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脂的临床新进展

范致星;杨简

关键词:依折麦布, 他汀类药物, 降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摘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诱因.通常情况下,机体胆固醇水平可通过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及使用降脂药物而安全有效地加以控制.然而,对于许多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单用时,并不能使所有冠心病患者的LDL-C 降至目标值,因此,临床上需要考虑调脂药物联合用药.他汀类与贝特类药物联用时,肝脏毒性反应和肌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大;而他汀类与烟酸类药物联用,患者的耐受性差,故上述联合用药方案难以广泛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和他汀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且安全性好,成为目前降低胆固醇治疗的首选联合用药方案〔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及可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纳入OSAS患者及对照组各313例,采用心脏超声检测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及E峰减速时间(EDT)以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和可溶性ST2(sST2)含量并分析上述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与这些含量的关系.结果 OSAS患者E/A比值、IVRT明显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D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IL-33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sST2明显升高(P<0.05).sST2与E/A比值、IVRT及EDT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OSAS人群存在左心功能不全,可能与缺氧导致的sST2升高、抑制IL-33活性有关.

    作者:徐春来;乐建华;邹恒英;张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肝郁体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冠心病〔1〕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研究认为冠心病更是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均与心理因素有关〔2〕.体质的偏颇是疾病发生的内因,冠心病的发病与肝郁体质密切相关.

    作者:陈新宇;张世鹰;彭熙炜;樊姿影;郁保生;肖碧跃;李鑫辉;胡华;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枸杞多糖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HL-60和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人前髓细胞HL-60表面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MICA)蛋白表达水平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白血病患者HL-60细胞,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及观察3组,分别放入浓度为6、8、10 mg/ml枸杞多糖共同培养,未经枸杞多糖作用的30例白血病患者HL-60细胞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组细胞表面MICA蛋白表达水平.将4组获得的溶液与NK细胞相互混合,20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NK细胞对4组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1组MICA表达率显著低于观察2组、观察3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MICA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靶细胞、效应细胞比的不断增加,4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观察1组、观察2组及观察3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3组NK细胞杀伤活性,高于观察1组、观察2组(P<0.05).结论 白血病患者体内HL-60细胞在枸杞多糖的孵育下能提高细胞MICA表达率,且呈浓度正相关性.同时,枸杞多糖能提高机体内NK细胞的杀伤活性,能清除微小病灶.

    作者:肖芳;吴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γδT细胞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γδT细胞是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较少,主要分布部位在食道、皮肤、消化道上皮这样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中,而在脾和淋巴结这样传统的免疫器官中含量反而很少,因此对γδT细胞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后来的诸多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因此逐渐成为肿瘤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方向.现从γδ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叶凤;金浩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定性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定性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88例老年急性发作胸痛患者,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H-FABP定性检测及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MB)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FABP、cTnI、MYO、CK-MB的阳性率均升高明显(P<0.001);对照组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FABP、MYO、cTnI、CK-MB.H-FABP无论是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其他指标.结论 急性胸痛6 h内进行H-FABP定性检测,对于进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筛查准确性较高,可较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作者:张斌;张建坤;常运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老年三阴乳腺癌组织中MMP-9和CD14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CD147在老年三阴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年龄≥60岁TNBC患者组织标本63例,51例老年乳腺纤维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和CD14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计算不同组别的老年TNBC的生存率.结果 MMP-9和CD147在老年TNB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乳腺纤维瘤(P<0.05);MMP-9和CD147的表达与老年TNBC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情况以及Ki67高表达(>30%) 有关(均P<0.05),而与P53的表达无关(P>0.05);34例MMP-9阳性的老年TNBC中位生存时间(OS)为28.0个月,95%CI为10.0~41.3个月,29例MMP-9阴性的老年TNBC OS为34.0个月,95% CI(12.0~49.6个月),MMP-9阳性生存率明显低于MMP-9阴性(P=0.015);37例CD147阳性的老年TNBC OS为26.0个月,95% CI为10.0~35.2个月,26例CD147阴性的老年TNBC OS为35.0个月,95% CI为11.0~51.7个月,CD147阳性生存率明显低于CD147阴性(P=0.007).结论 MMP-9和CD147在老年TNBC中表达显著增高,且与TNBC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老年TNBC临床治疗新靶点.

