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顺铂通过抑制RIP活性增强rhTRAIL杀伤肺癌A549细胞

许淑芬;王英凯;刘磊;孙牧男;谭岩;方艳秋

关键词:重组TRAIL蛋白,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 探讨顺铂(DDP)通过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增强肺癌细胞 A549 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顺铂、Nec-1作用A549细胞后RIP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联合应用DDP+rhTRAIL和Nec-1+rhTRAIL作用后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Western印迹检测DDP+rhTRAIL和Nec-1+rhTRAIL对 A549 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8 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DP+rhTRAIL和Nec-1 +rhTRAIL作用后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DDP和Nec-1能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RIP的蛋白水平,DDP、Nec-1联合rhTRAIL可以实现caspase-8的活化,促进rhTRAIL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凋亡率从(5.9 ±4.93)%提高到(60.5 ±4.93)%和(64.1±5.17)%(P<0.01).抑制率分别提高到(65.5±4.93)% 和(76.3±9.52)%(P<0.01).结论 抑制RIP蛋白活性能增加 A549 细胞对 rhTRAIL 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利于促进rhTRAIL蛋白在治疗NSCLC方面的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Narcotrend脑电监测在胸腔镜下老年患者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快通道心脏麻醉是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使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缩短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是一种以脑电分析为基础的麻醉深度监测仪[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有研究表明[2],Narcotrend指数(NI)可以有效反映复合麻醉过程中麻醉深度的变化,指导麻醉药物合理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讨Narcotrend脑电监测仪在胸腔镜下老年患者瓣膜置换术快通道心脏麻醉中的有效性.

    作者:许厚仁;郭锐;王力峰;邓云菱;钟茂林;彭道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趋化因子配体2、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配体(CXCL)2、5在前列腺癌(P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156例PC患者根据其所患病症类型分为三组,PC组8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组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42例,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CXCL2和CXCL5的表达情况.结果 PC组、PIN组的CXCL2和CXCL5的阳性表达率高于BPH组(P<0.05).PC组的CXCL2和CXCL5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IN组(P<0.05).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X-CL2和CXCL5在PC组相对表达量,PC组>PIN组>BPH组(P<0.05).结论 CXCL2和CXCL5在PC中高表达.

    作者:刘页玲;尹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LC组和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各25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24 h收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8 T淋巴细胞比例,并计算CD4 T/CD8 T淋巴细胞比例比值.采用胞内染色方法分析外周血干扰素(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结果 与手术前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8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LC 组患者外周血 CD4/CD8 T 细胞比例比值未出现显著变化;OC 组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手术前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 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外周血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LC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要轻于OC,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仕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深度增强成像测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深度增强成像(EDI)模式检测正常人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黄斑脉络膜厚度,探讨不同程度病变对脉络膜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和3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试验组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DR(NDR)组47例、非增殖性DR(NPDR)组54例和增殖性DR(PDR)组67例.应用海德堡SPECTRALIS-OCT EDI模式行黄斑区扫描,分别测量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黄斑中心凹边缘(距中心小凹175 μm)、旁中心凹区边缘(距中心小凹675 μm)的脉络膜厚度.统计学分析脉络膜厚度与年龄、部位的关系,检测不同程度DR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常人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逐渐减小,志愿者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显著(F=7.55,P<0.01;P均<0.05).黄斑中心凹边缘平均脉络膜厚度大于旁中心凹区边缘(t=3.13,P<0.01).对照组、NDR 组、NPDR 组和PDR组黄斑区平均脉络膜厚度分别为:(278.52±28.31)μm,(258.36±25.73)μm,(231.34±21.90)μm,(211.25±23.47)μm,各组之间差异显著(F=66.69,P<0.01).随着DR程度的增加,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明显减小,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EDI OCT能清晰显示脉络膜结构特点.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变薄,且随着DR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显著.

    作者:杜兆东;胡丽婷;刘鹏辉;董方;孟旭霞;赵桂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耐量异常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的老年男性冠心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 将114例老年男性CAD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NGT组)、糖耐量异常组(IGT组)、糖尿病组(DM组).分析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代谢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将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糖耐量结果显示,DM 组和 IGT组的 FPG、PPG、HbA1c水平明显高于 NGT 组(P<0.05);血脂代谢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IGT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DM组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患病率明显高于IGT和NGT组(P<0.05,P<0.01);DM组和IGT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性患病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结论 IGT的老年男性CAD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以更为严重、多支、弥漫性病变为主.

