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热休克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郭秋霞

关键词:心力衰竭, 细菌性肺炎, 氨基末端脑钠肽原, 热休克蛋白70, 降钙素原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热休克蛋白(HSP)7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合并肺炎组)、老年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100例.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所有患者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对比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死亡者和存活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差异.结果 合并肺炎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且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肺炎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且死亡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远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中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可用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累及野调强放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累及野调强放疗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岁以上、单纯放疗的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全组行累及野调强放疗,98%食管癌大体肿瘤靶区(GTV)剂量为60~66 Gy/30~33 F,95%临床靶区(CTV)剂量50~54 Gy/30~33 F.结果 4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进食梗阻为首发症状者占79.1%,原发部位胸下段占48.8%,病变长度>5 cm占45.4%;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9.4%,按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Ⅱ期占32.6%,Ⅲ期占67.4%;合并慢性疾病者占69.8%.全组近期有效率为88.4%;1、2年生存率为分别55.8%和30.2%;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为放疗前病灶的GTVnx体积大小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局部晚期较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较少;累及野调强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汪朝歌;李多杰;李红伟;何斌;蔡汉飞;段诗苗;江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创伤性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创伤性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1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kg-1·d-1灌胃,B、C组给予浓度为0.575 mg/ml的氯吡格雷药液5 ml·kg-1·d-1灌胃,B组连续灌胃7 d,C组连续灌胃14 d.检测3组家兔服药前、服药7、14 d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并检测各组家兔服药14 d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记录创伤的出血量.结果 3组家兔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服药后第7天,B、C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01);第14天,B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时间无明显延长,创伤性出血量无明显增加(P>0.05).第14天C组血小板聚集率与A、B组相比显著降低(P<0.001),C组的出血时间较A、B组显著延长(P<0.01),创伤性出血量较A、B组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家兔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创伤性出血量与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不停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未明显增加创伤性出血量;血小板聚集率暂不能作为术前停药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君晴;陈旋;李文谦;曾祥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强化他汀联合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联合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发病4.5 h内的符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他汀联合rt-PA溶栓组(对照组)和强化他汀联合rt-PA溶栓组(试验组);对照组溶栓后24 h开始服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公司,每粒10 mg,下同) 10 mg,此后按10 mg/d剂量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90 d;试验组于入院后即刻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此后按40 mg/d剂量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90 d;对照组溶栓后24 h内不予他汀治疗.所有患者均予静脉rt-PA溶栓治疗(剂量为0.6 mg/kg,大剂量不超过90 mg),溶栓后24 h如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可予阿司匹林100 mg/d,同时控制血压和血糖、对症治疗等药物治疗;随访主要终点指标是发病3个月临床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次要终点指标是溶栓后48 h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和梗死体积.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结局良好者(mRS≤2分)61.3%;对照组治疗有效,结局良好者(mRS≤2分) 48.4%,二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观察对照组溶栓后48 h发生临床恶化6例(19.4%)明显高于试验组[3例(9.7%),P<0.05].随访观察对照组溶栓后48 h梗死体积49.2(13~119.5) ml,与试验组无明显差异[37.4(12~98.8) ml,P>0.05].至随访结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没有因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需停药者,且两组颅内出血的风险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 早期强化他汀联合rt-PA治疗可减少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改善3个月时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少君;孙鹃鹏;赖红义;贾军辉;张景耀;王合作;马海;彭国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神经生长因子凝胶保护青光眼视神经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凝胶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例86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梁切除术后采用NGF凝胶做后续治疗)28例42眼和对照组(术后采用三磷酸腺苷二钠片作后续治疗)32例44眼,所有患者在结束手术后坚持用药4 w,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前和术后2、6个月的视力、眼压、视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和视乳头杯盘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用药前视力为0.41±0.17,术后2个月为0.50±0.20,术后6个月为0.49±0.25,对照组患者术后用药前视力为0.42±0.22,术后2个月为0.42±0.19,术后6个月为0.41±0.28,观察组术后2、6个月的视力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眼压在术后用药前、术后2、6个月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视野平均视敏度在术后2、6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野平均缺损值在术后6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RNFL明显大于对照组,杯盘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NGF凝胶用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视神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陶娜;赵芳;朱和平;李双;项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电针疗法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机制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运动对脑卒中模型大鼠肢体痉挛的治疗机制.方法 取60只SD大鼠,将造模成功者随机分为电针+康复运动组、电针组、康复运动组及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建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治疗,康复运动组治疗1次/d,30 min/次;电针组治疗1次/d,30 min/次;电针+康复运动组治疗时先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再进行电针治疗,治疗方法及时间与单独治疗组相同三组均连续治疗1 w.分别于术后1、3、10 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定,治疗前后测定肌张力实验结束时,取各组大鼠脊髓颈膨大、腰膨大和脑干,测定大鼠突触结合蛋白Ⅰ表达水平.结果 电针+康复运动组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分数降低显著,与单独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和康复运动组相比,电针+康复运动组改善模型大鼠肌张力效果更明显(P<0.05),各组织中的突触结合蛋白Ⅰ表达增多明显(P<0.05).结论 电针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对模型大鼠脊髓颈膨大组织、脑干组织及腰膨大组织中的突触结合蛋白Ⅰ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联合疗法改善脑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神经功能及肌肉功能更优的内在机制之一.

