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芬太尼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效果

张清;马思杰;王晓瑛

关键词:地佐辛, 芬太尼, 全身麻醉, 气管拔管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D组关腹前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F 组给予芬太尼0.5 mg.记录患者诱导前(T0)、术毕(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10 min(T4)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围拔管期各时点心血管反应相似(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D组躁动、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围拔管期,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芬太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接受介入封堵术(介入封堵组)及41例接受外科修补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房缺修补组),于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检查,测量其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收缩峰压(RVSP)、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三尖瓣血流频谱(E/A)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频谱(E'/A'),并计算E/E'值.结果 术后7 d,介入封堵组 RVEDD、RVEDV、RVESV及 RVSP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RVFAC及3DRVEF、E/A、E'/A'及E/E'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房缺修补组RVEDD、RVEDV、RVESV、RVSP、RVFAC、3DRVEF、E/A、E'/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E/E'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3 个月,两组 RVFAC、3DRVEF、E/A、E'/A'较术前增高(P<0.05),E/E'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与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相比,介入封堵对右心室早期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ASD患者右心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陈华;钟慧颖;钟玲;李金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croRNA-503(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种结直肠癌细胞(SW480、Lovo、LS174T和HT-29)中的miR-503水平,分析结直肠癌组织miR-503表达与常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脂质体转染miR-503模拟物(mimics)至miR-503水平低的细胞,采用 MTT法、流式细胞仪及 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miR-503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54例结直肠癌组织的 miR-503 相对表达量为(0.257 ±0.011),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miR-503 水平与TNM分期、分化情况、肿瘤大小和术前癌胚抗原均有关(P<0.05);与人正常结肠细胞系CCD-18Co相比,4种不同恶性程度结直肠癌细胞 SW480、Lovo、LS174 T 和 HT-29 的 miR-503 相对表达量依次为(0.342 ±0.072)、(0.161±0.054)、(0.260 ±0.041)和(0.415 ± 0.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3 mimics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均降低,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且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上调miR-503水平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作者:何学彦;张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FABP和cTnT在老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T(cTnT)辅助诊断老年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心绞痛患者32例,AMI患者20例,入院即刻(<3 h)采静脉未抗凝血,检测其H-FABP、cTnT浓度;另选取同期健康老年体检者15例作对照组.统计分析三组H-FABP、cTnT浓度差异,并绘制H-FABP、cTnT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老年心绞痛组、AMI组H-FABP、cTn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MI组与心绞痛组H-FABP、cTnT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对老年 AMI诊断 AUC 为0.98(95%CI:0.96~1.00),优于cTnT对 AMI诊断的AUC为0.82(95%CI:0.68~0.95);H-FABP对AMI的佳诊断 Cut-Off值为5.575ng/ml时,约登指数大(0.865%),灵敏度为0.950%,特异度为0.915%.结论 H-FABP可作为老年人AMI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对诊断老年人AMI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有利于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作者:王江元;刘天明;袁宝山;曹忠帅;刘彩红;艾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及预后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MED)以及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98例行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技术治疗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行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MED治疗LDH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MED组术后平均4 d 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10.5 d;平均15.3 d生活自理,6 w恢复工作.随访3~12个月后,MED组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768,P<0.05).MED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815,P<0.05).临床评分结果显示,MED组ODI及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ME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病程、多节段病变、恐惧及焦虑心理、术后功能锻炼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多节段病变、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 MED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ED术治疗LDH术后恢复快、效果较好,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无多节段病变及坚持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其治疗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高嵩;杨光;田书建;罗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表达获得重组Vaspin蛋白.采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注射STZ诱导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腹腔注射100 μl 0.5 mg/ml重组Vaspin蛋白,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w后,进行口服吐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分离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Lep)的水平.结果 OGTT结果显示经过重组 Vaspin 蛋白腹腔注射治疗后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曲线接近于正常,且2h后下降至对照组大鼠水平.经过Vaspin蛋白治疗2w后,实验组大鼠的TC、TG、LDL和FBG、FINS、胰岛素抵抗(IR)均显著降低,脂肪因子Lep和TNF-α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该研究获得的重组Vaspin具有活性,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和IR水平.

