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片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孙科;杨清成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银杏叶提取物片, 脑梗死, 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片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9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和银杏叶提取物片口服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白细胞介素6(IL)-6、IL-23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炎症因子变化、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844,P=0.016).治疗组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易损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L-6、IL-23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明确,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脂指标,安全性较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T2DN组患者血清内脂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结果 T2DM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NC组(均P<0.01),T2DN组血清内脂素和MDA明显高于T2DM组(均P<0.01).T2DN组血清SOD和CAT明显低于T2DM组(P<0.01),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与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甘油三酯(TG)和MDA呈明显正相关(r=0.418,r=0.475,r=0.359,r=0.427,r=0.518,r=0.522,均P<0.01),与SOD和CAT呈明显负相关(r=-0.583,r=-0.469,均P<0.01).结论 T2DN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同时存在氧化应激,内脂素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参与T2DN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娟;黄云芳;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对结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大鼠不同血糖浓度对结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对比10只非DM大鼠与20只DM低血糖组和12只DM高血糖组大鼠的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同时对结肠推进率及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与血糖水平及脑利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DM高血糖组结肠推进率低于DM低血糖组(P<0.05)和非DM组(P<0.05),DM低血糖组又低于非DM组(P<0.05),且结肠推进率与血糖浓度水平存在负相关(P<0.05),DM高血糖组及低血糖组结肠纵行肌收缩活动振幅及频率低于非DM组(P<0.05),但与血糖浓度水平无相关性(P>0.05);BNP水平及血糖浓度与结肠推进率呈负相关性.结论 随着DM大鼠血糖浓度的升高,结肠推进率下降.

    作者:周芸;刘世雄;王晶;王一庆;马志远;刘蓉;孙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对比增强成像诊断中老年小肠疾病的效果

    目的 比较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对比增强成像诊断中老年小肠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该院80例中老年人患者因肠病行磁共振成像,对其DWI与对比增强成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所有小肠疾病的诊断,对比增强成像的准确率明显高于DWI(P<0.05).诊断肠道肿瘤方面,对比增强成像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DWI(P<0.05);诊断炎性肠病方面,对比增强成像与DWI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肠道肿瘤性病变诊断,对比增强成像较DWI诊断率高;二者诊断炎性肠病方面无明显差别.

    作者:崔喜民;李健明;张孟超;喻骏;刘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辅助排石的作用

    目的 评估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单发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老年男性患者,结石6~15 mm,均接受ESWL治疗后,随机分成3组(组1、组2、组3),组1予以安慰剂治疗,组2予以坦索罗辛(0.2 mg,每晚顿服)治疗,组3予以坦索罗辛(0.2 mg,每晚顿服)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1次/d)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个月或结石完全排净或者至更改其他治疗方案.结果 组2结石排净率、肾绞痛发生率分别与组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的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净率、石街形成率、肾绞痛发生率、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与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组3的结石排净率高于组2(P=0.032),肾绞痛发生率、盐酸哌替啶使用率低于组2(P=0.031,0.039).组2与组3的药物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用于老年男性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傅长德;辛军;沈倚天;辛明华;伍伯聪;黄志扬;吴岑;郑志雄;赖晋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淫羊藿苷对氧糖剥夺PC12细胞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氧糖剥夺PC12细胞单胺类递质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PC12细胞氧糖剥夺(2 h)损伤模型,将10-7、10-6、10-5 mol/L淫羊藿苷预给药1 h加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的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 10-7、10-6、10-5 mol/L淫羊藿苷均能显著升高氧糖剥夺PC12细胞上清液的NE、DA、5-HT含量和细胞的活力(P<0.05).结论 淫羊藿苷保护氧糖剥夺PC12细胞的作用可能与调节单胺类递质紊乱有关.

    作者:莫镇涛;李文娜;翟玉荣;石京山;龚其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语经验对老年人执行功能中返回抑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语经验对老年人执行功能中返回抑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返回抑制范式的行为实验.被试为熟练双语老年人为双语组、单语老年人为单语组.结果 ①线索至目标刺激出现的时间(SOA)是300 ms时,双语组和单语组均未出现返回抑制效应.而SOA为500 ms和700 ms时,两组均出现了返回抑制效应.②双语组返回抑制效应量明显大于单语组(P<0.05).结论 双语经验延缓了双语老年人执行功能中返回抑制能力的老化.

