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王锦毓;金萍妹;陈洁;朱洁;李少品
目的 观察结肠癌中同源盒蛋白SIX-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1的表达,关注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69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19例结肠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为对照组1,19例结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为对照组2,19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为对照组3.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各组组织中SIX-6和MMP-11表达.结果 4组SIX-6和MMP-1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观察组SIX-6和MMP-11表达与肿瘤大径相关,SIX-6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MMP-11与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均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IX-6和MMP-11呈正相关.结论 结肠癌中SIX-6和MMP-11表达升高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二者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王晓龙;才保加;刘宁;王祥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损伤患者肾小球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 TRPC6)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行肾脏穿刺活检且24 h尿蛋白>1 g的患者肾组织标本共25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RPC6、ILK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体外培养人原代肾足细胞,10-7mol/L的阿霉素诱导足细胞12、24、36 h至其损伤,Western印迹检测TRPC6、ILK蛋白情况.使用脂质体2000将pcDNA3. 1-TRPC6质粒、pcDNA3. 1分别转入足细胞建立TRPC6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仅加脂质体2000的为空白对照组,检测转染48 h各组TRPC6、ILK蛋白情况.结果 TRPC6多表达于足细胞,除高血压肾损伤组织外,其余类型肾损伤TRPC6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 05);ILK多表达于足细胞和系膜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中ILK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 05).体外阿霉素诱导24、36 h时TRPC6、IL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 TRPC6过表达组足细胞ILK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 05).结论 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损伤患者肾小球中TRPC6、ILK的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和糖尿病肾病.上调足细胞TRPC6表达可提升ILK表达,二者共同参与足细胞损伤.
作者:陈晓玲;彭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维生素(Vitamin)E对人肺腺癌细胞NCI-H1395生长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CCK-8和5-溴脱氧尿苷嘧啶(BrdU)掺入实验检测NAC和Vitamin E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和免疫组化检测NAC和Vitamin E对细胞活性氧(ROS)生成和对细胞DNA损伤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NAC和Vitamin E对细胞中p53和γ-H2AM蛋白水平的影响,CCK-8进一步检测加入p53 shRNA后NAC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C组和Vitamin E组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具有促增殖的作用(P<0. 05).与对照组相比,NAC组和Vitamin E组显著降低ROS生成量(P<0. 05).与对照组比较,NAC组和Vitamin E组8-羟基鸟嘌呤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 05).与对照组比较,NAC组和Vitamin E组肺腺癌细胞NCI-H1395中p53和γ-H2AM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 05),基本降低到零表达.加入p53后,抗氧化剂NAC不能引起肺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 抗氧化剂NAC和Vitamin E对肺腺癌细胞NCI-H1395具有促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53的失活相关.
作者:李工;薛晓光;郑剑霄;邱圣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钠尿肽主要包含3种利钠因子,即心房钠尿肽( ANP)、心室钠尿肽( BNP)、血管钠尿肽( CNP).BNP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1〕,其释放与左心室的容积和室壁张力有关,心室肌细胞的牵拉程度是其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窦莉莉;刘洪凯;王宏安;张洪宝;王银萍;张守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和原发抑郁症患者芳香烃受体核转移蛋白( Arnt) 2 和神经元 PAS结构域蛋白(Npas)4的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老年患者173例,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结合脑卒中病史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47例)、原发性抑郁组(52例)、脑卒中组(45例)、对照组(29例).分别于入院1 w内和2 w后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分析各组患者认知功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白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Arnt2、Npas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入院1 w内和2 w后的脑卒中后抑郁组、原发性抑郁组、脑卒中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300波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原发抑郁组和脑卒中组相比,脑卒中后抑郁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300波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入院2 w后脑卒中后抑郁组、原发性抑郁组、脑卒中组较入院1 w内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300波幅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脑卒中后抑郁组和原发性抑郁组Arnt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 Npas4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脑卒中后抑郁组Arnt2、Npas4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原发性抑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与原发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前者更为严重;Arnt2高表达和Npas4低表达可通过诱导海马神经功能损伤来介导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张颖;李洁;李刚;李涛;梁海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引入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检查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呼吸功能指标、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2 w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卢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白藜芦醇对肺癌细胞A549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15、30、60、12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 A549 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60 μmol/L白藜芦醇和10 μmol/L As2O3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As2O310 μmol/L组、白藜芦醇60 μmol/L组、As2O3+白藜芦醇组;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蛋白E(E-cadherin)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白藜芦醇(15、30、60、120 μmol/L)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 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白藜芦醇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 367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60 μmol/L白藜芦醇和10 μmol/L As2O3单独使用均可显著抑制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 05),显著下调 MMP-2、 MMP-9、Vimentin蛋白水平(P<0. 05),上调E-cadherin蛋白水平(P<0. 05),联合使用的效果高于单独使用.结论 As2O3和白藜芦醇联合使用可增加二者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能力,可能与调控细胞中MMPs水平、抑制细胞基质的降解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有关.
