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家庭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提高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QOL)的有效途径. 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采用评估癌症患者QOL评分表对每组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化疗期间的疼痛、睡眠、对癌症的认识、治疗的态度、日常活动和副反应优于对照组.结论 PICC是目前临床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实验组QOL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杨毅华;李丽娟;杨柳;洪晓丹;朱秋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S)代替肿瘤妇科术前清洁灌肠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2月,选择100例术前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采用口服PEG-ELS,对照组50例采用清洁灌肠.通过患者末次排便或灌肠后末次排出物的性状、术中肠管胀气情况评价肠道准备的效果;采用问卷法和观察法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清洁满意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排便强烈感、粪便外流、腹痛、心慌、饥饿感、乏力和睡眠欠佳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呕吐和腹胀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EG-ELS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护理程序简单、易被接受,能够替代肿瘤妇科清洁灌肠的肠道准备药物.
作者:徐安岚;黄丽;王敏;张继梅;王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开放式吸痰法和密闭式吸痰法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开放式吸痰方法,B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分别记录两组吸痰前、吸痰结束即刻、吸痰后1min、3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计算SBP和HR的乘积(RPP).结果 A组吸痰结束即刻HR、SBP、DBP、RPP, B组吸痰结束即刻SBP、RPP与吸痰前比较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结束即刻SPO2与吸痰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 A组吸痰后3min、B组吸痰后1、3min与吸痰前比较SPO2显著升高 (P<0.05或<0.01).两组吸痰前和吸痰结束即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B组SPO2在吸痰后1、3min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吸痰后1min RPP与A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可有效的维持ICU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低氧血症,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作者:江海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及形式.方法 将102例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有计划、分阶段采用全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术后相关知识掌握率达到90%,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引发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针对性的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远期并发症及解决老人自我护理的困难,提高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磊;何蕾;于卫华;戎敏之;余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组织溃烂坏死.髋部骨折患者需卧床者占大多数,由于疾病性质和治疗的特殊性,不能靠定时翻身来预防压疮,按摩受压处皮肤也因患者不宜翻身而受限制.
作者:杨会梅;张栓英;卢红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配制相同药物浓度的灌肠液,A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B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C组采用改良式保留灌肠法.结果 对三组患者行保留灌肠后药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及临床疗效,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选的保留灌肠法.
作者:饶晓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孕妇学校母乳喂养教学方式,提高孕妇学校母乳喂养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调查2006年8月~11月在我院孕妇学校学习的50例孕妇,采取互动模式用于孕妇学校母乳喂养教学,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方法能增强孕妇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树立母乳喂养信心.结论 PBL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孕妇学校母乳喂养.
作者:吴翠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大气污染等多种原因,乳房疾病的发生率大大提高,许多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而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钱广玲;徐姝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心电图机的使用在临床工作中非常普遍,其胸导联线较多(通常为6根或更多)而且较长,使用后易缠绕打结,整理费时费力.
作者:桑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口腔科门诊是一个集口腔内、外、修复、正畸、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口腔门诊,平时门诊量大,而口腔科的治疗大多数一次不能完成,需多次复诊,且治疗时操作时间长,复诊及新诊病人往往因候诊时间过长而产生不满甚至引发纠纷,为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医疗服务和护理质量,我科自2007年1月起采用系统化的病人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世娴;王双;禇金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头孢匹胺钠通用名是注射用孢匹胺钠,属于广谱抗生素,思美泰的通用名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
作者:惠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DM组)与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NDM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DM组患者和120例NDM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血管损害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 DM组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心力衰竭,血管损害明显高于NDM组(P<0.05),心力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 DM组患者发生非典型胸痛与临床症状以及发生心力衰竭,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聂洁萍;王美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药很多,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物说明书中未说明,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因对新药了解不全面或使用不当而出现一些配伍变化和临床反应.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夫西地酸钠与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匡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教,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赵亚珍;周鲜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与整体护理整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 将168例LC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P,满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新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P与整体护理整合后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深化了整体护理,满足病人需要.
作者:张秀丽;梁丽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及减轻患儿痛苦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04例行股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50例采用联线定位法.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采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联线定位法定位准确,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
作者:孟桂萍;孟桂莲;张瑞华;王凤梅;汪海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1].全麻手术病人麻醉期间意识丧失,与外界完全不能沟通;苏醒期大多数病人又由于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而异常烦躁,所以与其他病人相比,他们除了担心手术能否成功以外,还会担心麻醉带来的种种风险.术前、术中、术后为全麻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可以满足病人需求,使其尽量舒适,平稳的度过手术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春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高度水肿的病人,在进行各种穿刺术(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胸腹腔穿刺等)后,穿刺处会有大量液体渗出.
作者:潮家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扩容的同时,A组产妇右侧臀部垫一方垫,手术开始时去垫取平卧位,B组取平卧位.观察两组BP、SPO2、ECG、HR的变化,比较体位干预和非体位干预两组产妇手术中血压的变化,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 A组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和血压下降幅度的均值小于B组(P<0.01).结论 体位干预可有效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提示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急剧减少是引起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巢自莲;刘学红;张艳峰;欧阳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老年手术患者术中浅低温的发生,减少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普外科和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保暖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保暖组采取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术中浅低温发生率分别为8.7%和65.3%,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0%和10.0%.结论 加强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暖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应成为手术室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护理内容.
作者:白晓霞;李福宣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