    作者:张玉扬;张丹;孙丽丽;董奇观;程丽;张伟;程日霞;赵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对尿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前,多个学会的官方指南都将二甲双胍列为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一线用药.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糖输出和增加骨骼肌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IR),可以有效降低血糖,适用于超重和肥胖的T2DM患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上述作用外,二甲双胍具有更多降糖之外的作用,如减少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对代谢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如能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显著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预防和抗肿瘤作用〔1〕.不仅如此,二甲双胍亦可影响T2DM患者的血尿酸(sUA)水平.

    作者:曹雯;孙洪平;范尧夫;徐书杭;刘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脑梗死后患者认知障碍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的关系

    目的 观察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关系.方法 30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人血清作为对照组,106例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情况将观察组分为认知障碍组76例和非认知障碍组30例,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结果 认知障碍组血清BDNF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认知障碍组,血清NSE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认知障碍组(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认知障碍评分与BDNF和NSE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和NSE的表达异常,部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其与BDNF和NSE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薇;付长友;臧兆萍;张艳丽;王海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醒脑注射液对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86例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8、72 h后血清TNF-α、CRP、白细胞介素(IL)-6及呼吸音改变情况、高热、胸闷、气促、胸腔积液、肺不张情况、高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痰中带血时间、住院时间、治愈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CRP、IL-6、呼吸音异常例数、高热例数、胸闷例数、气促例数、胸腔积液例数及肺不张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治疗组TNF-α、CRP、IL-6、呼吸音异常例数、高热例数、胸闷例数及气促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后治疗组血清TNF-α、CRP、IL-6呼吸音改变情况、高热例数、胸闷例数、气促例数、胸腔积液例数及肺不张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高热持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痰中带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皮疹、恶心及皮肤瘙痒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恢复,降低症状的持续时间并可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陆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华法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压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华法林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 48例非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按入科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率、血氧分压水平、肺动脉压力、D-D水平的变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平均达标时间和肺动脉再通率.结果 两组治疗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动脉压和D-D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INR平均达标时间较常规组缩短(均P<0.05),治疗组肺动脉再通率较常规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华法林对急性肺栓塞有更好的降低肺动脉压和D-D水平作用并能够缩短INR达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瑞娥;董卫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肺癌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杨;董佑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阿米洛利对氯胺酮麻醉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细胞活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米洛利对氯胺酮麻醉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细胞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5 ml·kg-1·h-1组(对照组)、氯胺酮组40 mg·kg-1·h-1,氯胺酮40 mg·kg-1·h -1+阿米洛利5.0 mg·kg-1·h-1组,每组20只,每天持续静脉注射2 h,连续给药7 d,后1次给药24 h后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脑海马组织,分别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及Bax、Bcl-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NT)、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乙酰胆碱(Ach)水平.结果 实验第1天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逃避潜伏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随着实验时间延长,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氯胺酮+阿米洛利组各时间段逃避潜伏期时间均短于氯胺酮组(P<0.05).氯胺酮组、氯胺酮+阿米洛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氯胺酮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Bax、Bcl-2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氯胺酮+阿米洛利组(P<0.05).氯胺酮组海马匀浆中NT、NGF、BDNF、 Ach水平低于氯胺酮+阿米洛利组(P<0.05),而氯胺酮+阿米洛利组海马匀浆中NT、NGF、BDNF、 Ac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米洛利对氯胺酮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调节神经细胞活性物质水平有关.

    作者:李新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干细胞移植联合活血生肌汤治疗糖尿病足伴下肢慢性缺血的疗效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联合活血生肌汤治疗糖尿病足(DF)伴下肢慢性缺血的疗效.方法 90例DF伴下肢慢性缺血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治疗组)、干细胞组(干细胞移植+常规治疗)和综合组(干细胞移植+活血生肌汤+常规治疗)各30例,均治疗12 w.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的间接性跛行评分、皮肤温度、裸臂指数(ABI)、疼痛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溃疡面积和深度变化情况,并观察各组疗效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干细胞组和综合组治疗后间接性跛行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ABI、皮肤温度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间接性跛行评分、疼痛评分常规组>干细胞组>综合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I、皮肤温度均常规组<干细胞组<综合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A1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干细胞、综合组溃疡面积和深度均降低,且常规组>干细胞组>综合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细胞组、综合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DF伴下肢慢性缺血的有效方法,与中药合用可以提高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疗效.

