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颜小丹;周金虎

关键词:奥曲肽, 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24 h、48 h和72 h止血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 62% )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 ,P<0. 05).观察组24 h、48 h和72 h略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72 h内总止血率(93. 62% )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 ,P<0. 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观察组:t=28. 890、29. 308、26. 309、23. 496,对照组:t=11. 895、14. 164、11. 583、13. 099,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 PT、TT、APTT和 Fib显著低于对照组(t=13. 994、10. 438、13. 625、11. 472,P<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而IL-6 和IL-17 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13. 876、12. 319、12. 076,对照组:t=7. 705、6. 169、7. 892,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 和IL-17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 444、7. 447、8. 052,均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克拉维酸钾配伍阿莫西林治疗对老年肺结核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表面受体及肺组织中B、T淋巴细胞衰减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克拉维酸钾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表面受体和肺组织中B、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肺结核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采用克拉维酸钾配伍阿莫西林并结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率情况;并对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率、肺组织中BTLA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空洞闭合率、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率、肺组织中BTLA表达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 05),且研究组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 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应用克拉维酸钾配伍阿莫西林治疗对老年肺结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对于老年肺结核外周血NK细胞表面受体及肺组织中BTLA表达有显著调节作用.

    作者:侯志强;齐亚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TT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针灸治疗TTH的随机试验.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维普,将纳入的文献运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 profiler3. 6软件并辅以STATA14. 0,对其结局指标总有效率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进行分析.结果 终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数933例. GRADE分级结果示:在总有效率指标上,文献质量证据等级为中级;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指标上,文献质量证据等级为低级.异质性检验:总有效率χ2=11. 23,P=0. 42,I2=2% ,提示异质性小或无;VAS χ2=23. 67,P=0. 000 6,I2=75% ,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可疑的异质性,进行亚组分析.应用Egger检验法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总有效率,P=0. 023,提示存在发表偏倚;VAS,P=0. 276,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 Meta分析结果示:针灸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 96,95% CI 2. 52~5. 97,Z=6. 55(P<0. 000 01)〕.结论 针灸治疗TTH有一定优势,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邓赣;罗晓舟;王梓楠;韦健;袁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肺复苏仪与徒手胸外按压在老年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心肺复苏仪与徒手胸外按压对老年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心搏骤停患者158例,依据心肺复苏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徒手胸外按压,试验组给予心肺复苏仪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比较两组复苏效果,检测并比较两组电解质、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脑损伤标志物变化.结果 试验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比例、ROSC维持>24 h比例、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OSC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 05).试验组复苏前与复苏后1 h的N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而对照组复苏前与复苏后1 h的 Na+、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试验组血乳酸、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及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心肺复苏仪较徒手胸外按压更能有效提高老年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同时可促进维持血清电解质的稳定,减轻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

    作者:成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听觉统合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60~75岁MCI患者120例给予基本认知能力测验,干预前后分别对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基本认知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两组数字拷贝、汉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改善MCI患者基本认知能力.

    作者:李娜;高欣;翟艺;李秀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芳香烃受体核转移蛋白和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和原发抑郁症患者芳香烃受体核转移蛋白( Arnt) 2 和神经元 PAS结构域蛋白(Npas)4的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老年患者173例,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结合脑卒中病史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47例)、原发性抑郁组(52例)、脑卒中组(45例)、对照组(29例).分别于入院1 w内和2 w后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分析各组患者认知功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白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Arnt2、Npas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入院1 w内和2 w后的脑卒中后抑郁组、原发性抑郁组、脑卒中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300波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原发抑郁组和脑卒中组相比,脑卒中后抑郁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300波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入院2 w后脑卒中后抑郁组、原发性抑郁组、脑卒中组较入院1 w内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300波幅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脑卒中后抑郁组和原发性抑郁组Arnt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 Npas4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脑卒中后抑郁组Arnt2、Npas4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原发性抑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原发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前者更为严重;Arnt2高表达和Npas4低表达可通过诱导海马神经功能损伤来介导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张颖;李洁;李刚;李涛;梁海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两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在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在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94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纳洛酮.比较两组阻滞效果、术后2 d内视觉模拟(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6 h、12 h、18 h和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后地佐辛首次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24 h地佐辛用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老年肱骨骨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纳洛酮能够延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翠宝;魏南服;余亚丁;刘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θ短阵快速脉冲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θ短阵快速脉冲模式(TBS)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TBS组、假刺激组各40例,分别给予rTMS或假刺激治疗,共治疗4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数字广度测验、空间广度测验及威斯康星卡片测验( WCST)结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TBS组治疗后数字广度、空间广度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 05),WSCT的选择错误率、持续性错误数及持续性错误的百分数明显降低,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明显升高(均P<0. 05);而假刺激组治疗前后数字广度、空间广度及WSCT测验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治疗后数字广度正序分,空间度总分、正序分及WSCT的选择错误率、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的百分数和要领化水平百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TBS模式rTMS能够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