    作者:葛亚博;冯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乳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乳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在外文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SDOL、EI数据库和中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索从创建以来至2016年12月关于乳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的相关性文献,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用Rev 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9项研究,共99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肝郁痰凝型585例,冲任失调型271例,正虚毒炽型1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郁痰凝和冲任失调证型乳腺癌患者中TNM分期以Ⅰ期、Ⅱ期居多(P<0.01),正虚毒炽型乳腺癌患者中TNM分期Ⅲ、Ⅳ期所占比例高于Ⅰ期、Ⅱ期(P<0.01).结论 乳腺癌早期中医证型多为肝郁痰凝和冲任失调型,晚期以正虚毒炽型为主.

    作者:李德辉;范焕芳;孙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X-盒结合蛋白-1 在人体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内质网应激(ERS)相关因子X-盒结合蛋白(XB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此证实肝癌演进中是否存在ERS反应的活化.方法 病理学诊断确定的45例肝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采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XBP-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XBP-1 mRNA表达(0.444 6±0.035 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421 8±0.033 8)、正常肝组织(0.402 7±0.026 9)(P<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XBP-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肝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存在ERS反应的激活.

    作者:曲修胜;钱磊;孙华威;温义成;刘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口腔黏膜病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病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56例口腔黏膜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的含量,统计分析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口腔黏膜病的发病关系.结果 口腔黏膜病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TGF-β、IL-1β及IL-6的含量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此外,口腔黏膜病不同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黏膜病患者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亦可用于黏膜病分型的诊断依据.临床上可通过阻断炎症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改善或减轻口腔黏膜病的病程,为口腔黏膜病生物治疗开辟一新途径.

    作者:明智慧;单笑;高凤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对老年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老年肾虚寒湿型AS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针灸治疗,中药针灸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蒸及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并比较4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Sehober试验及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并比较4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23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指地距、枕墙距、晨僵时间及腰背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均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Sehober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且中药针灸组评分明显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灸组及中药针灸组ESR及血清CRP、IL-23、MI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中药针灸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针灸组(均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肾虚寒湿型AS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谭维选;李义;袁代富;裘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肢体功能训练并耳穴贴压对失眠中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肢体功能训练联合耳穴贴压对失眠老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的112例老年失眠患者完成了该联合疗法的实践治疗,于治疗前及90 d治疗后,分别采用SPIEGEL睡眠量表进行检测,并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0 d治疗后,患者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19.17±4.26)分改善为(10.60±3.17)分(P<0.05);经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0.18%.结论 肢体功能训练联合耳穴贴压利于调节老年患者身体功能,也利于患者心情愉悦、心理得到暗示,总体疗效明显.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调节.方法 Wistar大鼠3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N、苯那普利组.DN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模型.于实验第12周末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24 h尿总蛋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CTGF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UAER 及24h尿总蛋白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肾脏CTGF表达增加(P<0.05).DN大鼠苯那普利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 苯那普利可下调DN苯那普利肾组织CTGF的表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作者:刘楠楠;王立英;姜晶;董志恒;李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将其分为重度粥样硬化组(n=32)、轻度粥样硬化组(n=33)、单纯脑出血组(n=31),另选取3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四组生化指标水平、颈动脉血管病变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斑块患者hs-CRP及HbA1c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脑出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s-CR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粥样硬化组及轻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A1c高;IMT与hs-CRP、HbA1c呈正相关;hs-CRP、HbA1c、IMT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软斑患者hs-CRP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斑、扁平斑、硬斑患者(P<0.05).结论 hs-CRP及HbA1c均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

