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苹;全姬善;宋晓伟;延光海;金恩浩;金光玉
目的 探讨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3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甘肃武威地区人群胃癌高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武威地区118 例胃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人群112例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Hp感染状况,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RUNX3基因多态性.结果 RUNX3基因rs760805位点多态性与武威地区胃癌高发有相关性,等位基因A携带者(包括TA和AA两种基因型)与TT基因型相比胃癌发病风险增加1.764倍(OR=1.764,95% CI:1.005~3.097,P=0.041);RUNX3基因rs11249206位点多态性与武威地区胃癌高发没有相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8.6 % 和51.8 %,二者差异显著(P=0.009),Hp感染与RUNX3基因rs760805位点多态性存在交互作用,胃癌发病风险增加2.377倍(OR=2.377,95% CI:1.092~5.171,P=0.027).结论 RUNX3基因rs760805位点多态性与武威地区胃癌高发相关,与Hp感染存在交互作用.
作者:赵永勋;赵鹏;冯虎元;杨含腾;王洪涛;安黎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肠内、肠外营养单用或肠内外序贯联合对重症监护室(ICU)高龄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该院ICU收治的139例高龄患者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n=46)单用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n=46)单用肠外营养支持,序贯联合组(n=47)肠内联合肠外序贯营养支持.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以及临床预后效果.结果 肠外营养组、序贯联合组呼吸机撤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内营养组,且序贯联合组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上臂三头肌肌围(MAM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肠外营养组、序贯联合组均高于肠内营养组,且序贯联合组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序贯联合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激性溃疡、腹胀、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与序贯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联合组死亡率低于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相比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肠内联合肠外序贯营养支持能明显提高ICU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作者:郑伟;陆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生活习惯及家庭支持对河北省城乡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4 170名≥60岁空巢老年人进行生活习惯、家庭支持情况调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结果 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吸烟、饮酒、食盐口味、体育锻炼、个人爱好、家庭关怀满意度、家庭功能、子女个数、子女关心与否、与子女交流情况、家人督促就医情况与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相关,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爱好、体育锻炼、家庭功能、子女个数、与子女交流情况、家人督促就医情况.结论 提高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但要关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带来的健康差异,也要关注老年人晚年婚姻状况、兴趣活动拓展及家庭功能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冯玉如;周立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治疗老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方法 老龄白内障患者资料共3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各152例和对照组各152例,其中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6、12、24 h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w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种术式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具有眼压升高缓慢、峰值低,术后视力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秋颖;张增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血浆和脑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Ang)-醛固酮(ALD)系统(RAAS)的动态变化.方法 经水迷宫筛选出学习记忆能力正常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入正常组、模型组(1 d)、模型组(3 d)、模型组(7 d)、模型组(14 d)、模型组(21 d)、模型组(30 d),按照设计时间梯度采用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VD模型大鼠.观察正常组和模型组(30 d)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检测血浆、脑皮质及海马肾素活性、AngⅡ、ALD水平以及脑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30 d)和正常组水迷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模型制备成功.血浆、皮质及海马中肾素活性、AngⅡ及ALD的水平模型组随时间增加其水平总体呈现增高趋势,但脑组织与血浆水平变化无线性相关性;脑组织光镜下病理学观察发现,随缺血时间增加脑皮质及海马损伤有加重趋势.结论 RAAS在脑缺血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蓓华;鲁国洲;黄新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效果及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12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判断动脉瘤栓塞效果,对比分析不同栓塞效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的可能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致密栓塞60例,非致密栓塞5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致密栓塞组和非致密栓塞组性别、年龄、慢性病史、吸烟史、动脉瘤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动脉瘤大小、形态、破裂状态、手术类型及术前Hunt-Hess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破裂状态、动脉瘤形态、大小、手术类型及Hunt-Hess分级均是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栓塞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Hunt-Hess分级程度低,动脉瘤形态规则、体积偏小,术中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均有利于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而患者动脉瘤破裂则不利于形成致密栓塞.
