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翔;张凯亚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可以有效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组蛋白乙酰化程度对基因表达、染色体结构、表观调控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根据酵母细胞转录因子同源程度将HDAC分为4类:①HDAC 1,2,3,8;②HDACI 4,5,7,9;③SIRT 1~7;④HDAC 11.心肌梗死(MI)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如果血栓持续堵塞冠脉,就会延长心肌缺血时间导致心肌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同时斑块附近会快速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溶解局部血栓.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药物洗脱支架、缺血时间等都与MI严重程度明显相关〔1〕.研究表明,HDACIs能促进t-PA产生,抑制炎症因子表达〔2,3〕.本文主要对多种HDACIs在MI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曾萍;杨简;范致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的常见形式,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1〕.神经炎症和免疫反应紊乱是AD的主要特征〔2〕.近期,随着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研究的深入,多个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相关基因SNPs被证实与AD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3〕.鉴于目前A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免疫应答相关基因SNPs在AD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为AD病因及治疗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多亚莉;李生君;谢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黏膜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及IL-23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UC患者52例(研究组)及同期50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测定黏膜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不同分组炎症黏膜中PCT、IL-6及IL-23水平,并采用ROC曲线探究3种炎性因子在UC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组PCT、IL-6及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重度组PCT、IL-6及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UC中度、轻度组,UC中度组高于UC轻度组;UC患者中PCT水平与IL-6和IL-23水平、IL-6与IL-23水平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PCT、IL-6及IL-23水平在诊断UC发生的可信度均较高.结论 UC患者机体炎症黏膜中PCT、IL-6、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其在诊断UC疾病进展上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张宇翔;张凯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糖尿病(DM)患者血清半乳凝素(Gal)-3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CHF合并DM患者70例,CHF未合并DM患者96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Gal-3 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肌酐水平.结果 CHF合并DM组血清Gal-3 水平明显高于CHF未合并DM组(P<0.05),Gal-3与NT-pro-BNP、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合并DM患者Gal-3升高,Gal-3可能成为评估CHF合并DM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分子标志.
作者:李晶瑶;徐华;刘大一;王吉佳;赵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为乳腺癌的80例女性患者,术后6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术前行MRI及高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准确性.结果 MRI检测62例诊断为乳腺癌,18例诊断为良性病变;高频超声检测60例诊断为乳腺癌,20例诊断为良性病变;MRI与高频超声联合检测时67例诊断为乳腺癌、13例诊断为良性病变.MRI与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时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任何一项检查(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与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接近,以上方法联合检查能明显提高敏感性及诊断符合率.
作者:杨亚琛;沈若霞;吴建萍;刘一帆;谭静;张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Sch B)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Sch B低浓度组和Sch B高浓度组.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AD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观察AD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D小鼠脑组织相关凋亡蛋白P53、Bax、Cyto C、C-caspase-9、C-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应用Sch B小鼠水迷宫实验路径和潜伏期较短;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应用Sch B干预后的AD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较为规整,细胞水肿明显减轻;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减少;Western印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Sch B干预后AD小鼠脑组织内P53、Bax、Cyto C、C-caspase-9、C-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Sch B能明显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佳芮;聂文博;张佳悦;董丹阳;李晓华;杨擎;李辉;李娜;许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PO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80例老年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康复干预Ⅰ组26例及康复干预Ⅱ组29例,对照组只采用内科药物治疗及氧疗;康复干预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康复干预Ⅱ组在康复干预Ⅰ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3组患者治疗前及12 w时均进行心肺运动试验、BODE指数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康复干预Ⅰ组及Ⅱ组治疗后的大运动功率(Wmax)、大摄氧量(VO2max)、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BODE指数、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康复前有显著改善(P<0.01),以上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康复干预Ⅱ组治疗后的6-MWD、MMRC、生存质量各项评分、PaO2、PaCO2较康复干预Ⅰ组有较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多学科综合呼吸康复能显著提高老年重度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在多学科呼吸康复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田银君;刘前桂;李金红;赵黎黎;赵双燕;周苗子;张媛;马学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CAG方案,观察组给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化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CD3+、CD4+、CD8+以及 CD4+/CD8+值)、体液免疫(IgG、IgA、IgM)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值及IgG、IgA、IgM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gG、IgA、IgM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AML疗效确切,但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大于单用CAG方案.
