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尿量的影响

张安吉;王婷;张阿宁

关键词:新活素, 急性心力衰竭, 尿量
摘要:目的 探讨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尿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加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24 h尿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QT间期离散度(QTcd)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HR、QTcd明显下降,LVEF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 h入量无统计学差异,但24 h尿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活素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有利于尿量的排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可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研究进展

    肥胖与糖尿病(DM)关系密切,是2型DM(T2DM)的危险因素之一. 多数T2DM患者体型肥胖或超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T2DM自然病程早期,肥胖者常表现有胰岛素抵抗( IR)和糖调节受损. 减轻体重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DM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1〕. 肥胖的T2DM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不仅要能有效地降糖,且应不增加体重甚至降低体重〔2〕. 本文综述能帮助患者维持合理体质量的降糖药物.

    作者:曹原;司继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EBUS-TBNA结合免疫组化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结合免疫组化在老年肺癌诊断中的作用,并对EBUS-TBNA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突变检测,以期实现后续合理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法 经胸部CT检查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内包块的老年患者61例,行EBUS-TBNA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对穿刺的部位分布、EBUS-TBNA诊断分型、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研究,并对EBUS-TBNA确诊的NSCLC患者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并对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型间的EGFR基因突变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61例老年患者共90个穿刺部位,其中4R、7、11R为常累及的淋巴结,EBUS-TBNA常规病理学+免疫组化的穿刺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病理学检查(94.44%vs 82.22%,χ2=6.523,P=0.011);经EBUS-TBNA确诊58例,诊断肺癌的准确度为95.08%,敏感性为94.29%,特异性为100%.在终临床确诊的35例肺癌老年患者中,常规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常规病理学检测,但两者间的差异仅在肺腺癌的病例中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在EBUS-TBNA诊断的肺癌中,仅有7例(11.48%)患者发生轻微并发症.所有患者麻醉满意度、手术满意度以及术后24 h的满意度均表现良好.在EBUS-TBNA确诊的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腺癌20例、肺鳞癌5例)中有12例患者自愿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EGFR基因突变率为41.67%,其中肺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主要为外显子21点突变.结论 EBUS-TBNA结合免疫组化诊断老年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通过EGFR基因检测获得了精准的基因突变信息,有助于NSCLC患者后续的个体化、规范化的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李正付;周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还脑益聪方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 探讨还脑益聪方(HYD)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CI)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吡拉西坦片0.8/次,3次/d,口服;盐酸多奈哌齐胶囊,5 mg/次,1次/d,4 w后增至10 mg/次,1次/d.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HYD中药免煎颗粒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 w.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果 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MoCA、MMSE及ADL评分、TC、TG、Hcy、IL-6、SOD、MDA和Ach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口服HYD中药免煎颗粒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HYD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性好,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脂、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提高乙酰胆碱活性有关.

    作者:冯发水;王继锋;余菊香;张俊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弹力带柔性抗阻训练对老年女性关节肌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弹力带柔性抗阻训练对老年女性关节肌力和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进行人体各大关节肌力及平衡能力测试,实验组进行为期16 w(每周3次,每次1 h)的上臂、肩、背、腹、臀和腿部弹力带柔性抗阻练习.结果 实验组握力、下肢蹲伸力、躯干屈伸力和手臂拉力均显著增加(P<0.05),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1),跌倒风险显著减小(P<0.05),且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P<0.01),闭目原地踏步时间减小但不显著(P>0.05).结论 弹力带柔性抗阻训练改善了老年女性关节肌力,减少了跌倒风险,但对动态平衡能力改善不显著.

