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广;任国成;郑黎强;许长禄;孙英贤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采取抗青光眼局部药物点眼个体化治疗的35例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治疗前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眼压(IOP)和视乳头杯盘比值(C/D)和视野间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经药物治疗后患者眼压得到显著改善(P<0.05),而患者治疗前后RNFL厚度、C/D比值和视野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个体化给药可显著降低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且能维持患者长久可用视力.
作者:关怀英;张大卫;孔凡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辐射技术在导航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减少辐射的效果.方法 通过3项手术器械(体表椎体定位器、经皮导航动态参考架、导航专用穿刺针)的研制和2项引进技术(双铅板和骨水泥液压输送)的应用,与现有导航引导下PVP进行对比.因单椎体骨折行PV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40例,改良组使用通过3项手术器械研制和2项引进技术的应用得以改良的微辐射技术,对照组使用目前国内医院常用的导航引导下PVP,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分析手术前后VAS评分、平均手术时间和术者暴露剂量.结果 80例椎体成功注射骨水泥,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两组间差异不明显.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者暴露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微辐射技术的导航引导下PVP,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特别是能明显减少术者暴露剂量,大大提高了需反复承受医疗辐射术者的人身安全.
作者:贾硕;李建哲;王镝;陈阳;艾纯华;刘博;尹珍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PE)患者D-二聚体检测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明确诊断为PE的住院患者的病例特点,比较10例D-二聚体阴性与103例D-二聚体阳性PE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高危因素、临床表现、D-二聚体值、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栓子栓塞部位的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发病到就诊时间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阴性组略长于阳性组.两组CTPA所示,阴性组段以下肺动脉栓塞的比例高于阳性组;而左右肺动脉及段以上肺动脉栓塞的比例低于阳性组(P<0.05).结论 急性PE患者D-二聚体检测阴性可能与发病到就诊时间较长、血栓阻塞部位较远或血栓较小有关.
作者:胡娟;赵凤芹;王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膀胱癌是国内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第一位. 膀胱癌具有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早期膀胱癌又无明显症状,因此许多患者诊断出时常已发生转移,导致预后不佳. 鉴于现有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存在不足,亟需新的诊断标志和有效治疗策略. 当前研究表明,在膀胱中存在异常表达的特定miRNA,且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膀胱癌治疗的新靶点. 本文就miR-NA和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杰燚;陈红微;田小柯;张霞;张敏;黄海山;许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居民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为35.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文化参与率较男性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文化参与率较其他人群高;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人群,其文化参与率是自然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人群的3倍.结论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较低,性别、文化程度和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作者:贾君麟;黄照权;石武祥;刘建英;高东;麦浩;郭振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18和-35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21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的不同阶段相关,观察组中IL-12和IL-18具有正相关性,而其他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12、IL-18高表达、IL-35低表达与病变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有关.
作者:安文静;冯喜英;关巍;华毛;久太;杜发茂;崔金霞;拉周措毛;李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中无责任血管压迫时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时间飞越法核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了解三叉神经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压迫位置,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三叉神经全程,仔细辨识,判断致痛原因,如有压迫则在压迫点放置Teflon减压垫棉,未见责任血管压迫则将三叉神经完全松解游离;结果此21例病例术中均未发现血管直接压迫三叉神经,其中17例三叉神经与小脑幕之间蛛网膜粘连增厚,使得三叉神经走行成角、扭曲,17例中有5例术中剪开蛛网膜后发现走行成角的三叉神经通过蛛网膜与血管粘连,全程松解游离三叉神经使得三叉神经恢复正常形态后无需Tefflon垫棉;3例麦克氏腔入口下缘处蛛网膜外硬脑膜上有不知名的窦性静脉压迫三叉神经,将三叉神经和不知名的窦性静脉用Tefflon垫棉垫开;1例内听道上结节肥大,导致桥前池空间狭小,骨性结构直接压迫三叉神经,术中磨除肥大的结节,完全解除骨质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无需Tefflon垫棉;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24个月,随访期间暂没有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但术中在没有发现任何压迫血管的情况下将三叉神经脑池段全程完全松解游离,并恢复三叉神经正常走行形态,可以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郭宏川;郭海涛;宋刚;鲍遇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千金子对表达人G250基因小鼠renc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成功扩增的人G250基因编码区序列定向插入到pRNAT-U6.1/Neo质粒真核表达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RNAT-U6.1/Neo-G250,将该质粒转染renca小鼠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单克隆,扩大培养后经Western印迹鉴定人G250基因的表达.将该细胞在不同浓度含千金子二萜醇(111μg/ml、333μg/ml、1000μg/ml、3000μg/ml、900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MTT法观察千金子二萜醇对表达人G250基因小鼠renca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4 h后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并随浓度增加增殖速度减慢越明显,空白组与3000μg/ml及9000μg/ml浓度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P=0.006,P=0.000).结论 中药千金子使表达人G250基因小鼠renca细胞增殖能力降低,renca细胞体外生长被显著抑制.
