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吕仕超;刘湘玲;曲凡;杨锡燕

关键词:高血压, 中医药
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虽然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较前有所提高,但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㈩.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具有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观引导下的整合调节手段、“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早期干预等特色,优势在于平稳降压,减少危险事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联用西药,减毒增效;非药物疗法,有效综合干预[2]本文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及临床实践做一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3年5 ~12月方便抽取的住院8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9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PSQI总分平均得分(14.84±2.518)分,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29.46±5.004)分.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年龄、心功能级别(NYHA)、并发症数量与社会支持(主观支持)为PSQI总分的影响因素(F=8.374,R2=0.298,P<0.01).在其他变量被控制的前提下,仍显示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维度可增加回归模型对睡眠总分的预测力(AR2=0.079,△F=7.827).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单身、心功能分级高与并发症数量多的老年患者,同时加强社会支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皮肤交感反射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在帕金森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射(SSR)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PD患者作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实施SSR和EAS-EMG检测,分析SSR与EAS-EMG对P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SCOPA-AUT得分≥1分31例,<1分14例,对照组SCOPA-AUT得分≥1分0例.<1分45例,观察组SCOPA-AUT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SR显示观察组的上下肢潜伏期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上下肢的波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AS-EMG检测显示观察组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平均时限及多相波百分比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P<0.05).两组平均波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中SCOPA-AUT得分与上下肢的SSR波幅不相关(r=0.216,0.134;P=0.245,0.317),与上下肢的SSR潜伏期呈正相关(r=0.487,0.551;P=0.023,0.016).SCOPA-AUT得分与 EAS-EMG的运动单位电位(MUAP)平均波幅不相关(r=0.234,P=0.224),与MUAP的多相波百分比、平均时限呈正相关(r=0.514,0.547;P=0.013,0.011).结论 SSR及EAS-EMG可用于评估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能够为PD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胡凡;屈新辉;金光华;陈淑梅;柴文;刘芬;周鑫华;文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脑病大鼠脑PET/CT显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

    目的 观察糖尿病脑病大鼠脑PET/CT显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表达.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筛选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排除脑病),糖尿病脑病组各随机选取8只,进行脑部PET/CT显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IGF-1R及GLUT4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脑病组大鼠标准摄取值(SUV)显著降低(P<0.01);IGF-1R表达显著增高而GLUT4显著下降(P<0.01).结论 糖尿病脑病大鼠脑组织IGF-1R异常高表达,扰乱了脑部糖代谢的相关通路.

    作者:张铎;孟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维吾尔族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维吾尔族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沙格列汀的有效性.方法 160例单用二甲双胍12w,血糖不达标的维族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82例和阿卡波糖组78例,进行12w的随访,对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脂联素(APN)、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12w后,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FBG、2 h PG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沙格列汀组均较阿卡波糖组下降幅度大(P<0.05),HbA1c达标率明显高于阿卡波糖组(P<0.05),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沙格列汀组HOMA-IR 、APN的改善优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BM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维吾尔族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治疗效果好.

    作者:林毅辉;何芳;高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Treg、APO-1、RyR-Ab、干扰素-αAb、AchR-Ab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Treg、APO-1、RyR-Ab、干扰素(IFN)-αAb、AchR-Ab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G患者和健康者Treg、APO-1、RyR-Ab、IFN-αAb、AchR-Ab的表达情况.结果 老年组外周血Treg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外周血APO-1、RyR-Ab、IFN-αAb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组外周血AchR-A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非老年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G患者RyR-Ab、IFN-αAb与年龄呈正相关,RyR-Ab与Oosterhui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MG患者与非老年患者免疫机制存在差异,检测老年MG患者免疫指标对临床判断病情有指导意义.

    作者:董礼全;刘艳萍;徐东;彭忠民;马春燕;潘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IL-17在糖尿病肾病中扮演的角色

    糖尿病病人长期代谢紊乱可引起微血管并发症,从而导致多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在心、肾、视网膜、神经组织,其中以糖尿病肾病尤为重要,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2].近年来,白细胞介素(IL)-17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联系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作者:谭玲玲;樊均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虽然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较前有所提高,但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㈩.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具有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观引导下的整合调节手段、“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早期干预等特色,优势在于平稳降压,减少危险事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联用西药,减毒增效;非药物疗法,有效综合干预[2]本文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及临床实践做一综述.

    作者:吕仕超;刘湘玲;曲凡;杨锡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术中予以右美托咪定治疗,而对照组予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麻醉前(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拔管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监测术中心电图ST段改变,并检测T1时血清肌钙蛋白(cTnI)和糖原磷酸化酶(GP-BB)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T0时的生命体征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1、T2、T3、T4时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手术中实验组心电图ST段改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T1时血清cTnl和GP-B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具有对冠心病患者全麻术的心肌保护和维持循环稳定的作用,可减轻冠心病患者手术麻醉期风险.