    作者:焦江丽;刘毅;闻素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输血策略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老年患者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输血策略.方法 首诊、单侧髋(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182例,术后1 d内补液量低于2 000 ml;86例实施THA,96例实施TKA,依据术前体质量进行Gross 方程计算围术期失血量,重点观察显性与隐性失血情况,探讨隐性失血机制,制定相应的输血策略.结果 ①围术期实际失血总量,THA组(1 462.5±215.6)ml,TKA组(1 455.8±241.8)ml;②隐性失血量,THA组(482.3±42.7)ml,TKA组(732.5±152.3)ml;③隐性失血占实际失血总比,THA组占31.5%,THA组占51.2%,两组隐性失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TKA组采取引流血液回输处理患者25例隐性失血占实际失血总比47.6%,TKA组内未采取引流血液回输处理的71例隐性失血占实际失血总比58.3%,引流血液回输处理患者与未采取引流血液回输处理患者在实际的红细胞丢失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间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引流血液回输处理对隐性失血影响较低;组间不同情况下血红蛋白(Hb)指标波动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同组内肥胖病患与非肥胖病患隐性失血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KA患者在围术期隐性失血率较高于THA,因此在TKA或THA术中需及时对骨质残留物进行全面细致清除,密切监测患者Hb变化;制定相应的输血策略,保证充足的血液预存准备,确保患者血循环恢复,减少贫血风险.

    作者:夏克明;朱伟民;杨鹏;杨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皖北地区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皖北地区40~65岁围绝经期女性人群骨密度(BMD)水平和骨质疏松(OP)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皖北地区某三甲医院体检的40~65岁女性,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绝经、生育次数、吸烟与OP呈正相关(P<0.05);而体质指数(BMI)、体力劳动与OP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脑力劳动是OP的危险因素,BMI、不吸烟、多食豆类是OP的保护因素.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加强体力活动,保持正常的体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加豆类的摄入量对OP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珍珍;李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予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每3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扶他林乳胶剂局部外涂,每天3次,9 d为1 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对肩部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估,并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扶他林外用,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彭艳辉;何晓玲;杨一玲;黄键澎;刘健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92例老年DNP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治疗.对比综合疗效、治疗前后正中、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观察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组间综合疗效等级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常规组(63.04%,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神经传导速度数据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α-硫辛酸治疗老年DNP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推测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作者:朱志良;刘嘉悦;李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8周游泳运动对糖尿病大鼠模型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备成T2DM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单纯运动组(CE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运动组(DME组).CE组、DME组进行8 w游泳训练(6 d/w),第1周前3 d练习时间分别为20、30和45 min,第4天起每天持续游泳60 min.运动8 w后测定各组血浆中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以及胸主动脉中二酯酰甘油(DAG)、蛋白激酶C(PKC)的水平.结果 与DM组相比,DME组的血浆vWF、PAI-1含量以及胸主动脉中PKC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而DAG水平也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 w游泳运动可降低vWF、PAI-1水平,减轻DM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组织DAG的合成、抑制PKC途径的激活有关.

    作者:黄玫梅;尚画雨;夏志;苏全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正常甲状腺功能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正常甲状腺功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明确甲状腺功能是否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危险因素.方法 MCI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人各80例,空腹抽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糖、血脂、血尿酸(UA),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分析甲状腺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老年人MCI的危险因素.结果 TSH与老年人MMSE评分负相关(B=-1.6,P=0.000),FT4则与其正相关(B=2.2,P=0.04),FT3与其无显著相关;正常高TSH组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TSH中间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TSH和FT4是老年人MCI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人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轻度降低可以影响认知功能.

    作者:冯肖;姜凤伟;巴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单纯糖尿病肾病(DN)、非糖尿病肾病(NDRD)和DN合并NDR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行肾活检的70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详细比较DN、NDRD、DN+NDRD三组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203例非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按病理分型的3个亚组:DN亚组占25.27%[(14+55)/273],NDRD亚组占63.74%[(44+130)/273],DN+NDRD亚组占10.99%[(12+18)/273].其中,DN亚组老年患者占5.13%,非老年患者占20.15%;NDRD亚组老年患者占16.12%,非老年患者占47.62%;DN+NDRD亚组老年患者占4.39%,非老年患者占6.59%.总体上老年组的DM病史、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老年组体重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DN亚组的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BMI、24 h尿蛋白定量(UP)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的NDRD亚组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BMI、eGFR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DN+NDRD亚组的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和24 h-UP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内DN亚组的24 h-UP、BMI明显低于DN+NDRD亚组;NDRD亚组DM病史、24 h-UP明显低于DN+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DN亚组的DM病史、24 h-UP明显高于NDRD亚组,而BMI、eGFR低于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DN亚组的24 h-UP明显高于DN+NDRD亚组,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DN+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NDRD亚组的24 h-UP、血清白蛋白低于DN+NDRD亚组.病理诊断方面,老年组、非老年组及两组的NDRD亚组中,膜性肾病占的比例都是大,IgA肾病次之.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DN+NDRD亚组中,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常见的病理类型.结论 老年T2DM中NDRD并不少见,DN、NDRD及DN+NDRD的临床表现难以鉴别,只有通过肾活检才能终明确DN、NDRD和DN+NDRD的诊断.为提高老年T2DM患者肾脏疾病的缓解率和存活率,还需要大型、多中心、随机的前瞻性研究明确老年T2DM患者的肾脏病变特点.

