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茆金星;张国虎;徐元平;黄艳

关键词:米力农, 多巴胺, 顽固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和 N-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不使用洋地黄制剂外,其他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另采用米力农联合多巴胺治疗,治疗7 d 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血浆 NT-proBNP 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 CI (SV)、舒张早期大血液流速与舒张晚期大血液流速(E /A)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BNP 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多巴胺短期应用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 NT-proBNP 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加速度计传感器技术的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研究

    目的:通过三轴加速度计对老年人7 d 的体力活动监测,分析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状况,为老年人群的体力活动开展、各种老年疾病的运动护理及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指导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男、女之间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性差异。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在身体右侧髂前上棘部位佩戴加速度计监测日常体力活动7 d,每天佩戴10 h 以上,并确保周一至周五有2 d 和周六至周日有1 d 的有效数据。加速度计型号为 Actigraph GT3X(美国),采样间隔10 s,采集参数为每天平均的佩戴时间、轻体力活动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间、高强度活动时间、总计数值、平均每分钟计数值、步数和平均代谢当量等,数据统计处理由 SPSS 软件完成。结果老年人的体力活动主要以轻体力活动为主,轻体力活动时间为佩戴时间的86.96%~88.90%,平均代谢当量(METs)介于1.21~1.29之间,均属于轻度体力活动范围。结论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存在着明显不足现象,这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有必要提高老年人的运动防护意识,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开展,适当增加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给予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指导,以降低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生。

    作者:易容;张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

    目的:评价羟苯磺酸钙和黄葵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入选 DN 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控制血糖方法相同。对照组48例口服黄葵胶囊(2.5 g /次,3次/d),治疗组48例口服羟苯磺酸钙(500 mg,3次/d)并联合黄葵胶囊(2.5 g /次,3次/d),均治疗12 w,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 Cys)-C、内皮素(ET)及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SBP、Scr、BUN 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bA1c、Cys-C、 ET、UAER 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 Cys-C 和 ET、UAER 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和黄葵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早期 DN 能有效降低 Cys-C、 ET,且能降低 UAER,能有效逆转或延缓早期 DN 进展。

    作者:李泉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目的:探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烟熏造模后,给予对应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 IL-6、IL-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 IL-6、IL-8显著高于正常组,经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后,血清 IL-6、IL-8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 COPD 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 IL-6、IL-8水平有关。

    作者:谢文英;张良芝;常学辉;尚立芝;胡文豪;李亮;刘坦;张静;李进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60周岁以上老年人75人,随机分为练功组(n =38)和对照组(n =37),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三次,每次1 h,共12 w,对照组则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试验前和12 w练功后对两组老年人躯干柔韧性、肩关节柔韧性、肺活量、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进行测试。结果练功12 w 后,练功组躯干柔韧性、肩关节柔韧性、下肢力量较练功前显著改善(P<0.05),肺活量和握力较练功前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能有效提高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柔韧和下肢力量,增强骨骼肌的功能,可以延缓及防治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宾;马士荣;胡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焦虑情绪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15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一般社会情况、焦虑和腹部疼痛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SAS 评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和普通门诊的老年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以受教育程度高、亲属陪护不满意和腹痛程度高的患者 SAS 评分较高(P<0.01)。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状态,受教育程度高,亲属陪护不满意和腹痛程度重的患者焦虑情绪更加严重。

    作者:黄政渊;薛超荣;石松长;陈文轩;王荣林;林炳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身运动对老年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运动对65岁以上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与红细胞变形( RCD)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5岁的60例老年男性,平均分为太极组、长跑组及对照组,对三组大摄氧量(VO2 max)、RCD、红细胞胆固醇(E-CH)及血浆总胆固醇( TC)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运动后,太极组与长跑组血清丙二醛(E-MDA)、E-CH、红细胞滤过指数(IF)及 TC 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长跑组具有良好的一次性强度运动适应性,不会降低其 RCD 能力;在老年人 RCD 功能改善方面,长跑组较其他两组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0.05)。 E-MDA 和 E-CH、IF 存在一定相关性,然而三组在安静情况下的 E-MDA 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适当的健身运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 E-CH 与 IF,对老年人血液微循环的改善有很大帮助,对预防老年性疾病也极为有利。长期适当运动健身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运动耐受力,消除或者减轻其对 RCD 的影响,而在 RCD 能力改善上,长跑锻炼效果明显优于太极剑与太极拳。

    作者:张月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脑钠肽、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查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乳酸(Las)水平联合检查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75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28 d 后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34例),分析不同组别 BNP、CRP、Las 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一步分析。结果死亡组 BNP、CRP、Las 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约登指数(Youden)大原则确定 BNP、CRP、Las 评估佳临界值为:13310.47 pg /ml、23 mg /L、3.1 mmol /L,此时评估“死亡”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35%、78.05%、80.00%;67.64%、70.73%、69.33%;79.41%、87.80%、84.00%。三种指标联合评估时,≥1种、≥2种、3种高于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06%、43.90%、68.00%;88.24%、85.37%、86.67%;58.82%、95.12%、78.67%。结论早期联合检测 BNP、CRP、Las 有助于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这3种中任意≥2种高于临界值时多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杨玲;尹春元;吕欣;张贵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向型肺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分析

