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被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患者根据扫描时间分为术后1、6、12、24 h 组,对血管增强图像、虚拟平扫(VNCT)进行分析以及病灶区域(ROI)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组 ROI 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可以对蛛网膜下腔真实出血量做出估测,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首选的检查。
作者:刘新爱;郭君武;师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跌倒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跌倒的预防和干预是老年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住院患者跌倒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创伤,而且增加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存在医疗纠纷的隐患。本文回顾了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住院脑血管病人跌倒的相关研究给予归纳,为临床掌握预防脑血管疾病人跌倒提供参考。
作者:刘文平;史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朗读训练对全口义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为患者加快适应和使用义齿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行全口义齿初次修复的患者62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进行20 min 朗读训练,对照组无需训练,两组每周进行1次语言判读和咀嚼效率分析,并在初戴和戴用第4周2个时间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在同等义齿戴用时间比较中,实验组发音准确性和咀嚼效率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表的患者评价中,实验组在语音、咀嚼及固位方面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 P<0.05),但外观及舒适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朗读训练唇颊舌肌能更快提高全口义齿的语音、咀嚼和固位功能,是提升患者对义齿使用能力的新方法,在临床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朗;叶剑涛;叶秀华;李洁银;黄卓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和 N-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不使用洋地黄制剂外,其他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另采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治疗7 d 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血浆 NT-proBNP 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 CI (SV)、舒张早期大血液流速与舒张晚期大血液流速(E /A)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BNP 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多巴胺短期应用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 NT-proBNP 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茆金星;张国虎;徐元平;黄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壮族家系血液白细胞端粒长度的遗传模式。方法应用 real-time PCR 方法测定广西巴马地区壮族家系外周血白细胞相对端粒长度(LTL),并进行家系内子代 LTL 与其父代 LTL 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 LTL 随年龄增大而缩短,即与年龄呈负相关性;(2)子代群体中,女性 LTL 明显长于男性(P<0.05);(3)家系中第二代即子代 LTL 同时呈现母系和父系遗传模式。结论广西巴马地区壮族家系子代LTL 明显受亲代 LTL 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母系及父系遗传模式。
作者:吴华裕;罗晓秋;罗桓;彭均华;刘承武;尹瑞兴;吕泽平;潘尚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2009~2013年感染性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189株,其中肠道内感染菌株132株,肠道外感染的57株。肠道外感染的菌株多来源于肝胆疾病(20例)、血液系统肿瘤(10例)等患者的血液(26.3%)、胆汁(21.1%)等标本。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多发于夏秋季,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肠道内与肠道外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率存在差别,但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均有较高的耐药率(>51.1%),肠道外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仅对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美洛培南较敏感(耐药率<10%)。结论该地区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高发于夏秋季、中老年人,以肠道内感染常见,但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肠道外感染多见于肝胆疾病、肿瘤等患者,耐药率较高且在不断上升。临床医师应根据感染部位区别对待,参考药敏选药并继续加强监测。
作者:万颖;陈晓;余斐;张文;陈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该校附属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 NK 细胞检测结果,与另选的8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术后20 d 复查肺癌患者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 NK 细胞,对比缓解者与未缓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与 NK 细胞表达水平检测中,观察组 CD3+、CD4+、CD4+/CD8+比值与 NK 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术后20 d 复查 T 细胞亚群和 NK细胞,根据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发现缓解组 CD3+、CD4+、CD4+/CD8+和 NK 表达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CD8+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未缓解组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K 细胞与外周血 T 淋巴亚群对诊断、评价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姚斓;王燕嬉;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552例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分布及不同年龄段肾脏疾病构成比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552例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的构成比差异,根据年龄、族别分组分析肾脏构成特点,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狼疮性肾炎所占构成比高;不同年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性别分布均存在差异显著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男性所占构成比较高(56.94%),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女性所占构成比较高(67.39%);该地区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在民族的分布上汉族分别与藏、土、回比较,虽构成比不同,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该地区肾脏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以狼疮性肾炎为主。