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陈敏;蔡兰玉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探讨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 选择378例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耳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耳道分泌物标本中,371例培养出病原菌,其中细菌315例(84.91%),真菌48例(12.94%),无菌生长8例(2.16%).363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64株(45.1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21.83%);革兰阴性菌151株(41.6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杆菌(18.33%);真菌48株(13.22%),其中黄曲霉菌多(3.77%).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若酮类药物、万古霉素、庆大霉素、苯唑青霉素敏感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铜绿假单胞菌与变形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变形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湛江地区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为主,且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因此临床治疗应根据致病菌及药敏分析结果选择适当药物.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粥样硬化易感基因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挖掘动脉粥样硬化(AS)易感基因,为寻找 AS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线索和数据支撑.方法 从 PubMed、OMIM 和GEO数据库检索AS相关数据,利用SMD在线工具对AS易感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并通过DAVID和STRING10.0软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 共获得AS易感基因454个,其染色体定位分布不均匀,以1、11、2和4号分布较多,Y染色体多于X染色体上的分布;AS易感基因富集在24个生物学功能注释单元中,其中44个编码蛋白存在互作关系,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结论 AS易感基因的控掘与生物信息分析为AS的分子水平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平台,为多基因复杂疾病的基因挖掘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栋;常晓彤;杜华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44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卵巢癌组织中CD133、CD44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CD4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D133在卵巢癌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2%(17/36),CD4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和 CD44的表达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133表达与CD44的表达有相关性(r=0.536,P=0.000).结论 CD133和 CD44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童文先;何安兵;张涛;镇鸿燕;刘爱华;彭秀兰;王虎;田倩;李晓光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金钱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味甘、咸,性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利湿退黄和解毒消肿的功用,常用于治疗石淋,热淋,小便涩痛,湿热黄疸,胆胁胀痛等,外用可治疗痈肿疔疮和虫蛇咬伤〔1〕.金钱草为临床常用药,其药用价值巨大.本文将在本草、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概述.

    作者:李军;蔡泓;王君明;陈荣幸;崔瑛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失能老年人机构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失能老年人机构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机构照护的老年人进行失能判定,并设计机构长期照护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研.结果 重庆市机构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对日常生活必需且服务频次多的项目需求率较高,影响照护需求为显著的因素是失能程度、失能时间及月收入.结论 重庆市长期照护服务内容制定应首先解决需求率较高的照护项目.

    作者:袁泉;罗雪燕;姚文兵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卫生服务需求

    目的 了解3种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自行编制的卫生服务需求量表,抽取宁夏固原市城区家庭、机构、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对其生活质量及卫生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养老模式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需求存在差异性,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卫生需求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卫生服务需求不同,应按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供卫生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祁玲;张继荣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脑卒中带来的运动障碍是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第二大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6%~32%,是继心脏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1〕.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CIND)和脑卒中后痴呆(PSD).与脑卒中带来的运动障碍相比,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仍未引起足够重视.脑卒中后认知减退的诊断与早期干预对延缓PSD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睿康;付剑亮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治疗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治疗中硬膜外注射与鞘内注射吗啡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硬膜外组(n=27)和鞘内注射组(n=21).硬膜外组采用硬膜外注射吗啡镇痛治疗,鞘内注射组采用鞘内注射吗啡镇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前后每日吗啡的平均用量、生活质量评分(QLQ-C30)、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细胞免疫功能和安全性.结果 硬膜外组患者每日吗啡用量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每日吗啡平均用量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硬膜外组患者QLQ-C30评分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低(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QLQ-C30评分均较各自镇痛前高(P<0.05).硬膜外组患者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于镇痛后1 w、2 w及1个月时较鞘内注射组高(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各时点的运动及静息状态下VAS均较各自镇痛前低(P<0.05).鞘内注射组患者镇痛后1个月 CD3+、CD4+、CD4+/CD8+水平较硬膜外组均明显升高(P<0.05).镇痛后1个月CD8+水平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镇痛后1 w、1个月的CD3+、CD4+水平与镇痛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镇痛后1 w的CD8+、CD4+/CD8+水平与镇痛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后1个月与镇痛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硬膜外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26%明显高于鞘内注射组19.05%(P<0.05).结论 对于晚期癌症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可通过单纯持续鞘内注射吗啡有效缓解,鞘内应用吗啡用量更小.

