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瓣置换术的效果

王岳峰;杨鹏;邬飞;杨雪峰;石磊;祝沪军;许日昊

关键词:冠心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摘要:目的 总结冠心病(CAD)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病例及手术经验.方法 27例就诊于大庆油田总医院胸心外科的冠心病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其中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MVR)手术5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瓣膜反流程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大小.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瓣膜反流程度、左心室大小较术前均减轻(P<0.05),MVR组较CABG组在左室大小和LVEF方面改善更明显.结论 对于CAD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的患者,术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瓣膜反流原因、心脏改变情况、反流束情况、心功能以及术中食道超声检查结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灌洗引流对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灌洗引流对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46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2)和研究组(n=24).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灌洗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两组患者心率、体温、症状、体征(发热、呕吐、腹胀、腹痛、肌紧张、反跳痛、腹部压痛及发热)消失时间、总住院天数及恢复饮食天数.统计胰腺假性囊肿、胰周脓肿、代谢紊乱、早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休克、急性心力衰竭、胰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腹部超声检查改变.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72 h)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钙、血糖、血白细胞计数等.结果 29例研究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引流管放置4~8根,治疗时间45~96 min,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如胃肠道损伤、大出血等发生,术后患者腹部症状明显减轻或有所减轻.其中成功置管23例,经引流管引流出浑浊或血性腹腔积液,因坏死组织黏稠,引流不畅,引流管阻塞后加压冲洗侧口管无效者6例,进行重新置管后腹腔积液均成功引出.术后灌洗引流时间6~23 d.研究组患者的心率、体温、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总住院天数、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天数和恢复饮食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10例,7例好转,3例进行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持续恶化,中转手术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死于胰性脑病,1例患者死于MODS.研究组24例患者中引流效果好,痊愈出院18例,5例好转,无中转手术,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MODS,抢救无效死亡.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3%,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68,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腺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两组患者治疗前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钙、血糖和血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血钙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4.630,P<0.05),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糖、血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5.241,8.601,5.918,6.020,P均<0.05).结论 SAP早期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灌洗引流治疗可有效避免开放性外科手术的创伤及出现的并发症,具有有效、安全的特点,在早期积极进行SAP非手术综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和有无胰腺感染,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茂良;赵齐羽;邓壮;成超;蒋天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ATP结合盒式蛋白转运蛋白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及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增强型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DR1、MRP1及ABCG2三个基因在116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预后价值.结果 MDR1、MRP1及ABCG2在结直肠腺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端正常组织(P<0.05).MDR1、MRP1及ABCG2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0.05).在结直肠腺癌中MDR1、MRP1及ABCG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结直肠腺癌中存在原发性耐药现象,MDR1、MRP1及ABCG2可能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存在协同作用.联合检测MDR1、MRP1及ABCG2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方案优化及估计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赵炳军;屈明;张晓丽;张林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刘 永等 NRS-2002在COPD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及其与检查指标的相关性 第14期

    目的 应用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发布营养不良筛查指南(NRS-2002)调查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情况,探讨NRS-2002营养评价结果与体格检查指标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COPD患者218例,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计算对应指标,测定血生化指标,分析NRS-2002营养评价结果与体格检查指标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18例住院COPD患者营养不良(NRS-2002≥3分)发生率31.7%,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间营养不良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NRS-2002营养评价结果与2个体格检查指标〔体质指数(BMI)和去脂体重指数(FFMI)〕和2个生化指标〔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 住院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尤甚.NRS-2002适合作为住院COPD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但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体格检查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全面综合营养评估.

    作者:刘永;刘峰;朱文艺;王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乳腺癌组织中caspase-3及caspase-8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aspase-3 和caspase-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8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10例非浸润性癌和38例乳腺腺瘤中caspase-3、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pase-3与caspase-8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非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乳腺腺瘤(P<0.05).caspase-3、caspase-8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非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36,P=0.002).结论 caspase-3和caspase-8均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对乳腺癌的诊断.

    作者:赵丽敏;赵帅;毕仁杰;贾军利;李海峰;张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细胞色素C氧化酶-2/前列腺素E2信号通路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2/前列腺素E2(PG)E2信号通路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该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0例,根据吸烟情况和COPD诊断标准分为非吸烟非COPD组(对照组)6例,吸烟非COPD组(非COPD组)7例,吸烟且COPD组(COPD组)7例,取癌旁正常肺组织为研究标本.TUNEL法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中Cox-2、PGE2蛋白分布情况;RT-PCR检测Cox-2、PGE-2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ox-2、PGE2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COPD组、非COPD组、对照组;Cox-2、PGE2蛋白呈棕色或棕黄色表达于肺血管内皮细胞质并在对照组中表达丰富.非COPD组、COPD组肺组织中Cox-2、PGE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OPD组明显低于非COPD组(P<0.05).非COPD组、COPD组肺组织中Cox-2、PGE2 mRNA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OPD组明显低于非COPD组(P<0.05).结论 COPD患者Cox-2、PGE2表达下调,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加且与吸烟相关;Cox-2/PGE-2信号通路参与介导COPD患者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呈负向调节.

