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测

刘芳;杨小荣;刘焕兵;尹林;张燕华;余绍青;方继伟;熊晶;龚燕锋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糖尿病, 尿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探讨糖尿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成2组,36例为伴发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糖尿病组),44例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膀胱初始尿意容量,膀胱大容量,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增高,逼尿肌不稳定及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及预测术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身体活动对老年人住院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线身体活动对老年人住院状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268例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基线调查身体活动、身体功能及自测健康,追踪1年,调查住院状况,并做相关分析.结果 每周活动量≥1000 kCal的老年人较久坐者住院风险率显著降低,住院床日数明显减少;但是控制了慢性疾病数目、日常生活能力(ADL)受限及自评健康等因素后,上述关系减弱.每周活动量500 ~999 kCal显著降低住院风险及住院床日,而且控制了慢性疾病数目、ADL受限及自评健康等因素后,上述关系不变.结论 积极参与身体活动的老年人相对于较少参与身体活动的老年人住院风险显著降低,住院次数和天数均显著减少.

    作者:李艳玲;田红英;朱思伟;陈娇;李兆珍;张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观察其能否延缓残余肾功能(RRF)的丢失.方法 入选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80 mg/d,观察时间1年,定期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红蛋白(Hb)、总 Kt/V、总肌酐清除率(Ccr)、甲状旁腺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RRF.结果 研究结束时,对照组HOMA-IR较研究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24±1.41 vs 4.37±1.93,P<0.05),两组患者 RRF 均显著下降,但替米沙坦组较对照组 RRF下降延缓[(3.25± 1.31 vs 2.35±1.20)ml/min,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改善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并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丢失.

    作者:官继超;寿张飞;谢海英;龚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透明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肺透明细胞癌(CLCC)是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中非常少见的一类,2004年WHO关于肺癌新分类中CLCC属于大细胞癌中的变异型,因发病率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目前对肺透明细胞癌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关于诊断、治疗亦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且误诊率较高.我院2015年5月收治1例老年男性CLCC的患者,现作一综述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

    作者:马建赢;唐燕华;项海燕;李金;罗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12、-18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常安联合舒普深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12 和 IL-18 的影响.方法 收集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依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普深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常安联合舒普深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 IL-1、IL-12 和IL-18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L-1、IL-12和IL-18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更明显(P<0.05).结论 美常安联合舒普深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IL-1、IL-12 和IL-18的含量,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廖如奕;姚萍;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D-CTA在大型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大型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8例大型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是否行3D-CTA检查分为CTA组(n=21,术前行CT、MRI、3D-CTA检查)及对照组(n=17,术前行 CT、MRI检查).比较两组 SimponⅠ、Ⅱ级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CTA组SimponⅠ、Ⅱ级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CT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P<0.05);CTA 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TA通过显示大型颅底脑膜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与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对制定手术计划有指导意义,在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医源性损伤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顺武;张学军;代垠;犹春跃;王玉玉;李毅;王培;谢明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体心理衰老主要特征和测评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衰老与心理学相关的探索正在兴起.有研究提示,保持协调、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助于成功老龄化和延缓衰老,个体的主观认识和内心体验可影响其行为方式或思想状态,对自身产生正性或负性的影响,延缓或加剧衰老的进程[1].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延缓衰老、抗衰老.现笔者从人体衰老的心理学角度就心理衰老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测评方法的研究动态进行概括.

    作者:龙耀;艾美玲;邓鹏飞;周璇;曾妮;吴磊;黄河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 LC组和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各25例.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24 h收集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8 T淋巴细胞比例,并计算CD4 T/CD8 T淋巴细胞比例比值.采用胞内染色方法分析外周血干扰素(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结果 与手术前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CD8 T细胞比例与术前相比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LC 组患者外周血 CD4/CD8 T 细胞比例比值未出现显著变化;OC 组患者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比值显著降低(P<0.05).与手术前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相比,手术后24 h LC组患者外周血 IFN-γ+CD4 T细胞比例和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均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而OC组患者术后24 h外周血IFN-γ+CD4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外周血穿孔素阳性CD8 T细胞比例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LC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要轻于OC,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仕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NBQX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电活动及5-羟色胺受体的影响

    目的 研究6-羟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后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中锥体神经元电活动增强及5-羟色胺(5-HT)1A受体敏感性下降与AMPA/KA受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记录的方法观察6-OHDA损毁大鼠 SNc后,颈静脉应用AM-PA/KA受体阻滞剂NBQX,进一步局部应用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后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 颈静脉应用 AMPA/KA受体阻滞剂NBQX后,帕金森病(PD)组大鼠锥体神经元爆发式放电比例明显降低(P<0.05),放电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进一步局部应用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后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MPA/KA受体阻滞剂对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电活动增强有恢复作用;5-HT1A受体敏感性下降可能与AMPA/KA受体关系不大.

