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荣;李明华;朴春丽;米佳;刘扬扬
研究〔1〕表明,体育运动调节骨骼肌能量稳态,促进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缓解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紊乱和激活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 T2DM)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 去乙酰化酶( SIRT) 1 是SIRT 的第三家族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在运动训练引起的线粒体能量代谢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2〕发现,T2DM患者骨骼肌中SIRT1活性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线粒体功能呈高度正相关. 大量研究致力于阐明运动训练对不同人群骨骼肌SIRT1表达和活性影响,这对于探讨T2DM预防和康复的运动疗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方晖;余绍宜;陈玉婧;陈列旭;姜玄林;刘延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生存素(Survivin)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Caspase)3的表达,关注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及与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 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16例乳腺增生术后切除的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表达.结果 Survivin、Caspase3和Ki67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Survivin、Caspase3和Ki67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Survivin和Caspase3的阳性率与脉管累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urvivin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性,Caspase3和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异常表达参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二者可以调节Ki67标记的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郭通;葛斌;高睿心;刘军;陈文静;闫卫刚;王婧欣;史蓬亮;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与脂质代谢及体脂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85岁老年男性122例,分为MS组72例、非MS组50例.按照MS组分数目分为5组:1组(0组分)、2组(1组分)、3组(2组分)、4组(3组分)、5组(≥4组分).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FABP4水平,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体脂百分比及腰臀脂肪比评估体脂分布情况及肥胖程度,分析FABP4与各脂质代谢指标及体脂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MS组FABP4水平较非MS组显著升高〔(31.44±15.08)ng/ml vs(24.56±5.60)ng/ml,P<0.01〕,随代谢组分增加,FABP4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FABP4与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8、0.493、0.720、0.333、0.553、0.267、0.467和0.470,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FPG、腰臀脂肪比、体脂百分比、舒张压是影响血清FABP4的独立危险因素(b=0.596、0.240、0.325、-0.155、-0.148,均P<0.05).结论 血清中FABP4高水平可增加老年男性MS风险,并参与脂质代谢紊乱及体脂的异常分布特别是腹型肥胖的形成.
作者:赵翠平;卢爱娇;周海俊;叶新华;胡苏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重度失血、严重感染、酸中毒、缺氧等致病因素导致重症休克的过程中,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NE)或P物质( SP)的反应性降低,引起休克晚期血液循环动力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重要脏器低灌注,严重影响着休克的治疗和预后,是重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 因此,以纠正血管反应性为靶点,成为防治重症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与细动脉平滑肌细胞( ASMCs )收缩功能低下与结构损伤密切相关. 能量代谢障碍、三磷酸腺苷( ATP)生成减少等因素引起的离子泵活性下降、细胞内外离子交换障碍,是引起ASMCs膜超极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单纯给氧并未有效恢复血管反应性,提示ATP生成减少不仅是缺氧的问题,更主要的可能是ATP的生成过程发生了障碍,也就是与ATP生成密切相关的线粒体出现了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3〕.众所周知,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PTP)是维持线粒体功能与结构完整性的多蛋白复合物〔4〕;多种致病因素引起mPTP开放,导致溶质和水非选择性进入线粒体内膜,破坏线粒体膜电位,使氧化磷酸化解耦联,ATP生成障碍,引起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即线粒体功能不全〔3~5〕. 鉴于线粒体功能不全在能量代谢障碍及其在ASMCs膜超极化中的作用,学者们开始关注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本文综述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失血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导致的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作者:王淮淮;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对46例病患的肠道菌群进行细菌培养,与20例正常健康者肠道菌群进行对比.结果 IBS组和对照组均未找到已知的特异致病菌.IBS组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肠球菌的菌落数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真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BS与肠道菌群失调有相关性,来该院治疗的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黄金龙;刘思敏;罗贤宇;梁文豪;邢德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CDKs )与细胞周期性蛋白( cyc-lins)、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CKI)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真核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的分子基础. CDK10 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1〕. 前期研究表明CDK10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系中表达下调或缺失,推测其可能是新的候选抑癌基因.