    作者:许和平;姚津剑;吴多益;丁毅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双膦酸盐类药物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机制

    目的 检测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研究机制.方法 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和BGC-823,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MTT法检测10、20、40、80 μmol/L唑来膦酸对细胞株的影响.人胃癌细胞株加入10~80 μmol/L的唑来膦酸,对照组不加药物,孵育1、3、6、12、24 h后计算不同浓度和时间对细胞的影响;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入40 μmol/L的唑来膦酸培养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10、20、40、80 μmol/L的唑来膦酸作用于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KN-28),唑来膦酸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40 μmol/L,用10~80 μmol/L的唑来膦酸作用于BGC-823、SGC-7901、MKN-28胃癌细胞株1、3、6、12、24 h后,可见唑来膦酸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生长且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唑来膦酸对胃癌正常黏膜细胞GES-1无抑制作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经40 μmol/L的唑来膦酸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唑来膦酸处理组细胞凋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经40 μmol/L唑来膦酸作用后的人胃癌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 唑来膦酸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唑来膦酸可以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徐晓宁;马晓贞;汪学昌;李生梅;冶国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补阳还五汤对肝纤维化小鼠肝功能、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肝纤维化(LF)小鼠肝功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001 g/kg),BHD高、中、低剂量组(37.06、18.53、9.26 g/kg).采用30% CCl4(1 ml/kg)腹腔注射诱导LF小鼠.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肝形态结构并计算肝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TGF-β1和TNF-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HD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HA、LN、ALT和AST明显降低(P<0.05),LF明显减轻,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肝TGF-β1和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 BHD可改善小鼠LF,这与降低小鼠肝TGF-β1和TNF-α表达有关.

    作者:张英博;李春旭;柏青杨;张晓杰;费洪新;周忠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偏头痛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根据有无先兆症状可以把偏头痛分为无先兆偏头痛(MO)和有先兆偏头痛(MA).MO 的临床表现为中重度、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并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MA 往往在出现上述临床表现之前还伴有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视野缺损,构音障碍,一侧的轻偏瘫,面部或四肢末梢的麻木等.

    作者:邓光辉;高源;马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23和-35的表达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A、-23和-35的表达.方法 DN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20例糖尿病无肾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经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人血清标本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均表现为典型的病变,其中病变早期5例,弥漫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35例,结节性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22例.免疫荧光主要为免疫球蛋白(Ig)G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线状非特异性沉积.3组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观察组IL-17A和IL-23呈正相关,IL-23和IL-35呈负相关.结论 DN患者病变形成时血清中IL-17A、IL-23和IL-35的表达异常,三者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应关注DN患者IL-17A、IL-23和IL-35的改变.

    作者:王淑琼;姚勇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冠心病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瓣置换术的效果

    目的 总结冠心病(CAD)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病例及手术经验.方法 27例就诊于大庆油田总医院胸心外科的冠心病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其中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MVR)手术5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瓣膜反流程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大小.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瓣膜反流程度、左心室大小较术前均减轻(P<0.05),MVR组较CABG组在左室大小和LVEF方面改善更明显.结论 对于CAD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的患者,术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瓣膜反流原因、心脏改变情况、反流束情况、心功能以及术中食道超声检查结果.

    作者:王岳峰;杨鹏;邬飞;杨雪峰;石磊;祝沪军;许日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倒走对老年女性下肢选择反应时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 比较长期倒走和一般老年女性小腿肌群的选择反应时和平衡能力的差异.方法 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倒走组和对照组老年女性各22例,进行优势腿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前、后反应时,和开、闭眼单脚站立时间的测试.结果 倒走组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前反应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后反应时则表现为对照组胫骨前肌显著大于倒走组(P=0.030).胫骨前肌后反应时与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呈中度显著负相关(r=-0.681,P<0.05).结论 长期倒走能够缩短老年女性下肢选择反应时,平衡能力更好,但腓肠肌后反应时变化不显著.

