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8层与640层CTA诊断中老年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对比

李飞;陈英华

关键词:128层CTA, 640层CTA, 冠状动脉支架, 内腔再狭窄
摘要:目的 比较128层与640层CT血管造影(CTA)诊断中老年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的不同价值,以期寻找佳的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180例中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每组90例,分别予128层和640层CTA检查,观察图像质量和支架内腔显示率,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为金标准,比较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对两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进行比较,640层图像质量评分0分[43例(44.79%)]、0.5分发生率[21例(23.33%)]明显高于128层CTA扫描图像[3例(3.33%)、5例(5.56%)],640层1.0分、1.5分、2.0分、2.5分、3.0分的例数明显高于128层CTA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层CTA和造影术的符合率为16例(17.78%),640层CTA和造影术的符合率为7例(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度、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CTA较640层CTA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腔再狭窄更加显著,在诊断中意义更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气养阴颗粒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气养阴颗粒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豚鼠抗血小板血清建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补气养阴颗粒治疗,实验周期为2w.给药周期结束,取小鼠乙二胺四乙酸(EDTA)-2K抗凝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 补气养阴颗粒6 g/kg和3 g/kg组CD8+T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模型组,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气养阴颗粒6 g/kg组可明显降低雄性小鼠体内CD3+、CD4+、CD8+T细胞数量(P<0.01或0.05),3 g/kg组也明显降低CD8+T细胞数量(P<0.01),且两组同时显著升高CD4+/CD8+比值(P<0.05).结论 补气养阴颗粒具有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的作用.

    作者:李琳;丁云录;张莲珠;张明天;初洪波;牛春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Ad-HGF对老龄高血压高血脂大鼠炎症因子IL-10、NF-κBp65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核因子(NF)-κBp65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变化,探讨人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Ad-HGF)作用于老龄高血压高血脂大鼠脑组织的安全性.方法 1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老龄高血压高血脂大鼠模型组,老龄高血压高血脂模型大鼠枕大池注入Ad-HGF后10 d组、20 d组、30 d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IL-10及NF-κBp65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IL-10、NF-κBp65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注药后10 d、20 d、30 d组IL-10水平显著升高,NF-κBp65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Ad-HGF可以减轻老龄高血压高血脂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

    作者:郭寒冰;焦长林;孙允芹;李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两种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PTED)和Quadrant微创通道下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30例单节段老年LDH手术患者,其中PTED组14例,Quadrant组16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PTED组与Quadrant组相比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天数更少(P<0.05);术后两组腿痛VAS、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而Quadrant组术后腰痛VAS改善不明显;两组术后1 w、1个月腿痛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的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Quadrant微创通道术式治疗老年LDH均能取得满意临床效果,但PTED手术恢复快、创伤更少.

    作者:王湘江;王贵清;刘春磊;汤勇智;黎昭华;杨立群;陈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性

    目的 测定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血尿酸在CH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CHD患者90例为CHD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HD组血尿酸、hs-CRP、TNF-α、IL-6、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CHD组血尿酸水平与hs-CRP、TNF-α、IL-6、IL-18等炎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与炎性因子显著相关,血尿酸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在CHD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模强;余朝萍;赵佐芳;秦亚录;雷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和血管生成素-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HSP)90α和血管生成素(Ang)-2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两组化疗2~4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血浆HSP90α和Ang-2变化、不良反应及随访12个月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59.57%)明显高于对照组(36.17%,P<0.05).两组化疗后QLQ-C30量表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t=12.087、18.381、22.930、14.810、21.543,对照组:t=7.886、11.124、9.110、11.757、8.875,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QLQ-C3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0.232、14.152、13.614、6.870、18.087,均P<0.05).两组化疗后血浆HSP90α和Ang-2水平较化疗前降低(观察组:t=57.277、26.564,对照组:t=31.781、16.009,均P<0.05);观察组化疗后血浆HSP90α和Ang-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59、19.103,均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肝肾功能受损、白细胞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生存率(91.49%)略高于对照组(72.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化疗近期疗效良好,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HSP90α和Ang-2水平.

