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官继超;寿张飞;谢海英;龚淑文

关键词:腹膜透析, 胰岛素抵抗, 残余肾功能, 替米沙坦
摘要: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观察其能否延缓残余肾功能(RRF)的丢失.方法 入选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80 mg/d,观察时间1年,定期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红蛋白(Hb)、总 Kt/V、总肌酐清除率(Ccr)、甲状旁腺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RRF.结果 研究结束时,对照组HOMA-IR较研究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24±1.41 vs 4.37±1.93,P<0.05),两组患者 RRF 均显著下降,但替米沙坦组较对照组 RRF下降延缓[(3.25± 1.31 vs 2.35±1.20)ml/min,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改善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并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丢失.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顺铂通过抑制RIP活性增强rhTRAIL杀伤肺癌A549细胞

    目的 探讨顺铂(DDP)通过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增强肺癌细胞 A549 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顺铂、Nec-1作用A549细胞后RIP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联合应用DDP+rhTRAIL和Nec-1+rhTRAIL作用后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Western印迹检测DDP+rhTRAIL和Nec-1+rhTRAIL对 A549 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8 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DP+rhTRAIL和Nec-1 +rhTRAIL作用后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DDP和Nec-1能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RIP的蛋白水平,DDP、Nec-1联合rhTRAIL可以实现caspase-8的活化,促进rhTRAIL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凋亡率从(5.9 ±4.93)%提高到(60.5 ±4.93)%和(64.1±5.17)%(P<0.01).抑制率分别提高到(65.5±4.93)% 和(76.3±9.52)%(P<0.01).结论 抑制RIP蛋白活性能增加 A549 细胞对 rhTRAIL 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利于促进rhTRAIL蛋白在治疗NSCLC方面的应用.

    作者:许淑芬;王英凯;刘磊;孙牧男;谭岩;方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概念、病理生理和受损认知域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患病率在25.4%~71.0%[1,2].在剔除脑卒中前认知障碍且仅选择首发脑卒中的住院患者后,显示中国PSCI的患病率为30.7%[3].涂秋云等[4]的研究发现,湖南地区缺血性PSCI的患病率为41.8%.印度近期的相关研究[5]显示,PSCI的患病率为45.1%.PSCI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增加了家庭负担及再发脑卒中的风险[7].本文对PSCI的概念、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作者:张勇;杨百瑜;张振馨;卢祖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提高老年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补体C3、C4水平的作用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提高老年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补体 C3、C4 水平的相关作用.方法 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失代偿期组68例和代偿期组52例,代偿期组患者依照HBV DNA载量分为低度组、中度组和高度组,依照患者应答情况分为完全应答组、部分应答组,另外选取6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补体C3、C4等水平变化.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补体 C3 和补体C4水平显著降低(P<0.05),代偿期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 水平显著高于失代偿期组(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患者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低度组补体C3水平(P<0.05),完全应答组患者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显著高于部分应答组(P<0.05).结论 在老年代偿期异常肝硬化患者治疗中,恩替卡韦能够提高患者补体C3、C4水平,应答与补体恢复呈正相关.

    作者:蔡青春;颜亮;宋琳岚;蒋小燕;陈瑜;汤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深度增强成像测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深度增强成像(EDI)模式检测正常人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脉络膜厚度,探讨不同程度病变对脉络膜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和3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试验组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DR(NDR)组47例、非增殖性DR(NPDR)组54例和增殖性DR(PDR)组67例.应用海德堡SPECTRALIS-OCT EDI模式行黄斑区扫描,分别测量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黄斑中心凹边缘(距中心小凹175 μm)、旁中心凹区边缘(距中心小凹675 μm)的脉络膜厚度.统计学分析脉络膜厚度与年龄、部位的关系,检测不同程度DR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常人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逐渐减小,志愿者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F=7.55,P<0.01;P均<0.05).黄斑中心凹边缘平均脉络膜厚度大于旁中心凹区边缘(t=3.13,P<0.01).对照组、NDR 组、NPDR 组和PDR组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78.52±28.31)μm,(258.36±25.73)μm,(231.34±21.90)μm,(211.25±23.47)μm,各组之间差异显著(F=66.69,P<0.01).随着DR程度的增加,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明显减小,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EDI OCT能清晰显示脉络膜结构特点.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变薄,且随着DR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显著.

