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祁宝昌;王成学;孙大辉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汉族代谢综合征(MS)人群生活行为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并分析影响MS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别对MS患者150例(MS组),无MS及其他慢性疾病人群14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资料、生活行为方式及总体幸福感调查并对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S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腰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生活行为方式及总体幸福感调查结果示观察组吸烟、被动吸烟、运动、主食、新鲜蔬菜、猪肉、猪肉肥瘦、奶制品、花生瓜子、劳动强度、总体幸福感正向评分、总体幸福感反向评分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腰围、TC、LDL-C、吸烟、总体幸福感反向评分为MS危险因素,而HDL-C、劳动强度、总体幸福感正向评分为MS保护因素.结论 MS人群中吸烟、被动吸烟、长时间静坐、缺乏锻炼及体力劳动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存在热量、脂肪、糖摄入明显增高而缺乏纤维素及奶制品的摄入,MS人群总体幸福感明显低于正常人群.
作者:徐强;李婷;胡松;郭佳佳;毛拥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147在老年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年龄≥60岁TNBC患者组织标本63例,51例老年乳腺纤维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和CD14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计算不同组别的老年TNBC的生存率.结果 MMP-9和CD147在老年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乳腺纤维瘤(P<0.05);MMP-9和CD147的表达与老年TNBC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情况以及Ki67高表达(>30%) 有关(均P<0.05),而与P53的表达无关(P>0.05);34例MMP-9阳性的老年TNBC中位生存时间(OS)为28.0个月,95%CI为10.0~41.3个月,29例MMP-9阴性的老年TNBC OS为34.0个月,95% CI(12.0~49.6个月),MMP-9阳性生存率明显低于MMP-9阴性(P=0.015);37例CD147阳性的老年TNBC OS为26.0个月,95% CI为10.0~35.2个月,26例CD147阴性的老年TNBC OS为35.0个月,95% CI为11.0~51.7个月,CD147阳性生存率明显低于CD147阴性(P=0.007).结论 MMP-9和CD147在老年TNBC中表达显著增高,且与TNBC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老年TNBC临床治疗新靶点.
作者:张玉扬;张丹;孙丽丽;董奇观;程丽;张伟;程日霞;赵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Mina53和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Mina53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并统计其与胃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Mina53、Survivin mR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上升,Mina53、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 Mina53和Survivin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Mina53和Survivin可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临床诊断、早期治疗、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
作者:阮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免疫学指标对老年患者心肺复苏后综合征(PRS)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成功获得心肺复苏(CPR)的老年心搏骤停患者依据是否发生PRS分为观察组(发生)41例及对照组(未发生)39例.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炎症因子,并分析各项指标对PRS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0及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3.22 ng/L为截点值,TNF-α对老年CPR患者PRS发生的预测诊断敏感性为82.93%,特异性为89.74%,曲线下面积为0.90,优于IgG及CD4+/CD8+.结论 PRS病程早期患者即存在免疫亢进,其中TNF-α对PRS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罗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非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入科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血氧分压水平、肺动脉压力、D-D水平的变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平均达标时间和肺动脉再通率.结果 两组治疗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动脉压和D-D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INR平均达标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均P<0.05),治疗组肺动脉再通率较常规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华法林对急性肺栓塞有更好的降低肺动脉压和D-D水平作用并能够缩短INR达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瑞娥;董卫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γδT细胞是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较少,主要分布部位在食道、皮肤、消化道上皮这样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中,而在脾和淋巴结这样传统的免疫器官中含量反而很少,因此对γδT细胞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后来的诸多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因此逐渐成为肿瘤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方向.现从γ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叶凤;金浩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法,分析吉林省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269例 MHD死亡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透析相关参数等,与同期300例MHD生存患者(对照组)资料相比较.