别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早期hs-CRP含量与ROM得分和ADL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 391、-0. 241,P=0. 008、0. 018),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 104,P=0. 029).结论 早期hs-CRP含量增高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黄先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6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131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索拉非尼治疗,常规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82例患者中,良好预后者68例,不良预后者14例.组间既往Graves病史、吸烟饮酒史、甲状腺球蛋白(TG)、TG抗体(TG-Ab)、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6个指标差异显著(P<0. 05);进一步分析上述差异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是否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吸烟饮酒史、高水平TG-Ab、NGAL和VEGF等4个指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观察组TG、TG-A、NGAL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对照组不良转归事件出现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索拉非尼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莹莹;季晓春;汪磊;陈高翔;彭兆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长期羽毛球训练对中老年人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无健身锻炼习惯的男性中老年人中筛选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以健步走训练的方式进行有氧健身干预,观察组以羽毛球训练的方式进行有氧健身干预,于干预前及1个月和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1个月干预后,两组身体灵活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 05),但组间改善效果差异不明显(P>0. 05);经3个月干预后,观察组反应速度和身体灵活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 与健步走相比较,羽毛球更利于改善中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灵活性,但短期训练效果不明显.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在中老年糖尿病肾病发病进展中对血脂的影响及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对照组(30例,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和血脂康组(35例,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血脂康0. 6 g,早晚各一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2 w.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脂、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酐(C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统计两组随访1~2年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ER 、Cr 、SOD、MDA、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 w后,两组TG、TC、LDL-C、UAER、MDA、CRP、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5),血脂康组TG、TC、LDL-C、UAER、MDA、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 05);HDL-C水平在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SOD水平在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明显升高(P<0. 05),且血脂康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随访1年及2年时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可有效改善血脂,还能缓解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降低尿蛋白排泄率,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薛铸;郑士富;朱秉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水平与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老年T2DM患者101例均符合T2DM诊断的标准,依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A组为单纯糖尿病38例;B组为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63例.检查所有患者血清中25-( OH) D3的含量及四肢末梢神经传导功能.对比两组血清中25-( OH) D3含量、25-(OH)D3不足的状况;且将周围神经病变设置为因变量,其余的观察指标设定为自变量〔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5-(OH)D3含量、肌酐水平、尿素含量及空腹状态下 C肽水平〕行回归分析.结果 B 组糖尿病病程、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A组;A组空腹C肽显著高于B组;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组25-(OH)D3缺乏显著高于A组(P<0. 05),血清25-(OH)D3含量显著低于A组(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bA1c、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25-(OH)D3、空腹C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结论 维生素D3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3可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徐鑫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