    作者:曹玉莉;喻明;朱近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因T2DM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2 h PG和HbA1 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提高、HOMA-IR降低、体质指数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 DM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上加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雯;陈一丁;钱铁镛;姚伟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肺透明细胞癌(CLCC)是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中非常少见的一类,2004年WHO关于肺癌新分类中CLCC属于大细胞癌中的变异型,因发病率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目前对肺透明细胞癌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关于诊断、治疗亦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且误诊率较高.我院2015年5月收治1例老年男性CLCC的患者,现作一综述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

    作者:马建赢;唐燕华;项海燕;李金;罗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那可丁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那可丁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用四甲基耦氮唑蓝(MTT)法检测 SKOV3 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凋亡率及细胞中 S 期激酶关联蛋白2(Skp2)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那可丁对SKOV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存在着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P<0.05).联合用药组SKOV3细胞凋亡率[(36.45±3.06)%,(39.56±4.91)%]高于顺铂组[(28.25±3.40)%](P<0.05);与对照组相比,SKOV3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各用药组SKOV3细胞中Skp2和FGF-2 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又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 那可丁提高了顺铂对SKOV3细胞的敏感性,其与顺铂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作者:申薇;梁冰锋;秦金金;李秋颖;付雪莲;程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吾尔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样本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维吾尔族AD患者180例,以同年龄段健康者17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定认知功能,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AD组MMSE分值、ADAS-Cog总分及各因子分、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双侧CCA、右侧ICA的IMT值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P<0.05或<0.01),且双侧CCA、右侧ICA的IMT值与MMSE、ADAS-Cog评分有显著相关性(β=-0.871,0.642,0.572,-0.771,0.659,-0.512,P<0.05或P<0.01).结论 维吾尔族AD 患者存在颈部粥样硬化改变,且双侧CCA、右侧ICA的IMT与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艳;朱宏;杨超;古丽阿不都克然木;王姗;马晓洁;李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CHF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予以药物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和对应的血清 NT-proBNP水平.随访1年,比较不同血清NT-proBNP水平患者的再住院率与生存率,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上升,心功能分级与血清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各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为2 000~4 999 pg/ml时患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5 000~9 000 pg/ml及≥9 001 pg/ml的患者,但生存率显著高于5 000~9 000 pg/ml及≥9 001 pg/ml的患者(均P<0.05).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再住院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 NT-proBNP水平与CHF患者再住院率存在正相关联系,与生存率存在负相关联系,对其进行监测对于CHF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和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3例、高危组30例;按治疗结果分为两个亚组:好转组(75例)和恶化组(33例),另选取同期50例老年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并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PCT及CRP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非脓毒症组(P<0.05);中、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好转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第7 天 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恶化组的第3、7天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第1天(P<0.05),恶化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第3、7天(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58,P<0.05),CRP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PCT水平可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

    作者:樊楚明;杨欣悦;任靖宇;张洪波;茹今;陈庆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体外心脏震波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对大鼠心肌梗死后(MI)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0)、MI组(n=10)及 CSWT 组(n=10).CSWT 治疗4 w 后,取各组心肌样本进行TUNEL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Western 印迹检测 Bax、Bcl-2和 Caspase-3 蛋白表达.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MI 和CSWT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增高,Bax和Caspase-3表达显著上调,Bcl-2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CSWT组较MI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纤维化程度均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下调,Bcl-2则表达上调(P<0.05).结论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明显增加,体外心脏震波可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减轻左心室纤维化.

    作者:杨文慧;郭涛;杨莉;华宝桐;杨萍;王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慢复流老年患者白细胞介素-33/ST2信号通路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慢复流老年患者L-33/ST2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行PCI患者210例,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常规测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白细胞介素(IL)-33和ST2 mRNA和蛋白测定,所有患者接受PCI治疗后根据术后心肌灌注分级分为慢复流组72例和正常血流组138例,分析IL-33和ST2 mRNA和蛋白表达与老年患者PCI术后慢复流的相关性.结果 ①慢复流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较正常复流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②慢复流组 IL-33、ST2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复流组显著升高(P<0.0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TC、LDL、IL-33 mRNA、IL-33蛋白、ST2 mRNA和 ST2 蛋白是 PCI术后发生慢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 IL-33和ST2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导致PCI术后老年患者发生慢复流,因此IL-33/ST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PCI术后慢复流的发生.