    作者:甄莉丽;邹晓君;彭光海;邹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硫化氢干预对小鼠心肌纤维化MAPK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硫化氢干预对小鼠心肌纤维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BALB/c 雌性小鼠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心肌纤维化模型,分为3组:模型组、硫化氢低和高剂量组.取健康小鼠为正常组.连续给药8 w.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 05),心脏重量和心脏系数明显增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硫化氢组体重明显增高(P<0. 05),心脏重量和心脏系数明显降低(P<0. 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T段明显抬高(P<0. 05),硫化氢组ST段明显降低(P<0. 05).正常组小鼠心肌细胞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肥大、肿胀,变性,部分溶解或坏死,肌原纤维扭曲,断裂,炎性细胞浸润.硫化氢低剂量组大部分病灶均被吸收,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和肌原纤维溶解,硫化氢高剂量改善明显.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和p38磷酸化明显增高(P<0. 05),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和p90RSK磷酸化明显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硫化氢组JNK和p38磷酸化明显降低(P<0. 05),ERK和p90RSK磷酸化明显增高(P<0. 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硫化氢能够抑制MAPK通路激活,即促进 MAPK通路中ERK活化和减少促凋亡通路JNK和p38的激活,减轻心肌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心肌靶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周茜;张敏芳;任海燕;乔慧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行胸乳入路腔镜术后恢复情况及对患者Cor、NE、IL-6和TNF-α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行胸乳入路腔镜术后恢复情况及对患者皮质醇( Cor)、去甲肾上腺素( NE)、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81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变化,术前和术后24 h血浆Cor、NE、IL-6和TNF-α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切口瘢痕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14% )明显低于对照组(30. 77% ,P<0. 05).两组术后24 h血浆Cor、NE、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t=7. 593、6. 016、13. 748、6. 480,对照组:t=17. 204、12. 711、30. 103、16. 715,均P<0. 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浆Cor、NE、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0. 206、8. 358、21. 321、15. 701,均P<0. 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切口瘢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而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行胸乳入路腔镜术后恢复情况效果良好,且可降低Cor、NE、IL-6和TNF-α水平而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周小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切缘阳性危险因素及预后

    目的 探讨老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切缘阳性危险因素及术后复发.方法 323例老年CIN患者入院后行宫颈冷刀锥切(CKC)术或环形电切除(LEEP)术,依据术后病理结果,44例子宫颈切缘阳性患者为观察组,279例子宫颈切缘阴性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对子宫颈锥切阳性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外切缘阳性患者15例(34. 09% ),内切缘阳性患者29例(65. 91% );两组手术方式、宫颈上皮腺体受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IN分级、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16/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碘不着色区大径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对子宫颈锥切阳性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LEEP术、宫颈上皮腺体受累、宫颈柱状上皮Ⅲ级异位、宫颈癌(Ⅰa1~Ⅰa2期)、高危HPV感染(HPV16/18)是子宫颈锥切阳性的危险因素.术后2年随访,观察组CIN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7. 24,P<0. 001).结论 LEEP术式的选择、宫颈腺体受累、发生Ⅲ级宫颈糜烂、高级别CIN病变程度、高危HPV16、18的感染是子宫颈锥切阳性的危险因素,有上述因素患者术后存在复发的风险.

    作者:王思灵;王丽雅;陈玉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应用聚桂醇和无水乙醇抽吸固化治疗中老年肝肾囊肿的效果

    目的 观察对比超声引导下应用聚桂醇和无水乙醇抽吸固化治疗中老年肝肾囊肿的效果.方法 肝肾囊肿中老年患者32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2例.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抽吸固化治疗.观察组使用聚桂醇,对照组使用无水乙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 w对照组ALT、AST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 05).治疗后6个月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应用聚桂醇抽吸固化治疗中老年肝肾囊肿的效果与无水乙醇无明显差别,聚桂醇且不良反应低,短期内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

    作者:林元强;刘世军;罗强;王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损伤患者肾小球TRPC6和ILK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损伤患者肾小球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 TRPC6)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行肾脏穿刺活检且24 h尿蛋白>1 g的患者肾组织标本共25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RPC6、ILK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体外培养人原代肾足细胞,10-7mol/L的阿霉素诱导足细胞12、24、36 h至其损伤,Western印迹检测TRPC6、ILK蛋白情况.使用脂质体2000将pcDNA3. 1-TRPC6质粒、pcDNA3. 1分别转入足细胞建立TRPC6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仅加脂质体2000的为空白对照组,检测转染48 h各组TRPC6、ILK蛋白情况.结果 TRPC6多表达于足细胞,除高血压肾损伤组织外,其余类型肾损伤TRPC6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 05);ILK多表达于足细胞和系膜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中ILK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 05).体外阿霉素诱导24、36 h时TRPC6、IL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 TRPC6过表达组足细胞ILK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 05).结论 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损伤患者肾小球中TRPC6、ILK的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和糖尿病肾病.上调足细胞TRPC6表达可提升ILK表达,二者共同参与足细胞损伤.

