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丹;陈秀红;黄志萍;龚勋;蔡毅;张翔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骨科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3例患者实施0.50%罗哌卡因(剂量10 mg)+1%利多卡因(2 ml)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0.75%罗哌卡因(剂量15 mg)+1%利多卡因(2 ml)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情况、感觉阻滞效果、运动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在T1时显著降低,在 T3时降至低点,在T4时明显升高.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数量在T1、T2、T3、T4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a时显著降低,在Tc时降至低点,在Td时恢复正常.两组中心静脉压在Ta时显著升高,在Tc时升至高点,在Td时恢复正常.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a、Tb、Tc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在Ta、Tb、Tc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平面出现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平面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剂量15 mg)+1%利多卡因(2 ml)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麻醉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登峰;胡颖;华俊;杨照耀;陈利春;刘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丧偶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状况,探讨适宜的护理干预方法与路径.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住院的60周岁及以上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丧偶住院老人患抑郁症的比例为88.64%,离退休职业、丧偶年限、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有无陪护等因素是老年丧偶住院患者抑郁症高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护理支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社会支持环境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丹丹;陈秀红;黄志萍;龚勋;蔡毅;张翔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失能老年人机构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机构照护的老年人进行失能判定,并设计机构长期照护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研.结果 重庆市机构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对日常生活必需且服务频次多的项目需求率较高,影响照护需求为显著的因素是失能程度、失能时间及月收入.结论 重庆市长期照护服务内容制定应首先解决需求率较高的照护项目.
作者:袁泉;罗雪燕;姚文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浸润性肺腺癌中Aurora-A激酶(Aurora-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特征,分析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确诊为浸润性肺腺癌51例为观察组,确诊为原位腺癌21例为对照组,收集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的肺组织2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Aurora-A和MMP-9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别.结果 3组Aurora-A和MMP-9表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Aurora-A和MMP-9表达阳性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转移密切相关.Aurora-A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增殖指数和大径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Aurora-A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urora-A和 MMP-9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升高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Aurora-A和MMP-9具有一定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张永强;任海;郝文波;潘冠龙;张星焱 刊期: 2017年第24期
Notch信号传导途径首先是1900年早期在Otto L.Mohr的黑腹果蝇中观察到的.而 Notch 基因首次被克隆出来是在1983年.Notch可调节细胞分化、凋亡、增殖和形态发生,并且对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1〕.Notch介导的信号传递在心血管发育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Notch信号传导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为其受体、配体类型较多,功能也不十分清楚,且其下游靶基因没有被完全发现和认识.本文主要阐述Notch信号传导的基本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现状,重点介绍Notch信号传导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
作者:陶敏;康品方;张恒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简称H19)对骨肉瘤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利用间歇浓度梯度递增法在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中构建顺铂抵抗细胞系U2OS-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19表达水平变化.转染过表达及干扰H19的质粒,构建U2OS过表达H19(U2OS oeH19)细胞系、U2OS干扰H19(U2OS shH19)细胞系及 U2OS-CR干扰 H19(U2OS-CR shH19)细胞系,MTT检测细胞系顺铂半抑制浓度(IC50值)的变化,Western印迹及RT-PCR技术检测U2OS oeH19及U2OS shH19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U2OS-CR细胞系IC50值显著高于亲本细胞U2OS(P<0.05),U2OS-CR细胞系H19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5).U2OS oeH19细胞系顺铂IC50值相比对照细胞出现显著增高(P<0.05),U2OS shH19及 U2OS-CR shH19细胞系顺铂 IC50值相比对照细胞显著降低(P<0.05).U2OS oeH19细胞相比对照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上调,U2OS shH19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 H19可通过促进骨肉瘤细胞EMT进程诱导其顺铂耐药,针对H19的靶向治疗可能提高骨肉瘤的化疗疗效.
作者:李玉椿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软性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老年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采用软性神经内镜对12例老年分隔型CS-DH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软性神经内镜,直视下冲洗清除血肿,打通血肿分隔,清除纤维束,探查血肿腔确认血肿清除彻底后,直视下放置引流管外接闭式引流.结果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2年,11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1例术后并发对侧额叶出血但无需手术,术后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软性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分隔型CSDH可视性强,具有可操作性,术后复发再出血概率小.
作者:张志浩;梁华新;贺志东;高宇飞;高长曌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化浊润燥降气方对小鼠食管癌前病变组织分化相关基因NDRG1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3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预防组(预防组)、中药治疗组(治疗组),采用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制备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采用Western印迹、RT-PCR方法观察各组食管组织中NDRG1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 14 w 末食管癌前病变模型成功,24 w 末实验结束.24 w 末模型组小鼠NDRG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预防组、治疗组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预防组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4-NQO是制备小鼠食管癌前病变模型的有效药物.化浊润燥降气方能减少食管组织NDRG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延缓小鼠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癌的进程,中药预防用药更具一定优势.
作者:范焕芳;单保恩;黄茂;王玲;韩长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基于ADOPT干预对居家不出(housebound)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和抑郁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所辖之建安社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社区中211例housebound老年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106例,干预期间对照组失访1例.根据ADOPT模式制定干预方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6个月对两组house-bound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和抑郁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干预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的积极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消极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老年人抑郁比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OPT干预模式可有效强化积极的自我感知老化,减弱消极的自我感知老化,改善housebound老年人抑郁状况.