    作者:王爽;高捷;王军;刘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树突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巨噬细胞、树突细胞(DCs)和T细胞等介导的免疫反应,促进AS的病程进展[1];其他因素还包括肌成纤维细胞的累积、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扩张,尤其是蛋白聚糖、胶原和弹性蛋白.炎症环境、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终会导致内膜细胞凋亡,若凋亡的细胞不能迅速有效被邻近吞噬细胞吸收,则成为二次坏死,连同触发主细胞的坏死,形成坏死核心[1].继而随着细化纤维瘢痕,形成脆弱的斑块表型,而后者常导致斑块破裂及管腔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脏骤停及中风斑块形成的主要来源.

    作者:尹玉洁;马柳一;位庚;刘焕;贾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活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缺血再灌注组(n=30)、姜黄素治疗组(n=30).以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各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96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侧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活性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变化.比色法测定损伤侧脑组织含有伊文思蓝(EB)的量,动态观察该侧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 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逐渐延长,MMP-2表达能力、EB含量均逐渐增加,48 h达峰,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各组之间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姜黄素治疗组 MMP-2表达、EB 含量在各个时间点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同时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的表达,增加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一凡;杨霄鹏;曾志磊;白宏英;娄季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有斑块组根据斑块等级分为斑块Ⅰ、Ⅱ级组和斑块Ⅲ级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以6.5%为界限分为控制良好组(HbA1c≤6.5%)和控制不良组(HbA1c>6.5%).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斑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和血脂情况,多功能全定量特种蛋白金标检测仪测定HbA1c.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80例糖尿病患者中,无斑块组9例,斑块Ⅰ级组13例,斑块Ⅱ级组17例,斑块Ⅲ级组41例.各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有斑块组的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斑块Ⅰ级组、斑块Ⅱ级组和斑块Ⅲ级组之间HbA1c、FPG和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显著(P<0.05).斑块Ⅱ级组斑块Ⅲ级组各指标均高于斑块Ⅰ级(P<0.05);斑块Ⅱ级组和斑块Ⅲ级组之间无差异(P>0.05).HbA1c控制良好组和控制不良组之间的颈动脉斑块等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组无斑块和斑块Ⅰ级患者比例高于控制不良组(P<0.05),斑块Ⅱ级和Ⅲ级患者比例低于控制不良组(P<0.05).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和患者的年龄呈正相关(r=0.351,P<0.05),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和患者的HbA1c水平、FPG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r=0.413,0.479,0.598,P<0.05),结论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HbA1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正相关,HbA1c控制良好可以改善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永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家兔体外凝血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化氢对组织因子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青紫蓝家兔通过静脉注射组织因子复制DIC模型.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聚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 注射组织因子至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缩短(P<0.05),15、45 min时,APTT和PT较注射前延长(P<0.05),注射组织因子后的血样品,FDP检测均出现乳胶颗粒凝集;经硫化氢处理,注射组织因子前血浆PT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组 APTT延长(P<0.05),FDP检测未出现乳胶颗粒凝集;注射组织因子5 min时,中、高剂量组PT较对照组延长(P<0.05),高剂量组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15、45 min时,PT仅在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延长(P<0.05),APTT在中、高剂量时较对照组均延长(P<0.05);FDP检测,5和15 min时中、高剂量组的乳胶颗粒凝集较对照组明显减弱,45 min时,各组的乳胶颗粒凝集均不明显.结论 硫化氢对实验性DIC动物体外凝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乾坤;潘榆春;何坤;贾大平;李伟;姜玉新;王国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老年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老年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通过测定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FeNO水平和肺功能的检测结果,比较其与健康对照组的 FeNO水平、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肺功能差异,以及在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250)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FeNO水平、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肺功能差异.结果 哮喘组的肺功能检查指标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而 FeNO和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则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8.66、25.33,P<0.05).FeNO 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 FEV1/FVC 肺功能监测及痰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96、4.95,P<0.05).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FEV1/FVC、FeNO等评价指标差异显著(F=4.32、8.66、25.33,P<0.05).另外,随着患者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3、6个月,患者的FEV1/FVC、FeNO等评价指标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结论 FeNO测定对支气管哮喘的敏感性较其他2 项检查灵敏度高,FeNO测定可以有效反映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承斌;丁明霞;常媛媛;卢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顺铂通过抑制RIP活性增强rhTRAIL杀伤肺癌A549细胞

