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

郭永斌;郭锦;魏志喜;冯倜;王海东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 臭氧治疗, 泡沫硬化剂治疗
摘要:目的 比较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与传统外科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3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5例患者采用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其余1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综合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率,溃疡愈合时间,溃疡收缩情况,疼痛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减轻(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加快溃疡面的收缩(P<0.05),减轻复发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臭氧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络通经针刺法对中老年男性尿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原络通经针刺法对中老年男性尿频症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分类方法将60例尿频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口服常用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原络通经针刺法(选穴:太溪、大钟、京骨及飞扬等为主要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PV)与残余尿量(RUV)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组治疗后IPSS评分、RUV及PV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原络通经针刺法可以显著改善尿频患者的症状,疗效明显.

    作者:李晓陵;刘晓慧;赵桂君;李艳;曹丹娜;李昂;徐英杰;梁军;张贺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尿酸(UA)血症与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医院诊断为 TG正常的老年人进入队列研究.每一年检测一次TG水平,若经医院诊断为高TG血症,则停止追踪,非高TG血症则继续追踪,为期3年.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高UA血症为老年人高 TG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其 OR值及95%CI为1.597(1.225 ~2.082,P=0.001).调整年龄、性别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其OR值及95%CI为1.370(1.030~1.823),P=0.030.结论 老年人高UA血症为高TG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高UA血症的老年人应注意监测TG水平及调节饮食.

    作者:吴茵;蒋薇;辛柏青;龚纯;张莹;赵春华;李月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止原因

    目的 分析导致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止的原因,并探讨防止化疗中止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94例,平均(83±4)岁.其中化疗中止组48例,分析导致化疗过程中某一次或多次化疗中止的原因,完成按期化疗的按期化疗组46例,比较两组化疗前慢性疾病、血液相关指标、微型营养评估(MNA)、功能独立性(FIM)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等情况.结果 与按期化疗组相比,中止化疗组前白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NA评分及KP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化疗中止的因素有高龄、营养不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糖尿病.对患者进行年龄分层,≥80岁的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骨髓抑制及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 化疗前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化疗方式,能使患者化疗间歇期被动性延长的风险降低,有利于患者按期化疗.MNA评分低于23.5分及80岁及以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被迫中止化疗的风险高.

    作者:黄毕林;丁西平;殷实;胡世莲;赵卫刚;方中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肌肉-骨骼-关节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老年人骨密度(BMD)、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76例老年人按性别分组,组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观察振动训练前后腰椎L2~L4和股骨颈的 BMD、下肢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 ①训练组腰椎 L2 ~L4和股骨颈BM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股骨颈BMD效果略好于腰椎L2~L4,其中女性股骨颈BMD提升为显著,对老年女性 BMD的效果明显优于老年男性(均P<0.05).②训练组下肢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和抗骨折能力均明显提升,下肢肌力提升为明显(均P<0.05).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能提高老年人腰椎及股骨颈BMD,有效提升下肢肌力和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作者:沈艳梅;安平;许鑫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痰热清能否减轻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程度.方法 选择39例合并 COPD肺癌患者(痰热瘀肺型)随机分为被试组18例和对照组21例.所有患者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被试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在术前1 d(T1)、术后第1天(T2)、第3天(T3)、第7天(T4)采集血清标本,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浓度.结果 在T1、T2时间点,两组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T3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 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T4时间点,被试组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T3、T4时间点TNF-α、IL-6、IL-8水平均较T2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T2、T3时间点IL-10逐渐上升,均明显高于T1时间点(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减少合并COPD肺癌围术期间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症因子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减轻肺脏损伤,保护肺功能.

    作者:熊国江;吴俊宏;吕伟;尚龙华;熊汉鹏;刘小雄;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探讨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 选择378例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耳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耳道分泌物标本中,371例培养出病原菌,其中细菌315例(84.91%),真菌48例(12.94%),无菌生长8例(2.16%).36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64株(45.1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21.83%);革兰阴性菌151株(41.6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8.33%);真菌48株(13.22%),其中黄曲霉菌多(3.77%).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若酮类药物、万古霉素、庆大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铜绿假单胞菌与变形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变形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为主,且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因此临床治疗应根据致病菌及药敏分析结果选择适当药物.

