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舟;詹锋;林书典;符克英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布托啡诺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中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 行TURP前列腺增生术中或术后发生寒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42例)和布托啡诺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寒战时给予0.5 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布托啡诺组在寒战时给予0.01 mg/kg布托啡诺静脉泵注;检测并记录给药前(T1)、给药3 min(T2)、5 min(T3)、10 min(T4)、20 min(T5)、30 min(T6)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评价两种药物治疗寒战的效果.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HR、MAP水平在T2~T6时刻均显著低于布托啡诺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RR在T2、T3时刻均显著低于布托啡诺组(P<0.05),其他时刻无差异(P>0.05);两组SpO2各个时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或术后寒战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种药物在治疗寒战上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定与布托啡诺治疗行TURP术中或术后出现寒战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右美托咪定在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泽华;郭焱;胡文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川黔两地城市老年居家不出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成都、贵阳两地主城区中随机整群抽取2个城市社区中符合条件的1 928名老年人采用入户方式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躯体状况、环境、心理、社会状况、居家不出状态评价量表等).结果 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9.0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不饮酒、不与邻居交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是居家不出危险因素.结论 川黔两地城市老年居家不出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具体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作者:赵清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联合活血生肌汤治疗糖尿病足(DF)伴下肢慢性缺血的疗效.方法 90例DF伴下肢慢性缺血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治疗组)、干细胞组(干细胞移植+常规治疗)和综合组(干细胞移植+活血生肌汤+常规治疗)各30例,均治疗12 w.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的间接性跛行评分、皮肤温度、裸臂指数(ABI)、疼痛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溃疡面积和深度变化情况,并观察各组疗效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干细胞组和综合组治疗后间接性跛行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ABI、皮肤温度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间接性跛行评分、疼痛评分常规组>干细胞组>综合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I、皮肤温度均常规组<干细胞组<综合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A1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干细胞、综合组溃疡面积和深度均降低,且常规组>干细胞组>综合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细胞组、综合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DF伴下肢慢性缺血的有效方法,与中药合用可以提高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疗效.
作者:郭梅珍;李高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及其受体(ER)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绝经前后乳腺癌患者各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雌二醇(E2)含量;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癌组织中ER表达.结果 绝经后组外周血清中E2含量显著低于绝经前组(P<0.001),癌组织E2的表达水平与绝经前后无关(P>0.05),两组癌组织中E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SABC法结果可见,绝经前、后组分别有18例(48.6%)、20例(54.1%)癌组织中ER表达阳性,无显著差异(P>0.05);ER表达水平均与E2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含量变化不受外周血清中雌激素变化影响而保持较高含量水平,而外周血清中E2的含量变化与绝经前期和后期变化相关;ER阳性表达与绝经前期和后期变化无相关性.
作者:刘玉;高炳玉;夏立平;王煜;谢小燕;王超群;胡诗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情志疗法对肺癌患者睡眠障碍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情志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放松训练,分别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入院时和治疗后1、2 w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症状均有改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症状好转程度增进.两组治疗前后SR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 w SDS、SAS评分变化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 w观察组SRSS总评分明显下降,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高、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早醒以及服药情况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1 w组间SDS、SAS评分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 w观察组SDS、SAS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1、2 w,两组不同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后2 w的改善程度较治疗后1 w更显著,同时治疗后1、2 w,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松训练联合情志疗法可以显著改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此法对于提高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临床应重视对肺癌患者实施情志治疗和放松训练.
作者:罗宇玲;敖强;周小平;郑朝霞;奉赛芝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作者:张文静;孙琳;张静;吴靖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钠(Na)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 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77例.将患者近3个月内透析前的血清Na水平进行统计,按照统计数据的中位数实施分组,<135 mmol/L 75例为观察组,≥135 mmol/L 10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人体学指标、改良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评分(MQSGA)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年龄、女性占比以及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值(IDW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臂肌围(MAMC)及握力(HG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MQS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透析前的血清Na水平与MQSGA呈负相关(r=-0.612,P=0.003).ALB水平与MQSGA也呈负相关(r=-0.758,P=0.000).结论 中老年MHD患者的透析前血清Na水平与营养状态密切相关,临床可检测患者血清Na水平以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萌;陈兴强;陈洁;韦明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活血法在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的应用及实验性研究.方法 脾虚型CAG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胶体果胶铋治疗,观察者采用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0 d干扰素(IFN)-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上腹剧痛及腹泻改善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IFN-β、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治疗1个月后炎症因子IFN-β、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0 d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虚型CAG患者采用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杨小红;崔应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薯蓣粥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的影响.方法 老年T2DM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门诊随访和糖尿病俱乐部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予薯蓣粥,1次/d,连续干预12 w.干预前后检测各组的观测指标,采用符合方案分析(PP)和意向性分析(ITT)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P和ITT显示,两组SOD、GSH-Px、活性氧自由基(AOR)、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MD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薯蓣粥初步显示出对老年T2DM患者SOD、GSH-Px、AOR的调节作用,对降低FPG和2 h PG的作用也得到初步验证,对MDA的影响不确定.