    作者:沈巨信;钟波;张春意;周国忠;唐吉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尿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和脑白质病变(WML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该科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住院患者738例,采用Fazekas量表对脑室旁(P)-WMLs和深部(D)-WMLs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和血尿酸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尿酸水平与WMLS的相关性.结果 WMLs中、重度组年龄、尿酸水平、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及高尿酸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均为WMLs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总胆固醇水平是男性P-WMLs患者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WML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任浩;王琳;刘宵;高燕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剂量叶酸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叶酸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影响.方法 MCI伴高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叶酸0.8 mg/d,疗程均为1年.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斑块面积(IPA)、易损斑块数目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颈动脉易损斑块、IMT、IPA显著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叶酸不但具有改善伴高Hcy血症脑梗死患者MCI作用,还可缩小颈动脉斑块并增强斑块稳定性.

    作者:董芳;杜怡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攻癌利水散外敷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外敷攻癌利水散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顺铂(DDP)组、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均行胸腔穿刺彻底引流胸水,中药组给予单纯外敷攻癌利水散;DDP组及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分别予胸腔灌注DDP或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治疗组予外敷攻癌利水散联合胸腔灌注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4 w后根据胸水量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每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其中联合治疗组改善明显.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及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及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显著高于D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胸腔内灌注联合攻癌利水散外敷对肺癌伴恶性胸水疗效佳,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维;李枋霏;肖彩芝;陈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构重塑机制与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常见病[1]. 因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疾病负担,引起全球广泛重视[2]. 基于COPD气道、肺和血管的结构重塑的病机,探寻控制COPD的治疗方法及新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7].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治疗COPD方面有一定的优势[8~13].

    作者:谢文英;季书;尚立芝;刘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祁州漏芦水提物对二乙基亚硝胺/乙酰氨基芴诱发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祁州漏芦水提物(RUWE)对二乙基亚硝胺(DEN)及乙酰氨基芴(AAF)诱发的大鼠肝脏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Solt-Farber法制备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P和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GGT、GSTP及转氨酶、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RUWE减轻大鼠肝组织病变,下调肝组织GSTP和GGT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血清GGT、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降低肝脏MDA水平(P<0.05),升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结论 RUWE具有一定的抗肝脏癌前病变作用,并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

    作者:金梅花;崔香丹;尹学哲;全吉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3种microRNAs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microRNA-4286、-193a-3p和-27b分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50例BPH和50例PCa患者,取其病灶组织,采用反转录PCR法(RT-PCR)检测组织中microRNA-4286、-193a-3p和-27b分子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PCa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microRNA-4286在PCa组织中明显高于BPH,而microRNA-193a-3p和-27b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microRNA-4286、-193a-3p和-27b分子在PCa组织中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和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P<0.05).结论 microRNA-4286、-193a-3p和-27b分子可作为诊断PCa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作者:单刚;孙兆林;刘军;罗光恒;石华;胡建新;朱建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细胞外基质蛋白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细胞外基质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集124例COPD患者及11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浆,检测受试者血清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外基质蛋白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及腱糖蛋白(Tn)-C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血清IL-1β、IL-6、Fg、CRP、TNF-α、LN、HA、cⅣ及Tn-C水平显著升高(P<0.5);此外,COPD患者血浆IL-1β、IL-6、Fg、CRP、TNF-α、LN、HA、cⅣ及Tn-C水平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升高(P<0.05).结论 COPD患者处于一种高炎症和高细胞外基质蛋白水平的状态.

    作者:张运涛;程宏宁;符诒慧;符史键;张钦;林亚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现状.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主题词检索1978~2015年中国有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检出相关文献4889篇,研究文献数量逐年上升;研究文献高产地区主要为湖北、山东、江苏等东部及发达省市,研究机构主要为东部及发达地区高等医学院校;载文量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如大鼠的实验研究,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凋亡等方面,治疗集中在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等.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主要是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等.中医药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秦燕霞;徐旭东;戴伟娟;王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3在乳腺癌分子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SGK)3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检测SGK3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真核表达载体SGK3-pEGFP-N1瞬时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GK3过表达对细胞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SGK3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SGK3过表达可促进MDA-MB-231细胞迁移(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1),但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SGK3在不同TNM分级、同一分级不同淋巴结转移及孕激素受体(PR)+和PR-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SGK3过表达对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影响,且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但其在乳腺癌分子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尚需确定.

