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斓;王燕嬉;张伟
急性肺栓塞临床上表现为突然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慢性肺栓塞的症状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临床上对出血倾向和过敏患者,通常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1〕。本研究旨在探讨瑞替普酶治疗肺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国强;张玉华;燕朋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肠内组(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组(单独肠外营养支持),分别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临床症状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三组血清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 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升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 P<0.05);治疗后三组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 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 P<0.05);三组的好转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273,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独肠内或者肠外营养支持。
作者:杨兆华;鄂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同时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 E 峰与 A 峰比值(E /A)、左室射血分数(LVEF)都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易志刚;郭文安;吴娟;吴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60周岁以上老年人75人,随机分为练功组(n =38)和对照组(n =37),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三次,每次1 h,共12 w,对照组则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试验前和12 w练功后对两组老年人躯干柔韧性、肩关节柔韧性、肺活量、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进行测试。结果练功12 w 后,练功组躯干柔韧性、肩关节柔韧性、下肢力量较练功前显著改善(P<0.05),肺活量和握力较练功前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能有效提高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柔韧和下肢力量,增强骨骼肌的功能,可以延缓及防治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宾;马士荣;胡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被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患者根据扫描时间分为术后1、6、12、24 h 组,对血管增强图像、虚拟平扫(VNCT)进行分析以及病灶区域(ROI)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组 ROI 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可以对蛛网膜下腔真实出血量做出估测,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首选的检查。
作者:刘新爱;郭君武;师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 D-D)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肺炎患者80例,按照美国感染学会/美国胸科学会(IDSA /ATS)2007年订制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重症 CAP 组及普通 CAP 组,分别检测其入院时及抗感染治疗后的血浆 FBG、D-D 的浓度,并以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 FBG 及 D-D 水平。结果①老年重症 CAP 组与普通 CAP组相比,FBG、D-D 含量明显升高(P<0.05)。②老年 CAP 组与对照组相比,D-D、FBG 水平显著升高(P<0.05)。③老年 CAP 组治疗后血 FBG、D-D 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①血浆 D-D 及 FBG 水平与老年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②老年肺炎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性疾病的风险。③治疗前后血浆 D-D 及 FBG 水平的变化与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
作者:陈静;王欠欠;丁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2009~2013年感染性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189株,其中肠道内感染菌株132株,肠道外感染的57株。肠道外感染的菌株多来源于肝胆疾病(20例)、血液系统肿瘤(10例)等患者的血液(26.3%)、胆汁(21.1%)等标本。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多发于夏秋季,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肠道内与肠道外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率存在差别,但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均有较高的耐药率(>51.1%),肠道外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仅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美洛培南较敏感(耐药率<10%)。结论该地区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高发于夏秋季、中老年人,以肠道内感染常见,但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肠道外感染多见于肝胆疾病、肿瘤等患者,耐药率较高且在不断上升。临床医师应根据感染部位区别对待,参考药敏选药并继续加强监测。
作者:万颖;陈晓;余斐;张文;陈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其调控脑损伤血清标志蛋白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 TBI 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量表(NCSE)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 FIM)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蛋白 S100B 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治疗后认知功能都得到显著改善,表现为语言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回忆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 NCSE、MMSE、FIM 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 P<0.01);而高压氧组患者的治疗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经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蛋白 S100B 和 NSE 浓度出现明显下降(P<0.05或 P<0.01);而高压氧组患者的血清 S100B 和 NSE 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 TBI 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这一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脑损伤标志蛋白 NSE 及 S100B 表达来实现。
作者:李玉芳;张绍仁;牛锋;朱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 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收集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耳鸣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采用 Rev Man 5.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528例患者,全部文献合并效应 OR =2.80,95%CI 为〔1.80,4.35〕,Z =4.5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确定。
作者:聂红梅;刘明军;袁春华;孙大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共情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同时将共情技术应用于整个治疗过程。结果干预3 w、6 w 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1)。干预6 w 后,观察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共情技术能够缓解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云;吴世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烟熏造模后,给予对应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 IL-6、IL-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 IL-6、IL-8显著高于正常组,经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后,血清 IL-6、IL-8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 COPD 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 IL-6、IL-8水平有关。