作者:庞书勤;刘玲玉;林心君;黄毅;辛惠明;李婉婷;林丽娜;梁世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56例卵圆孔未闭(PFO)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29日至2016年7月15日住院的心脏PFO合并脑梗死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并进行梗死灶前后循环分布、(ESSEN)评分、(NIHSS)评分比较.结果 3组前循环所占比例、ESSEN评分为低位危险组所致比例、NIHSS评分≤3分所致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所占比例均较高.结论 PFO合并脑梗死多发生在前循环,对于ESSEN评分为低危险组脑梗死患者及轻型脑卒中患者应进行PFO筛查.
作者:徐磊;王任婕;张飞翔;宋杨;李帅红;方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人前髓细胞HL-60表面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MICA)蛋白表达水平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白血病患者HL-60细胞,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及观察3组,分别放入浓度为6、8、10 mg/ml枸杞多糖共同培养,未经枸杞多糖作用的30例白血病患者HL-60细胞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组细胞表面MICA蛋白表达水平.将4组获得的溶液与NK细胞相互混合,20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NK细胞对4组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1组MICA表达率显著低于观察2组、观察3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MICA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靶细胞、效应细胞比的不断增加,4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观察1组、观察2组及观察3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3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观察1组、观察2组(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体内HL-60细胞在枸杞多糖的孵育下能提高细胞MICA表达率,且呈浓度正相关性.同时,枸杞多糖能提高机体内NK细胞的杀伤活性,能清除微小病灶.
作者:肖芳;吴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下肢非感染骨不连骨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1例下肢骨不连患者依据入院时红细胞沉降率、CRP水平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与偏高组.分析两组住院周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两组随访1年,了解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及是否再入院情况.结果 正常组住院周期、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低于偏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是否再入院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较偏高组组短,膝关节及髋关节功能的改善较偏高组明显(P<0.05).偏高组随访期间出现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红细胞沉降率、CRP水平有助于临床上对非感染性骨不连预后的评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可能非感染性骨不连预后越差.
作者:郑鹏;祁宝昌;王成学;孙大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法,分析吉林省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269例 MHD死亡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透析相关参数等,与同期300例MHD生存患者(对照组)资料相比较.结果 (1)导致两组终末期肾脏病(ESRD)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狼疮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马兜铃酸肾病、梗阻性肾病、痛风性肾病、肾结核、其他6例,但MHD死亡组与存活组各项病因无统计学差异(P>0.05);(2)MHD患者死亡病因依次为心血管事件、脑意外事件、感染、消化道出血、尿毒性脑病、肿瘤、多脏器衰竭、自杀;(3)一般资料比较:死亡组≥60岁患者多于对照组,而45~59岁者少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对照组,透龄低于对照组(均P<0.05).(4)生化指标及透析充分性比较:死亡组透析前收缩压(SBP)、透析前舒张压(DBP)、血磷(P)、鳞磷乘积(Ca×P)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ESRD病因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比例呈现增长趋势,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比例呈下降趋势,MHD患者主要死于心脑血管事件、感染、消化道出血,年龄、血压、透析时间、营养状况、低透析充分性等均是威胁MHD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早期充分透析、积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严格控制血压及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高丹;白晓莹;娄岩;王杨威;崔文鹏;苗里宁;常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软脂酸(PA)诱导L0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L02细胞,分别设立对照组(BSA组)、PA组、PA+MT组、PA+维生素C(VitC)组.各组药物浓度和孵育时间根据不同的实验需要来确定.用荧光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胞内氧自由基(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胰岛素刺激后胞内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水平,包括Y-p-胰岛素受体(IR)、Y-p-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以及应激敏感激酶p-JNK水平.结果 用不同浓度的PA处理L02细胞24 h,细胞内ROS生成量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0.3 mmol/L的PA处理L02细胞不同时间,细胞内ROS生成量存在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在24 h达到高,并在36 h后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与BSA组相比,PA组ROS含量明显升高(P<0.05)PA+MT组ROS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PA+MT组ROS生成量明显低于PA组(P<0.05).PA+VitC组与PA组相比,ROS的生成量减少,但仍高于PA+MT组(P<0.05).与BSA组相比,PA组Y-p-IR、Y-p-IRS1/2磷酸化水平减少,而p-JNK磷酸化水平升高;与PA组相比,PA+MT组Y-p-IR、Y-p-IRS1/2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JN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A导致细胞内ROS增加,MT能够清除PA产生的过量ROS.MT通过减少JNK的活化,改善因ROS引起的胰岛素信号传递损伤,对PA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具有防护作用.