作者:郭天利;李宏健;庞慧;焦同立;李春艳;于法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发病早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相关预后的关联.方法 首发确诊脑卒中康复患者105例根据初诊确诊时血清hs-CRP含量分为增高组(52例)及正常组(53例)收集两组基本信息,分析早期血清hs-CRP含量与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相关预后的关联.结果 增高组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 ROM)评分增加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5);手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 05);增高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低值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定量表(ADL)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5);早期 hs-CRP含量增高组和水平正常组的 ADL得分分别为(65. 52 ± 9. 85)分和(73. 36±7. 48)分,早期hs-CRP含量增高组低于早期hs-CRP含量正常组(P<0. 05).对全部患者早期hs-CRP含量与ROM评分、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得分分别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早期hs-CRP含量与ROM得分和ADL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 391、-0. 241,P=0. 008、0. 018),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 104,P=0. 029).结论 早期hs-CRP含量增高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黄先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 HUA)患者的影响.方法 35例肥胖合并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连续进行3个月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生化指标,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经过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3个月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后空腹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HUA患者可有效减重,改善人体成分分析指标,并部分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HUA的指标.
作者:张雅莉;谢亮;赵荣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中老年人群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中老年人群共计1 734人,年龄均≥45岁,全部人群需完善调查问卷,检测临床实验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通过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IMT.结果 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族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 BMI)、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三酰甘油( TC)、总胆固醇(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发现随着HbA1c升高颈动脉IMT随之增加(回归系数为0. 013, P=0. 034),HbA1c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颈动脉IMT约增加0. 08 mm,哈萨克族比汉族人群颈动脉IMT约增加0. 04 mm,哈萨克族比维吾尔族人群颈动脉IMT约增加0. 06 mm.结论 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中老年人群中,HbA1c与颈动脉IMT显著相关,且颈动脉IMT有民族差异性,
作者:李娜;杨晓萍;王淑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 Hp)阳性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Hp阳性胃溃疡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克拉霉素、瑞巴派特片、阿莫西林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口服克拉霉素、瑞巴派特片、阿莫西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愈合质量,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结果 一个疗程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IL-6和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的IL-6和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老年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显著,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炎性反应,促进恢复胃肠道正常功能.
作者:孙长庆;李岫琳;赵芹;王曼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造影剂显像、定位前哨淋巴结( SLN),并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定性检查,术前评估乳腺癌患者SLN状态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63例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并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二维彩超及造影后观察、定位SLN,并记录淋巴结个数及特征,之后进行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定性淋巴结是否转移;依据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例患者中,通过超声造影发现SLN 91枚,SLN检出率为100% ;SLN FNAC检查结果和术中冰冻、术后常规病理结果比较分析,准确度93. 65% ,灵敏度75. 00% ,特异度100. 00% ,假阳性率0. 00% ,假阴性率25. 00% .结论 通过术前超声造影联合FNAC定位、定性检查来诊断乳腺癌SLN是否转移的方法,定位准确,定性可靠,方法简练,设备要求少,特别是节约了术中时间、减轻了医生压力,可成为临床判断乳腺癌SLN状况的一个新方法.
作者:吴晓琴;刘晓岭;于志强;钟洁瑜;郝璐;胡慧;崔军威;刘军;程苒;孙德胜;韦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糖尿病血糖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处死大鼠获取视网膜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视网膜标本HIF-1α、Glut-1和VEGF的表达.检测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红蛋白(H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稳态模式评估法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 Spearman分析糖尿病大鼠HIF-1α、Glut-1及VEGF与血糖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视网膜组织内均有HIF-1α、Glut-1和VEGF表达,实验组HIF-1α、Glut-1和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两组TG、TC、LDL-C、HDL-C、FPG、FINS、HbA1c和HOMA-IR检测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内HIF-1α、Glut-1与血脂血糖指标呈正相关(P<0. 05),与HDL-C呈负相关(P<0. 05),VEGF与FBG和HOMA-IR呈正相关(P<0. 05),与HDL-C呈负相关(P<0. 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HIF-1α、Glut-1和VEGF高表达,HIF-1α、Glut-1和VEGF表达异常与糖脂代谢异常相关.