    作者:陈敏;蔡兰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治疗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治疗中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硬膜外组(n=27)和鞘内注射组(n=21).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镇痛治疗,鞘内注射组采用鞘内注射吗啡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前后每日吗啡的平均用量、生活质量评分(QLQ-C30)、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细胞免疫功能和安全性.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每日吗啡用量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每日吗啡平均用量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硬膜外组患者QLQ-C30评分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低(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QLQ-C30评分均较各自镇痛前高(P<0.05).硬膜外组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鞘内注射组患者镇痛后1个月 CD3+、CD4+、CD4+/CD8+水平较硬膜外组均明显升高(P<0.05).镇痛后1个月CD8+水平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1 w、1个月的CD3+、CD4+水平与镇痛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镇痛后1 w的CD8+、CD4+/CD8+水平与镇痛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1个月与镇痛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硬膜外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26%明显高于鞘内注射组19.05%(P<0.05).结论 对于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可通过单纯持续鞘内注射吗啡有效缓解,鞘内应用吗啡用量更小.

    作者:余慧青;冯道春;田玲;杨列军;梁冠中;刘师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基因沉默Smad3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基因沉默小鼠Smad3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Ⅰ、Ⅱ、Ⅲ、Ⅳ组,向Ⅱ、Ⅳ组小鼠尾静脉注射Smad3 shRNA以抑制Smad3基因表达,Ⅰ、Ⅲ组注射空载体作为对照;向Ⅲ、Ⅳ组小鼠腹腔内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小鼠产生肝脏损伤,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Ⅰ、Ⅱ组小鼠仅注射橄榄油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Smad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赖氏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取小鼠肝脏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 Ⅳ组小鼠肝组织 Smad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Ⅲ组(P<0.01);血清 ALT、AST水平明显低于Ⅲ组(P<0.01);显微镜下观察可见Ⅳ组小鼠肝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数明显少于Ⅲ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较轻.结论 基因沉默Smad3可减轻 CCl4对小鼠的肝脏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Smad3基因沉默使小鼠体内自身产生Smad3蛋白减少,削弱了Smad3蛋白对激活素信号途径的调节作用,减轻激活素(ACT)A介导的肝损伤程度.

    作者:王东辉;方琳;朱妍;陈维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对老年绝经后妇女心理困扰和绝经后症状的调控及交互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对绝经后女性心理困扰和绝经后症状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本院附近的5个居民区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352份.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别测量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困扰、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水平;以 K10=22分为绝经后心理困扰的截断值,分为无心理困扰组(K10<22分)、心理困扰组(K10≥22分).结果 心理困扰组日常不锻炼、患有慢性病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无心理困扰组(P<0.05).两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困扰组绝经后症状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无心理困扰组,心理弹性总分和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均低于无心理困扰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躯体、心理、泌尿生殖道症状与心理困扰呈正相关,是独立危险因素;而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困扰呈负相关,是保护因素.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绝经后症状和心理困扰方面发挥缓冲作用;但社会支持与绝经后症状间不存在对心理困扰的交互作用.结论 本市绝经后症状女性心理困扰发生率较高,绝经后症状是心理困扰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是其保护因素;心理弹性与绝经后症状间存在对心理困扰的交互作用,可缓冲绝经后症状对心理困扰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晶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术后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 评价Ⅱ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NSCLC手术病例79例,随机分为术后辅助化疗组40例(对照组)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3个疗程 DC-CIK细胞治疗组39例(治疗组);两组完成术后4个疗程化疗后,对比随访1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每次化疗前血清癌性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YFRA21-1含量;密切观察细胞回输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术后1年,治疗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功能状况(KPS)、生活质量(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治疗组KPS、QO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体力状态(Z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2、3、4次化疗前比第1次化疗前CEA 和 CYFRA21-1含量明显降低(P<0.05).第4次化疗前,治疗组 CE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2、3、4次化疗前治疗组 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纳差,失眠的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乏力人次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术后化疗联合3个疗程DC-CIK细胞治疗可降低NSCLC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降低血清癌性标志物CEA和CYFRA21-1的含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海燕;刘达兴;徐刚;宋永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孤寡老人抑郁心理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孤寡老人心理健康的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及作用.方法 60例孤寡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般护理如生命体征的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组采用个人针对性指导和小集体畅聊娱乐相结合的中医情志调护法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组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幸福度与老年抑郁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运用中医情志护理的相关方法对孤寡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老人抑郁情绪,减少老年抑郁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泽菊;张先庚;程艳;刘祥敏;付益蕾;赵蓉祥;李波;杨小琴;吕俭霞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1例,按血脂水平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按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247例和非他汀组194例,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435)和死亡组(n=6).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各水平组的死亡率,血脂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他汀组和非他汀组HDL-C、TC、TG、LDL-C 各水平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吸烟、肾功能衰竭、贫血、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水平HDL-C、较低水平HDL-C是影响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 LVEF 和 ACEI 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提高HDL-C水平可能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TC、TG、LDL-C水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作者:吴婷婷;张赛丹;黄桂琼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ACE基因I/D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云南汉族、白族及傣族EH患者450例,检测ACE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型进行分组,所有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8 w后评估降压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浆RAAS活性的变化.结果 EH患者中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与种族无明显关系(P>0.05);不同基因型中厄贝沙坦降压疗效、治疗前后血浆RAAS活性降低程度具有差异性,表现为DD型>ID型>Ⅱ型;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有效率的影响因素,血管紧张素Ⅱ活性改变与治疗有效率呈正相关(OR值1.038).结论 ACE I/D多态性可能是影响EH患者对厄贝沙坦降压反应的重要指标,通过调节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形成.