结果 (1)导致两组终末期肾脏病(ESRD)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狼疮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马兜铃酸肾病、梗阻性肾病、痛风性肾病、肾结核、其他6例,但MHD死亡组与存活组各项病因无统计学差异(P>0.05);(2)MHD患者死亡病因依次为心血管事件、脑意外事件、感染、消化道出血、尿毒性脑病、肿瘤、多脏器衰竭、自杀;(3)一般资料比较:死亡组≥60岁患者多于对照组,而45~59岁者少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对照组,透龄低于对照组(均P<0.05).(4)生化指标及透析充分性比较:死亡组透析前收缩压(SBP)、透析前舒张压(DBP)、血磷(P)、鳞磷乘积(Ca×P)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ESRD病因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比例呈现增长趋势,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比例呈下降趋势,MHD患者主要死于心脑血管事件、感染、消化道出血,年龄、血压、透析时间、营养状况、低透析充分性等均是威胁MHD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早期充分透析、积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严格控制血压及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高丹;白晓莹;娄岩;王杨威;崔文鹏;苗里宁;常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醒脑注射液对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86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8、72 h后血清TNF-α、CRP、白细胞介素(IL)-6及呼吸音改变情况、高热、胸闷、气促、胸腔积液、肺不张情况、高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痰中带血时间、住院时间、治愈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CRP、IL-6、呼吸音异常例数、高热例数、胸闷例数、气促例数、胸腔积液例数及肺不张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治疗组TNF-α、CRP、IL-6、呼吸音异常例数、高热例数、胸闷例数及气促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后治疗组血清TNF-α、CRP、IL-6呼吸音改变情况、高热例数、胸闷例数、气促例数、胸腔积液例数及肺不张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痰中带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皮疹、恶心及皮肤瘙痒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恢复,降低症状的持续时间并可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陆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SLE患者88例,其中活动期者35例(活动组),稳定期25例(稳定组),肾病期28例(肾病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实施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CD4+CD25+ Treg及TGF-β1水平,各组SLE病情活动度积分(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补体C3水平,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肾病组及活动组CD4+CD25+ Treg及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肾病组明显低于活动组(均P<0.05).肾病组及活动组SLEDAI积分及ESR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肾病组SLEDAI积分及ESR水平明显高于活动组,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活动组(均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CD4+CD25+ Treg及TGF-β1与SLEDAI积分和ESR均呈负相关,与补体C3呈正相关.结论 SLE患者CD4+CD25+ Treg及TGF-β1水平可随疾病的进展而下调表达,且可以预测患者病情进展.
作者:杨舟;詹锋;林书典;符克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不同时长有氧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观察组患者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BMD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髋部BMD、腰椎正位BM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钙素(BGP)、尿吡啶酚(U-Pyd/C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0.5~1 h,能有效提升老年OP患者的BMD,同时促进骨形成与骨吸收,对OP松性骨折的预防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闫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以β淀粉样蛋白(Aβ)42为靶抗原筛选人源天然单链抗体(scFv)噬菌体抗体库中的特异性抗体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鼠中淀粉样沉积的影响.方法 以Aβ42抗原包被免疫管,对人源天然scFv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淘选富集,制备单克隆噬菌体抗体颗粒,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scFv的结合活性,得到一株阳性克隆scFv23.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scFv23与Aβ42单体、寡聚体、纤维和鼠脑中Aβ沉积的结合能力.并通过甲氮甲唑蓝(MTT)法检测scFv23对Aβ42寡聚体引起细胞毒性的影响,同时采用硫黄素-T荧光法(ThT-F)测定scFv23对Aβ42聚集形成纤维的影响.后,通过体内实验检测了scFv23对AD鼠模型脑中Aβ42沉积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人源天然scFv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与Aβ42具有高亲和力的克隆scFv23.实验发现scFv23可以特异性识别Aβ42寡聚体,纤维聚集体和鼠脑中Aβ42沉积,但是不能与Aβ42单体特异性结合.根据体外实验结果,scFv23可以有效抑制Aβ42寡聚体所诱导的细胞死亡,并且scFv23可以抑制Aβ42纤维聚集体的形成.体内实验结果发现,scFv23可以有效清除AD鼠模型中Aβ42沉积.结论 通过噬菌体文库筛选得到的scFv23能够特异性识别脑组织中的淀粉样沉积,并且有效抑制转基因鼠中淀粉样沉积的形成.体外实验表明scFv23可以有效抑制Aβ42寡聚体所诱导的细胞毒性.特异性识别Aβ42的scFv可能会成为治疗AD的一种有效策略.