作者:符杰;冯俊;张雨;廖丽娅;胡嫚丽;邓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选取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23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统计并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30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9. 57% .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吸烟史、卧床时间≥12 d、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糖尿病、喉返神经损伤均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P<0. 05). 45 例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共检测出90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0 株(77. 78% ),革兰阳性菌15株(16. 67% ),真菌5株(5. 56% ).各种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均在80. 0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均未超过50. 00% .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性高,均为100. 00% ,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均未超过17. 00% ,其中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均为0. 00%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概率较大,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70岁、有吸烟史、卧床时间≥12 d、有COPD、糖尿病、喉返神经损伤,临床上应根据危险因素做好防治措施,同时部分病原菌对一些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刘华之;侯良;周瑞芬;谢文;陈辉;明心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和脑脊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的水平低于治疗前,ADL评分、VEGF和TGF-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ADL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VEGF和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更好,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升高VEGF与TGF-β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飞;陈涛;邓益东;刘艳慧;彭霞;郑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BCL6共抑制因子样蛋白(BCORL)1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9例手术后NSCLC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ORL1蛋白表达,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CORL1蛋白表达对老年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NSCLC老年患者癌组织BCORL1蛋白表达率(70. 89%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5.32%,P<0.05);癌组织BCOR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老年患者年龄、性别、病灶直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 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 05);79例接受了12~36个月的随访观察,BCORL1蛋白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21. 42% (14/56)〕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47. 83% (11/23);χ2=5. 505,P=0. 019〕.分化程度减低、淋巴结转移、BCORL1蛋白阳性表达是NSCLC老年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 BCORL1在NSCLC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有相关性.
作者:朱晓菡;田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规律锻炼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部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社区的69例慢性颈痛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八段锦规律锻炼,每天30 min,5 d/w.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 NPR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和SF-12生命质量简表(SF-12)的评分变化.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NPRS、N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SF-12的躯体健康总评和精神健康总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规律锻炼八段锦可以缓解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痛强度,提高生活质量,简单易学的八段锦可以纳入慢性颈痛者的社区康复方案.
作者:蔡艳芳;刘爱臣;姚志翠;李洁;王英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健康冠心病组,老年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患者随机分为叶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所有入选者MTHFR基因型和血浆Hcy水平.结果 MTHFR存在三种基因型:TT、CT、CC.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和C等位基因分布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冠心病组TT、CT和CC基因型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冠心病组TT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5).冠心病组中男性血浆Hcy水平高于女性(P<0. 05),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非高血压患者(P<0. 05);冠心病组不同MTHFR基因型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其中TT基因型血浆Hcy水平高于CT和CC基因型( P<0. 05),CT基因型血浆Hcy水平高于CC基因型(P<0. 05).叶酸治疗组治疗后TT基因型血浆Hcy水平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冠心病各亚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MTHFR基因多态性和冠心病及其血浆Hcy水平有关,叶酸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以TT基因型效果显著.
作者:房大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Esculetin(ESC)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将大鼠模型均分为ESC处理组和模型组,其中ESC处理组大鼠通过灌胃给予ESC,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梗死面积,观察ES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形态的改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GDNF)表达;采用黄嘌呤氧化酶-羟胺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对大鼠模型进行评分,其中1~3分视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率为89. 41% .与模型组比较,ESC处理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脑组织TLR4、NF-κB表达显著降低,MDA活性显著下降,而SOD活性及GDNF表达显著上升(均P<0. 05).结论 ESC可通过降低TLR4、NF-κB、MDA含量,升高GDNF表达及SOD活性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发挥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的降低及抗氧化能力的提高相关.
作者:曾尤超;姜芮;刘涛;范瑞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苗药飞龙掌血用于治疗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分为5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300 mg/kg)、飞龙掌血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设置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所有大鼠连续给药10 d,检测步态评分、足趾肿胀体积、痛阈、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IL)-1β、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mRNA和核因子( NF)-κBp65.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10 d的步态评分、足趾肿胀体积明显增高(P<0. 05),痛阈明显降低(P<0. 05),外周血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及NF-κBp65均明显增高(P<0. 05),与模型组比较,飞龙掌血各组外周血炎症因子、My D88、TLR4和TRAF6 mRNA及 NF-κBp65均不同程度降低(P<0. 05),均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 苗药飞龙掌血具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与降低外周血IL-1β、IL-6和TNF-α及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 mRNA及NF-κBp65有关,这些药理机制与飞龙掌血的化学成分有关.
作者:田培燕;余跃生;邓祖国;陈应康;祝星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