作者:李文梅;刘佳佳;高凤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作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同时也意味着整体人口结构的衰老,这势必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首当其冲〔1〕. 本文以江苏为例,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居民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为35.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文化参与率较男性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文化参与率较其他人群高;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人群,其文化参与率是自然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人群的3倍.结论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较低,性别、文化程度和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作者:贾君麟;黄照权;石武祥;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药物强化治疗对脉压的影响以及降低脉压是否会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方法 对辽宁省阜新市农村常住居民采用集中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按照整群随机的方法分为非强化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非强化治疗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强化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按预定方案给予双氢克尿噻、尼群地平、卡托普利治疗,调查其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 基线调查共完成41242人.脑卒中患病率校正了收缩压后与40~49 mmHg组相比仅在60~69 mmH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治疗后脉压平均下降8.18 mmHg;非强化治疗组治疗后脉压平均升高1.11 mmHg.强化治疗组脉压≥60 mmHg患者脉压下降更明显,与非强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强化治疗组脉压<60 mmHg患者治疗后脉压上升更明显,与强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发生脑卒中26例,非强化治疗组5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脉压≥60 mmHg患者发生脑卒中20例,非强化治疗组3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脉压<60 mmHg患者发生脑卒中6例,非强化治疗组1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压在60~69 mmHg脑卒中的患病率显著增高.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降压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脉压.对于低脉压人群不论治疗与否,脉压均有随着年龄增加的趋势,而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降压治疗可使这种趋势下降.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降压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高脉压人群从上述治疗中获益更大.
作者:高志广;任国成;郑黎强;许长禄;孙英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S-100B)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确诊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标本82例为观察组,16例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NSE和S-100B的表达.结果 两组血清中BDNF、NSE和S-100B的表达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BDNF、NSE和S-100B的表达与病程有关,BDNF的表达与首发抑郁症有关.三者均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S-100B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血清中BDNF低表达、NSE和S-100B高表达与病变的形成和进程有关,BDNF和S-100B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恒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在老年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的28例老年患者术前利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评分标准评分,并对其进行冈上肌出口位X线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中,在关节镜下切除肩峰前下外侧部分、滑囊及喙肩韧带和增生骨赘等,扩大肩峰下间隙;根据术后评分结果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定期随访6~24个月.结果 术后UCLA评分,优17例(60.72%),良8例(28.57%),可2例(7.14%),差1例(3.57%),术后优良率达89.28%.术后随访平均得分〔(33.42±5.54)分〕显著高于术前〔(14.32±4.98)分,P<0.05〕.结论 关节镜对明确诊断病情有重要作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在老年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刘军;那键;魏巍;霍维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社区管理方案的制定,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2个地理上相隔较远的社区,纳入60岁以上心房颤动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与对照组(111例),试验组采取预先制定的心房颤动社区管理方案进行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方案.随访至少12个月,主要终点指标是心血管疾病入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指标.结果 经过平均22个月的随访,主要终点指标在两组的发生差异显著,试验组(20.1%)低于对照组(33.3%)(RR=0.61,95%CI 0.38~0.96,P=0.03).心血管入院发生比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9.3%vs 31.5%,RR=0.61,95%CI 0.38~0.98,P=0.04);心血管死亡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试验组有降低趋势(RR=0.51,95%CI 0.05~5.53,P=0.58).两组间各种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 0.15~7.10,P=0.99).结论 心房颤动社区管理方案能够改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心血管疾病入院,并有降低心血管死亡发生的趋势,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作者:曹文斋;张婷;钟德超;石兆云;余江恒;余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直接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在术前10 min注射纳米碳混悬液,然后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腺素(PTH)与血钙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淋巴结清扫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H与血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应用于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可提高清扫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效调节PTH与血钙水平.