作者:赵俊峰;郑少斌;杨旭凯;张林超;潘世杰;陈瑞廷;王蒙蒙;李振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急诊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胃出血的抢救及预后效果.方法 急性胃出血患者90例,年龄均>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选择急诊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用药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有效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胃出血能够有效缩短出血时间,患者的恢复用时较少.
作者:郑林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重度失血、严重感染、酸中毒、缺氧等致病因素导致重症休克的过程中,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NE)或P物质( SP)的反应性降低,引起休克晚期血液循环动力低下,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重要脏器低灌注,严重影响着休克的治疗和预后,是重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 因此,以纠正血管反应性为靶点,成为防治重症休克的主要措施之一.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与细动脉平滑肌细胞( ASMCs )收缩功能低下与结构损伤密切相关. 能量代谢障碍、三磷酸腺苷( ATP)生成减少等因素引起的离子泵活性下降、细胞内外离子交换障碍,是引起ASMCs膜超极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单纯给氧并未有效恢复血管反应性,提示ATP生成减少不仅是缺氧的问题,更主要的可能是ATP的生成过程发生了障碍,也就是与ATP生成密切相关的线粒体出现了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3〕.众所周知,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PTP)是维持线粒体功能与结构完整性的多蛋白复合物〔4〕;多种致病因素引起mPTP开放,导致溶质和水非选择性进入线粒体内膜,破坏线粒体膜电位,使氧化磷酸化解耦联,ATP生成障碍,引起线粒体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即线粒体功能不全〔3~5〕. 鉴于线粒体功能不全在能量代谢障碍及其在ASMCs膜超极化中的作用,学者们开始关注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本文综述线粒体功能不全在重症失血性休克、脓毒性休克导致的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
作者:王淮淮;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攀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1〕. 人们对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动脉硬化的检测技术实现了由有创到无创的跨越〔2〕. 作为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的主要内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踝臂指数(ABI)不仅对动脉硬化人群的血管评估意义重大,且对无症状的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分层评估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红梅;金慧实;梁家彩;张驰;姜宏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激动及抑制对SH-SY5Y细胞α7神经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受体蛋白与p38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p38 MAPK激活剂Anisomycin和p38 MAPK阻断剂SB203580激动和阻断SH-SY5Y细胞p38 MAPK通路蛋白的活化及其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 α7 nAChR蛋白水平.结果 细胞经Anisomycin处理后,p38 MAPK蛋白表达不变,p-p38 MAPK(Thr180/Tyr182)蛋白水平升高了71%(P<0.01),同时细胞α7 nAChR蛋白表达升高了80%(P<0.01).细胞经SB203580处理后,p38 MAPK蛋白表达不变,p-p38 MAPK(Thr180/Tyr182)蛋白水平降低了62%(P<0.01),提示p38 MAPK信号通路被抑制,同时细胞 α7 nAChR蛋白表达降低了80%(P<0.01).结论 Anisomycin能激动SH-SY5Y细胞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α7 nAChR蛋白表达明显增强;SB203580能阻断SH-SY5Y细胞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α7 nACh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作者:周飞;齐晓岚;吴昌学;官志忠;李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1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单纯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施以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分析记录两组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相关措施实施后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餐后血糖、TG和空腹血糖水平以及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干预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情绪控制、坚持运动、正确服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自我监控以及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指标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能够高效控制病患血脂以及血糖,使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遵医行为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杨秋;任毅;任伶俐;崔素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1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并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的血浆CD62 P和CD63的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 d血清PAF和血浆D-D水平,分析CD62P、CD63、PAF、D-D与双下肢周径差的关系,并与同期随机选取60例无血管相关疾病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阳性率及PAF、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治疗后7 