    作者:蓝景生;张震;罗薇;覃梓庆;赵艳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地佐辛、芬太尼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效果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D组关腹前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F 组给予芬太尼0.5 mg.记录患者诱导前(T0)、术毕(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10 min(T4)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围拔管期各时点心血管反应相似(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D组躁动、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围拔管期,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张清;马思杰;王晓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随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心病(CHD)[1].目前CHD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与个体的性格有明显的关系,尤其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2,3].本研究分析 A 型性格与CHD 患者发生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

    作者:薄海美;王志军;周建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肝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营养状况、肝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究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联合支持对肝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营养状况、肝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肝衰竭行肝移植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EN联合 PN支持,对照组患者仅给予PN;在术后第1天和第10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0d后,研究组患者体重、上臂围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0天相对于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出现显著上升(P<0.05);术后10 d研究组ALT、TBIL、DBIL与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1.004;P=0.316).结论 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给予 EN与 PN联合支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史艳敏;曲红岩;魏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轻型肝性脑病患者脑电图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轻型肝性脑病(HE)患者脑电图(EEG)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肝硬化合并血氨升高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观察脑电图监测HE敏感性及特异性,将41例肝硬化合并血氨升高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为3组,并按有无HE临床体征分为2组,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分为2组,按临床相关指标分为5组,分别与相应EEG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E患者脑电波异常主要为 α频率变慢,脑电图异常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脑电图可以作为轻型HE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安爽;季慧范;杨文轩;周鸿捷;张泽天;郭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兔体外凝血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青紫蓝家兔通过静脉注射组织因子复制DIC模型.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聚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 注射组织因子至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缩短(P<0.05),15、4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延长(P<0.05),注射组织因子后的血样品,FDP检测均出现乳胶颗粒凝集;经硫化氢处理,注射组织因子前血浆PT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组 APTT延长(P<0.05),FDP检测未出现乳胶颗粒凝集;注射组织因子5 min时,中、高剂量组PT较对照组延长(P<0.05),高剂量组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15、45 min时,PT仅在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延长(P<0.05),APTT在中、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均延长(P<0.05);FDP检测,5和15 min时中、高剂量组的乳胶颗粒凝集较对照组明显减弱,45 min时,各组的乳胶颗粒凝集均不明显.结论 硫化氢对实验性DIC动物体外凝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乾坤;潘榆春;何坤;贾大平;李伟;姜玉新;王国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相关的生物力学特征提供数字模型.方法 采用 CT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Solidworks有限元软件建模,建立了包括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种植体、磁性附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所建立的模型能重现牙颌组织的形态,能够进行三维显示及编辑,并可模拟不同工作状况下各节点的力学改变.结论 CT辅助有限元建模技术能精确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高翔;柴健;王忠厚;周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和病理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经皮肾穿刺确诊 IMN 743例,分为老年组(≥60 岁)和青中年组(18 ~59 岁),比较分析两组临床与病理资料特点.结果 老年组125例(16.82%),青中年组618例(83.18%).老年组平均年龄(65.85±6.12)岁,男:女=2.57:1.老年组镜下血尿和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青中年组,生化指标检查中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青中年组,尿素氮低于青中年组,肌酐高于青中年组(P<0.05),两组尿酸、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无差异(P>0.05).老年组中膜性肾病Ⅱ期、Ⅰ期发病率较常见,分别为65例(52.00%)、54例(43.20%),二者发病率占老年组119例(95.20%),肾小管间质病变45例(36.00%)高于青中年组82例(13.27%).结论 老年IMN患者高血压、镜下血尿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青中年组偏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影响,老年IM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明显低于青中年患者,以Ⅰ期、Ⅱ期为主,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青中年偏多;老年IM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有一定差异,临床治疗上应各有侧重.

    作者:张新鹏;高丹;韩梅;娄岩;杨帆;刘树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