    作者:巴洪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采用连线测试(TMT)A、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持续操作测验(CPT)和Stroop色词测验 (SCWT)对两组认知功能状态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IGF-2水平,并对血清IGF-2与PANSS评分、TMTA、DSCT、CPT及SCWT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PANSS总分为(81.2±7.28)分、阳性症状分为(23.2±2.43)分、阴性症状分为(13.7±2.47)分、一般精神病理分(43.6±3.61)分.两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MTA时间较高,而DSCT得分、CPT分值较低(均P<0.001);且SCWT 3项指标单词总数、颜色总数以及色/词总数均较低(P<0.001).研究组血清IGF-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中,首发患者与复发患者的血清IGF-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IGF-2水平与PANSS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48,P<0.05),与CPT分值和SCWT 3项指标单词总数、颜色总数及色(词)总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7,0.276,0.331,0.394;均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GF-2水平降低与患者认知损害程度及阴性症状有关,IGF-2可作为评估精神分裂症严重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作者:彭立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在社区空巢老人中应用信效度

    目的 分析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在社区空巢老人中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对203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分析其信效度.结果 心理弹性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54,坚韧维度为0.923,控制、力量维度为0.878,乐观维度为0.646.量表的3个维度共解释61.025%的总方差.心理弹性量表的折半信度用Spearman-Brown系数和Guttman Split-Half 系数表示为0.909.结论 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能为研究者和社区工作者提供新的测量工具.

    作者:张杰;张静平;王安妮;苏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单纯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老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

    目的 探究单纯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老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2例老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行单纯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下鼻甲成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通气功能、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小截面积(MCA)、鼻腔容积(NV)明显高于对照组,鼻气道阻力(NAR)、鼻腔通气评估量表(NO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有助于缓解老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通气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效果.

    作者:姚期;余资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诊断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目的 评价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法和综合赋分法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5例患者的90个甲状腺结节的病例及资料,对所有的结节行彩色超声检查并根据TI-RADS进行分类,计算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将TI-RADS分类中对于甲状腺结节描述的6个敏感指标(形态、边界、回声、微钙化、血流、颈部淋巴结)分别进行赋分,计算其综合赋分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该综合赋分法的诊断界值并评价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55例共计90个甲状腺结节经TI-RADS分类诊断66个为良性结节,24个为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比对后,其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85.5% 、81.8%.根据ROC曲线确定的综合赋分法曲线下面积为0.951,诊断准确性较高;综合赋分法诊断临界值为8.5分,≥8.5分判定结节为恶性,<8.5分判定结节为良性,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6%、91.1%、90.9%.结论 综合赋分法的诊断准确度及敏感度高于TI-RADS分类,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和筛查.

    作者:年静;张学珍;王徐旭;汪慧君;张翠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初发胃癌分化程度与患者空腹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初发胃癌患者分化程度与空腹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经病理初次诊断为胃癌的患者126例,分为三组,其中高分化组38例,中分化组42例,低分化组4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者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规律,分析其与胃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患者TC、TG、HDL-C、LDL-C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变化趋势与胃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空腹血TC、TG、HDL-C、LDL-C的降低可能是胃癌早期代谢性改变,初发胃癌患者的空腹血脂水平降低越明显,低分化胃癌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姜媛媛;张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畲族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

    目的 调查畲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1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 畲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对畲族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 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基层养老服务特别是畲族农村养老服务建设.

    作者:董海娜;应碧荷;陈一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痴呆干预护理效果的系统文献定性评价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痴呆护理领域的各种护理措施的特征,评价老年痴呆护理效果研究文献质量的现状.方法 从护理内容的维度、护理场所和时间趋势上了解其研究的特征,并用PICOS原则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研究纳入的220篇文献中涉及认知护理的文献多(61.4%).不同护理场所、年代的护理研究侧重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质量评价高质量的文献仅有77篇.结论 低质量的研究没有遵循干预实验设计的PICOS原则.英文文献在文献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优于中文文献.

    作者:张娟;陈楠;唐卫卫;杨珉;邱培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大黄素在体外诱导人肝癌Hep3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了解大黄素在体外诱导人肝癌Hep3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黄素对人肝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加大黄素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作用后的Hep3b细胞的增殖周期,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Western印迹法检测Hep3b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KT、Bcl-2、p-AKT和酶切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5、25、125 μmol/L大黄素作用24 h后的OD值均低于对照组(t=1.694、6.129、13.400、34.739,P均<0.05);随着大黄素浓度的升高,它对Hep3b细胞的抑制率呈上升趋势;作用24 h时,大黄素对Hep3b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1.08 μmol/L.25、125 μmol/L大黄素作用24、36 h后,Hep3b细胞的G0/G1期比例增高(P<0.05),S期比例、PI降低(P<0.05),因而表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大黄素作用时间增加后,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24 h:t=2.610;36 h:t=5.713)、p-AKT蛋白(12 h:t=2.075,24 h:t=5.157;36 h:t=12.926)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P均<0.05),促进细胞凋亡的酶切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6、12、24、36 h:t=2.487、3.327、5.276、8.137,P均<0.05).结论 大黄素在体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人肝癌Hep3b细胞的增殖,大黄素是通过AKT信号途径诱导Hep3b细胞凋亡.

    作者:倪华;王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