    作者:蔡翼;罗红霞;彭明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Borna病病毒与病毒性脑炎及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Boma病病毒(BDV)与精神分裂症(SCH)及病毒性脑炎(VE)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健康人100例、SCH患者30例、VE患者62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巢式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存在BDVp24基因片段,并纯化、克隆阳性产物,对阳性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BDVp24基因片段在VE[6.5% (4/62)]与健康人(0%)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健康人与SCH患者阳性率[6.7%(2/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CH患者与VE患者经检测之后存在完全相同的测序结果,相较于GenBank提供的Strain V毒株、C6BV毒株、1766毒株和He80/FR病毒株存在3%、3%、2%和3%的突变率,其中有3个、3个、2个和3个位点发生一致的基因沉寂性突变,BDV与1766毒株相似,SCH患者的临床表现与VE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结论 遵义市、毕节地区等贵州省部分地区VE的发生率可能与BDV感染有关.BDV p24基因片段未在健康人中检出.

    作者:张丽;刘玫;徐平;蒋国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内膜中度钙化的疗效

    目的 探讨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内膜中度钙化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冠状动脉内膜中度钙化患者147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4例,其中治疗组予以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对照组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再狭窄率;治疗后7d肌钙蛋白T(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肌酐(SCr)水平变化及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狭窄率、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T、CK-MB及SC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内膜中度钙化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MACE发生风险,同时不会对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心肌细胞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张健;任长杰;戴建军;李令华;邵佩君;张海生;文国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授权能力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授权能力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人户调查法,对满足纳入标准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中文版糖尿病授权量表(CM-DES)进行调查并测定HbA1 c.结果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为4.7%-14.6%[平均(8.35±1.33)%].授权能力总分为(56.43±6.79)分,授权能力处于高、中、低水平的患者分别占12.9%、69.4%、17.7%,HbA1c<7.0%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高于HbA1c≥7.0%患者(P<0.05),且授权能力总分、自我决策、自我调整维度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授权能力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提高患者的授权能力降低患者的HbA1c平均水平,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崔慧敏;李胜玲;刘冬梅;刘国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大鼠皮肤的保存与撕脱伤模型冷藏皮延迟植皮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冷藏皮和反植皮的成活率及冷藏皮和液氮冷冻皮肤的病理学变化.方法 分析冷藏皮延迟植皮的成活率及病理学变化情况,并对冷藏皮和液氮冷冻皮进行病理形态学和细胞凋亡率观察.结果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即时回植组与冷藏皮24 h、48 h组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藏皮72 h、120 h、168 h回植组成活率明显低于即时回植组(P<0.05),提示冷藏皮回植黄金时间为48 h以内.大鼠皮肤细胞空泡变性率比较,冷藏皮在第1,3,5,10天的空泡变性率均高于即时回植组(Pp<0.05),但第1天的空泡变性率接近即时回植组,而第3,5,10天的空泡变性率与即时回植组差距较大.液氮组第1,3,5,10天的空泡变性率也高于即时回植组(P<0.05),但是空泡变性率均较接近即时回植组,组间绝对数差距也较冷藏组的组间差距小.大鼠皮肤细胞凋亡率比较,冷藏皮在第1,3,5,10天的凋亡率均高于即时回植组(P<0 05),但第1、3天的凋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第5、10天的凋亡率差距较大.液氮组的第1,3,5,10天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即时回植组(P<0.05),凋亡率也明显高于冷藏组.结论 皮肤冷藏48 h以内为回植的安全期限,液氮冷藏皮肤,细胞变性率低,但是冻存和解冻过程可能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加.