    作者:黄红;李燕;全胜麟;李宗禹;陈晓云;唐林青;沙艳梅;叶海琼;周黎;黄顺算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8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35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将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两组,厄贝沙坦组患者予厄贝沙坦等常规治疗,联合用药组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对照组与DN患者及DN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IL-6及TNF-α水平.结果 DN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N患者血清TNF-α、IL-6及 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减少尿蛋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安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及左室质量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SUA)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70例老年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n=60)和CHD组(n=210).CHD组根据病变冠脉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n=63)、双支病变组(n=66)、3支病变组(n=81).比较各组SUA、LVMI的差异,分析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SUA、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A、LVMI在 CHD 各亚组间随着病变冠状动脉支数增多而增加(P<0.05).SUA、LVMI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365,0.389;P<0.01).结论 SUA、LVMI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发现CHD及预测冠脉病变程度.

    作者:张莉;杨依萌;冷吉燕;金惠敬;王琳;王妍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炎症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DN)是普遍存在的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这也是糖尿病的致死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因素包括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OS)、细胞因子参与及遗传因素、肾素-血管紧张肽的激活等.研究〔1,2〕认为OS和炎症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的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DN发生发展,因此,抗氧化和抗感染反应也成为DN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炎症和OS在DN发生发展与治疗中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小永;宋军营;王自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骨化三醇胶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治疗,0.5 g/次,3次/d,并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持续治疗6个月.检测并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PG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FPG、PBG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FPG、PB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杨丹亚;杨建全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海南省丧偶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状况及护理干预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丧偶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状况,探讨适宜的护理干预方法与路径.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海南省干部疗养院住院的60周岁及以上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丧偶住院老人患抑郁症的比例为88.64%,离退休职业、丧偶年限、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有无陪护等因素是老年丧偶住院患者抑郁症高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护理支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社会支持环境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丹丹;陈秀红;黄志萍;龚勋;蔡毅;张翔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肺保护性通气方案对老年原发性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方案对老年原发性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和江阴市中医院三家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容量控制通气策略,观察组给予容量控制通气结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抽取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前后及术后静脉血,测定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浓度,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采用旁气流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呼吸力学参数指标,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法评价认知功能,同时记录术后发生谵妄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T2、T3时点呼吸力学参数指标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Raw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2~T4时点观察组血气分析参数指标氧分压(PaO2)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观察组 IL-6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点观察组MMSE评分和谵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原发性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脑组织炎性反应有重要影响,可有效降低单肺通气时气道压力及阻力,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沈刚;简金金;张晓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方法 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外用云南白药+酒精)及对照组46例(外用50%硫酸镁).观察两组近期(2 w)治疗效果及相关血液学指标改变和远期(24 w)硬结累积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短期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24 w 硬结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57%(9/46)vs 38.89%(14/36);Log-rankχ2=3.987,P=0.046〕.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可靠.

    作者:陈江贇;胡莘;杨晓仙;多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