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炎琥宁具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适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CTH释放, 增加垂体前叶中ACTH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维生素B6注射液用于全胃肠外营养及因摄入不足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或在发热及持续性腹泻等情况对维生素B6需要量增加时的补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为给临床提供用药依据,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新生儿无陪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和完善,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因成为新生儿救治成功的有效保障而得到普及.留置针不仅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造成患儿的痛苦,有利于保护血管,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随之增高,成为新的护理问题,给治疗的连续性带来了难度.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静脉治疗小组人员对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并发症有显著作用[1].故认真分析新生儿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作者:胡晨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金霉素眼膏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鼻腔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131例患者应用0.025%碘伏护理鼻腔,作为碘伏组;将2009年1月~2011年7月194例患者应用0.025%碘伏加金霉素眼膏护理鼻腔,作为金霉素组.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金霉素组出现鼻腔出血5例;碘伏组出现鼻腔出血22例;两组预防鼻腔出血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霉素眼膏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鼻腔出血方面效果显著,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毛久英;吴云;程洁慧;洪梅;杨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以47例急性脑卒中后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压疮组),以及同期急性脑卒中后无压疮患者610例(无压疮组),收集其性别、年龄、体重、卒中类型、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感染、糖尿病、血清总蛋白量及白蛋白量,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压疮组的年龄、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感染、糖尿病、血清总蛋白量和白蛋白量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其中年龄、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糖尿病、低白蛋白是急性脑卒中后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NIHSS评分、Waterlow压疮危险评分、糖尿病、低白蛋白是急性脑卒中后压疮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减低脑卒中后压疮发生的风险.
作者:钱佩珺;方传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肝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判断肝癌手术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BMI≥25kg/m2为肥胖的标准,将200例肝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BMI≥25kg/m2)和对照组(BMI<25kg/m2),各100例.观察两组BMI对肝癌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影响.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I可作为评价肝癌手术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家丽;王伟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40例急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及准备,转运途中实施有效的监护,并对危急情况采用处理措施.结果 140例急危重病人经积极有效处理,均能安全转运.结论 急危重病人转运前的评估及充分准备,转运途中医护分工合作及全面的监护,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保证病人安全转运的关键.
作者:陶敬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未时脐敷麝黄膏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9例肝硬化腹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按子午流注理论采取未时(13~15时)脐敷麝黄膏.对照组按治疗护理流程上午脐敷麝黄膏.疗程30天后,观察腹围和24h尿量变化.结果 治疗30天,观察组24h尿量3050±450ml,对照组24h尿量2200±320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0.81,P<0.05);两组腹水消退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Z=2.15,P<0.05).结论 未时脐敷麝黄膏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作者:卓晓英;肖春玲;罗小华;李淑慧;赖姿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非PVC软袋液体瓶盖开启后消毒与否的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护士操作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非PVC软袋液体1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非PVC软袋液体开启瓶盖后不消毒,样本50个.对照组为非PVC软袋液体开启瓶盖后安尔碘消毒,再进行操作,样本50个.用咽拭子培养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在瓶盖中心捻转采样,均匀涂抹5次,接种肉汤中,第二天接种于血琼脂上培养,放于35℃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24h,观察血琼脂培养基内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两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无细菌生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PVC软袋液体瓶塞是无菌的,即刻开启瓶盖后可直接临床使用.