作者:王岩;王培顺;李淑琴;王昭昕;周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18和-35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21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的不同阶段相关,观察组中IL-12和IL-18具有正相关性,而其他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12、IL-18高表达、IL-35低表达与病变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有关.
作者:安文静;冯喜英;关巍;华毛;久太;杜发茂;崔金霞;拉周措毛;李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高良姜素组.卵白蛋白致敏并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肺组织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良姜素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及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血清TNF-α含量、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良姜素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 高良姜素可降低哮喘小鼠TNF-α的表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作者:谷奕诺;吴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攀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1〕. 人们对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动脉硬化的检测技术实现了由有创到无创的跨越〔2〕. 作为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的主要内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踝臂指数(ABI)不仅对动脉硬化人群的血管评估意义重大,且对无症状的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分层评估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红梅;金慧实;梁家彩;张驰;姜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IR组以及NBP组各20只,另将NBP组根据NBP的用药剂量分成小剂量组(20 mg/kg)6只、中剂量组(40 mg/kg)7只、大剂量组(80 mg/kg)7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IR模型,对比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各组大鼠的caspase-3表达以及NBP组大鼠经不同剂量NBP处理后的caspase-3表达.结果 NBP组和IR组脑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Sham组,NBP组明显低于IR组(P<0.05).NBP组和IR组皮质和海马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Sham组,NBP组明显少于IR组(P<0.05).中剂量及大剂量组皮质和海马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明显少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NBP对于大鼠局灶性IR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还可有效降低caspase-3的表达,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库亚萍;周盛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泪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其与DR的关系,探讨以泪液TNF-α水平诊断DR的可行性.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选择石家庄市9个社区,居住5年以上,年龄≥45岁的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以口服糖耐量试验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DM)诊断标准确立新诊断DM者.对新诊断及既往诊断DM者,检测泪液TNF-α水平,依据眼底检查确立D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判断,得到以泪液TNF-α水平诊断DR的佳切点,计算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结果 泪液TNF-α水平在正常糖耐量(NGT)组为(0.76±0.24)pg/ml,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为(5.86±2.21)pg/ml,DR组为(10.69±3.67)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TNF-α在NGT组为(6.80±3.73)pg/ml,NDR组为(21.44±9.16)pg/ml,DR组为(31.16±10.43)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液TNF-α水平与血液TNF-α水平存在正相关(R=0.795,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泪液TNF-α水平诊断DR相关的临界点为9.07 pg/ml,约登指数为0.6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5%和6.5%,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为0.832~0.901).+LR 10.23,-LR 0.36,+PV为60.38%,-PV 54.53%.结论 石家庄市社区中老年DR患者泪液IL-6水平明显增高.泪液TNF-α水平作为DR诊断手段,有可行性.
作者:王伟超;张洁;王虹;刘素波;王欣;吴韬;梁屹;任巧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急诊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胃出血的抢救及预后效果.方法 急性胃出血患者90例,年龄均>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选择急诊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用药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有效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胃出血能够有效缩短出血时间,患者的恢复用时较少.
作者:郑林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武汉市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单分析相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武汉市某养老院及部分社区随机抽取65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健康促进情况.结果 被访老年人中69.9%患有慢性病,18.7%患两种慢性病,11.9%患3种及以上.高血压患病者多,占被调查者的30.1%,其次是心血管疾病(14.8%)、糖尿病(12.6%)、关节炎(12.3%).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患关节炎(P<0.05).55.3%的老年人不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只有4.4%了解较多.慢性病患者对其所患慢性病了解较少、了解一些、了解很多的比例分别为41.0%,52.3%,6.8%.21.5%的老年人从不锻炼,71.7%从不吸烟,15.4%过去吸烟,12.9%现在吸烟.以前吸烟或缺乏锻炼者患癌症的危险高于不吸烟和经常锻炼者.结论 慢性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吸烟、缺乏锻炼均是罹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对慢性病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应加强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老年人慢性病认知水平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作者:唐聪;李檬妤;王斌;谈迪心;张丹丹;李绪辉;许奕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