②以男性所占构成比较高,总体平均年龄(36.41±13.00)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性别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③不同年龄阶段,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差异无显著性。④不同民族在不同肾脏疾病的所占比例有差别,但均表现为以汉族为主,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刘文花;胡文博;王响艳;刘海霞;赵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针刺加康复的介入对偏瘫的老年患者认知、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加康复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及配穴治疗,康复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等,疗程均为3个月。三组分别于入选时、第3、6个月应用 MoCA 量表、NIHSS 量表、Barthel index( BI)量表评定。结果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三组比较,入选时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月、6月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MoCA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IHSS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I 量表评定,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6个月针刺+康复组与其他二组比较 BI 量表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促进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康复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针刺与康复手法合用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康复。
作者:徐静红;谢兵兵;吴秀玲;王丽英;卢宝全;李永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域33(ADAM33)基因 S1(rs3918396 G>A)和 S2(rs528557 G>C)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 CBM、维普、万方、CNKI、PubMed、Embase、Google 学术、Web of Science 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8月,采用 STATA 12.0软件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计纳入10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5777例哮喘患者和6800例健康对照人群。 Meta 分析结果表明:ADAM33基因 S2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增加有关(G vs.C:OR =1.17,95%CI:1.10~1.24,P<0.001;GG+GC vs.CC:OR =1.35,95%CI:1.20~1.53,P<0.001),但 S1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无明确统计学关联(G vs.A:OR =0.92,95%CI:0.71~1.18,P =0.502;GG+GC vs.CC:OR =0.76,95%CI:0.45~1.27,P =0.295)。根据种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ADAM33基因 S2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和欧美人群哮喘易感性增加均有关联( P 均<0.05)。然而 ADAM33基因 S1多态性与不同种族人群哮喘易感性均无显著关联(均 P>0.05)。结论 ADAM33 S2多态性可能与哮喘易感性增加有关,它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哮喘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作者:张林;张云;张智峰;张文涵;方春晓;于丽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患者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全身麻醉组给予全身麻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给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咪达唑仑用量和丙泊酚用量情况,术后镇痛情况以及术后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全身麻醉组和外周神经组织麻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体重指数(BMI)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的麻醉诱导时间较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短(P<0.05),全身麻醉组的麻醉维持时间和手术时间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比较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的芬太尼用量、咪达唑仑用量和丙泊酚用量均高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24 h 和72 h 的镇痛药物用量均高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45 min 时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均低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7 d 时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诱导时间较全身麻醉长,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低,术后镇静药物的用量也低,术后生理因素、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和认知功能的恢复较全身麻醉快。
作者:徐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10例该院接受 TURP 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收集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21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尿路感染43例(20.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 h、术前行导尿术、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导尿管留置时间≥5 d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行导尿术、导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前未使用抗生素是 TURP 老年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OR 值分别为2.013、5.241、3.118、5.780、3.253。结论积极控制和治疗基础疾病,缩短术前、术后导尿时间,术前合理应用抗生素,重视高龄患者的管理等是降低老年患者 TURP 术后尿路感染的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王鹏;郭小鹏;成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DCs)在胃癌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对照者与老年胃癌患者各50例,收集外周血,体外给予10 ng /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IL)-4的血清培养液培养,第7天 DCs 收集细胞及上清,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 DCs 表型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12含量变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 DCs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外周血 DCs 表面表达的 CD80、CD86、CD40及主要组织相容性(MHC)Ⅱ数量明显低( P<0.05);DCs 分泌的 TNF-α、 IL-12明显低(P<0.05);DCs 吞噬能力明显增加(P<0.05);DCs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明显低(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外周血 DCs 呈现未成熟状态,提示 