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吸痰方式的对比研究

江海娇

关键词:呼吸, 人工, 痰, 抽吸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开放式吸痰法和密闭式吸痰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分别记录两组吸痰前、吸痰结束即刻、吸痰后1min、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计算SBP和HR的乘积(RPP).结果 A组吸痰结束即刻HR、SBP、DBP、RPP, B组吸痰结束即刻SBP、RPP与吸痰前比较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结束即刻SPO2与吸痰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 A组吸痰后3min、B组吸痰后1、3min与吸痰前比较SPO2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前和吸痰结束即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B组SPO2在吸痰后1、3min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吸痰后1min RPP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的维持ICU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低氧血症,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固定心电图机导联线的方法

    心电图机的使用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其胸导联线较多(通常为6根或更多)而且较长,使用后易缠绕打结,整理费时费力.

    作者: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头孢匹胺钠与思美泰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匹胺钠通用名是注射用孢匹胺钠,属于广谱抗生素,思美泰的通用名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

    作者:惠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时早期鼻饲喂养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时早期鼻饲喂养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30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营养,观察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以早期鼻饲喂养.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黄疸持续时间,有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未发生NE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充足的营养是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保证.采用静脉营养加早期鼻饲喂养补充营养物质较单纯静脉补充好,它可以使早产儿体重增加,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提高治愈率.

    作者:包健;陆国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用小儿尿垫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高度水肿的病人,在进行各种穿刺术(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胸腹腔穿刺等)后,穿刺处会有大量液体渗出.

    作者:潮家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宫颈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体位进行腰部、腹部、阴道、尿道及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情况.结果 对照组B超下测定残余尿量为143.5±8.7ml,发生尿潴留11例,实验组残余尿量为63.7±4.2ml,尿潴留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为16.4±1.9天,实验组为13.9±1.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术后尿管留置时间.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压疮防治管理流程的实施

    压疮的管理目的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2005年7月~2007年3月,我院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即把好病人入院皮肤评估关,严格考核压疮预报和压疮报告工作.护理部做好压疮的监控与跟踪工作,对压疮病人进行24h监控,强化护士和病人及家属对压疮的早期预防的意识,通过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降低压疮的发生率,避免护理纠纷发生,充分说明压疮早期管理流程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

    作者:盛传玲;曾等娣;曹春风;蒋群;张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吸痰方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开放式吸痰法和密闭式吸痰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分别记录两组吸痰前、吸痰结束即刻、吸痰后1min、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计算SBP和HR的乘积(RPP).结果 A组吸痰结束即刻HR、SBP、DBP、RPP, B组吸痰结束即刻SBP、RPP与吸痰前比较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结束即刻SPO2与吸痰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 A组吸痰后3min、B组吸痰后1、3min与吸痰前比较SPO2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前和吸痰结束即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B组SPO2在吸痰后1、3min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吸痰后1min RPP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的维持ICU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低氧血症,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作者:江海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树脂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救治毒蕈中毒的护理

    目的 探讨树脂罐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并予小剂量激素联合治疗救治毒蕈中毒的护理.方法 对12例毒蕈中毒病人应用树脂罐HP串联HD每天1次,每次3h,并予3~5天小剂量激素治疗.通过护理和监测血清ALT、AST 、LDH 、BUN 、Cr及尿量恢复情况.结果 12例病人通过树脂罐HP串联HD治疗,在治疗后第5天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应用树脂罐HP串联HD,小剂量激素联合治疗毒蕈中毒,经过密切观察,护理到位,可降低并发症和血液净化中的危险性,提高毒蕈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莫国华;蒋碧玲;胡志恒;韦丽玲;韦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扩容的同时,A组产妇右侧臀部垫一方垫,手术开始时去垫取平卧位,B组取平卧位.观察两组BP、SPO2、ECG、HR的变化,比较体位干预和非体位干预两组产妇手术中血压的变化,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 A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和血压下降幅度的均值小于B组(P<0.01).结论 体位干预可有效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提示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是引起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巢自莲;刘学红;张艳峰;欧阳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手术中保暖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降低老年手术患者术中浅低温的发生,减少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普外科和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保暖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保暖组采取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术中浅低温发生率分别为8.7%和65.3%,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0%和10.0%.结论 加强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暖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应成为手术室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护理内容.

    作者:白晓霞;李福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硬膜外镇痛泵对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硬膜外缓释镇痛泵对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后膀胱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手术后是否使用镇痛泵将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手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低血压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缓释镇痛泵是一种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作者:杨国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糖尿病重症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护理策略

    总结750例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病人的护理策略.认为成立血糖控制治疗小组,进行严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和间隔时间,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准确记录血糖及胰岛素用量,是成功实施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保障.

    作者:郭建英;阳秀英;康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糜血影响检验结果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4岁,因慢性扁桃体炎于2007年8月12日收治入院,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者平素身体状况良好,否认遗传病史.

    作者:赵书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扩大电话回访对PCI术后患者医嘱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提高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医嘱依从性,改善预后的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6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电话回访;另选取60例只作院内健康教育的PCI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6个月后比较两组医嘱依从性及再入院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嘱依从性、再入院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提高PCI术后患者医嘱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郑丽梅;佘婷婷;周燕;姚勋霞;宋瑰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联线定位法在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及减轻患儿痛苦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04例行股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50例采用联线定位法.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采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联线定位法定位准确,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孟桂萍;孟桂莲;张瑞华;王凤梅;汪海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空巢老人白内障围手术期全程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及形式.方法 将102例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有计划、分阶段采用全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术后相关知识掌握率达到90%,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引发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针对性的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远期并发症及解决老人自我护理的困难,提高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磊;何蕾;于卫华;戎敏之;余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使用过程中发生腹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111例ICU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种类、量、速度以及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腹泻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使用肠内营养的量越大、速度越快,腹泻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也高.结论 调节速度,控制温度,早期喂养,逐步加量,配制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李秀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全麻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1].全麻手术病人麻醉期间意识丧失,与外界完全不能沟通;苏醒期大多数病人又由于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而异常烦躁,所以与其他病人相比,他们除了担心手术能否成功以外,还会担心麻醉带来的种种风险.术前、术中、术后为全麻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可以满足病人需求,使其尽量舒适,平稳的度过手术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春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53例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生口腔黏膜炎51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33.33%,以颊、舌及牙龈等部位发生率高,本研究显示影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预防性漱口、及化疗方案内含5-FU/MTX药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 在排除药物因素外,PH值异常、白细胞计数越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高,预防性漱口越及时、口腔护理越到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低.

    作者:卢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评定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做出评价.结果 患者住院4周时两组比较,Barthel指数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冯诗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