    作者:杜兆东;胡丽婷;刘鹏辉;董方;孟旭霞;赵桂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管通透性增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正常的血管通透性是维持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平衡的关键因素.烧伤、休克、脓毒症等严重致病因素及慢性炎症反应、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慢性致病因素,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结构与功能破坏,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成为组织水肿、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的关键环节,严重影响着疾病的预后与转归[1].本文对血管高通透性发生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改霞;刘圣君;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营养状况、肝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究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联合支持对肝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营养状况、肝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肝衰竭行肝移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EN联合 PN支持,对照组患者仅给予PN;在术后第1天和第10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0d后,研究组患者体重、上臂围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0天相对于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出现显著上升(P<0.05);术后10 d研究组ALT、TBIL、DBIL与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1.004;P=0.316).结论 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给予 EN与 PN联合支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史艳敏;曲红岩;魏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选用0.125%罗派卡因250 ml,其中含舒芬太尼0.5 mg/L,以4 ml/h速度进行背景输注,自控注射量2 ml/次,锁定时间20 min.对照组采用全麻;术后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每100 ml含舒芬太尼100 μg背景输注1ml/h,自控注射量2 ml/次,时间锁定1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12 h、术后 12、24、36 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统计两患者术后 7 d 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记录术后4、8、16、32、48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评价,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差异,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延长,各组 MMSE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在术后12、24、36 h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7 d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随着术后镇痛时间的延长,各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在术后4、8、16、32 h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时,两组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用硬膜外麻醉及相应的镇痛方式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并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睡眠和焦虑评分.

    作者:伍小敏;杜忠举;吴跃;于泳健;蔡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通气配合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的效果稳定性.方法 收集行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无创通气组42例在经插管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的支持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介入诊疗,鼻导管吸氧组40例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情况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在支气管镜诊疗结束时、诊疗结束后30 min、1h,分别测定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次数以及氧合指数.结果 所有患者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合指数均具有显著差异,无创通气组优于鼻导管吸氧组(均P<0.05).结论 对于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时,选择无创通气比经鼻导管吸氧更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李海涛;李帅;蔡志刚;王伯丽;石芳;齐天杰;阎锡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CA125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究老年卵巢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血CA125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 以2008 ~2010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2例老年卵巢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NAC前后血 CA125的变化规律,随访30~52个月(平均46个月),得出CA125 与卵巢癌复发、生存期等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 NAC后,老年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后期随访中,CA125≤35 U/ml组卵巢癌复发率低于CA125>35 U/ml组的70.0%,复发时间[(15.2±2.7)个月]长于CA125>35 U/ml组的(4.3±1.6)个月,且两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35 U/ml组与CA125>35 U/ml 组总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0.7 ±6.5)个月(95%CI 32.49 ~49.56)及(28.9 ±7.6)个月(95%CI 20.24~38.32),CA125≤35 U/ml组生存率明显高于CA125>35 U/ml组(P<0.05).结论 NAC能显著降低老年卵巢癌患者的 CA125 水平,监测CA125水平变化对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CA125指标可辅助判定肿瘤复发情况、评估生存状况,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作者:刘恩令;糜若然;周玉秀;王立群;张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和脑电双频指数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镇静作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和脑电双频指数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 手术后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ICU患者58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右美托咪定(D组)和对照组(C 组).记录不同时间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改良清醒(MOAA/S)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脱机时间,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结果 镇静后各时间点 MAP、RR、HR 和SpO2 无明显差异(P>0.05),与镇静前比较,RR和HR下降明显(P<0.05).与镇静前比较,镇静后各时间点 BIS 值显著下降,MOAA/S评分显著升高(P<0.05).D组镇静后各时间点BIS值明显低于C组(P<0.05).D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低于C组(P<0.05),D组进入ICU至开始脱机时间和脱机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保证ICU机械通气患者术后的镇静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更少.在BIS引导同一镇静程度的水平时,右美托咪定显得更具有优势.

    作者:牟林;乔鲁军;田勇刚;张建;李亚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柴胡颗粒治疗高脂饲料致豚鼠胆囊炎的机制

    目的 探讨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机制.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大柴胡颗粒组(4、8 g/kg)组、消炎利胆片组(1.2 g/kg).采用饮饲法复制胆囊炎豚鼠模型,观察大柴胡颗粒对胆囊炎豚鼠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胆囊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情况.结果 大柴胡颗粒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胆囊炎豚鼠血清ET含量(P<0.01),并可显著降低胆囊组织TNF-α表达(P<0.05).但大柴胡颗粒组对血清NO、TNF-α含量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大柴胡颗粒对胆囊炎豚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ET水平及降低胆囊组织TNF-α表达有关,其他的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卢金福;许惠琴;张志芬;王兆龙;李娟;喻斌;吕高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及预后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MED)以及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98例行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技术治疗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行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MED治疗LDH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MED组术后平均4 d 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10.5 d;平均15.3 d生活自理,6 w恢复工作.随访3~12个月后,MED组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2.768,P<0.05).MED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815,P<0.05).临床评分结果显示,MED组ODI及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ME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病程、多节段病变、恐惧及焦虑心理、术后功能锻炼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多节段病变、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 MED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ED术治疗LDH术后恢复快、效果较好,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无多节段病变及坚持术后功能锻炼是影响其治疗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高嵩;杨光;田书建;罗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兔体外凝血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青紫蓝家兔通过静脉注射组织因子复制DIC模型.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聚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 注射组织因子至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缩短(P<0.05),15、4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延长(P<0.05),注射组织因子后的血样品,FDP检测均出现乳胶颗粒凝集;经硫化氢处理,注射组织因子前血浆PT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组 APTT延长(P<0.05),FDP检测未出现乳胶颗粒凝集;注射组织因子5 min时,中、高剂量组PT较对照组延长(P<0.05),高剂量组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15、45 min时,PT仅在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延长(P<0.05),APTT在中、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均延长(P<0.05);FDP检测,5和15 min时中、高剂量组的乳胶颗粒凝集较对照组明显减弱,45 min时,各组的乳胶颗粒凝集均不明显.结论 硫化氢对实验性DIC动物体外凝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乾坤;潘榆春;何坤;贾大平;李伟;姜玉新;王国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以 VD 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用 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21篇研究,质量普遍偏低,经Meta分析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VD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其汇总OR 4.21(95%CI 3.13~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在改善简易智力状态速检表(MMSE)评分方面,采用补肾活血法效果优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WMD 3.88(95%CI 3.3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VD患者,在总体有效率、改善MMSE方面,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比较有可能更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郭强;赵欢;杨东东;史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测