    作者:郭红艳;高涵;吴琦;孙晓杰;刘秀财;赵立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UC6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关联

    目的 探讨MUC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0794282、rs10794279、rs11246386、rs10751638、rs11826309、rs10794359与非贲门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TaqMan)法对288例非贲门胃癌患者(病例组)和281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所检测的6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Haploview软件被用来构建单体型,分析MUC6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非贲门胃癌的关系时,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两组SNP rs10794282、rs10794279、rs10751638、rs11826309、rs10794359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携带SNP rs11246386 T等位基因者罹患胃癌的风险降低(OR=0.842,95%CI:0.736~0.962);CT和TT基因型对非贲门胃癌有保护作用(CT vs CC:OR=0.857,95%CI:0.604~1.215;TT vs CC:OR=0.297,95%CI:0.135~0.655).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rs10794359-rs11826309(模块1)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成单体型区域;但分析结果显示:各单体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MUC6 SNP rs11246386 位点与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相关,是一种保护因素.

    作者:高芳;秦金东;马立聪;刘得利;李晶晶;贾彦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在许多国家成为第一位致死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目前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患者的治疗,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指南推荐首选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 然而,AMI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都会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 ,特别是再灌注心律失常,且这些患者AMI后心力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与 MIRI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 缺血后适应( IPostC)在改善冠脉血流、保护冠脉微血管、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IPostC在现实中便于临床操作,从而在改善MIRI方面有了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姚自鹏;王琳;宗政;赵学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穴位埋线疗法对老年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老年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脑梗死伴有吞咽困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鼻管留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比较两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免疫球蛋白(Ig)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肺炎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及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Vp、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I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细胞亚群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同时有效降低相关肺炎发生率,其可能机制与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冯炯;臧敏;金岗生;利小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卫生保健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老年卫生保健性肺炎(HCAP)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6例老年H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93例MDRO感染患者与423例非MDRO感染患者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16例老年HCAP患者检出MDRO感染93例,MDRO感染率为21.9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肺炎严重指数(PSI)分级高、90 d内住院天数≥15 d、入住ICU、30 d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30 d内联用抗菌药物≥3种、30 d内累计使用抗菌药物≥3种7个因素是HCAP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30 d内联用抗菌药物(≥3种)、90 d内住院天数(≥15 d)、入住ICU、30 d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年龄≥70岁5个因素是老年HCAP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HCAP患者MDRO感染主要与环境MDRO定植交叉感染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有关.防控应首先减少不必要住院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减少MDRO的感染与定植;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的长期、反复及联合使用,根据微生物检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方案.

    作者:谢朝云;覃家露;熊芸;孙静;杨怀;杨忠玲;陈应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自制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老年Ⅳ期压力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老年Ⅳ期压力性溃疡(压疮)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24例老年Ⅳ期压疮患者采用自制的简易封闭负压吸引装置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效果.结果 12例治疗45~70 d后创面完全愈合;8例疗效显著,出院时创面缩小75%左右,肉芽新鲜,随访20~35 d创面愈合;4例好转,创面缩小30% ~50%,有少量至中等渗液或脓液,部分肉芽水肿.结论 自制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对老年Ⅳ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缩短换药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

    作者:吴杭庆;张玉娟;曹统;姜涛;张建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的临床特点及食管测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8年4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同期行胃镜、HRM检查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69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积分、胃镜及HRM的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老年组55例,非老年组214例.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性别分布、体重指数(BM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位病程明显长于非老年组(30 vs 24个月,P=0.03).老年组中位Eckardt症状积分低于非老年组(5.0 vs 5.5分,P=0.01),老年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较非老年组轻.老年组中胃镜阴性者比例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 38%,P>0.05);但两组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明显不同,非老年组更倾向于选择积极治疗(39%vs 24%,P<0.05).两组HRM检测分型结果:老年组Ⅰ型11例,Ⅱ型34例,Ⅲ型10例;非老年组Ⅰ型54例,Ⅱ型145例,Ⅲ型15例,两组中Ⅱ型所占比例均高,不同形态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食管括约肌(LES)相关参数[包括LES静息压力、LES长度、4 s完整松弛压力(4s-I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症状轻于非老年患者,胃镜改变不典型,单纯依靠胃镜检测容易漏诊,应联合胃镜及HRM检测提高诊断率;LES相关HRM检测指标在老年与非老年患者中无特异改变.

    作者:徐晓雯;王丹;贾玉婷;赵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