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周华

关键词:儿童行为障碍, 母亲行为/心理学, 问卷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门诊儿童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 78名母亲SAS得分为44.08±11.17分,高于我国常模29.78±0.46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分组比较,离异母亲焦虑水平高于其他组(P <0.01),年龄分组41~45岁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焦虑水平偏高者较多,在治疗行为障碍儿童的同时,应注重对其母亲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母亲心理健康状态.
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乳房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个性化护理

    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大气污染等多种原因,乳房疾病的发生率大大提高,许多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而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钱广玲;徐姝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夫西地酸钠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药很多,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物说明书中未说明,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因对新药了解不全面或使用不当而出现一些配伍变化和临床反应.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夫西地酸钠与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匡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53例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生口腔黏膜炎51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33.33%,以颊、舌及牙龈等部位发生率高,本研究显示影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预防性漱口、及化疗方案内含5-FU/MTX药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 在排除药物因素外,PH值异常、白细胞计数越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高,预防性漱口越及时、口腔护理越到位,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越低.

    作者:卢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手术中保暖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 降低老年手术患者术中浅低温的发生,减少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普外科和胸外科老年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保暖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保暖组采取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对照组术中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术中浅低温发生率分别为8.7%和65.3%,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0%和10.0%.结论 加强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暖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应成为手术室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护理内容.

    作者:白晓霞;李福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用小儿尿垫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高度水肿的病人,在进行各种穿刺术(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胸腹腔穿刺等)后,穿刺处会有大量液体渗出.

    作者:潮家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5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弹性按压手法复位前的准备、复位中的密切配合、复位后的精心护理.结果 1年后随访,57例优良率达80.70%.结论 弹性按压手法复位结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精心的护理是复位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梅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非同步电除颤的应用及进展

    电除颤是抢救室颤有效迅速的手段[1].临床护士常常是心脏骤停或发生室颤的第一目击者,发生室颤后,若不能及时抢救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据文献报道[2]有心脏骤停或持续性室速或室颤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仅20%左右,而早期电除颤有效率高达90%[3].因此,临床护士应能迅速识别室颤图形并熟练掌握电除颤技术,争分夺秒,为后续的抢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十分重要.

    作者:杨正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术前健康知识宣教,包括饮食、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进行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赵亚珍;周鲜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边远地区糖尿病患者眼病自我防护知识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 分析边远地区糖尿病患者对眼病的自我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表对1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病自我防护知识调查.结果 56.8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眼病,38.75%的糖尿病患者为低视力,77.72%糖尿病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相关知识.结论 糖尿病眼病发病率高,对视力影响大,患者缺乏眼病防治知识,急需制定相应的对策,积极防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赵美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术中灌洗液保温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术中灌洗液保温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TUR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37℃灭菌注射用水(水浴法加温)灌洗膀胱,对照组术中采用室温灭菌注射用水灌洗膀胱.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术后膀胱痉挛和大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体温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灌洗30min后(术后)观察组的心率和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5.340,3.643,7.141,P<0.01).观察组术后膀胱痉挛和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8.3%和1.7%,对照组分别为48.3%和1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076,4.821,P<0.05). 结论术中灌洗液保温护理干预有助于维持TURP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欢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压疮防治管理流程的实施

    压疮的管理目的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2005年7月~2007年3月,我院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即把好病人入院皮肤评估关,严格考核压疮预报和压疮报告工作.护理部做好压疮的监控与跟踪工作,对压疮病人进行24h监控,强化护士和病人及家属对压疮的早期预防的意识,通过实施压疮防治管理流程,降低压疮的发生率,避免护理纠纷发生,充分说明压疮早期管理流程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

    作者:盛传玲;曾等娣;曹春风;蒋群;张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月应用诺维苯的化疗患者25例,共化疗98例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例,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对诺维苯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18.8 %.结论 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作者:何茗芳;周肖艳;徐琳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整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与整体护理整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方法 将168例LC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P,满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的新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P与整体护理整合后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深化了整体护理,满足病人需要.

    作者:张秀丽;梁丽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头孢匹胺钠与思美泰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匹胺钠通用名是注射用孢匹胺钠,属于广谱抗生素,思美泰的通用名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

    作者:惠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评定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做出评价.结果 患者住院4周时两组比较,Barthel指数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冯诗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配制相同药物浓度的灌肠液,A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B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C组采用改良式保留灌肠法.结果 对三组患者行保留灌肠后药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及临床疗效,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式保留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选的保留灌肠法.

    作者:饶晓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使用过程中发生腹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111例ICU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种类、量、速度以及患者的肝功能(转氨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腹泻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使用肠内营养的量越大、速度越快,腹泻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也高.结论 调节速度,控制温度,早期喂养,逐步加量,配制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李秀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气道开放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气道开放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行气道开放(包括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气道开放合并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支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关于口腔科门诊病人管理的探讨

    我院口腔科门诊是一个集口腔内、外、修复、正畸、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口腔门诊,平时门诊量大,而口腔科的治疗大多数一次不能完成,需多次复诊,且治疗时操作时间长,复诊及新诊病人往往因候诊时间过长而产生不满甚至引发纠纷,为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医疗服务和护理质量,我科自2007年1月起采用系统化的病人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世娴;王双;禇金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时早期鼻饲喂养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时早期鼻饲喂养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30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营养,观察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以早期鼻饲喂养.观察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和黄疸持续时间,有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体重增加明显,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未发生NE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充足的营养是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保证.采用静脉营养加早期鼻饲喂养补充营养物质较单纯静脉补充好,它可以使早产儿体重增加,黄疸持续时间缩短,提高治愈率.

    作者:包健;陆国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护理杂志

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