作者:吴克琴;李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对136例CAPD患者进行抑郁状况和社会支持两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AP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1.62%;抑郁组患者的社会支持低于无抑郁组;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是CAPD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CAPD患者发生抑郁较常见,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患者抑郁状况的作用,并加以有效利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利敏;陈彬;范淑芳;赵梦遐;李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负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气道压和心率(HR)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吸痰负压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ARDS病人42例,每例病人均使用小负压(10~20kpa)和大负压(20~30kpa)吸痰,吸痰负压顺序随机选择.观察病人在不同吸痰负压下,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15s、30s、1min的SPO2、平均气道压和HR的变化,记录SPO2下降的大值、下降至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结果 两种负压吸痰前后病人SPO2、平均气道压和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负压吸痰后SPO2下降的大值、下降至低值的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负压吸痰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两种负压吸痰均能引起ARDS病人SPO2相对下降,HR相对升高.建议ARDS病人采用小负压吸痰,以缩短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
作者:李晓兰;徐卫红;侯翠霞;陈灿灿;李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临时性机械循环辅助方式,多作为抢救措施使用,在药物治疗仍难以维持的循环状态下才考虑使用[1].但人们发现早期、积极应用IABP,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预防性应用IABP,可以提高辅助功效,降低死亡率[2].房勤等[3]报道,术前放置IABP的死亡率低于术中和术后,术中放置IABP的死亡率低于术后[3].冠心病行CABG的患者围术期选择性使用IABP疗效肯定,对于其他疾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先心病畸形矫治术和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部分切除术应用IABP,效果不及冠心病,但亦能挽救一部分患者[4].随着IABP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在抢救危重症心脏病方面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现将IABP监测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吴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指导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培养护士的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每月在各护理单元选派1名护师或主管护师,先由护理部集中培训夜查房的内容及方法,然后每天由1名护士长带领1名护士夜查房.比较实施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前(P<0.01),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护士参与护士长夜查房,可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及工作能力,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方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低年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以期建立针对性的护理专业情感教育实施方案,改进课程设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我院10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结果 合格回收的94份问卷中,65名护生认为护理专业有意义,占69.15%,认为意义一般29名,占30.85%.认为护理专业意义重大的护生和认为意义一般的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设置的评价以及是否改换专业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操作技术的评价以及就业态度两个维度上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生主要监护人学历、工作辛苦程度是影响护生对专业作用及意义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年级护生专业认知尚不足;影响其专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是护生监护人学历、工作辛苦程度.
作者:徐志芳;尹海鹰;农彩梅;韦雪丹;黄曲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留置尿管恢复正常排尿功能选择一种佳的拔尿管方法,以减少病人的重复插管.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男性昏迷并留置尿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遵医嘱拔除尿管.观察组采用拔管前膀胱灌注温热液体至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对照组不论膀胱是否充盈随即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90%,排尿时间9.3±3.6min;对照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64%,排尿时间60.7±19.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排尿效果显著.
作者:李珍珍;王海英;胡锦云;韩伟英;吴柳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以内患者,进行无菌间歇导尿.比较导尿管留置时间不同患者膀胱容量的改变与泌尿系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其泌尿系统感染率为95.12%,膀胱容量平均为294±6.98ml;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内,其泌尿系感染率为35.89%,膀胱容量平均为455±6.7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应早期拔出导尿管,进行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连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甘露醇、葡萄糖和氯化钠[1].它有组织脱水作用,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据报道[2],复方甘露醇相比于20%甘露醇,具有不良反应少,不易析出结晶的优点.复方甘露醇是我科常用药物,但近期出现了2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肝治疗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患者7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并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首次穿刺时间、置管率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首次穿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置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人工肝治疗股静脉置管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股静脉置管的耐受性,增加患者对留置导管的依从性,降低治疗期间股静脉穿刺次数,减少股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永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加床和病房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状况,为改进医院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对随机抽取的40例加床患者(加床组)和60例病房患者(病房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在舒适等级比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舒适评分,两组患者均得分不高,且加床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舒适度方面与病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加床组得分低于病房组.环境舒适度两组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加床会影响住院患者的舒适度,环境舒适影响大,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玲玲;周瑛;冯焯仪;张永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25例,采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及思维推理、记忆力及计算力等认知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8周后,125例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高压氧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同时能改善患者抑郁心理状态.
作者:李伟媚;李向芳;陈小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肿瘤导致的昏迷病人以及植物人较多,此类病人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身上集中了各种管道,给护理治疗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传统的病号服已不能满足长期卧床、昏迷病人的需要,遇到紧急抢救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将衣服剪开.为了方便卧床、昏迷病人的治疗护理,专为病人设计一种病号服,临床应用较好,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胡钢琴;翁珊珊;李文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