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琴;李素珍
目的 比较两种吸痰负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气道压和心率(HR)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吸痰负压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ARDS病人42例,每例病人均使用小负压(10~20kpa)和大负压(20~30kpa)吸痰,吸痰负压顺序随机选择.观察病人在不同吸痰负压下,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15s、30s、1min的SPO2、平均气道压和HR的变化,记录SPO2下降的大值、下降至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结果 两种负压吸痰前后病人SPO2、平均气道压和H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负压吸痰后SPO2下降的大值、下降至低值的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负压吸痰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两种负压吸痰均能引起ARDS病人SPO2相对下降,HR相对升高.建议ARDS病人采用小负压吸痰,以缩短SPO2恢复至基线的时间.
作者:李晓兰;徐卫红;侯翠霞;陈灿灿;李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加床和病房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状况,为改进医院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通过对随机抽取的40例加床患者(加床组)和60例病房患者(病房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在舒适等级比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舒适评分,两组患者均得分不高,且加床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舒适度方面与病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加床组得分低于病房组.环境舒适度两组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加床会影响住院患者的舒适度,环境舒适影响大,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玲玲;周瑛;冯焯仪;张永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补钙的安全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静脉补钙的57例新生儿作为A组,补钙161例次,钙剂从使用中的留置针输入,用注射泵推注,推注速度1ml/min;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静脉补钙的243例新生儿作为B组,补钙740例次,用4.5号头皮针连接生理盐水注射器静脉穿刺建立补钙通道后,用注射泵推注,推注速度1ml/min,推注完毕后拔除头皮针,穿刺部位用75%酒精棉球湿敷.并观察两组新生儿补钙导致局部发生医源性钙盐沉积的情况.结果 A组发生医源性钙盐沉积症6例,B组无1例发生医源性钙盐沉积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生儿静脉补钙,选择用头皮针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后注射泵推注,拔针后局部用75%酒精棉球湿敷,可杜绝医源性钙盐沉积症的发生.
作者:沈娟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肝治疗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患者7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并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首次穿刺时间、置管率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首次穿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置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人工肝治疗股静脉置管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股静脉置管的耐受性,增加患者对留置导管的依从性,降低治疗期间股静脉穿刺次数,减少股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永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以内患者,进行无菌间歇导尿.比较导尿管留置时间不同患者膀胱容量的改变与泌尿系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其泌尿系统感染率为95.12%,膀胱容量平均为294±6.98ml;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内,其泌尿系感染率为35.89%,膀胱容量平均为455±6.7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应早期拔出导尿管,进行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连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25例,采用高压氧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及思维推理、记忆力及计算力等认知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8周后,125例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 高压氧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同时能改善患者抑郁心理状态.
作者:李伟媚;李向芳;陈小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明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改良液体氯化钾口服方法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及肿瘤科住院需口服液体氯化钾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口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方法.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后液体氯化钾口服方法使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静;林芬;黄燕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临时性机械循环辅助方式,多作为抢救措施使用,在药物治疗仍难以维持的循环状态下才考虑使用[1].但人们发现早期、积极应用IABP,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预防性应用IABP,可以提高辅助功效,降低死亡率[2].房勤等[3]报道,术前放置IABP的死亡率低于术中和术后,术中放置IABP的死亡率低于术后[3].冠心病行CABG的患者围术期选择性使用IABP疗效肯定,对于其他疾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先心病畸形矫治术和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部分切除术应用IABP,效果不及冠心病,但亦能挽救一部分患者[4].随着IABP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在抢救危重症心脏病方面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现将IABP监测与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吴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甘露醇、葡萄糖和氯化钠[1].它有组织脱水作用,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据报道[2],复方甘露醇相比于20%甘露醇,具有不良反应少,不易析出结晶的优点.复方甘露醇是我科常用药物,但近期出现了2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进行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方法 采用层级培训管理模式,对20名护理人员采用教师分层级,将培训贯彻于日常的护理工作中,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工作过程中的培训,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反馈.结果 本组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及护理工作胜任力与培训前比较明显提高(P<0.001).结论 层级培训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工作胜任力,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郭素华;邹海丽;卢隆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肝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判断肝癌手术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BMI≥25kg/m2为肥胖的标准,将200例肝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BMI≥25kg/m2)和对照组(BMI<25kg/m2),各100例.观察两组BMI对肝癌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影响.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MI可作为评价肝癌手术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家丽;王伟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同期施行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内开展的18例二尖瓣置换同期施行AF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包括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和术后随访等各项内容.结果 18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手术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中配合要熟练、细致、准确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子娟;刘迎春;马林;杨娟娟;刘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癌性疼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癌性疼痛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疼痛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疼痛自我管理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干预2周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及疼痛症状控制效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意;白宗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伴发心功能不全的病危患者静脉输液穿刺针的佳选择.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入住我科的伴发心功能不全心脏病病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输液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实验组输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套管平均留置天数、再次穿刺置管率.结果 两组并发症中的套管堵塞及其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炎及液体外渗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穿刺针平均留置天数和再次穿刺置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伴发心功能不全病危患者静脉输液穿刺针应选用中心静脉导管,尽可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充分保证治疗及抢救的及时性、有效性,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李中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金霉素眼膏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鼻腔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131例患者应用0.025%碘伏护理鼻腔,作为碘伏组;将2009年1月~2011年7月194例患者应用0.025%碘伏加金霉素眼膏护理鼻腔,作为金霉素组.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金霉素组出现鼻腔出血5例;碘伏组出现鼻腔出血22例;两组预防鼻腔出血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霉素眼膏在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鼻腔出血方面效果显著,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毛久英;吴云;程洁慧;洪梅;杨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炎琥宁具有清热解毒及抗病毒作用,适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CTH释放, 增加垂体前叶中ACTH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维生素B6注射液用于全胃肠外营养及因摄入不足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或在发热及持续性腹泻等情况对维生素B6需要量增加时的补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为给临床提供用药依据,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低年级护理本科生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以期建立针对性的护理专业情感教育实施方案,改进课程设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我院10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结果 合格回收的94份问卷中,65名护生认为护理专业有意义,占69.15%,认为意义一般29名,占30.85%.认为护理专业意义重大的护生和认为意义一般的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设置的评价以及是否改换专业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操作技术的评价以及就业态度两个维度上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生主要监护人学历、工作辛苦程度是影响护生对专业作用及意义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年级护生专业认知尚不足;影响其专业认知的主要因素是护生监护人学历、工作辛苦程度.
作者:徐志芳;尹海鹰;农彩梅;韦雪丹;黄曲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在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肿瘤导致的昏迷病人以及植物人较多,此类病人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身上集中了各种管道,给护理治疗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传统的病号服已不能满足长期卧床、昏迷病人的需要,遇到紧急抢救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将衣服剪开.为了方便卧床、昏迷病人的治疗护理,专为病人设计一种病号服,临床应用较好,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胡钢琴;翁珊珊;李文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对136例CAPD患者进行抑郁状况和社会支持两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APD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1.62%;抑郁组患者的社会支持低于无抑郁组;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是CAPD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CAPD患者发生抑郁较常见,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患者抑郁状况的作用,并加以有效利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利敏;陈彬;范淑芳;赵梦遐;李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