    作者:郭梅珍;李高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同伴教育联合心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联合心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44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7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肺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同伴教育联合心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预计值、FEV1/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均上升,且研究组上述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治疗后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同伴教育联合心肺康复治疗老年COP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钟心;蔺红静;张学丽;周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人格特质、自尊与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老人人格特质、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量表第3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自尊评定量表对贵州农村354名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倾性、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01),神经质、精神质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01);外倾性、神经质、自身心理健康关注情况有效预测农村留守老人的孤独感(P<0.001),外倾性和神经质累积解释48.50%的总变异.结论 人格特质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谢其利;宛蓉;张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老年SIRS危重患者80例,依据均衡设计数据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及补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血必净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3、5、7 d患者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白细胞(WBC)、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T、RR、HR等指标在治疗第3天均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第5、7天HR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WBC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TNF-α、IL-6、IL-10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IL-6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IR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炎性介质、降低血清内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抑炎因子释放等因素有关.

    作者:龙赘;徐璐;杨彦;刘奕;温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心脏卵圆孔未闭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分析56例卵圆孔未闭(PFO)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29日至2016年7月15日住院的心脏PFO合并脑梗死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并进行梗死灶前后循环分布、(ESSEN)评分、(NIHSS)评分比较.结果 3组前循环所占比例、ESSEN评分为低位危险组所致比例、NIHSS评分≤3分所致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所占比例均较高.结论 PFO合并脑梗死多发生在前循环,对于ESSEN评分为低危险组脑梗死患者及轻型脑卒中患者应进行PFO筛查.

    作者:徐磊;王任婕;张飞翔;宋杨;李帅红;方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CD36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鼠源细胞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CD36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降低大鼠锰(M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中的作用.方法 将鼠源RAW264.7巨噬细胞按照处理方式分为ox-LDL处理组和抗CD36拮抗组;ox-LDL处理组在培养液中加入100 mg/L ox-LDL,抗CD36拮抗组在培养液中先加入2 mg/L抗CD36 mAb预处理1 h,再加入100 mg/L ox-LDL.实验结束后比较两组细胞凋亡率和Mn-SOD活性.结果 ox-LDL处理组24、48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8±2.91)%与(29.88±4.47)%〕明显高于抗CD36拮抗组〔(5.83±1.18)%与(7.63±1.64)%〕(均P<0.05).两组0 h时Mn-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ox-LDL处理组24、48 h的Mn-SOD活性〔分别为(17.17±2.90)%与(16.73±2.87)%〕明显低于抗CD36拮抗组〔(29.34±4.72)%与(22.83±3.72)%〕(均P<0.05).结论 CD36在ox-LDL所介导的脂质转运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SLE患者88例,其中活动期者35例(活动组),稳定期25例(稳定组),肾病期28例(肾病组),另选同期在医院实施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CD4+CD25+ Treg及TGF-β1水平,各组SLE病情活动度积分(SLE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补体C3水平,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肾病组及活动组CD4+CD25+ Treg及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肾病组明显低于活动组(均P<0.05).肾病组及活动组SLEDAI积分及ESR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肾病组SLEDAI积分及ESR水平明显高于活动组,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活动组(均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CD4+CD25+ Treg及TGF-β1与SLEDAI积分和ESR均呈负相关,与补体C3呈正相关.结论 SLE患者CD4+CD25+ Treg及TGF-β1水平可随疾病的进展而下调表达,且可以预测患者病情进展.

    作者:杨舟;詹锋;林书典;符克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切除术对患者控尿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切除术对患者控尿恢复情况与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A组,28例)、60~70岁组(B组,26例)和>70岁组(C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三组控尿恢复率、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RV),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患者症状,采用QOL评分评定患者QOL.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的控尿恢复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优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的控尿恢复率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Qmax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三组PRV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 A组和B组Qmax高于C组,PRV显著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的Qmax和PR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的IPSS和QOL均低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A组和B组的IPSS和QOL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患者控尿恢复和QOL存在差异,70岁以上患者的控尿恢复相对延迟,该类患者宜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祖萍;李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