    作者:邹魁;程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H2 S对外源性LY294002预处理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H2 S对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HS(100μmol/L)组、LY294002(2μg/ml)组、NaHS(100μmol/L)+LY294002(2μg/ml)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对人结肠癌细胞中磷酸化Akt、非磷酸化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HS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显著降低,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GSK-3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LY294002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而与NaHS组比较,NaHS+LY294002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可能介导参与了H2 S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豫江;张伟;陈志刚;黄桂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乳腺癌SD大鼠癌因性疲乏及荷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30例.常规饲养1 w后,两组均接种4T1大鼠乳腺癌细胞,给予研究组有氧运动,仅给予对照组常规饲养.8 w后,比较两组大鼠体重、鼠尾不动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及荷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0表达情况及瘤重、瘤体积.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大鼠体重均明显下降,鼠尾不动时间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及TGF-β、IL-10阳性率、瘤重、瘤体积分别为(90.56±8.51)pg/ml、(134.75±10.36)pg/ml、(408.24±36.57)pg/ml、36.67%(11/30)、33.33%(10/30)、(3.75±1.53)g、(3157.30±218.26)mm3,均优于对照组〔(60.36±4.25)pg/ml、(198.52±18.56)pg/ml、(685.25±52.24)pg/ml、66.67%(20/30)、70.00%(21/30)、(4.82±1.46)g、(3589.36±223.01)mm3〕(P<0.05).结论 采用有氧运动治疗乳腺癌SD大鼠,可缓解大鼠癌因性疲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IL-6、下调TNF-α及IL-1β有关;同时,有氧运动有效抑制乳腺癌SD大鼠荷瘤生长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荷瘤组织中TGF-β、IL-10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崔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尿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尿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加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24 h尿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HR)、QT间期离散度(QTcd)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HR、QTcd明显下降,LVEF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 h入量无统计学差异,但24 h尿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活素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有利于尿量的排泄.

    作者:张安吉;王婷;张阿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采用常规心理疏导的45例为对照组,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45例为观察组,通过老年抑郁量表(G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4 w、8 w,观察组G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P<0.05).结论 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利于减轻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抑制剂西维来司钠对颅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TBI组(n=30)和干预组(n=30),TBI组和干预组又分为24、72、168 h亚组.用液压打击方法制备TBI模型,TBI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西维来司钠.于术后24、72和168 h取挫伤侧脑组织标本,测定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BI组脑组织NE、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增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TBI组相比,干预组脑组织NE、MDA含量和MPO活性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 西维来司钠可以通过抑制NE活性,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和浸润,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及脂质过氧化,保护神经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对TBI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熊启江;苏海;张毅;苏祖禄;陈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特点及诊疗

    老年人是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高危人群,内镜下食管病变程度较重,易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1〕,但由于老年人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少见,常易漏诊、误诊,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2〕,本文就老年GERD反流病临床特点及诊疗进行概述.

    作者:谢胜;陈广文;李蕾;刘祖露;谢洁如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影像资料.根据影像学方法,将Wallenberg综合征病变血管分为椎动脉病变及小脑后下动脉病变.根据磁共振,将延髓背外侧纵向分为上、中及下三部,横向分为A、B、C、D及E五个部位,分析病变血管与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 26例患者中,椎动脉病变14例,小脑后下动脉病变12例;椎动脉病变中动脉夹层3例,动脉瘤1例.Wallenberg综合征梗死病灶纵向分布常见部位是延髓中部(84.62%),其次是延髓下部(34.62%),后是延髓上部(23.08%);在延髓梗死灶的横向分布方面,Wallenberg综合征梗死灶常见的部位是延髓背外侧的A部(84.16%),其他依次为B部(80.77%)、C部(46.15%)、E部(34.62%)及D部(26.92%).椎动脉病变组与小脑后下动脉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出现延髓中段梗死(P=0.033)及延髓A部(P=0.003)和B部(P=0.012)梗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椎动脉病变也是导致Wallenberg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动脉夹层是常见的血管病变;椎动脉病变导致的Wallenberg综合征梗死病灶更加容易累及延髓中段,延髓背外侧的A及B部位.

