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系统需求及问题的系统评价

殷延玲;张继萍;秘玉清;刘一鋆;董宇;秦静;周亚霖;罗盛;李伟

关键词:医养结合, 服务需求
摘要:目的 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医养结合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管理学和护理学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方法 通过系统的文献复习的方法,经检索人员讨论确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查找2013年至今发表的所有有关老年人医养结合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讨论解决,必要时参考第三方意见.结果 终纳入77篇文献,地区分布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等25个省市自治区,研究人群包括社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居家老人等;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一般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保健、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医养结合存在制度政策、政府机构、医务人员和老年人自身三个方面的问题.结论 中国实行的医养结合政策仍存在问题,需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政策,强化政府机构责任,加大对医务人员管理力度和老年人的指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市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天津市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对250名老年人的一般资料、自理能力、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居家护理需求等进行调查.结果 天津市老年人的居家护理需求主要受婚姻状况、离休前职业、文化程度、患病种数影响.结论 天津市老年人对居家护理有一定需求,婚姻状况不良、离休前职业收入不高、文化程度低、患病多的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更高,应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建立健全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以促进老年人科学健康养老.

    作者:刘志鹏;李新帝;董亭亭;臧林;李涤凡;孔海霞;黄凯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NT-proBNP和炎症因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炎症因子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体检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A125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NT-proBNP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研究组血清CA125、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ESD和LVEDD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Ⅳ级血清CA125、NT-proBNP和CRP水平明显高于Ⅲ级和Ⅱ级(P<0.05);Ⅲ级血清CA125、NT-proBNP和CRP水平高于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LVESD和LVEDD高于Ⅲ级和Ⅱ级而LVEF低于Ⅲ级和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LVESD和LVEDD高于Ⅱ级而LVEF低于Ⅱ级,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25、NT-proBNP和CRP与LVESD和LVEDD呈线性正相关,而与LVEF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CRP和NT-proBNP水平升高,且血清CA125、CRP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且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沈海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穿刺术释放脑脊液,观察组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红细胞数、颅内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栓塞术后3、7、10及14 d红细胞数、颅内压水平、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栓塞术后CVS、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8%、1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0%,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术后的老年患者早期应用腰大池引流优于腰椎穿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CVS及迟发性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贾建文;钟红亮;彭汤明;杨洪超;刘赫;李彤;李荧;孙永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系统需求及问题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医养结合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管理学和护理学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方法 通过系统的文献复习的方法,经检索人员讨论确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查找2013年至今发表的所有有关老年人医养结合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讨论解决,必要时参考第三方意见.结果 终纳入77篇文献,地区分布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等25个省市自治区,研究人群包括社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居家老人等;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一般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保健、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医养结合存在制度政策、政府机构、医务人员和老年人自身三个方面的问题.结论 中国实行的医养结合政策仍存在问题,需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政策,强化政府机构责任,加大对医务人员管理力度和老年人的指导.

    作者:殷延玲;张继萍;秘玉清;刘一鋆;董宇;秦静;周亚霖;罗盛;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内源性一氧化碳含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及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动脉血中一氧化碳含量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AE-COPD患者41例为实验组,同时期健康人32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通过检测两组动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含量来评估内源性一氧化碳水平.根据2017年GOLD分级标准将实验组再分为中度组(GOLDⅡ级,10例)、重度组(GOLDⅢ级,18例)、极重度组(GOLDⅣ级,13例);根据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数值分为呼吸衰竭组(13例)及无呼吸衰竭组(28例),比较各组之间COHb水平.结果 实验组动脉血COHb水平[(4.51±1.27)%]明显高于对照组[(3.1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重度组及极重度组动脉血COHb水平分别为(3.40±1.20)%,(4.23±1.33)%,(5.47±1.23)%,相关性分析显示,其COHb浓度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呼吸衰竭动脉血COHb浓度为(5.37±1.01)%,无呼吸衰竭为(4.10±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内源性一氧化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与患者缺氧程度有关.