    作者:余慧青;冯道春;田玲;杨列军;梁冠中;刘师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T2DM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骨化三醇胶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格列奈治疗,0.5 g/次,3次/d,并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持续治疗6个月.检测并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PG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FPG、PBG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6个月后FPG、PB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杨丹亚;杨建全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培哚普利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酶转化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五组, A、B、C、D 4组用80 mg· kg-1· d-1的维甲酸(RA)造模,E组为对照组,造模成功后A、B、C 3组再用8、4、2 mg· kg-1· d-1培哚普利给药,D、E两组灌予等量蒸馏水.实验过程中记录体重变化,2个月后行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结果 培哚普利干预后骨组织与干预前比较:A组骨小梁中断较少,连接尚可,间距较前减小;B组骨小梁数量较前增多,仍有稀疏、变细,仍可见中断,间距无明显变化;C、D组表现类似,可见骨小梁疏松、中断,小梁间的网孔增大,小梁间连接减少;E组较前无明显变化;A、B、C 3组以A组作用较明显.结论 培哚普利可促进骨形成,有效地拮抗RA造模大鼠骨质疏松的进展,且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钟奕;薛青;陈亮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联合术后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 评价Ⅱ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NSCLC手术病例79例,随机分为术后辅助化疗组40例(对照组)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3个疗程 DC-CIK细胞治疗组39例(治疗组);两组完成术后4个疗程化疗后,对比随访1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每次化疗前血清癌性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YFRA21-1含量;密切观察细胞回输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术后1年,治疗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功能状况(KPS)、生活质量(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治疗组KPS、QO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体力状态(Z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2、3、4次化疗前比第1次化疗前CEA 和 CYFRA21-1含量明显降低(P<0.05).第4次化疗前,治疗组 CEA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2、3、4次化疗前治疗组 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纳差,失眠的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乏力人次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术后化疗联合3个疗程DC-CIK细胞治疗可降低NSCLC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降低血清癌性标志物CEA和CYFRA21-1的含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姜海燕;刘达兴;徐刚;宋永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方法 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外用云南白药+酒精)及对照组46例(外用50%硫酸镁).观察两组近期(2 w)治疗效果及相关血液学指标改变和远期(24 w)硬结累积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短期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24 w 硬结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57%(9/46)vs 38.89%(14/36);Log-rankχ2=3.987,P=0.046〕.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酒精治疗老年胰岛素注射所致皮下硬结的疗效可靠.

    作者:陈江贇;胡莘;杨晓仙;多威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炎症和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DN)是普遍存在的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这也是糖尿病的致死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因素包括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OS)、细胞因子参与及遗传因素、肾素-血管紧张肽的激活等.研究〔1,2〕认为OS和炎症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的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DN发生发展,因此,抗氧化和抗感染反应也成为DN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炎症和OS在DN发生发展与治疗中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小永;宋军营;王自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丙泊酚对老年胸腰椎手术患者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老年胸腰椎手术患者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胸腰椎手术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术前、术中BIS变化.结果 观察组苏醒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CA评分术后第1天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术后第3天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MoCA评分术后第1天和第3天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中BI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对老年胸腰椎手术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且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叶雪飞;杨建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养阴行血方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黄斑厚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阴行血方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对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 按湿性AMD属中医肝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收集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养阴行血为法组成的双芍护睛方,对照组予杞菊地黄丸.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CBRC)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NL)的厚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 CBRC 厚度及RNL厚度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养阴行血方能降低黄斑厚度,与控制或减轻黄斑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视网膜下出血及渗出的吸收有关.