    目的 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探讨糖尿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成2组,36例为伴发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糖尿病组),44例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膀胱初始尿意容量,膀胱大容量,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增高,逼尿肌不稳定及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及预测术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刘芳;杨小荣;刘焕兵;尹林;张燕华;余绍青;方继伟;熊晶;龚燕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 探讨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6例家族性胃癌患者以及同期收治的752例散发性胃癌患者,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家族性胃癌年龄≤50 岁患者远高于散发性胃癌同年龄段比例(P<0.001).低分化者所占比例高于散发性胃癌患者(P=0.016).家族性胃癌患者五年整体生存率明显低于散发性胃癌(P<0.001),进一步将肿瘤按T分期以及N分期划分,T1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T2期家族性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0 1).T4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N3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差异显著(P<0.001).两组间其他T分期以及N分期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家族性胃癌患者的预后与N分期有关,而散发性胃癌患者的预后与的影响因素为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以及N分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家族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散发性胃癌相比较,家族性胃癌具有预后较差、分化较低的特点,并且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家族性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宋哲宇;王大广;李腾飞;闫世贤;所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体外心脏震波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对大鼠心肌梗死后(MI)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10)及 CSWT 组(n=10).CSWT 治疗4 w 后,取各组心肌样本进行TUNEL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Western 印迹检测 Bax、Bcl-2和 Caspase-3 蛋白表达.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MI 和CSWT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增高,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CSWT组较MI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下调,Bcl-2则表达上调(P<0.05).结论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明显增加,体外心脏震波可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减轻左心室纤维化.

    作者:杨文慧;郭涛;杨莉;华宝桐;杨萍;王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树突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巨噬细胞、树突细胞(DCs)和T细胞等介导的免疫反应,促进AS的病程进展[1];其他因素还包括肌成纤维细胞的累积、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扩张,尤其是蛋白聚糖、胶原和弹性蛋白.炎症环境、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终会导致内膜细胞凋亡,若凋亡的细胞不能迅速有效被邻近吞噬细胞吸收,则成为二次坏死,连同触发主细胞的坏死,形成坏死核心[1].继而随着细化纤维瘢痕,形成脆弱的斑块表型,而后者常导致斑块破裂及管腔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骤停及中风斑块形成的主要来源.

    作者:尹玉洁;马柳一;位庚;刘焕;贾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观察其能否延缓残余肾功能(RRF)的丢失.方法 入选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80 mg/d,观察时间1年,定期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红蛋白(Hb)、总 Kt/V、总肌酐清除率(Ccr)、甲状旁腺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RRF.结果 研究结束时,对照组HOMA-IR较研究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24±1.41 vs 4.37±1.93,P<0.05),两组患者 RRF 均显著下降,但替米沙坦组较对照组 RRF下降延缓[(3.25± 1.31 vs 2.35±1.20)ml/min,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改善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并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丢失.

    作者:官继超;寿张飞;谢海英;龚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盐饮食对更年期焦虑小鼠海马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钠-钾-氯离子失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对更年期焦虑症小鼠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钠-钾-氯离子共转运体1(NKCC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其中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经高盐饮食干预1个月后,HE染色观察脑部结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KCC2、NKCC1表达情况.结果 高盐饮食使更年期焦虑小鼠海马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细胞轮廓模糊,出现大量的空泡现象,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间隙明显增大;模型组KCC2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高盐饮食组阳性细胞极少;模型组NKCC1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高盐饮食组阳性细胞增多更明显.结论 高盐饮食加重更年期焦虑症的发生可能与KCC2及 NKCC1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有关.

    作者:秦莉花;李晟;叶丽芝;黄宽;陈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