    作者:于明超;徐建国;徐赫男;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针灸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灸辅助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炎性细胞因子、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 w、治疗末较治疗前以上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上,对照组基本治愈率20.99%、总有效率79.01%,观察组基本治愈率34.57%、总有效率91.3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辅助治疗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作者:吴俊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 v5、CD44 v6表达及其对化疗的影响

    目的 分析老年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及其对化疗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老年大肠癌患者为观察组,50例非老年大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同期体检的38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外周血CD44v5、CD44v6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并分析观察组化疗前后CD44v5、CD44v6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CD44v5、CD44v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4v5、CD44v6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CD44v5、CD44v6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观察组化疗后CD44v5、CD44v6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v5、CD44v6表达与老年大肠癌患者细胞血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可为临床判定该病发生、预后提供参考;化疗具有肿瘤转移、抗黏附作用,有利于降低外周血黏附分子表达水平.

    作者:张明元;黄佳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UC6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关联

    目的 探讨MUC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0794282、rs10794279、rs11246386、rs10751638、rs11826309、rs10794359与非贲门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TaqMan)法对288例非贲门胃癌患者(病例组)和281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所检测的6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Haploview软件被用来构建单体型,分析MUC6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非贲门胃癌的关系时,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两组SNP rs10794282、rs10794279、rs10751638、rs11826309、rs10794359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携带SNP rs11246386 T等位基因者罹患胃癌的风险降低(OR=0.842,95%CI:0.736~0.962);CT和TT基因型对非贲门胃癌有保护作用(CT vs CC:OR=0.857,95%CI:0.604~1.215;TT vs CC:OR=0.297,95%CI:0.135~0.655).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rs10794359-rs11826309(模块1)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成单体型区域;但分析结果显示:各单体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MUC6 SNP rs11246386 位点与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相关,是一种保护因素.

    作者:高芳;秦金东;马立聪;刘得利;李晶晶;贾彦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攻癌利水散外敷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外敷攻癌利水散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顺铂(DDP)组、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均行胸腔穿刺彻底引流胸水,中药组给予单纯外敷攻癌利水散;DDP组及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分别予胸腔灌注DDP或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治疗组予外敷攻癌利水散联合胸腔灌注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4 w后根据胸水量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每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其中联合治疗组改善明显.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及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及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显著高于D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联合攻癌利水散外敷对肺癌伴恶性胸水疗效佳,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维;李枋霏;肖彩芝;陈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胱抑素C基因多态性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考察胱抑素(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Cys-C基因多态性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6例按病变程度分为3组,即A(增殖期视网膜病变33例)、B(背景期视网膜病变50例)、C(无视网膜病变43例)3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Cys-C基因多态性、血糖、血脂、Cys-C和ACR.结果 各组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Cys-C和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血压、Cys-C基因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ys-C基因分型Cys-C和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影响DR的因素分别为病程、Cys-C和FBG(P<0.05),Cys-C和ACR均与DR正相关(r=0.791,P=0.004;r=0.598,P=0.032).结论 血清Cys-C水平不受Cys-C基因多态性影响,血清Cys-C与ACR呈正相关,Cys-C与ACR可反映并预测老年DR的程度,可作为指示老年DR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秋菊;李玉兰;韦秀英;马翔;周玉;龙入虹;钟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剂量叶酸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叶酸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影响.方法 MCI伴高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叶酸0.8 mg/d,疗程均为1年.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斑块面积(IPA)、易损斑块数目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颈动脉易损斑块、IMT、IPA显著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叶酸不但具有改善伴高Hcy血症脑梗死患者MCI作用,还可缩小颈动脉斑块并增强斑块稳定性.

    作者:董芳;杜怡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ABCD2评分结合血清miR-146 a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继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ABCD2评分和血清miR-146a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30 d内)发生脑梗死(CI)的预测价值.方法 150例TIA患者,应用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所致管腔狭窄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血清miR-146a的表达水平.依据发病后30 d内是否发生CI分为CI组(71例)和非CI组(79例).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颈动脉超声检查、ABCD2评分结合血清miR-146a预测TIA短期进展为CI的发生风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颈动脉超声检查、ABCD2评分结合血清miR-146a预测CI的价值.结果 CI组轻度狭窄率和中度狭窄均明显低于非CI组,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非CI组;CI组的ABCD2评分分值和血清miR-146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CI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2评分和血清miR-146a与CI具有明显的相关.颈动脉狭窄程度越大、ABCD2评分越高、血清miR-146a水平值越高,TIA短期继发CI的可能性越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2评分和血清miR-146a水平预测TIA短期继发CI的AUC分别为0.652、0.736和0.647,三者联合检查预测CI的AUC为0.803(P<0.005).结论 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ABCD2评分和血清miR-146a水平对TIA患者短期发生CI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作者:韩冬林;程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胃息肉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胃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158例胃息肉患者分为Hp阳性(+)组与阴性(-)组.结果 Hp(+)组平均年龄较Hp(-)组显著高,男患比例显著多于Hp(-)组,胃黏膜中度异型增生比例较Hp(-)组显著高,Hp(+)组胃息肉多发生于胃窦与胃体,息肉直径较Hp(-)组更大(P<0.05).结论 胃息肉合并Hp感染与男性、高龄、息肉位置、息肉直径、胃黏膜异型增生程度相关.