    作者:于纪棉;王建峰;张玉琳;黄素文;倪健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活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缺血再灌注组(n=30)、姜黄素治疗组(n=30).以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各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96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侧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活性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变化.比色法测定损伤侧脑组织含有伊文思蓝(EB)的量,动态观察该侧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 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逐渐延长,MMP-2表达能力、EB含量均逐渐增加,48 h达峰,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各组之间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姜黄素治疗组 MMP-2表达、EB 含量在各个时间点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同时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的表达,增加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一凡;杨霄鹏;曾志磊;白宏英;娄季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LINSH)和自编老年人一般资料调查表,通过入户面对面询问的方法对498 名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WB得分为(30.43 ±10.55),处于中上水平.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SWB的首要因素是慢性病,其次为个人经济收入、睡眠质量、子女回家频率、宗教参与和婚姻状况等因素.结论 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的SWB受慢性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伊斯兰宗教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并结合伊斯兰宗教文化特点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终实现促进维吾尔族农村老年人SWB提高及健康事业的发展目标.

    作者:艾景涵;丁毓磊;巩存涛;王奕;李新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CHF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予以药物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和对应的血清 NT-proBNP水平.随访1年,比较不同血清NT-proBNP水平患者的再住院率与生存率,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上升,心功能分级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各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为2 000~4 999 pg/ml时患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5 000~9 000 pg/ml及≥9 001 pg/ml的患者,但生存率显著高于5 000~9 000 pg/ml及≥9 001 pg/ml的患者(均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再住院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 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再住院率存在正相关联系,与生存率存在负相关联系,对其进行监测对于CHF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和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iPAP无创辅助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AE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 BiPAP治疗组(30例),观察分析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等变化情况.结果 BiPAP辅助通气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与对照组相比,BiPAP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减慢,呼吸频率减慢,收缩压下降,血气分析显示PaO2明显提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BiPAP治疗组血清 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BiPAP辅助通气治疗老年AE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胡斯明;徐晓;叶辛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口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临床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水平,并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谭昕;太加斌;方袁媛;曹众毅;楼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 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关键性酶,ACE2被认为是ACE-血管紧张素(Ang)Ⅱ-Ang受体(AT)Ⅰ轴引起的血管收缩、增殖、纤维化、促炎的内源性调节因子[1].ACE2能维持RAS系统的平衡.RAS系统中ACE是二肽酶,能水解底物AngⅠ羧基末端的两个氨基酸转化为AngⅡ,AngⅡ是RAS系统中主要的活性肽,Ang Ⅱ与ATI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功能.

    作者:叶秋芳;何燕;杨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选用0.125%罗派卡因250 ml,其中含舒芬太尼0.5 mg/L,以4 ml/h速度进行背景输注,自控注射量2 ml/次,锁定时间20 min.对照组采用全麻;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每100 ml含舒芬太尼100 μg背景输注1ml/h,自控注射量2 ml/次,时间锁定1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12 h、术后 12、24、36 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统计两患者术后 7 d 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记录术后4、8、16、32、48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评价,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差异,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延长,各组 MMSE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在术后12、24、36 h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7 d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延长,各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在术后4、8、16、32 h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时,两组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用硬膜外麻醉及相应的镇痛方式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睡眠和焦虑评分.