作者:陈丽平;王冠军;李娟;于芳;张旭明;高振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XA)对髋翻修患者围术期输血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术中给予TXA的同时进行自体血回收,另外30例术中只进行自体血回收.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自体血回输量、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术前、术中、术后采集病人血样检查主要血液指标以及血栓弹力曲线.采血时间点分别有术前(T0)、术中1 h(T1)、术后完成即刻(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将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基本资料、手术时间、自体血回输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TXA组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XA组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弹力曲线(TEG)参数中,TXA组T2、T3时刻的活化凝血时间(ACT)显著低于对照组,切角(Angle)、血栓大弹力度(M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XA用于髋关节翻修术,可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围术期失血及异体输血量.
作者:曲智俊;曲向东;李玉锦;张大志;王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819例≥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族病史、现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等)、饮酒史和人体学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体重指数(BMI)及生活行为危险因素包括膳食结构、体力活动及锻炼情况、睡眠状况.腹部超声诊断为脂肪肝者纳入脂肪肝组,余纳入非脂肪肝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个人资料、人体学指标及生活行为危险因素等.结果 检出脂肪肝351例,总检出率42.85%,其中男229例(65.24%),女122例(34.76%),60~69岁有209例(59.54%),70~79岁有119例(33.90%),≥80岁23例(6.56%).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糖尿病存在相关性(P<0.05),长期饮酒史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组中BMI超标占全部脂肪肝患者的48.08%;脂肪肝组腰臀比(WHR)超标有216例(61.54%)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肉食为主和偶尔进食早餐或者不进食早餐在两组比较脂肪肝组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睡眠障碍在脂肪肝组睡眠差的患者明显多于非脂肪肝组(P<0.05),非脂肪肝组的患者每周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均多于脂肪肝组(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脂肪肝检出率为42.85%,男女比例为1.47∶1;60~70岁年龄段检出率高.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分别或者同时罹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糖尿病.BMI和WHR均和脂肪肝发生相关,但WHR似乎更优于BMI.饮食结构肉食为主、偶尔吃(<3 d/w)早餐、睡眠状况或睡眠障碍和运动少会促进脂肪肝的发生.
作者:杨曦;梁红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orisky推荐的自我报告式依从性问卷(MAQ)对辽宁省养老机构中46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测评.结果 养老机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调脂类、3种药物共同使用的服药依从性的比率分别为43.9%、48.4%、53.5%、18.7%.结论 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药物的因素给予处理,进而提升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尹鑫;张会君;程玲;腾孝宇;杨璇;孙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为乳腺癌的80例女性患者,术后6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术前行MRI及高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准确性.结果 MRI检测62例诊断为乳腺癌,18例诊断为良性病变;高频超声检测60例诊断为乳腺癌,20例诊断为良性病变;MRI与高频超声联合检测时67例诊断为乳腺癌、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MRI与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时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任何一项检查(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接近,以上方法联合检查能明显提高敏感性及诊断符合率.
作者:杨亚琛;沈若霞;吴建萍;刘一帆;谭静;张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杭州市空巢老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杭州市345名60岁以上老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老年人量表(WHOQOL-OLD)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杭州地区空巢老年人生存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t=2.059,P=0.039);影响杭州地区空巢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婚姻状况、与子女的关系、体育锻炼(P<0.05).结论 经济因素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着重关注农村和独居空巢老人,采取全面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陈静;毛晨峰;王育娟;方琪;陈雅静;张梦婕;黄仙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痴呆护理领域的各种护理措施的特征,评价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研究文献质量的现状.方法 从护理内容的维度、护理场所和时间趋势上了解其研究的特征,并用PICOS原则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研究纳入的220篇文献中涉及认知护理的文献多(61.4%).不同护理场所、年代的护理研究侧重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质量评价高质量的文献仅有77篇.结论 低质量的研究没有遵循干预实验设计的PICOS原则.英文文献在文献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优于中文文献.