作者:陈雪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广西壮、汉族老年人体质状况及变化特征.方法 按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相关测试方法对广西壮、汉族老年人身体形态、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 身体形态方面:2005年,壮、汉族男性身高、体重差异显著(P<0.05),女性胸围差异非常显著(P<0.01);2010年,壮、汉族男性身高和皮褶厚度和差异显著(P<0.05);女性身高、体重差异显著(P<0.05,P<0.01).身体功能方面:2005年,壮、汉族男女安静心率、收缩压、肺活量差异显著(P<0.01);2010年,壮、汉族男性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显著(P<0.01).身体素质方面:2005年,壮、汉族男性坐位体前屈、握力差异显著(P<0.05,P<0.01),女性反应时差异显著(P<0.05);2010年,壮、汉族女性坐位体前屈差异显著(P<0.01).结论 壮汉族老年人总体体质得到增强,身体形态有向腹型肥胖方向发展趋势,部分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下降,汉族老年人身体功能整体优于壮族.
作者:黄志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相对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LMPAB)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4个浓度梯度的LMPAB分别对体外培养的THP-1细胞进行干预,然后应用水溶性四唑盐法(WST-1)检测LMPA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借助膜联蛋白 V/7氨基放线菌素AnnexinV/7-AAD,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PCR与Western印迹检测Bax和Caspase-3 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WST-1检测结果显示,LMPAB对THP-1 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大体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Annexin V/7-AAD检测结果显示,LMPAB具有促进THP-1 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大体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PCR与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LMPAB各剂量组均可以增强Bax和Caspase-3的mRNA与蛋白表达且大体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LMPAB能够调控白血病THP-1细胞时增殖和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途径实现.
作者:王苏亮;张淑英;曲影;霍梅;周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Survivin在食管癌中表达与胸腔镜下根治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该行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Survivin的表达,根据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Survivin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胸腔镜下根治术远处转移率、复发率、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Survivin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的癌旁组织(P<0.05);有远处转移患者的两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有复发患者的两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无复发患者,≤5年生存率患者的两基因表达阳性率高于>5年的患者(P<0.05);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Survivin两者联合评价食管癌患者胸腔镜下根治术疗效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两基因单独评价(P<0.05).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Survivin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其与远处转移、复发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Survivin阴性表达者术后疗效较良好且对术后疗效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
作者:刘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饮食运动指导对女性更年期糖尿病(DM)的效果及对尿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 女性更年期DM患者126例,按入组时间和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另选择同期更年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正常组.结果 治疗前,与正常组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CTGF和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和运动治疗可显著改善女性更年期DM的高血糖状况,可能与降低尿CTGF和血清sICAM-1有关,但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单微;贾翠英;张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在社区空巢老人中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对203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分析其信效度.结果 心理弹性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54,坚韧维度为0.923,控制、力量维度为0.878,乐观维度为0.646.量表的3个维度共解释61.025%的总方差.心理弹性量表的折半信度用Spearman-Brown系数和Guttman Split-Half 系数表示为0.909.结论 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能为研究者和社区工作者提供新的测量工具.
作者:张杰;张静平;王安妮;苏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收入院并施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8例,分为肺癌术后伴发LEDVT组36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是否患糖尿病、化疗情况、肿瘤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等多种因素.结果 两组术后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术前是否行化疗、肺癌病理类型、肺癌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提示肺癌病理类型、肺癌分期、手术方式等因素与肺癌术后LEDVT发生密切相关(OR=2.307、3.105、2.102).结论 肺腺癌、肺癌Ⅲ期、开胸手术是肺癌术后形成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患者在术前应评估发生LEDVT的风险,以期能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概率.