    作者:伍小敏;杜忠举;吴跃;于泳健;蔡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有斑块组根据斑块等级分为斑块Ⅰ、Ⅱ级组和斑块Ⅲ级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以6.5%为界限分为控制良好组(HbA1c≤6.5%)和控制不良组(HbA1c>6.5%).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斑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和血脂情况,多功能全定量特种蛋白金标检测仪测定HbA1c.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80例糖尿病患者中,无斑块组9例,斑块Ⅰ级组13例,斑块Ⅱ级组17例,斑块Ⅲ级组41例.各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有斑块组的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斑块Ⅰ级组、斑块Ⅱ级组和斑块Ⅲ级组之间HbA1c、FPG和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显著(P<0.05).斑块Ⅱ级组斑块Ⅲ级组各指标均高于斑块Ⅰ级(P<0.05);斑块Ⅱ级组和斑块Ⅲ级组之间无差异(P>0.05).HbA1c控制良好组和控制不良组之间的颈动脉斑块等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组无斑块和斑块Ⅰ级患者比例高于控制不良组(P<0.05),斑块Ⅱ级和Ⅲ级患者比例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和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r=0.351,P<0.05),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和患者的HbA1c水平、FPG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r=0.413,0.479,0.598,P<0.05),结论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HbA1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正相关,HbA1c控制良好可以改善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永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和脑电双频指数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镇静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和脑电双频指数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 手术后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ICU患者58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右美托咪定(D组)和对照组(C 组).记录不同时间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改良清醒(MOAA/S)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脱机时间,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结果 镇静后各时间点 MAP、RR、HR 和SpO2 无明显差异(P>0.05),与镇静前比较,RR和HR下降明显(P<0.05).与镇静前比较,镇静后各时间点 BIS 值显著下降,MOAA/S评分显著升高(P<0.05).D组镇静后各时间点BIS值明显低于C组(P<0.05).D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低于C组(P<0.05),D组进入ICU至开始脱机时间和脱机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保证ICU机械通气患者术后的镇静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更少.在BIS引导同一镇静程度的水平时,右美托咪定显得更具有优势.

    作者:牟林;乔鲁军;田勇刚;张建;李亚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 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康脑液高、中、低剂量组.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大鼠脑内VEGF mRNA和HGF 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康脑液各剂量组均能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缩小脑梗死体积,增强VEGF mRNA和 HGF mRNA的表达(P<0.05),其中康脑液高、中剂量组作用强于尼莫地平组(P<0.01).结论 康脑液能增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 mRNA及 HGF mRNA的表达,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赵志敏;肖志娟;薛茜;邹玉安;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相关的生物力学特征提供数字模型.方法 采用 CT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Solidworks有限元软件建模,建立了包括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种植体、磁性附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所建立的模型能重现牙颌组织的形态,能够进行三维显示及编辑,并可模拟不同工作状况下各节点的力学改变.结论 CT辅助有限元建模技术能精确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高翔;柴健;王忠厚;周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D-CTA在大型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大型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8例大型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是否行3D-CTA检查分为CTA组(n=21,术前行CT、MRI、3D-CTA检查)及对照组(n=17,术前行 CT、MRI检查).比较两组 SimponⅠ、Ⅱ级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CTA组SimponⅠ、Ⅱ级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CT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P<0.05);CTA 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TA通过显示大型颅底脑膜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与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对制定手术计划有指导意义,在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医源性损伤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顺武;张学军;代垠;犹春跃;王玉玉;李毅;王培;谢明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6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内科综合治疗联合 NIPPV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值、PaO2、SaO2 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 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2、PaCO2、SaO2 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临床疗效好、血气状况改善明显、安全可靠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红娟;郭红荣;鲍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型利钠肽、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减退常较心脏收缩力的减退发生早;且某些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尚好,但仍有循环淤血的改变,所以认为患者的心力衰竭属于舒张功能衰竭[1].B型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与高血压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旨在探讨BNP及CRP水平与高血压患者DHF的相关性.

    作者:葛长江;邱杰夫;陈铁牛;王文荣;孙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趋化因子配体2、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配体(CXCL)2、5在前列腺癌(P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156例PC患者根据其所患病症类型分为三组,PC组8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组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42例,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CXCL2和CXCL5的表达情况.结果 PC组、PIN组的CXCL2和CXCL5的阳性表达率高于BPH组(P<0.05).PC组的CXCL2和CXCL5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IN组(P<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X-CL2和CXCL5在PC组相对表达量,PC组>PIN组>BPH组(P<0.05).结论 CXCL2和CXCL5在PC中高表达.

    作者:刘页玲;尹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