作者:高凤英;白燕平;赵淼;周岩;邢凤梅;么婷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挖掘动脉粥样硬化(AS)易感基因,为寻找 AS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线索和数据支撑.方法 从 PubMed、OMIM 和GEO数据库检索AS相关数据,利用SMD在线工具对AS易感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并通过DAVID和STRING10.0软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 共获得AS易感基因454个,其染色体定位分布不均匀,以1、11、2和4号分布较多,Y染色体多于X染色体上的分布;AS易感基因富集在24个生物学功能注释单元中,其中44个编码蛋白存在互作关系,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结论 AS易感基因的控掘与生物信息分析为AS的分子水平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平台,为多基因复杂疾病的基因挖掘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栋;常晓彤;杜华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 ~2016年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条件的45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两组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间隔厚度(IVST).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PTH、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0.结果 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PWT及IVST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TH及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 PTH 水平与 LVEF 呈显著负相关(r=-0.692,P<0.05),而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860,P<0.05).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TH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心功能受损与系统性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吴丽英;陈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糖尿病肾病(DN)是普遍存在的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这也是糖尿病的致死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因素包括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OS)、细胞因子参与及遗传因素、肾素-血管紧张肽的激活等.研究〔1,2〕认为OS和炎症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的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DN发生发展,因此,抗氧化和抗感染反应也成为DN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炎症和OS在DN发生发展与治疗中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小永;宋军营;王自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川木通水煮液对炎症痛模型大鼠的痛觉调节作用.方法 制作炎症痛模型,灌胃法给予炎症痛大鼠不同浓度的川木通水煮液,利用热板和压板测痛仪进行行为学测痛试验,观察与记录5,10,15,20,30,45和60 min时大鼠后爪缩爪反应潜伏期(HWL),把炎症痛大鼠HWL作为衡量痛觉的指标,同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灌胃浓度4.16 mg/ml川木通水煮液时,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痛组左、右侧热板差异显著(P<0.05;P<0.05),而左、右压板差异极显著(P<0.01;P<0.01);当灌胃浓度8.32和16.64 mg/ml川木通水煮液时,左、右侧热板、左、右压板差异均极显著(均P<0.01).三种浓度均能延长炎症组HWL,表明川木通水煮液对炎症痛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且这种镇痛作用在15 min时效果为明显.结论 川木通水煮液参与了慢性痛大鼠疼痛变化的调节作用.
作者:付曦娆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脑钠肽(BN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 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脑梗死;按照脑梗死体积分为小、中和大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和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差异.随机将患者分为 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60例)和非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前及治疗1、3、7 d时统计两组NIHSS评分、治疗效果,检测不同治疗时间点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脑梗死程度加重和脑梗死体积的增加,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1、3、7 d,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血清 BNP、HGF 和 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对照组只在第7天检测时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同一检测时间点,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血清BNP、HGF和S-100β蛋白水平与心源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和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皇甫留杰;郑明;张武昌;涂明义;刘迪;冯琼;谭龙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MG伴胸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48例行经胸腔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组均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膈脂肪组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 ICU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围术期未观察到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2%(P<0.05).两组术后1年EORTC-QLQ 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可应用于 MG 伴胸腺瘤的治疗.
作者:葛威;于在诚;蒋梦龙;司盼盼;康宁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间歇正压通气(LTV-IPPV)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及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10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 3组各35例.术中麻醉过程中,在气管插管后实施间歇正压通气,其中A组潮气量为6 ml/kg,B组为10 ml/kg,C组为12 ml/kg.对比各组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红蛋白(Hb)水平及氧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通气60 min(T1)时B、C两组白细胞介素(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组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拔管15 min后(T2)时B、C两组IL-8、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各组麻醉诱导前(T0)、T1、T2时MAP、HR及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T1、T2时混合静脉的血氧饱和度(SvO2)水平较T0时明显升高,氧摄取率(ERO2)水平较 T0时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LTV-IPPV 能够较好地降低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且不会影响机体的氧供需平衡.
作者:胡松权;张冰;彭永保;程良道;邓爱琴;黄迪;吴开恩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CD133、CD44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CD4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D133在卵巢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2%(17/36),CD4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和 CD44的表达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133表达与CD44的表达有相关性(r=0.536,P=0.000).结论 CD133和 CD44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童文先;何安兵;张涛;镇鸿燕;刘爱华;彭秀兰;王虎;田倩;李晓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化疗前后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及食管癌化疗前后整体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拟行化疗的食管癌患者60 例,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 w 时进行CPET 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患者化疗后峰值氧脉搏?峰值摄氧量?摄氧效率平台?峰值负荷功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CO2 通气当量斜率和低值较化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递增功率运动时间和无氧阈与化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下心率?极限状态下CO2 通气当量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上升(P<0.05),极限状态下摄氧量?热身状态下平均动脉压化疗后较化疗前下降(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下氧脉搏与摄氧通气效率化疗后均较化疗前下降(P<0.05);极限状态下每呼吸摄氧量?每呼吸CO2 排出量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呼吸交换比值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可引起患者整体功能的下降,主要是影响患者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化疗后呼吸功能则处于相对代偿阶段,化疗前后采用PCET 检查可客观评价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变.
作者:戴兴;陆游;潘良;吴朝阳;吴坚炯;赵航;董育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122例老年 VD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心理量表得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清及血浆指标均有所改变,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得分均有改变,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更明显(均P<0.05),治疗组治疗总效率(95.31%)明显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 丁苯酞有助于改善老年VD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有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氧自由基及炎症因子,保护脑组织细胞有关.
作者:马甲;郑珍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上海市独居与非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上海市2个社区的960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老年人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自评健康状况明显较非独居老人差(P<0.001),抑郁和孤独程度显著高于非独居老人(P<0.001),所得到的社会支持(P<0.001)、生活质量也比非独居老人明显低(P<0.001).结论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制订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独居老人的健康,提升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瑜 刊期: 201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