作者:阿旺旦增;德吉曲宗;吕广超;王凯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良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恶性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显著低于良性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t=5.307、6.703、10.730,P<0.05).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甲亢组与甲功正常组比较,FT3、FT4及TSH水平显著降低(t=2.849、7.973、10.733,P<0.05);甲减组与甲功正常组比较,FT3、FT4水平显著降低,TSH水平显著上升(t=4.461、8.394、13.842,P<0.05);甲减组与甲亢组比较,FT3、FT4水平明显降低,而TSH明显上升(t=2.630、4.686、11.744,P<0.05).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老年妇女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对评估卵巢肿瘤的性质、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陈碧秀;王祖凤;曾建红;秦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大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大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Hcy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67.65%)(P<0.05);两组神经传导速度(MCV和SCV)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MCV和SCV)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cy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明显,可通过降低血液流变学改变和Hcy水平减轻患者症状.
作者:岳新胜;朱晓临;张迎利;马振峰;贺川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单纯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老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2例老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行单纯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下鼻甲成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通气功能、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小截面积(MCA)、鼻腔容积(NV)明显高于对照组,鼻气道阻力(NAR)、鼻腔通气评估量表(NO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有助于缓解老年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通气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效果.
作者:姚期;余资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b值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价值及合适的b值.方法 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的PCa患者40例,BPH患者31例,分别接受不同b值DWI扫描获得感兴趣区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b值分别为300,800和1 000 s/mm.2,对比分析不同b值条件下PCa与BPH的ADC值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不同b值条件下,PCa患者ADC值分别为(1.06±0.06)×10-3 mm.2/s,(0.83±0.04)×10-3 mm.2/s,(0.73±0.03)×10-3 mm.2/s,BPH患者ADC值分别为(1.38±0.06)×10-3 mm.2/s,(1.24±0.06)×10-3 mm.2/s,(1.18±0.04)×10-3 mm.2/s,同一b值条件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 b 300,DWI b 800,DWI b 1 000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8%、76.3%,74.3%、75.0%,88.2%、84.0%.结论 ADC值对鉴别诊断PCa和BPH可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当b=1 000 s/mm.2时,DWI对诊断PCa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梁其洲;李香营;陈建强;战跃福;陈晶;陈春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医院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者263例,根据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分析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脂、血糖、体重指数、脂肪肝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5.2%,其中男性为16.5%(37/224),女性为7.7%(3/39);高尿酸血症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较非高尿酸血症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BG、高血压、TG、脂肪肝对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较大(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心血管或代谢性疾病相关因素有关.
作者:何振艳;管凤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靶向磁共振(MR)分子探针,探讨其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靶向作用.方法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用壳聚糖对其表面进行修饰,耦联anti-VEGFR2抗体,制备VEGFR-2靶向MR分子探针(anti-VEGFR2-CS@SPION),以未修饰的SPIO纳米粒作为对照组.DLS法测量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3.0T MR检测T2弛豫率.MTT法评价探针的安全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以及普鲁士蓝染色的方法验证探针与肝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3.0T MR观察探针的体外MR成像能力.结果 SPIO和anti-VEGFR2-CS@SPION的粒径分别为 20.6 nm和38.4 nm;Zeta电位分别为-(20.3±1.32)mV、(3.58±1.28)mV.T2弛豫率分别为0.179×10.6 M.-1S.-1、0.201×10.6 M.-1S.-1.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探针在高浓度下对细胞没有毒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抗体探针与HepG2细胞特异性结合;anti-VEGFR2-CS@SPION与HepG2细胞孵育后经普鲁士蓝染色,细胞内见较多的蓝染颗粒,而单纯SPIO组细胞内未见蓝色颗粒.体外MR成像显示,anti-VEGFR2-CS@SPION组、单纯SPIO组和空白对照组的T2值分别为(55.6± 1.4)ms、(99.8±0.77)ms和(110.8±0.9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547,P<0.01).结论 壳聚糖修饰和SPIO标记的anti-VEGFR2抗体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体外肝癌细胞MR显像能力.
作者:梅苹;全姬善;宋晓伟;延光海;金恩浩;金光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