    作者:刘潇;吴淋淋;刘树军;崔培贺;孙广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槲皮素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人成纤维细胞(HSF)生长及胶原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HSF,并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干预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周期,对培养上清用碱水解法测定其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Ⅰ型胶原(Col Ⅰ)及透明质酸(HA)含量.结果 槲皮素作用HSF 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槲皮素各剂量组细胞处于增殖期的细胞数目、增殖能力逐渐增加(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于HSF 24 h后,培养上清中Hyp、Col Ⅰ及H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槲皮素可促进HSF增殖、刺激其分泌胶原及HA,对维持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形成、延缓衰老有重要意义.

    作者:詹雪芬;司鹤南;姚海舟;田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中心静脉置管(CVCs)的老年患者450例,发生CRI 47例,收集患者流行病学及住院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插管前抗生素应用情况、穿刺次数、穿刺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基础疾病及原发疾病类型等方面资料.怀疑患者出现CRI时,做病原菌定量培养.结果 行CVCs的老年患者450例,发生CRI者47例(10.44%),其中导管出口感染11例,隧道感染15例,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21例.平均置管后发生感染的时间为6~35[平均(16±9)]d,将47例CRI患者样本送本行病原学检查,共检出病原菌52株,革兰阴性菌14株,革兰阳性菌35株,真菌3株.选取性别、年龄、插管前是否用抗生素、插管次数、置管时间、基础疾病、白蛋白水平、穿刺部位作为CRI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不同年龄、插管次数、置管时间、是否有基础疾病、血浆白蛋白是否低于35 g/L方面感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插管次数、置管时间、是否有基础疾病、血浆白蛋白是否低于35 g/L作为参数,行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患者白蛋白水平低、插管次数多、置管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是CR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室老年住院患者是CRI发生率较高群体,经病原菌检测可见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而CRI的发生与白蛋白水平低,插管次数多,置管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相关.

    作者:杨健;周淑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比索洛尔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含量及其不同亚型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 (CYP450) 含量及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 生理盐水为对照,大鼠灌胃给予0.9 mg·kg-1·d-1的比索洛尔,连续7 d,然后测定其肝微体中CYP450含量及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比索洛尔组CYP450含量和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对CYP450含量和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活性无影响.

    作者:刘明远;李萌;赵可欣;韩梅;赵锦程;张明远;朱秋双;杨玉;白雪;杨光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和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和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高血压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肠道菌群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TC、TG、LDL-C、HDL-C、CRP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组双歧杆菌属和多形拟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直肠真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患者双歧杆菌属、多形拟杆菌、直肠真杆菌与CRP、TC、TG、LDL-C、HDL-C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双歧杆菌属和多形拟杆菌减少,肠道直肠真杆菌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和炎症指标及脂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罗永建;严培玲;刘海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肺腺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治50例肺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NGAL和MMP-9的表达,分析NGAL、MMP-9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NGAL平均表达量为70%,MMP-9为30%.单因素分析显示NGAL水平、肿瘤分期均与患者总生存期(OS)相关.NGAL表达水平<70%的患者OS中位数是45.7个月(95% CI 15.2~76.2个月);NGAL表达水平≥70%的患者OS中位数是4.6个月(95% CI 0.5~18.8个月;P<0.000 1).Ⅲ期肿瘤患者 OS中位数是15.57个月(95% CI 9.8~21.2)个月,Ⅳ期是9.6个月(95% CI 0.8~18.4个月;P=0.002).NGAL与MMP-9呈低度相关.MMP-9表达水平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组织中NGAL表达≥70%提示预后较差,MMP-9表达水平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作者:张乃丹;袁成良;刘利洪;曾传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感官刺激疗法在国外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460万例老年痴呆患者,患病人数增长多的地区是中国及其周围南亚国家[1].老年痴呆是导致老年人发生残疾并依赖他人的主要原因,其社会成本几乎等同于癌症、心脏病和中风三种疾病的社会成本之和[2].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药物和非药物管理两种方法治疗老年痴呆.2012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及欧洲药品管理局对痴呆患者药物的使用发出警告,强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增加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全因死亡的风险[3],故提倡将非药物治疗作为老年痴呆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葛高琪;王晶晶;齐冲;张秀敏;王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南京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南京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深入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3~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某社区对1 17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南京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不同性别、居住状况、慢性病情况、家庭关系和社会活动是影响南京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P<0.05).男性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性,独居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消极影响因素,而家庭关系和睦、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无慢性病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因素.结论 社会应该多关注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老年人身心全面健康.

    作者:邓琳;巢健茜;杨靓;吴振春;陈黄慧;顾佳怡;张锐芝;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