    作者:陈晓玲;彭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和脑脊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的水平低于治疗前,ADL评分、VEGF和TGF-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ADL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VEGF和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更好,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升高VEGF与TGF-β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飞;陈涛;邓益东;刘艳慧;彭霞;郑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强化膳食纤维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 HUA)患者的影响.方法 35例肥胖合并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连续进行3个月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生化指标,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经过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3个月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后空腹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HUA患者可有效减重,改善人体成分分析指标,并部分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HUA的指标.

    作者:张雅莉;谢亮;赵荣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手术方案、循证护理对策对血清VCAM-1水平和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1水平的影响及其远期疗效.方法 乳腺癌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改良乳腺切除根治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观察组采用肿瘤病灶区域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差异,术前及术后1、3、5 d VCAM-1水平;随访2年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并对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术后1、3、5 d V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 05);两组术后1、3、5 d 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平均无病生存期(DFS)显著长于对照组(P<0. 05).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CAM-1水平并提高预后.

    作者:汪梅;郭宇飞;张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3含量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水平与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老年T2DM患者101例均符合T2DM诊断的标准,依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A组为单纯糖尿病38例;B组为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63例.检查所有患者血清中25-( OH) D3的含量及四肢末梢神经传导功能.对比两组血清中25-( OH) D3含量、25-(OH)D3不足的状况;且将周围神经病变设置为因变量,其余的观察指标设定为自变量〔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5-(OH)D3含量、肌酐水平、尿素含量及空腹状态下 C肽水平〕行回归分析.结果 B 组糖尿病病程、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A组;A组空腹C肽显著高于B组;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组25-(OH)D3缺乏显著高于A组(P<0. 05),血清25-(OH)D3含量显著低于A组(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bA1c、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正相关,25-(OH)D3、空腹C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结论 维生素D3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3可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徐鑫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颈痛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规律锻炼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部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社区的69例慢性颈痛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八段锦规律锻炼,每天30 min,5 d/w.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 NPR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和SF-12生命质量简表(SF-12)的评分变化.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NPRS、N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SF-12的躯体健康总评和精神健康总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规律锻炼八段锦可以缓解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痛强度,提高生活质量,简单易学的八段锦可以纳入慢性颈痛者的社区康复方案.

    作者:蔡艳芳;刘爱臣;姚志翠;李洁;王英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尿激酶的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尿激酶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高血压首次脑出血患者88例依据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是否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分为观察组42例(使用)及对照组46例(不使用).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5 d外周血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累积死亡率;随访两组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BI).结果 观察组术后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 945,P=0. 047).术后5 d,两组外周血TNF-α、IL-6及D-D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D-D与TNF-α(r=0. 619,P<0. 01)及IL-6均呈正相关(r=0. 813,P<0. 01).术后两组CSS及BI均显著提高(P<0. 05),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采用尿激酶血肿腔灌注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

    作者:刘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康艾注射液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佳支持治疗用于老年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多中心、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法抽取5个试验分中心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2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采用SAS6. 12软件模拟产生随机数字表分为康艾组81例及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佳支持治疗,康艾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佳支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21 d的治疗后,康艾组临床症状总改善率(88. 88% )明显高于对照组(67. 21% ,P<0. 05);康艾组治疗前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出现明显变化(P<0. 05);康艾组治疗前后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尚失、腹泻、经济困难评分出现明显变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治疗后恶心与呕吐、疼痛、失眠、食欲尚失、腹泻、经济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康艾组治疗后卡氏评分(KPS)提高、稳定、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康艾组、对照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64(95% CI:115~531)d、142(95% CI:81~280)d,康艾组、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425(95%CI:185~602)d、294(95%CI:142~483)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结束后总胆红素、中性粒细胞比异常比例康艾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康艾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且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蒋益兰;李东方;曾柏荣;金庆满;王存吉;赵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序列特异性引物联合RT-PCR在LRRK2基因多态性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帕金森病(PD)相关基因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新检测方法.方法 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标准品进行分型检验;检测100例未知基因型的PD样品,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对待检样品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 标准品分型结果完全正确,待检的100例样品分型结果与PCR-RLFP分型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序列特异性引物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可成功实现对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基因型分型.

    作者:葛彪;田改生;李勤学;李冯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