    作者:廖忠银;田力;邹小媚;董又坤;邢细红;夏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宫颈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E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原发性老年子宫颈癌组织标本92例,其中子宫颈鳞癌60例,宫颈腺癌32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LA-E的表达,并用平均光密度值(IOD)表示其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分析HLA-E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LA-E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而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宫颈鳞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系(P<0.05),宫颈腺癌组织HLA-E的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系(P<0.05).结论 HLA-E在老年宫颈癌组织中高度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的进展、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提示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宫颈癌的标志物之一,同时为临床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江恩利;谭寒星;冉光伟;方堃;付俊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热休克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热休克蛋白(HSP)70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合并肺炎组)、老年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100例.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所有患者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对比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死亡者和存活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差异.结果 合并肺炎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且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肺炎患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且死亡者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远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中血清NT-pro BNP、HSP70、PCT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可用来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郭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术前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脊柱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目的 观察术前针刺内关穴对老年脊柱手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拟行择期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前针刺组30例(A组)、药物治疗组30例(D组)和对照组30例(C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针刺内关穴,留针20 min后起针,其间行针1次;D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注昂丹司琼4 mg;C组也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针刺内关穴,但不进行任何手法行针,避免得气.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 h内≥6 h且<12 h、≥12 h且<24 h发生不同程度呕吐的人数,比较三组恶心程度评分和需要使用止吐药物的比例并进行疗效的对比.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及D组在各时段术后呕吐发生人数和恶心程度评分更低(P<0.05);与D组比较,A组各时段术后呕吐发生人数和恶心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针刺内关穴对老年人脊柱手术后的恶心呕吐具有防治作用,与药物治疗等效.

    作者:郑小兰;杨欢;蔡俊赢;肖凡;王洪涛;罗振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EC)已经成为世界女性第6 大好发肿瘤[1].在西方国家,EC 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肿瘤的6%[2,3].EC 患者中约80%诊断时处于Ⅰ期,通常通过全子宫切除术治疗[4].然而,由于肥胖、月经不规律、慢性无排卵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因素导致EC 在年轻女性中多发,发病年龄逐年下降.

    作者:白云;底建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入院后将他们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75例,对照组则为单纯的确诊为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45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临床特点进行比较,通过1年的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0.0% vs 57.8%,P<0.05);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室间隔厚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9.3% vs 33.3%,P<0.05);多处钙化高于对照组(58.7% vs 28.9%,P<0.05);接受药物治疗的概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0.7% vs 33.3%,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发生急性左心衰竭(28.0%)和不稳定心绞痛(48.0%)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26.7%,P<0.05),其中有4例患者心肌梗死.结论 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冠状动脉钙化,症状不突出,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人数多.慢性肾功能不全在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国栋;叶健烽;黄志超;简政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中维生素E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进行131I治疗中维生素E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老年DTC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8例)和对照组(n=35例),研究组采用131I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仅采用131I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侧颌下腺、腮腺的唾液腺各参数.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摄取指数(UI)、摄取分数(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颌下腺排泄率(ER)、UI、U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右侧颌下腺UI、EF等参数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UI、UF均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左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治疗前研究组右侧腮腺U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U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右侧腮腺各参数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UF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术后早期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老年DTC患者,预防性应用维生素E可有效保护唾液腺功能.

    作者:姚岚;黄启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巨噬细胞表达分泌的抗菌肽在卵巢癌发展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表达分泌的抗菌肽Hcap18/LL37在卵巢癌发展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构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采用Matrigel小室检测巨噬细胞对OVCAR-3侵袭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和qRT-PCR检测Hcap18/LL37和VersicanV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干扰质粒抑制OVCAR-3细胞中VersicanV1的表达,分析巨噬细胞中Hcap18/LL37表达和OVCAR-3细胞的侵袭力.结果 共培养组侵袭穿膜细胞数明显多于OVCAR-3单独培养组(P<0.05);Hcap18/LL37抗体共培养组侵袭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IgG共培养组(P<0.05).共培养后巨噬细胞中Hcap18/LL37 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单独培养(P<0.01);OVCAR-3细胞中Hcap18/LL37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与单独培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rsicanV1转染卵巢OVCAR-3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后,VersicanV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OVCAR-3细胞单独培养时(P<0.01).巨噬细胞与VersicanV1沉默OVCAR-3细胞共培养组侵袭穿膜细胞数低于VersicanV1高表达OVCAR-3细胞共培养组(P<0.01).结论 卵巢癌内环境中巨噬细胞分泌的抗菌肽Hcap18/LL37促进癌细胞侵袭,其表达受肿瘤细胞分泌的VersicanV1蛋白调控.

    作者:王咏梅;贾新转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对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浆ET、CGRP、S-100β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 老年颅脑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1、3、5 d检测患者ET、CGRP、S-100β含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观察组和常规组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与常规组ET、CGRP、S-100β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ET、S-100β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GRP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入院后1、3、5 d,观察组ET、S-100β含量均低于常规组,CGRP含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常规组GC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CS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降低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血ET、S-100β水平,升高CGRP水平,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韩吉中;邓华江;官明;陈礼刚;刘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