作者:万学东;王博;陈群力;李三强;席守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阿米洛利对氯胺酮麻醉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细胞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5 ml·kg-1·h-1组(对照组)、氯胺酮组40 mg·kg-1·h-1,氯胺酮40 mg·kg-1·h -1+阿米洛利5.0 mg·kg-1·h-1组,每组20只,每天持续静脉注射2 h,连续给药7 d,后1次给药24 h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脑海马组织,分别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及Bax、Bcl-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NT)、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乙酰胆碱(Ach)水平.结果 实验第1天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逃避潜伏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随着实验时间延长,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氯胺酮+阿米洛利组各时间段逃避潜伏期时间均短于氯胺酮组(P<0.05).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氯胺酮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氯胺酮+阿米洛利组(P<0.05).氯胺酮组海马匀浆中NT、NGF、BDNF、 Ach水平低于氯胺酮+阿米洛利组(P<0.05),而氯胺酮+阿米洛利组海马匀浆中NT、NGF、BDNF、 Ac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米洛利对氯胺酮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调节神经细胞活性物质水平有关.
作者:李新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癫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IL)-2水平和脑电图检查关系.方法 40例老年癫痫患者为癫痫组,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40例为健康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两组血清TNF-α、IL-2水平进行检测,应用脑电图仪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 癫痫组发病后1 h、1 d的血清TNF-α、IL-2水平、脑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电图轻、中、重度异常血清TNF-α、IL-2水平均逐渐提升(P<0.05),且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 老年癫痫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和脑电图异常率均较健康人高且呈正相关.
作者:张春野;王昆祥;李欣;胡金玲;魏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危机意识状况及其对情绪和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济宁、沈阳3所城市共1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危机意识状况、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及近1 w内的心境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危机意识的总体状况良好,为(61.39±10.69)分,女性老年人的危机意识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08);危机意识越高的老年人心境情绪状况越差(P=0.001),但在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社区工作人员应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引导其拥有恰当水平的危机意识,在防范危机的同时保持心理健康.
作者:许竞男;杨智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诱因.通常情况下,机体胆固醇水平可通过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及使用降脂药物而安全有效地加以控制.然而,对于许多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单用时,并不能使所有冠心病患者的LDL-C 降至目标值,因此,临床上需要考虑调脂药物联合用药.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用时,肝脏毒性反应和肌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大;而他汀类与烟酸类药物联用,患者的耐受性差,故上述联合用药方案难以广泛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和他汀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且安全性好,成为目前降低胆固醇治疗的首选联合用药方案〔1〕.
作者:范致星;杨简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正逆向技术在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02例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9例常规逆向导丝技术成功行经皮主动脉腔内隔绝置入术为对照组,13例常规逆向导丝技术失败而采用正逆向导丝技术经皮主动脉腔内隔绝置入术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主动脉大假腔及小真腔直径、院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曝光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即时造影示胸主动脉近端破口已被完整覆盖,无内漏、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手术即刻成功率10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3.5%;两组术前大假腔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3);两组术前小真腔直径比较差异显著(P=0.028).随访3个月无心血管重要事件发生,复查CT血管成像(CTA)主动脉假腔无明显扩大,大假腔直径无明显差别(P=0.33).结论 对于不能通过逆向导丝技术完成的病变,采用正逆向技术可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是一种可行和安全的,并有良好的近期疗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元庆;盛国太;阮冬云;杨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切除术对患者控尿恢复情况与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A组,28例)、60~70岁组(B组,26例)和>70岁组(C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三组控尿恢复率、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RV),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患者症状,采用QOL评分评定患者QOL.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的控尿恢复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的控尿恢复率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Qmax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三组PRV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 A组和B组Qmax高于C组,PRV显著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的Qmax和P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的IPSS和QOL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和B组的IPSS和QOL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患者控尿恢复和QOL存在差异,70岁以上患者的控尿恢复相对延迟,该类患者宜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祖萍;李凯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