    作者:高文;秦超;邱小鹰;陈红;杨明秀;廖书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铁水平是否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及进展有关.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MHD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血清铁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同时测定两年内踝臂指数(ABI)变化情况,并分析两者变化相关性,间接反映血清铁蛋白与患者外周动脉疾病进展情况相关性.结果 入选研究时踝臂指数(ABI)基数为(1.01±0.16),两年研究结束时ABI为(0.94±0.18),两年后ΔABI为(-0.07±0.15).ABI基数与血清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3,P=0.05),与其他基本临床指标有一定相关性;两年后 ΔABI与血磷、Ca×P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8,P=0.02;r=-0.23,P=0.05;r=-0.25,P=0.03),与其他基本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年内平均血清铁蛋白和Ca×P是决定两年后ΔABI的主要指标(β=-0.27,P=0.02;β=-0.23,P=0.04);两年内平均血清铁蛋白≥600 ng/ml患者ΔABI水平与<600 ng/ml患者差异显著〔(-0.13±0.03)vs(-0.05±0.02),P=0.03〕.结论 高水平血清铁蛋白与MHD患者外周动脉疾病进展相关,需进一步明确其能否作为与外周动脉疾病进展有关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温红梅;孙亦兵;阎敏娜;杨雅宁;胡佳丽;刘月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新疆兵团某三甲医院职工医保老年人住院情况及费用

    目的 了解新疆兵团某三甲医院职工医保住院老年人医疗费用及医疗保险基金占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兵团三甲医院2013、2014两年的住院数据,对住院老年人住院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对医保基金的占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内共有住院病人61749人次,老年人31054人次(占50.3%).老年人疾病以慢性病为主;老年人住院科室多分布在内科系统;老年人重复住院率显著高于非老年人(P<0.01);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都和年龄相关,按年龄分组进行分析,老年人平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均大于全院平均水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老年人医疗费用中药费占比达到45%,药费成为住院老年人医疗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老年人总住院医疗费占到全院总费用的55%,报销消耗了全院56%的医保统筹基金,个人医疗负担率达28%.结论 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药占比过高、不合理用药问题应为监管的重点;医院内部医保基金分配时,应对老年人集中的科室适当倾斜.

    作者:郑金坡;马利;徐雅;彭云红;曹久敬;雷骏;夏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老年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听力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老年分泌性中耳炎(SOM)激素骨膜穿刺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老年SOM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鼓膜穿刺术联合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听觉阈值、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860,P<0.01);血清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NF-γ)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00、1000、2000 Hz等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有助于缓解老年SOM彭膜穿刺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听力水平.

    作者:张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Lp-PLA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分析各项指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外周血IL-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TNF-α、Lp-PLA2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指Lp-PLA2与TNF-α(r=0.908,P<0.05)及CRP(r=0.819,P<0.05)均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181.50 ng/ml为截点值,Lp-PLA2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性为84.78%,特异性为84.00%,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TNF-α及CRP.结论 Lp-PLA2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早期即可升高,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沈永玲;张东;李勇;朱海暴;桑晓一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不同椎间隙穿刺对老年患者连续腰麻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 对比经L2~3和L3~4两个不同椎间隙穿刺对老年患者连续腰麻(CSA)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行下肢、下腹和会阴部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随机分为L2~3穿刺组(H组)和L3~4穿刺组(L组).患者取左侧卧位,确定腰椎间隙后进行腰麻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向蛛网膜下腔头侧置入G25腰麻导管2~3 cm,患者取平卧后给予重比重0.5% 罗哌卡因负荷量2 ml,给药速度为1 ml/10 s.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T0,基础值)和麻醉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30 min(T4)、6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用纱布温度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程度;用改良的Bromage评分记录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记录术中使用麻黄碱、阿托品的例数及术中患者寒战、恶心、呕吐和术后3 d头痛、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①感觉神经阻滞平面H组(中位数为T7)明显高于L组(中位数为T9,P<0.05);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效果均满意;②MAP下降幅度H组(15.3%)明显高于L组(5.5%,P<0.01);两组麻醉后HR和SPO2无显著变化(P>0.05);③术中H组有3例因低血压需使用麻黄碱,L组有2例需使用麻黄碱,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 d随访,两组均未出现马尾综合征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为老年患者行CSA时选择经L3~4椎间隙穿刺麻醉平面比经L2~3椎间隙穿刺麻醉平面低,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作者:胡振伐;董鹏;郑莉;槐庆元;田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标本,针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噻肟耐药率均在95%以上,对头孢他啶(9.09%)、头孢哌酮/舒巴坦(8.63%)耐药率低;其次耐药率低的为庆大霉素(11.65%)、阿米卡星(7.3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77%)、多黏菌素(1.3%);对氟喹诺酮类中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为15% ~32%;对碳青霉烯类中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66%、9.09%.结论 参考该地区耐药监测结果,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和定植,可以尽早缓解病情,减少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抗生素使用.