    作者:李季;苗智莹;蔡锦芳;邹林;李宗玉;崔宜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70例入住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生索、祛痰、呼吸调节、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肠外营养支持,静脉漓注营养混合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鼻肠内营养支持,将肠内营养乳剂、牛奶、食物碎末混合后,经鼻喂养.观察两组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比率、ICU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ALB)、红蛋白(HGB)、总蛋白(T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量(PEF),血气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0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无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创通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LB、HGB、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VC、FEV1、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合理的营养支持模式能够促进营养摄人,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吕保良;张雪灵;王振军;孙志红;石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A1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载脂蛋白(Apo) B/A1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统计冠脉造影结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根据HbA1c水平、ApoB/A1大小分别以6.5%、0 58为界分为4组,第一组:HbA1c≤6.5%,ApoB/A1≤0.58;第二组:HbA1c≤6.5%,ApoB/A1>0.58;第三组:HbA1c>6.5%,ApoB/A1≤0.58;第四组:HbA1c>6.5%,ApoB/A1>0.58,统计以上4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平均值,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情况,分析HbA1c水平、ApoB/A1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第四组冠脉多支病变的比例数显著高于第一、二、三组(P<0.05);第一、二、三、四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平均值分别为(16.00±34.01)、(41.32±36.67)、(34.00±27.96)、(53.15±43.79),第四组显著高于第一、二、三组(P<0.05);4组HbA1c水平、ApoB/A1大小分别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56,0.534;P<0.01).结论 HbA1c水平、ApoB/A1大小两者同时异常升高对冠脉病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早发现及严重程度的初步评估.

    作者:马杰;吴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解毒通络方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损伤大鼠的胶原合成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后胶原合成的干预作用.方法 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和ACEI组.解毒通络方组给予解毒通络方冲剂悬液10、20、30 g/kg灌胃,ACEI组给予卡托酱利水溶液0.005 j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7d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碱水解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和TGF-β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ngⅡ含量及心肌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方各剂量组血清AngⅡ含量及心肌Hyp含量均降低(P<0.05),心肌Col Ⅰ、ColⅢ和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ACEI组比较,解毒通络方高剂量组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减少(P<0.05).结论 解毒通络方可以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Ⅱ生成及干扰心肌TGF-β1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景妍;王博宇;尹延丽;曦岩;郭家娟;李相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DHPG对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增殖的作用

    目的 探讨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3,5二羟基苯甘氨酸(DHPG)对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KYSE-450,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食管鳞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HPG对KYSE-450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药物作用后KYSE-450细胞中AKT、mTOR、4EBP1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mGluR1和mGluR5在KYSE-450中均有表达.50、100、150 μmol/L DHPG对KYSE-450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空白对照组细胞胞质透亮,折光性强,细胞呈梭形、不规则星形.100 μmol/L DHPG加药组细胞形态随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出现皱缩,细胞核固缩成点状,有时出现空泡状.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 DHPG加药72 h后,p-AKT、p-mTOR、p-4EBP1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 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DHPG能够抑制KYSE-450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陈彦民;赵宝生;冯杰;谷城威;刘玉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失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

    目的 探讨老年失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老年失能患者7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未失能老年人518例作为对照组.评估老年失能患者失能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社会支持情况,分析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736例老年失能患者中,日常生活轻度失能498例,中度失能187例、重度失能51例;自我照顾轻度失能576例、中度失能126例、重度失能34例;行动方面轻度失能457例、中度失能231例、重度失能48例.研究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应重视社会支持.

    作者:袁泉;姚文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与ECF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毒副反应对比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与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顺铂(ECF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63例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资料统计归纳并结合辅助化疗方式差异性分为观察组32例,围术期实施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对照组31例,实施ECF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毒副反应症状,并追踪随访1年,记录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毒副反应及骨髓抑制症状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辅助化疗治疗有效率(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61.29%,P<0.05);观察组12个月存活率(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经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辅助化疗具有良好效果,可延长患者存活期,且化疗毒副反应低,耐受度较高.

    作者:梁良;孙丽;沈小钢;何阳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症(Senile Dementia),是一种隐匿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AD的病因机制十分复杂,有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细胞内tau蛋白异常聚集、胆碱能系统失调、突触受损、中间神经元异常和脑网络异常等机制,本文着重阐述以上机制对AD发生发展的影响.

    作者:王莉;王虎;黄翰宇;王帝;宋远见;刘志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影响上海市普陀区老年人群骨折的日常生活因素

    目的 观察日常生活因素对老年人群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普陀区长征镇和石泉街道的14个居民小区4 480例65岁以上老年人,逐户上门进行全面的健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日常生活因素(如吸烟、喝茶、运动、饮食及各类生活习惯)对骨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吸二手烟(OR=3.500,P=0.004),保护因素为食用色拉油(男性OR=0.527,P=0.049;女性OR=0.439,P=0.001).同时,男性喝浓茶量[OR=1.008,每增加50 g(1两),骨折风险增加0.8%]、食用鸡皮(OR=1.709,P=0.028)也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女性参加乒乓运动(OR=18.176;95% CI=1.094,301.892;P=0.043)、食用豆油(OR=1.628,P=0.048)也是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戒烟、避免二手烟、饮淡茶、避免剧烈运动、食用色拉油有助于减少骨折发生.

    作者:邵印麟;林敏;陈杰;张锋英;杭晶卿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