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久英;吴云;程洁慧;洪梅;杨晓慧
由于PICC置管具有创伤小,留置时间长,经济有效,且能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置管后可来福接头暴露在身体外,当患者睡眠、更换衣服、伤口发痒和触摸穿刺处周围皮肤时会导致导管拔出,尤其是对于ICU、神经内外科病房存在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的患者拔管率更高.为固定PICC导管,避免导管滑脱,减轻患者拔管后反复穿刺的痛苦,我科采用医用弹力网套固定PICC导管,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霞;李云霞;张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患与抑郁心理障碍关系及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为100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作抑郁症筛选严重程度评价.结果 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中抑郁症发病率为37%,且与年龄、病程、伴随疾病关系密切.结论 老年慢性躯体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心理障碍,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有效.
作者:熊玉干;王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非PVC软袋液体瓶盖开启后消毒与否的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护士操作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非PVC软袋液体1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非PVC软袋液体开启瓶盖后不消毒,样本50个.对照组为非PVC软袋液体开启瓶盖后安尔碘消毒,再进行操作,样本50个.用咽拭子培养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在瓶盖中心捻转采样,均匀涂抹5次,接种肉汤中,第二天接种于血琼脂上培养,放于35℃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24h,观察血琼脂培养基内细菌生长情况.结果 两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无细菌生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非PVC软袋液体瓶塞是无菌的,即刻开启瓶盖后可直接临床使用.
作者:吴克琴;李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肝治疗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患者7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并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首次穿刺时间、置管率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首次穿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置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人工肝治疗股静脉置管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股静脉置管的耐受性,增加患者对留置导管的依从性,降低治疗期间股静脉穿刺次数,减少股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永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URP术中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预防.方法 对TURP术中病人的护理潜在危险,预见性护理与观察术后48h内病人有无下肢神经受损、下肢栓塞以及皮肤的完整性、低体温等情况.结果 TURP术中无电灼伤、术后无骶尾部皮损、上肢麻木不适、髋关节及腹股沟区疼痛、下肢温度降低、术毕改变体位后低血压或晕厥、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的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正确地安置手术体位、术中严密的观察和妥善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因截石位安置不当、大量的使用甘露醇电切液、变换体位等所导致的并发症和意外.
作者:孙小燕;杜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以内患者,进行无菌间歇导尿.比较导尿管留置时间不同患者膀胱容量的改变与泌尿系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其泌尿系统感染率为95.12%,膀胱容量平均为294±6.98ml;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内,其泌尿系感染率为35.89%,膀胱容量平均为455±6.7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应早期拔出导尿管,进行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连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改良液体氯化钾口服方法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及肿瘤科住院需口服液体氯化钾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口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方法.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后液体氯化钾口服方法使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静;林芬;黄燕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对136例CAPD患者进行抑郁状况和社会支持两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AP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1.62%;抑郁组患者的社会支持低于无抑郁组;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是CAPD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CAPD患者发生抑郁较常见,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患者抑郁状况的作用,并加以有效利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利敏;陈彬;范淑芳;赵梦遐;李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饮食宣教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2月~2011年3月50例入住我科的老年DN患者,通过入院时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和宣教6个月后SGA,了解老年DN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宣教6个月后老年DN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对老年DN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能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张怡;李光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用高分子凝胶头圈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全麻俯卧位下行脊柱手术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医用高分子凝胶头圈保护头面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海绵材料.比较两组术后面部皮肤受压状态(包括皮肤压痕、红斑、破损等)以及皮肤充血、压迹自然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面部皮肤并发症及充血压迹自然消退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结论 医用高分子凝胶头圈保护垫较常规海绵材料更能有效地保护患者头面部皮肤,防止面部压疮的发生.
作者:张业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负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气道压和心率(HR)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吸痰负压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ARDS病人42例,每例病人均使用小负压(10~20kpa)和大负压(20~30kpa)吸痰,吸痰负压顺序随机选择.观察病人在不同吸痰负压下,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15s、30s、1min的SPO2、平均气道压和HR的变化,记录SPO2下降的大值、下降至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结果 两种负压吸痰前后病人SPO2、平均气道压和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负压吸痰后SPO2下降的大值、下降至低值的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负压吸痰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两种负压吸痰均能引起ARDS病人SPO2相对下降,HR相对升高.建议ARDS病人采用小负压吸痰,以缩短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
作者:李晓兰;徐卫红;侯翠霞;陈灿灿;李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留置尿管恢复正常排尿功能选择一种佳的拔尿管方法,以减少病人的重复插管.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男性昏迷并留置尿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遵医嘱拔除尿管.观察组采用拔管前膀胱灌注温热液体至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对照组不论膀胱是否充盈随即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90%,排尿时间9.3±3.6min;对照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64%,排尿时间60.7±19.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排尿效果显著.
作者:李珍珍;王海英;胡锦云;韩伟英;吴柳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25例,采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及思维推理、记忆力及计算力等认知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8周后,125例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高压氧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同时能改善患者抑郁心理状态.
作者:李伟媚;李向芳;陈小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减轻托拉塞米静脉注射引起疼痛的方法.方法 对48例根据医嘱需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A组采用托拉塞米原液;B组采用托拉塞米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疼痛发生率.结果 两组疼痛发生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托拉塞米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疼痛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易于接受,有利于治疗计划的完成.
作者:王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加床和病房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状况,为改进医院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对随机抽取的40例加床患者(加床组)和60例病房患者(病房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在舒适等级比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舒适评分,两组患者均得分不高,且加床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舒适度方面与病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加床组得分低于病房组.环境舒适度两组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加床会影响住院患者的舒适度,环境舒适影响大,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玲玲;周瑛;冯焯仪;张永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施行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内开展的18例二尖瓣置换同期施行AF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包括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和术后随访等各项内容.结果 18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手术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中配合要熟练、细致、准确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子娟;刘迎春;马林;杨娟娟;刘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伴发心功能不全的病危患者静脉输液穿刺针的佳选择.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入住我科的伴发心功能不全心脏病病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输液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实验组输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套管平均留置天数、再次穿刺置管率.结果 两组并发症中的套管堵塞及其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炎及液体外渗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穿刺针平均留置天数和再次穿刺置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伴发心功能不全病危患者静脉输液穿刺针应选用中心静脉导管,尽可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充分保证治疗及抢救的及时性、有效性,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李中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肝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判断肝癌手术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BMI≥25kg/m2为肥胖的标准,将200例肝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BMI≥25kg/m2)和对照组(BMI<25kg/m2),各100例.观察两组BMI对肝癌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影响.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I可作为评价肝癌手术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家丽;王伟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指导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培养护士的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每月在各护理单元选派1名护师或主管护师,先由护理部集中培训夜查房的内容及方法,然后每天由1名护士长带领1名护士夜查房.比较实施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前(P<0.01),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护士参与护士长夜查房,可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及工作能力,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方秀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低年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以期建立针对性的护理专业情感教育实施方案,改进课程设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我院10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结果 合格回收的94份问卷中,65名护生认为护理专业有意义,占69.15%,认为意义一般29名,占30.85%.认为护理专业意义重大的护生和认为意义一般的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设置的评价以及是否改换专业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操作技术的评价以及就业态度两个维度上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生主要监护人学历、工作辛苦程度是影响护生对专业作用及意义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年级护生专业认知尚不足;影响其专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是护生监护人学历、工作辛苦程度.
作者:徐志芳;尹海鹰;农彩梅;韦雪丹;黄曲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