    作者:兰玉;朴荣利;王鹤;刘元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评估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选取89例胃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量表(PG-SGA)进行评估,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不良或可疑营养不良率达84.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消化道反应、疼痛分级、并发症和营养补充情况对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建议根据老年胃癌患者症状及身体状况制定有效的营养方案,合理摄入足量的能量,预防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作者:石相如;王绚璇;张翔;程红平;龚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性

    目的 测定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血尿酸在CH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CHD患者90例为CHD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HD组血尿酸、hs-CRP、TNF-α、IL-6、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CHD组血尿酸水平与hs-CRP、TNF-α、IL-6、IL-18等炎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与炎性因子显著相关,血尿酸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在CHD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模强;余朝萍;赵佐芳;秦亚录;雷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构重塑机制与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常见病[1]. 因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疾病负担,引起全球广泛重视[2]. 基于COPD气道、肺和血管的结构重塑的病机,探寻控制COPD的治疗方法及新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7].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有一定的优势[8~13].

    作者:谢文英;季书;尚立芝;刘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和脑白质病变(WML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该科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住院患者738例,采用Fazekas量表对脑室旁(P)-WMLs和深部(D)-WMLs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和血尿酸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水平与WMLS的相关性.结果 WMLs中、重度组年龄、尿酸水平、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及高尿酸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均为WMLs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总胆固醇水平是男性P-WMLs患者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WML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任浩;王琳;刘宵;高燕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补气养阴颗粒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气养阴颗粒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豚鼠抗血小板血清建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补气养阴颗粒治疗,实验周期为2w.给药周期结束,取小鼠乙二胺四乙酸(EDTA)-2K抗凝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 补气养阴颗粒6 g/kg和3 g/kg组CD8+T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模型组,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气养阴颗粒6 g/kg组可明显降低雄性小鼠体内CD3+、CD4+、CD8+T细胞数量(P<0.01或0.05),3 g/kg组也明显降低CD8+T细胞数量(P<0.01),且两组同时显著升高CD4+/CD8+比值(P<0.05).结论 补气养阴颗粒具有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的作用.

    作者:李琳;丁云录;张莲珠;张明天;初洪波;牛春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九龙虫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浆及肺组织SP和VIP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九龙虫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体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浆和肺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九龙虫高、中、低剂量组,用脂多糖雾化法制备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经给药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活动情况及体重变化,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浆和肺组织SP、VI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体重增加量、巨噬细胞百分比、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SP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九龙虫各给药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九龙虫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体内SP水平、提高VIP水平,可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与调节体内神经肽有关.

    作者:潘朝旺;杨家林;周先云;王伟;万进军;祁学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快速现场肺组织印片细胞学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肺部病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现场肺组织印片细胞学(ROLTIC)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肺部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2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化疗期间或移植后出现肺部病灶的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前后的诊疗过程,将ROLTIC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及转归相比较,评价经支气管镜行快速现场肺组织印片细胞学的诊断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20例患者按照既定检查流程定位后行经支气管镜活检及ROLTIC;检查患者均能很好耐受操作,无出现气胸、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者.与终临床诊断比较,ROLTIC聚类分析诊断率75%,敏感性72.22%,特异性100%.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安全有效地获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肺部病灶介入性标本,并且ROLTIC聚类分析在指导临床方面能起到先导作用,故在评估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肺部病灶,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方面.

    作者:黄洁;陈茉;谢巍;曹文彬;姜尔烈;冯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