    作者:秦玉姣;邢栋;孔田田;盛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NOB1基因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NOB1基因在老年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CRC患者60例,均行手术治疗,取CRC病灶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种组织中NOB1基因情况,分析NOB1基因在老年CR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结果 老年CRC组织中NOB1弥漫在细胞质中,且清晰可见阳性细胞,呈淡黄色;而癌旁组织中,NOB1多位于细胞核中.老年CRC患者NOB1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老年CRC组织中NOB1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不相关(P>0.05);与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 老年CRC患者中NOB1基因水平表达提高,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新的靶点.

    作者:郑正荣;胡清福;赵清泉;曾晓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硫酸软骨素调配海藻酸钠复合胶对兔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复合胶中加入硫酸软骨素对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72只,适应性喂养1 w,随机分为胶1组、胶2组、丝线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无菌手术条件下在桡骨上造成一大小为0.8 cm×0.4 cm蝶形骨块,其中胶1组用A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软骨素=6.0:2.5:0.75)黏接固定,胶2组用B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6.0:2.5)黏接固定,并在黏接处滴饱和氯化钙溶液5滴,使胶表面形成一层海藻酸钙膜;丝线组以4号丝线将骨块捆扎固定;模型组将骨块放至原位置,不做任何固定;逐层缝合切口,用无菌敷料包扎.术后2w、4w和6w分别对胶1组、胶2组、丝线组、模型组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然后各组于各时间段处死6只取出骨折端进行骨痂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不同时间段各组骨痂生长情况;采集骨折局部皮下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段各组骨折局部皮下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 术后X线片:胶1组、胶2组术后6 w骨折骨性愈合,位线良好;丝线组骨折线基本消失,骨干外形成陈旧性骨折影;模型组骨折畸形愈合,可见明显骨缺损.HE染色:胶1组、胶2组术后骨软细胞成骨活跃,炎症反较轻,丝线组和模型组肉芽组织增生明显,炎症反应较重.术后2、4、6 w时骨折局部皮下组织中IL-6、BMP的ELISA检测:骨折局部皮下组织中BMP的含量均为胶1组>胶2组>丝线组>模型组(P<0.05);IL-6的水平以丝线组高(P<0.05),胶1组、胶2组和模型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合胶能有效黏合小骨折块,炎症反应小;硫酸软骨素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的表达,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合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硫酸软骨素制成的新型骨黏合剂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作者:陈燕超;陈泽华;张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归芪聪志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归芪聪志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夹闭颈动脉加注射硝普钠降压再加单侧永久结扎颈总动脉法制备VD模型,从行为学、组织病理、氧化应激酶学三个方面观察归芪聪志汤对VD的影响.结果 对比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搜索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病理切片显示:细胞数量明显较少、细胞轮廓模糊皱缩、胞质深染、核不清晰,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归芪聪志汤中剂量组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变,尤以中剂量组效应明显.对比模型组,中剂量归芪聪志汤组大鼠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变短,空间搜索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海马病理切片显示细胞损伤减轻,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中剂量归芪聪志汤疗效类似于甚至优于西药脑复康.结论 中剂量归芪聪志汤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保护VD大鼠脑组织,改善其病理损伤和记忆功能.

    作者:顾静;吴红彦;李海龙;杨长生;王虎平;车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