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张凯博;李成
脂肪酶主要是由胰腺和脂肪组织分泌的消化酶,参与酯类的消化.血清脂肪酶升高对于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是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还不够理想.本文介绍脂肪酶的结构、功能、来源和检测方法,并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高脂肪酶血症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陈思文;徐世平;吴本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3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视全身综合性护理,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护理计划和对策,并给予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 13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愈88例(64.7%),好转37例(27.2%),死亡11例(8.1%).结论 合理化的护理是改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预后,提高其治疗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那薇;伍翊;张丽芬;韩卓琳;张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背景:增高的血压一般与肾功能的降低有关.本文主要评估肾功能减低的速度,血压对肾功能恶化的影响,以及有蛋白尿的患者与其血管性疾病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研究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CIK细胞指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过各种细胞因子共同诱导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天然杀伤细胞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杀瘤特点[1].本文总结1例复发难治性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异体CIK细胞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金颖;王晓媛;杨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呼吸道疑难病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报告1例病程长达30余年的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作者:周艳红;严廷秀;李元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体质指数(BMI)、腰围(WC)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方法 ,于2009年3月~6月对某部40~87岁人员进行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获得完整资料456份.对WC、BMI及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56人平均BMI为24.09±3.15,平均WC为82.89±8.89 cm.在同一BMI分层内男、女有腹部肥胖者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率均高于无腹部肥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一BMI分层内,腹部肥胖者心血管病危险度增大,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和体力活动等因素后,其特点仍存在.结论 腹型肥胖者心血管病的患病危险性更大,应重视其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意义.
作者:于明;张凯博;李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氯呲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5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按服药情况分为联合治疗组28例,基础治疗组28例.两组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组同时联用氯吡格雷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以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12个月、36个月的总有效率(100%、96.15%)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82.14%、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3为4.20%±2.20%、CD62P为1.60%±1.42%)优于对照组同期(7.02%±2.41%、4.6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未发生出血、消化道溃疡、肿瘤等不良事件.结论 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
作者:覃善都;罗建春;马利贤;黄蓉芳;钟家莹;赵子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高血压是全球健康的1个主要问题,目前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仍不理想,部分患者尽管应用了5种抗高血压药,血压仍不达标.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的Krum等应用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除肾交感神经,并评估这种疗法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马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入院疗养的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趋势与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为干预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肝脏超声检查、血生化检测等常规体检及问卷调查方式取得数据,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2002年脂肪肝患病率为14.85%,2009年脂肪肝患病率为28.33%;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30岁、饮酒、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不良生活习惯是脂肪肝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0R值分别为9.648、6.982、8.056、4.398、3.786、3.325,均P<0.05).结论 海军飞行员脂肪肝患病率有持续增高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并对相关行为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冯肖;金灿道;王冬;陆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 79例耐拉米夫定的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ADV)+拉米夫定(LAM),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血清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的差异.结果 疗程12个月时,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6%vs 13.9%,40.6%vs 11.1%(P<0.05);疗程12个月时,ALT复常率观察组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HBV-DNA阴转率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8%vs 27.5%,76.9%vs 47.5%(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其可作为耐拉米夫定乙型肝炎治疗首选方法 .
作者:王友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寻求降低误诊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福州总医院收治的14例PHPT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PHPT患者,13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者中,7例为甲状旁腺腺瘤,5例为甲状旁腺增生,1例为甲状旁腺腺癌;误诊病种达10余种,38例次,主要为各种类型关节炎,泌尿系结石,多发骨髓瘤等.14例患者误诊率高达85.71%.结论 应提高对PHPT的认识,对疑诊者早期检测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行颈部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定位诊断,减少PHPT的误诊率.
作者:王艳桥;陈频;徐向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及意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状态,包括腹型肥胖、脂类代谢紊乱、血糖调节异常、高血压、致炎性因子和致凝血因子水平升高等多种代谢成分异常,其发生是内在遗传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临床后果是使发生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
作者:俞银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然是我国一个非常严峻的健康问题,虽然近10余年抗-HBV治疗药物推陈出新、策略日新月异、试验性研究结果层出不穷,主要的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解决.例如,如何选择疗效评价的适替代标志(optimal surrogate marker)、如何提高干扰素治疗应答率、是否可以给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制订确定的治疗期限、如何预防和减少以及更早发现耐药突变等等.HBV病原学,包括病毒核酸和抗原的检测,对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不可或缺,下面分别就HBV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方面的进展作一个简单总结.
作者:王春江;陈金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现状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2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心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院内感染,多合并基础疾病,多伴有其它致病菌检出,抗菌药物体外敏感实验表明细菌耐药性高.易感因素有:高龄(76.2%)、住院时间长(71.4%)、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100%)和机械通气(100%).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已成为院内感染中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多药耐药性严重,治疗上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作者:张凤华;王大利;王婷婷;王晶;韩丽霞;贾玉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而亲属活体肾移植疗效确切,是目前肾移植理想的方法.近年来我院施行亲属活体肾移植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英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超重及肥胖与脂肪肝的相关性,为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的1118名机关干部,测量身高、体重,同时行腹部B超等检查,进行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脂肪肝检出率的对比分析,同时对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肥胖、超重及正常体重者脂肪肝检出率依次为56.0%、39.5%和11.4%,各组脂肪肝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为70.7%,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重及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病密切相关,控制体重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素玲;王春秋;刘万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亚健康这一概念早是由前苏联学者Bermkna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的提出被称之为80年代后期的医学新思维.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改变,食物中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元凶.据我国预防医学会调查表明,中国有90%以上的人完全缺乏或错误认识营养知识,因此,加强亚健康状态饮食营养的防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刚;张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的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额叶皮质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lF2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将Sprague-Dawle大鼠分为6h、12h、24h和72h时间段进行REM期睡眠剥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观察REM睡眠剥夺后大鼠额叶磷酸化eIF2α蛋白表达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 免疫组化观察到eIF2α(P)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在睡眠剥夺6 h开始增多,12 h、24 h显著增多,72 h降低,阳性指数分别为80.733±4.094、121.288±3.453、106.197±6.611、67.890±4.173;Western b1ot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REM睡眠剥夺早期大鼠额叶皮质激活了磷酸化的eIF2α,在12h(1.103±0.200)达到高峰,并持续到24h(1.095±0.157),睡眠剥夺72h(0.566±0.074)后逐渐下降.结论 短期REM睡眠剥夺能诱导大鼠额叶皮质磷酸化eIF2α蛋白表达,使蛋白合成抑制.
作者:郭筱华;张琳;黄流清;赵忠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当前,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在此大环境下,预防军队老干部诊疗科室(老干科)医疗纠纷工作更是难度增加,因此,探讨老干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水晴;刘学员;阳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验指标.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
作者: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