    肺母细胞瘤(PB)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侵袭性,占所有的原发性肺肿瘤的0.25%~0.5%〔1〕,通常预示着预后不良,形态与怀孕4个月的胚胎肺组织相似,由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2〕。过去,PB 被认为包括纯胎儿腺癌、胸膜母细胞瘤及经典双相母细胞瘤,然而,近的世界卫生组织(WHO)重新对其进行分类,将高分化胎儿腺癌、胸膜母细胞瘤与经典双向肿瘤分离开来。以我院近收治的成人双向型 PB 为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对 PB 的诊断及其治疗进行总结。

    作者:马建赢;唐燕华;杨崛圣;李金;罗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住院脑血管病人跌倒的研究进展

    跌倒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跌倒的预防和干预是老年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住院患者跌倒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创伤,而且增加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存在医疗纠纷的隐患。本文回顾了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住院脑血管病人跌倒的相关研究给予归纳,为临床掌握预防脑血管疾病人跌倒提供参考。

    作者:刘文平;史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术,研究组行切开复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恢复桡骨长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作者:刘攀;卢冰;王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源C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被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患者根据扫描时间分为术后1、6、12、24 h 组,对血管增强图像、虚拟平扫(VNCT)进行分析以及病灶区域(ROI)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组 ROI 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可以对蛛网膜下腔真实出血量做出估测,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首选的检查。

    作者:刘新爱;郭君武;师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炎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急性期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及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无肝脏及胆道疾病的 COPD 稳定期患者和60例急性期患者,测定患者血清 GGT 活性与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 IL)-6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血清 GGT、CRP、PCT 及 IL-6均明显升高( P<0.05);COPD 患者稳定期血清 GGT与 CRP、PCT 及 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0.105、0.011;COPD 急性期血清 GGT 与 CRP、PCT 及 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0.624、0.116。结论血清 GGT 水平在 COPD 急性期明显升高,并与血清 CRP、PCT 及 IL-6相关。血清 GGT 水平可用来评估 COPD 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

    作者:杜飞;刘代顺;贺刚;李小平;杨华军;吾曼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糖尿病(DM)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后的第3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就自体干细胞(SC)移植治疗糖尿病足(DF)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阿赛古丽;马惠霞;张纯;贺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D-二聚体、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及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 D-二聚体( D-D)、血清 N 末端 B 型钠尿肽原( 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62例 COPD 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6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在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均明显提高(P<0.05);与缓解期比较,观察组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在急性加重期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老年 COPD 患者 D-D、NT-proBNP 及 cTnI 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 COPD 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静璐;邹俊勇;赵伟和;胡晓维;李巧云;贺尔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及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血清 TNF-α和 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7 d TNF-α和 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神经阻滞治疗相比,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更显著,且更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调节免疫反应。

    作者:付强;郑宝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瑞替普酶治疗肺栓塞57例

    急性肺栓塞临床上表现为突然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慢性肺栓塞的症状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临床上对出血倾向和过敏患者,通常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尿激酶和瑞替普酶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1〕。本研究旨在探讨瑞替普酶治疗肺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国强;张玉华;燕朋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0例,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为高脂血症(HLP)组86例和非 HLP 组64例。 HLP 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非 HLP 组给予氨氯地平片。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3、6个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体积(PV),并测定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脂水平、血压的情况以及综合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两组颈动脉 IMT 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 HLP 组较治疗前、非 HLP 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颈动脉 PV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3个月后下降更为明显( P<0.05),而两组 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两组治疗3、6个月后,hs-CRP、TNF-α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P<0.05),HLP 组较非 HLP 组降低更明显(P<0.05);③HLP 组治疗3、6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P<0.05),而非 HLP 组无明显改变;④治疗3、6个月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降压效果比较(95.35%vs 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无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退出, HLP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非 HLP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余盛龙;郭惠庄;张稳柱;李健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菌群分布特征与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 ICU 病房收治需行机械通气的高龄患者455例,统计 VAP 发病率,对该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观察菌群分布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①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发生率为36.70%(167/455),死亡率为34.13%(57/167),非 VAP 死亡率为15.63%(45/288),差异显著(χ2=14.32,P<0.05);②VAP 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36株,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0.05);③单因素分析:年龄>70岁、平卧位通气、通气时间>5 d、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 /L、应用抑酸剂、气管切开、血糖≥7.8 mmol /L、合并肺内疾病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生率较高,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年龄、通气体位、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气道连接方式、血糖水平、合并肺内疾病是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 OR =12.528,6.026,5.398,7.882,18.882,7.782,11.165,P<0.05)。结论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平卧位、通气时间较长、营养水平差、气管切开、高血糖、合并肺内疾病是 VAP 预防的重点。

    作者:曾燕萍;吴伟芳;马卫星;向辉;丁峰;方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行为和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和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 BADS)方法和画钟实验对2743例稳定期住院15 d 后首发脑梗死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测,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对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执行功能障碍组在年龄、教育程度、梗死体积、合并高血压或和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梗死部位与执行功能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②具有0、1、2、3、4、5、6个理想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发生情况分别为90.6%、89.3%、86.7%、68.8%,40.1%、20.1%、15.8%;Logistic 回归显示矫正了年龄、梗死体积、合并高血压或和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梗死部位相关因素后,同具有0~1项相比,具有2~4、5~6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是脑梗死执行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OR 值分别为0.432和0.216。结论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首发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婉;安立红;郭霞;王红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