作者:谢文英;张良芝;常学辉;尚立芝;胡文豪;李亮;刘坦;张静;李进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意义。方法132例 NSCLC 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体检正常者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法检测 NSE、CY21-1和 CEA。结果观察组 NSE、CYFRA21-1、CEA 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 CYFRA21-1、NSE、CEA 的单项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CYFRA21-1、NSE、CEA 在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大细胞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将肿瘤标志物两两联合,观察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达96.9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CYFRA21-1、NSE、CEA 组合对 NSCLC 诊断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山;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检测脑血流变化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SAH 患者140例,按照有无脑血管痉挛(CVS)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80例。利用 TCD 对患者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峰值血流速度、CVS 以及脑水肿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终末段(ICAI)、MCA /颈内动脉颅外段(VICA)明显低于观察组(均 P<0.05)。两组患者4~5分、2~3分、1分人数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差(χ2=12.32,P<0.05)。经重复方差分析,各组患者术后脑痉挛、脑水肿发生率以及预后良好率差异明显(P<0.05)。早期手术组患者脑痉挛和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且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结论 TCD 可通过监测脑血流变化,反映患者 CVS状态,对 SAH 患者手术时机、预后判断等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灵江;李刚;姚声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依据肌力数据对没有标准肌力流失模型时的老年人肌力进行量化评估。方法将加权灰靶理论运用到老年人肌力评估中,结合临床经验,对老年人六个关节肌力流失程度划分等级。运用灰度贡献解决了各关节对人体肌力影响的权重问题。结果以一个70岁男性老人的惯用关节肌力数据为待识别序列为例得到其肌力加权靶心度为0.6803,对应到等级划分的五个级别中为第二级,即轻微性流失。以一个老人在60岁、65岁、70岁、75岁、80岁时的关节肌力数据为待识别序列为例,其对应的加权靶心度分别为0.577,0.612,0.689,0.831,0.729。对照评估等级,五次分别处在一级,二级,二级,四级,三级,即肌力能力在前四次都明显衰退,第五次有所好转。结论利用加权灰靶法可以科学合理的对老年人肌力进行量化评估。
作者:韩雪晶;薛胜勃;杨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跌倒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跌倒的预防和干预是老年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住院患者跌倒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创伤,而且增加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存在医疗纠纷的隐患。本文回顾了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住院脑血管病人跌倒的相关研究给予归纳,为临床掌握预防脑血管疾病人跌倒提供参考。
作者:刘文平;史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该院高龄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肾病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98例不存在肾病的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评价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肾病患者 SCL-90量表各因子与 EPQ 问卷各维度的相关性。肾病患者 EPQ 问卷各维度对 SCL-90量表各因子的作用应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 EPQ 问卷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都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质与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敌对、躯体化、偏执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与焦虑、精神病性、敌对、偏执、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神经质能够有效预测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P<0.05);内外向能够有效预测敌对、躯体化、偏执( P<0.05);精神质能够有效预测抑郁、敌对、强迫(P<0.05)。结论该院老年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普遍较差,且人格特征出现明显的异常,亟需关注。
作者:夏立伟;范桂红;刘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 ICU 病房收治需行机械通气的高龄患者455例,统计 VAP 发病率,对该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观察菌群分布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①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发生率为36.70%(167/455),死亡率为34.13%(57/167),非 VAP 死亡率为15.63%(45/288),差异显著(χ2=14.32,P<0.05);②VAP 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36株,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0.05);③单因素分析:年龄>70岁、平卧位通气、通气时间>5 d、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 /L、应用抑酸剂、气管切开、血糖≥7.8 mmol /L、合并肺内疾病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生率较高,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年龄、通气体位、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气道连接方式、血糖水平、合并肺内疾病是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 OR =12.528,6.026,5.398,7.882,18.882,7.782,11.165,P<0.05)。结论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平卧位、通气时间较长、营养水平差、气管切开、高血糖、合并肺内疾病是 VAP 预防的重点。
作者:曾燕萍;吴伟芳;马卫星;向辉;丁峰;方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简便、可靠的单侧空间忽略(USN)评测方法和康复护理方法。方法2014年1~6月来该院实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50例,对其中发生 USN 的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结果150例脑卒中患者发生 USN 者57例(38.0%),其中肯定 USN 为77.2%,可疑 USN22.8%。对57例 USN 者康复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IM)部分项目评分显著提高。结论对脑卒中 USN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认知等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明明;刘文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髋关节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52例,平均年龄78.2岁,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分为两组,28例采用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假体,24例采用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生物型假体组较骨水泥型假体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P<0.05),两组术中血压波动范围生物型假体组明显小于骨水泥型假体组(P<0.01),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内均未发现假体移位和松动,两组髋关节 Harris 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远端稳定的生物型假体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避免了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风险,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且为可能的翻修手术带来方便。
作者:郭得辛;王明礼;宋志勇;权朋勃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