DCs 与胃癌疾病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作者:黄刚哲;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 D-二聚体( D-D)、血清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 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62例 COPD 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在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均明显提高(P<0.05);与缓解期比较,观察组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在急性加重期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老年 COPD 患者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 COPD 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静璐;邹俊勇;赵伟和;胡晓维;李巧云;贺尔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蛋白 P27、Survivin 和骨桥蛋白(OPN)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技术对 PCa 和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蛋白 P27、Survivin 和 OPN 进行分析。结果80例 PCa 组织中,蛋白 P27、Survivin、OPN 阳性表达率与癌旁组织,差异显著( P =0.015);P27表达与 PCa 病理分期( P =0.026)、临床分期( P =0.037)和有无淋巴结转移( P =0.033)有关,;Survivin 表达与 PCa 病理分期( P =0.041)、临床分期(P =0.039)和有无淋巴结转移(P =0.031)有关,OPN 表达与 PCa 病理分期(P =0.023)、临床分期( P =0.034)和有无淋巴结转移( P =0.027)有关;P27和 Survivin,P27和 OPN 在 PCa 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临床中联合检测蛋白 P27、Survivin 和 OPN 为前列腺癌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一种治疗策略。
作者:王超奇;侯建全;欧阳骏;袁和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COPD 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 COPD 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对我国7个地区、20245例成年人群进行调查,COPD 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3〕。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关于肺康复的定义:肺康复为有临床症状和往往包含有日常生活活动减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的一种经充分证据证明的、多学科的、全面的干预。它可以减轻临床症状,优化功能状态,提高参与率和减少与疾病相关的医疗开支〔4〕。
作者:何姿蓉;王武军;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对134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目的性抽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子女数目、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和月收入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心理一致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城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心理一致感有待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空巢老年人的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子女数目、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和月收入等制定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监测。
作者:肖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确诊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清肌钙蛋白、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多以胸闷、气短等心衰症状就诊,NYHA 分级多Ⅳ级,NT-proBNP、肌钙蛋白 I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心电图示合并有多种心律失常改变;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特异性改变,其中累及心尖部7例(39%),累及左室侧、后壁10例(65%)。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年龄分布较广,临床表现以心衰表现多见,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心脏彩超多以左心改变多见,为确诊的主要方法。
作者:张晨;张林;张璐;张尉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Medline、BIOSIS previews、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期)、CNKI、VIP、CBM、WANFAN 等数据库,通过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乳腺癌组织中 MMP-9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相关文献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质量,然后应用 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终纳入15个研究,共1673例受试者,其中乳腺癌患者1445例,正常对照组228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①MMP-9在乳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 OR =13.19,95%CI(8.06,21.59),P<0.0000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MP-9在乳腺癌中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 OR =0.36,95%CI(0.17,0.74),P =0.006〕、伴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OR =2.84,95%CI (1.61,5.04),P =0.0003〕、临床分期Ⅰ~Ⅱ期组与Ⅲ期组〔OR =0.37,95%CI(0.26,0.52),P =0.0001〕、肿瘤<2 cm 与≥2 cm 组〔OR =0.63,95%CI (0.40,0.99),P =0.04〕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岁与≥50岁组〔OR =0.88,95%CI(0.62,1.27),P =0.5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米永华;刘北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维后装治疗后胃肠道毒性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56例局部晚期老年宫颈癌患者,进行盆腔外照射50 Gy /25 f 后,进行 CT 图像引导下192 Ir 三维腔内后装治疗,观察胃肠道毒性反应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总生存率( OS)、无病生存(DFS)、盆腔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2.4个月,胃肠道毒性反应16例(28.6%)(1级14例,2级1例,3级1例)。在严格控制剂量体积限制的前提下,多因素分析显示胃肠道毒性反应与 FIGO 分期及是否同步化疗密切相关,而与年龄、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放疗持续时间未显示明显的关联性。56例患者2年 OS 87.5%(95%CI 61.7%~96.8%),无病生存率(DFS)78.6(95%CI 49.7%~89.8%)局部复发率(RF)7.1%(95%CI 0%~12.6%),远处转移率(DF)14.3%(95%CI 5.7%~23.4%)。结论联合三维后装患者胃肠道毒性反应明显减少,尤其是3级反应,FIGO 分期及是否同步化疗与胃肠道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别。
作者:孟凡旭;左雅芳;欧健;刘江山;郎志国;刘天博;孙宝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