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华;李丽娟;杨柳;洪晓丹;朱秋梅
狂犬病职业暴露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其防护也日益重视.但精神科医务人员往往被精神病病人的症状所蒙蔽,易将狂犬病的狂躁症状视为精神病的兴奋躁动症状而接诊收治.待住院观察1~2天后病人症状明显时才考虑为狂犬病,因此医务人员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徒手接触处理病人造成职业暴露.现将近年来我院医务人员狂犬病职业暴露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蒙淑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开放式吸痰法和密闭式吸痰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分别记录两组吸痰前、吸痰结束即刻、吸痰后1min、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计算SBP和HR的乘积(RPP).结果 A组吸痰结束即刻HR、SBP、DBP、RPP, B组吸痰结束即刻SBP、RPP与吸痰前比较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结束即刻SPO2与吸痰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 A组吸痰后3min、B组吸痰后1、3min与吸痰前比较SPO2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前和吸痰结束即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B组SPO2在吸痰后1、3min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吸痰后1min RPP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的维持ICU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低氧血症,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作者:江海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教,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赵亚珍;周鲜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慢性肾衰的一种主要手段,但近年来肾移植供体器官日趋缺乏,让亲体移植为生命接力,鼓励亲属活体捐赠,开展家庭自救,是解决供体缺乏的有效办法之一.我院2007年8月~12月成功开展亲体肾移植手术12例,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变水银血压计的位置对所测血压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种方法对同一组病人测量血压,三种方法肱动脉均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水银血压计位置分别为高位、低位、水平位,对高位、低位所测的血压值和水平位比较.结果 三种方法所测得血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银血压计位置的高低对所测血压值无明显影响.
作者:何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使用过程中发生腹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111例ICU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种类、量、速度以及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腹泻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使用肠内营养的量越大、速度越快,腹泻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也高.结论 调节速度,控制温度,早期喂养,逐步加量,配制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李秀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咽异感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咽异感症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接受穴位封闭、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照组59例接受穴位封闭、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用SCL-9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SCL-90评分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前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各因子分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符娟;李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边远地区糖尿病患者对眼病的自我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表对1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病自我防护知识调查.结果 56.8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眼病,38.75%的糖尿病患者为低视力,77.72%糖尿病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相关知识.结论 糖尿病眼病发病率高,对视力影响大,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知识,急需制定相应的对策,积极防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赵美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时早期鼻饲喂养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30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营养,观察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以早期鼻饲喂养.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黄疸持续时间,有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未发生NE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充足的营养是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保证.采用静脉营养加早期鼻饲喂养补充营养物质较单纯静脉补充好,它可以使早产儿体重增加,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提高治愈率.
作者:包健;陆国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口腔科门诊是一个集口腔内、外、修复、正畸、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口腔门诊,平时门诊量大,而口腔科的治疗大多数一次不能完成,需多次复诊,且治疗时操作时间长,复诊及新诊病人往往因候诊时间过长而产生不满甚至引发纠纷,为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医疗服务和护理质量,我科自2007年1月起采用系统化的病人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世娴;王双;禇金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气道开放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行气道开放(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气道开放合并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支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53例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生口腔黏膜炎51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33.33%,以颊、舌及牙龈等部位发生率高,本研究显示影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预防性漱口、及化疗方案内含5-FU/MTX药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 在排除药物因素外,PH值异常、白细胞计数越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高,预防性漱口越及时、口腔护理越到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低.
作者:卢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扩容的同时,A组产妇右侧臀部垫一方垫,手术开始时去垫取平卧位,B组取平卧位.观察两组BP、SPO2、ECG、HR的变化,比较体位干预和非体位干预两组产妇手术中血压的变化,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 A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和血压下降幅度的均值小于B组(P<0.01).结论 体位干预可有效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提示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是引起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巢自莲;刘学红;张艳峰;欧阳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评定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做出评价.结果 患者住院4周时两组比较,Barthel指数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冯诗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配制相同药物浓度的灌肠液,A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B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C组采用改良式保留灌肠法.结果 对三组患者行保留灌肠后药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及临床疗效,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选的保留灌肠法.
作者:饶晓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压疮的管理目的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2005年7月~2007年3月,我院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即把好病人入院皮肤评估关,严格考核压疮预报和压疮报告工作.护理部做好压疮的监控与跟踪工作,对压疮病人进行24h监控,强化护士和病人及家属对压疮的早期预防的意识,通过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降低压疮的发生率,避免护理纠纷发生,充分说明压疮早期管理流程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
作者:盛传玲;曾等娣;曹春风;蒋群;张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门诊儿童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 78名母亲SAS得分为44.08±11.17分,高于我国常模29.78±0.46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分组比较,离异母亲焦虑水平高于其他组(P <0.01),年龄分组41~45岁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焦虑水平偏高者较多,在治疗行为障碍儿童的同时,应注重对其母亲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母亲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周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4岁,因慢性扁桃体炎于2007年8月12日收治入院,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平素身体状况良好,否认遗传病史.
作者:赵书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5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弹性按压手法复位前的准备、复位中的密切配合、复位后的精心护理.结果 1年后随访,57例优良率达80.70%.结论 弹性按压手法复位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精心的护理是复位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梅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宫颈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体位进行腰部、腹部、阴道、尿道及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情况.结果 对照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为143.5±8.7ml,发生尿潴留11例,实验组残余尿量为63.7±4.2ml,尿潴留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为16.4±1.9天,实验组为13.9±1.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术后尿管留置时间.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