    作者:肖家翔;闫梦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SAKI患者136例,根据血液净化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针对性治疗,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照组选择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监测并对比两组预后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实验室指标(血肌酐和白蛋白),并对比两组不同时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变化值及少尿天数.结果 观察组肾功能恢复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HR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MAP和SaO2水平均明显升高(均 P<0.05).治疗后两组 APACHEⅡ评分和血肌酐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Ⅰ期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少尿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CRRT与IHD方式均可有效治疗SAKI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但CRRT的肾功能恢复率更高,对Ⅰ期SAKI患者的预后更好.

    作者:张丽琴;唐正文;章向成;陈万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122例老年 VD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浆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心理量表得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清及血浆指标均有所改变,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得分均有改变,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更明显(均P<0.05),治疗组治疗总效率(95.31%)明显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 丁苯酞有助于改善老年VD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有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少氧自由基及炎症因子,保护脑组织细胞有关.

    作者:马甲;郑珍婕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川木通水煮液对炎症痛大鼠疼痛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川木通水煮液对炎症痛模型大鼠的痛觉调节作用.方法 制作炎症痛模型,灌胃法给予炎症痛大鼠不同浓度的川木通水煮液,利用热板和压板测痛仪进行行为学测痛试验,观察与记录5,10,15,20,30,45和60 min时大鼠后爪缩爪反应潜伏期(HWL),把炎症痛大鼠HWL作为衡量痛觉的指标,同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灌胃浓度4.16 mg/ml川木通水煮液时,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痛组左、右侧热板差异显著(P<0.05;P<0.05),而左、右压板差异极显著(P<0.01;P<0.01);当灌胃浓度8.32和16.64 mg/ml川木通水煮液时,左、右侧热板、左、右压板差异均极显著(均P<0.01).三种浓度均能延长炎症组HWL,表明川木通水煮液对炎症痛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且这种镇痛作用在15 min时效果为明显.结论 川木通水煮液参与了慢性痛大鼠疼痛变化的调节作用.

    作者:付曦娆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白细胞介素-8对人肺癌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8对人肺癌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A549细胞又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及IL-8组,IL-8组细胞分为三个亚组(分别用0.1、0.2、0.5 μg/ml IL-8处理).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I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3、bcl-2及bax表达水平.结果 IL-8组细胞的G0/G1及S期细胞比例及bcl-2表达显著高于照射组(P<0.05),Caspase-3及bax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照射组(P<0.05);0.5 μg/ml IL-8处理细胞的IR、细胞周期、Caspase-3、bax及bcl-2表达水平与0.1、0.2 μg/ml IL-8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能够降低A549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作者:阮肇扬;应可净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软性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老年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

    目的 探讨软性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老年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采用软性神经内镜对12例老年分隔型CS-DH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软性神经内镜,直视下冲洗清除血肿,打通血肿分隔,清除纤维束,探查血肿腔确认血肿清除彻底后,直视下放置引流管外接闭式引流.结果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2年,11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1例术后并发对侧额叶出血但无需手术,术后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软性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分隔型CSDH可视性强,具有可操作性,术后复发再出血概率小.

    作者:张志浩;梁华新;贺志东;高宇飞;高长曌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中国1982~2010年期望寿命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

    目的 分析中国各省市区人口预期寿命.方法 通过1982~2010年4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城市、镇、乡、村的男女的预期寿命;同时通过五普和六普数据计算出各省市区男女的预期寿命表;并对2000年和2010年各省市区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分别做系统聚类分析,并分别将其预期寿命为因变量(应变量),粗死亡率(CDR)、婴儿死亡率(IMR)、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海拔、纬度等为自变量(协变量),分别作逐步回归分析.同时绘制中国各省市区的地理分布图谱,了解不同地理区域中的分布特点和趋势变化.结果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30年来呈逐步提高的趋势,预期寿命1982年为68.43岁,2010年为78.16岁.目前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生时期望寿命女性高于男性的差距不断扩大,1982年为2.92岁,2000~2010年10年间出生时预期寿命中国平均增长5.13岁,增幅大的为内蒙古7.27岁和贵州7.62岁.结论 在期望寿命偏低的情况,IMR为决定因素,要提高预期寿命,降低IMR是快的措施.当预期寿命达到一定高度时GDP不再起作用,而海拔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作者:全星;郭光萍;张山山;张燕;刘锦桃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