    目的 探讨顺铂(DDP)通过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增强肺癌细胞 A549 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印迹检测顺铂、Nec-1作用A549细胞后RIP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联合应用DDP+rhTRAIL和Nec-1+rhTRAIL作用后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Western印迹检测DDP+rhTRAIL和Nec-1+rhTRAIL对 A549 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8 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DP+rhTRAIL和Nec-1 +rhTRAIL作用后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DDP和Nec-1能显著降低A549细胞中RIP的蛋白水平,DDP、Nec-1联合rhTRAIL可以实现caspase-8的活化,促进rhTRAIL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凋亡率从(5.9 ±4.93)%提高到(60.5 ±4.93)%和(64.1±5.17)%(P<0.01).抑制率分别提高到(65.5±4.93)% 和(76.3±9.52)%(P<0.01).结论 抑制RIP蛋白活性能增加 A549 细胞对 rhTRAIL 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利于促进rhTRAIL蛋白在治疗NSCLC方面的应用.

    作者:许淑芬;王英凯;刘磊;孙牧男;谭岩;方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80岁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PFNA组各3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卧床时间、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等,并进行比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3、6 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卧床时间、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内科并发症加重率、死亡率均优于PFNA组(P<0.05);而 PFNA组住院期间总费用、术中出血量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较PFNA内固定术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减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但存在住院费用高、术中出血量大的问题.因此,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取得大的临床受益.

    作者:薛金伟;戴富强;姜源涛;凌丽;许玉娜;曹婧;张敏;焦建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活习惯与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相关性

    目的 调查老年瘙痒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城乡、年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市市区及农村老年人1000例,进行皮肤瘙痒评定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具有经常吃辛辣海鲜类食物、饮水少、经常喝咖啡喝浓茶、洗澡温度较高、洗澡次数多、经常用碱性洗涤物洗澡、不用保湿类护肤措施、经常用碱性洗涤品洗涤衣物、内衣着装较紧等生活习惯的老年人瘙痒症的发生率高(P均<0.05),反之则低.结论 老年人应少吃辛辣海鲜类食物,多饮水,减少碱性清洁剂对皮肤的刺激,注意保湿和护肤,降低瘙痒症的发生.

    作者:窦娜;李丹;马素慧;杨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3例、高危组30例;按治疗结果分为两个亚组:好转组(75例)和恶化组(33例),另选取同期50例老年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并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PCT及CRP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非脓毒症组(P<0.05);中、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好转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第7 天 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恶化组的第3、7天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第1天(P<0.05),恶化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第3、7天(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58,P<0.05),CRP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PCT水平可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

    作者:樊楚明;杨欣悦;任靖宇;张洪波;茹今;陈庆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相关的生物力学特征提供数字模型.方法 采用 CT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Solidworks有限元软件建模,建立了包括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种植体、磁性附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所建立的模型能重现牙颌组织的形态,能够进行三维显示及编辑,并可模拟不同工作状况下各节点的力学改变.结论 CT辅助有限元建模技术能精确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高翔;柴健;王忠厚;周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创通气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通气配合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的效果稳定性.方法 收集行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无创通气组42例在经插管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的支持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介入诊疗,鼻导管吸氧组40例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情况下进行电子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在支气管镜诊疗结束时、诊疗结束后30 min、1h,分别测定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次数以及氧合指数.结果 所有患者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合指数均具有显著差异,无创通气组优于鼻导管吸氧组(均P<0.05).结论 对于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时,选择无创通气比经鼻导管吸氧更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李海涛;李帅;蔡志刚;王伯丽;石芳;齐天杰;阎锡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随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心病(CHD)[1].目前CHD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与个体的性格有明显的关系,尤其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2,3].本研究分析 A 型性格与CHD 患者发生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

    作者:薄海美;王志军;周建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