作者:刘秦;方勇涛;陈源;陈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钠(Na)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77例.将患者近3个月内透析前的血清Na水平进行统计,按照统计数据的中位数实施分组,<135 mmol/L 75例为观察组,≥135 mmol/L 10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人体学指标、改良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评分(MQSGA)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年龄、女性占比以及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值(IDW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臂肌围(MAMC)及握力(HG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MQS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透析前的血清Na水平与MQSGA呈负相关(r=-0.612,P=0.003).ALB水平与MQSGA也呈负相关(r=-0.758,P=0.000).结论 中老年MHD患者的透析前血清Na水平与营养状态密切相关,临床可检测患者血清Na水平以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萌;陈兴强;陈洁;韦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关系.方法 30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人血清作为对照组,106例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情况将观察组分为认知障碍组76例和非认知障碍组30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结果 认知障碍组血清BDNF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认知障碍组,血清NSE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组(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认知障碍评分与BDNF和NSE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异常,部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其与BDNF和NSE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薇;付长友;臧兆萍;张艳丽;王海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检测核连蛋白(NUCB)2在百草枯(PQ)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分析NUCB2在PQ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进行SH-SY5Y细胞毒性分析.选择PQ作用的佳浓度和时间点,进一步收取经PQ处理后的SH-SY5Y总RNA,首先采用RT-PCR方法观察NUCB2的表达趋势,然后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NUCB2基因进行表达变化检测,采用ΔΔCt法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 MTT方法在酶标仪490 nm波长下,分析得到PQ的佳作用浓度和时间是0.5 mmol/L作用24 h,此时细胞活力较对照组低约41.67%;采用ΔΔCt法进行定量比较分析,发现NUCB2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 6);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SH-SY5Y细胞经PQ诱导后引起了caspase-3酶原形式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NUCB2基因在经PQ诱导后的SH-SY5Y细胞中表达量明显降低,分析其可能在神经细胞的凋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田小菲;张晓;张经一;王芳;张亚星;张国徽;庞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SIRS危重患者80例,依据均衡设计数据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及补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血必净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3、5、7 d患者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白细胞(WBC)、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T、RR、HR等指标在治疗第3天均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第5、7天HR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WBC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TNF-α、IL-6、IL-10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IL-6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IR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炎性介质、降低血清内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抑炎因子释放等因素有关.
作者:龙赘;徐璐;杨彦;刘奕;温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穿心莲内酯对人口腔鳞癌(OSCC)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的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中p65、p65(Ser536)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穿心莲内酯对SAS人OSCC细胞系中p65(Ser536)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表明穿心莲内酯可抑制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并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Western印迹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可降低p65磷酸化以及cyclin D1表达(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可以通过抑制p65磷酸化减少cyclin D1表达,从而降低核因子(NF)-κB活性抑制SAS人OSCC细胞系增殖.穿心莲内酯可以作为治疗OSCC的潜在新型药物.
作者:申俊;王炫;高峰;孟文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作者:周杨;董佑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苏州市渭塘镇2011~2014年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及趋势.方法 通过提取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2011~2014年女性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数据,内容包括体重、身高.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标化,2011~2014年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分别为5.91(5.01~6.81)、5.91(5.01~6.81)、9.47(8.35~10.58)、 7.00(6.03~7.98),2011~2014年未标化及经标化后合并的体重过轻患病率(%)分别为6.47(5.95~6.98)、6.84(6.36~7.32);女性老年人及65岁以上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风险年发展速度>1,且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2、2014年高龄与非高龄女性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风险比>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渭塘镇女性,高龄女性(年龄≥65岁)老年人体重过轻患病率及风险逐年增加,应采取有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变这一趋势.
作者:赵春华;辛柏青;张莹;孙宏鹏;蒋薇;马庆华;马亚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清甘胆酸(CG)水平在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CHB患者以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是否阳性分为观察组(HBV DNA≥1 000 cps/ml)52例及对照组(HBV DNA<1 000 cps/ml)49例.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CG、谷丙转氨酶(ALT)及透明质酸(HA)水平,并分析对疾病处于活动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ALT、HA及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3.57 mg/L为截点值,CG诊断CHB处于活动期的敏感性为78.85 %,特异性为83.67 %,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ALT及HA.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G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877,P<0.05).结论 老年CHB活动期患者CG水平显著升高,该指标对判断疾病活动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高慧;林锋;施理;蔡笃运;许小珍;吴彪;张秀春;钟少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与其脑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以40例老年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重度颅脑损伤组,并以同期接收的4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于入院后分别检测其血清NSE、MMP-9水平.对治疗后4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3个月,并采用修订的Rankin量表(mRS)对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分不同分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24例和神经功能恢复差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SE、MMP-9的水平,并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MMP-9水平与其脑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48.23±7.58)μg/L,分别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32.57±6.84)μg/L和(5.84±0.97)μg/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为(69.78±8.75)μg/ml,分别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40.64±7.58)μg/ml和(22.79±4.02)μg/ml(P<0.05);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患者血清NSE和MMP-9 水平(30.87±6.42)μg/L和(39.74±6.85)μg/ml,显著低于恢复不良组的(40.87±7.12)μg/L和(65.76±7.43)μg/ml(P<0.05);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NSE、MMP-9水平呈正相关(r1=0.384,r2=0.526,P<0.05).结论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MMP-9水平越高,其神经功能恢复得越差.
作者:朱辉;周树生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