作者:张娟;陈楠;唐卫卫;杨珉;邱培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老年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MIT组、常规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脑卒中模型,给予CMIT组以固定健侧上肢,强迫患侧肢体进行滚筒、平衡木、网屏训练;常规康复组以不限制健侧上肢进行滚筒、平衡木、网屏训练,训练时间与CIMT相同,每天训练时间上下午各15 min;对照组无任何训练,21 d后训练停止,各组大鼠饲养条件相同,实验干预7、14、21 d对大鼠进行行为功能(滚筒训练评分、平衡木测试评分、网屏抓握测试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定;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bFGF、EGF的蛋白水平.结果 CMIT组、常规康复组康复训练后行为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CMIT组21 d后行为功能评分,14、21 d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CMIT组和常规康复组在康复训练7、14、21 d,bFGF和EGF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CMIT组在康复训练14、21 d,bFGF和EGF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与康复训练相比,可以更好地促进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FGF和EGF表达有关.
作者:王淑玲;刘佳;邓景贵;宋涛;方翠霓;刘楚娟;陶希;唐雪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EMbase、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有关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5.1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4个随机对照试验和94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漏斗图呈不对称性分布.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降低血浆脑钠肽〔SMD=-2.58,95%CI(-4.20,-0.96)〕及B型利钠肽前体〔WMD=-1 573.73,95%CI(-2 772.98,-374.48)〕上优于常规治疗;②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WMD=0.09,95%CI(0.05,0.12)〕上优于常规治疗;③在对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WMD=-5.91,95%CI(-8.68,-3.14)〕的影响上,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新活素可能是一种相对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作者:刘倩;龚博君;蒋亚斌;李虹;李自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b值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价值及合适的b值.方法 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PCa患者40例,BPH患者31例,分别接受不同b值DWI扫描获得感兴趣区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b值分别为300,800和1 000 s/mm.2,对比分析不同b值条件下PCa与BPH的ADC值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不同b值条件下,PCa患者ADC值分别为(1.06±0.06)×10-3 mm.2/s,(0.83±0.04)×10-3 mm.2/s,(0.73±0.03)×10-3 mm.2/s,BPH患者ADC值分别为(1.38±0.06)×10-3 mm.2/s,(1.24±0.06)×10-3 mm.2/s,(1.18±0.04)×10-3 mm.2/s,同一b值条件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 b 300,DWI b 800,DWI b 1 000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8%、76.3%,74.3%、75.0%,88.2%、84.0%.结论 ADC值对鉴别诊断PCa和BPH可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当b=1 000 s/mm.2时,DWI对诊断PCa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梁其洲;李香营;陈建强;战跃福;陈晶;陈春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相对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LMPAB)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4个浓度梯度的LMPAB分别对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进行干预,然后应用水溶性四唑盐法(WST-1)检测LMPA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借助膜联蛋白 V/7氨基放线菌素AnnexinV/7-AAD,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PCR与Western印迹检测Bax和Caspase-3 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WST-1检测结果显示,LMPAB对THP-1 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大体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Annexin V/7-AAD检测结果显示,LMPAB具有促进THP-1 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大体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PCR与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LMPAB各剂量组均可以增强Bax和Caspase-3的mRNA与蛋白表达且大体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LMPAB能够调控白血病THP-1细胞时增殖和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途径实现.
作者:王苏亮;张淑英;曲影;霍梅;周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医院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者263例,根据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分析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脂、血糖、体重指数、脂肪肝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5.2%,其中男性为16.5%(37/224),女性为7.7%(3/39);高尿酸血症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较非高尿酸血症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BG、高血压、TG、脂肪肝对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较大(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心血管或代谢性疾病相关因素有关.
作者:何振艳;管凤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脑卒中发病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大多数,深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机制并寻求新的神经保护策略迫在眉睫,而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及炎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的表达有望成为防治脑缺血性疾病的新途径〔1〕.
作者:赵培;朱金墙;梁钰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瘦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 EH患者120例分为EH组(n=60);EH合并LVH组(EH-LVH组,n=60);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60例.超声测定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及E与A之比(E/A);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结果 EH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EH-LVH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E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瘦素水平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P<0.01).结论 瘦素抵抗可能参与了EH合并LVH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吕祥威;徐彤彤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