d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降低(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PAF、D-D与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62P、CD63、PAF和血浆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早期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蕴鑫;刘建龙;贾伟;田轩;蒋鹏;程志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力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呼吸系统加强护理病房(RICU)停留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高于治疗前,而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及呼吸做功(WO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和IL-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能与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何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研究〔1〕表明,体育运动调节骨骼肌能量稳态,促进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缓解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紊乱和激活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 T2DM)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 去乙酰化酶( SIRT) 1 是SIRT 的第三家族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在运动训练引起的线粒体能量代谢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2〕发现,T2DM患者骨骼肌中SIRT1活性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线粒体功能呈高度正相关. 大量研究致力于阐明运动训练对不同人群骨骼肌SIRT1表达和活性影响,这对于探讨T2DM预防和康复的运动疗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方晖;余绍宜;陈玉婧;陈列旭;姜玄林;刘延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给予甲钴胺单用和与α-硫辛酸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TCSS)、总体症状评分(TS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和T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且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低,且治疗后SOD水平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DA和hs-CRP水平均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调节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牟健;陈艳;周芳;周晶;李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与脂质代谢及体脂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85岁老年男性122例,分为MS组72例、非MS组50例.按照MS组分数目分为5组:1组(0组分)、2组(1组分)、3组(2组分)、4组(3组分)、5组(≥4组分).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FABP4水平,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体脂百分比及腰臀脂肪比评估体脂分布情况及肥胖程度,分析FABP4与各脂质代谢指标及体脂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MS组FABP4水平较非MS组显著升高〔(31.44±15.08)ng/ml vs(24.56±5.60)ng/ml,P<0.01〕,随代谢组分增加,FABP4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FABP4与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8、0.493、0.720、0.333、0.553、0.267、0.467和0.470,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FPG、腰臀脂肪比、体脂百分比、舒张压是影响血清FABP4的独立危险因素(b=0.596、0.240、0.325、-0.155、-0.148,均P<0.05).结论 血清中FABP4高水平可增加老年男性MS风险,并参与脂质代谢紊乱及体脂的异常分布特别是腹型肥胖的形成.
作者:赵翠平;卢爱娇;周海俊;叶新华;胡苏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方法 对≥60岁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CGA)、情绪评估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5),参与评估者共195例,排除拒绝和无法行情绪评估者26例,完成情绪评估者为169例.将入组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情况分组,分别统计抑郁发病率.结果 调查发现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发病率为26.0%,男性组为21.5%,女性组为37.5%.独居组为43.5%,非独居组为23.3%.60~69岁年龄组为0%,70~79岁年龄组为31.8%,80~89岁年龄组为26.7%,90岁以上年龄组为21.6%.结论 抑郁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老年女性患者抑郁发病率高于老年男性,独居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于非独居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抑郁发病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朱彩云;王国栋;刘鑫;孔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的损伤及机制.方法 在1%O2+5%CO2+94%N2条件下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3、6、12、24、48 h,并以正常大鼠心肌细胞株作对照,使用台盼蓝进行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监测心肌细胞生长状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印迹法检测线粒体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坏死程度.结果 缺氧状态下,随着缺氧时间的不断增加,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的细胞生长、存活率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器结构明显损伤,ROS水平升高,线粒体细胞色素释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LDH的释放率明显增高.结论 缺氧会造成大鼠心肌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形态改变及心肌线粒体损伤,终导致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作者:宋佳卉;牛楠;朱明星;佟雪琪;赵殷奇;徐士梅;宋熔;赵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