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与炎症的相关性

杜飞;刘代顺;贺刚;李小平;杨华军;吾曼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γ-谷氨酰转肽酶, 炎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急性期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及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无肝脏及胆道疾病的 COPD 稳定期患者和60例急性期患者,测定患者血清 GGT 活性与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 IL)-6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血清 GGT、CRP、PCT 及 IL-6均明显升高( P<0.05);COPD 患者稳定期血清 GGT与 CRP、PCT 及 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0.105、0.011;COPD 急性期血清 GGT 与 CRP、PCT 及 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0.624、0.116。结论血清 GGT 水平在 COPD 急性期明显升高,并与血清 CRP、PCT 及 IL-6相关。血清 GGT 水平可用来评估 COPD 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不给予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其患者存活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骨转移、肺转移和其他部位转移;死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燕;刘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补肾宁心法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群体日渐壮大。现就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原则,补肾宁心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作一综述。

    作者:马春;李淑玲;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围术期2、6、12、24、48 h 眼压变化、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 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 w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瞳孔变化、虹膜损伤、前房积水以及后囊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长兵;王斌;胡俊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功能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 N-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40例病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 NAC 治疗组(NAC 组),各20例,另外取健康对照组(对照组)20例作为对照。治疗后检测肺功能、血管活性因子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活性氧(RO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常规组和 NAC 组均能改善肺功能,但与常规组比较,NAC 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常规组和 NAC 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AngⅡ、ROS、ET、NO 水平,但以 NAC 组恢复效果明显,和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NAC 有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恢复血管活性因子的平衡和血管舒缩功能而更好改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

    作者:唐汉庆;卢兰;李晓华;朱晓莹;劳传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糖尿病(DM)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上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后的第3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就自体干细胞(SC)移植治疗糖尿病足(DF)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阿赛古丽;马惠霞;张纯;贺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Medline、BIOSIS previews、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期)、CNKI、VIP、CBM、WANFAN 等数据库,通过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乳腺癌组织中 MMP-9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相关文献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2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质量,然后应用 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终纳入15个研究,共1673例受试者,其中乳腺癌患者1445例,正常对照组228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①MMP-9在乳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 OR =13.19,95%CI(8.06,21.59),P<0.0000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MP-9在乳腺癌中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 OR =0.36,95%CI(0.17,0.74),P =0.006〕、伴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OR =2.84,95%CI (1.61,5.04),P =0.0003〕、临床分期Ⅰ~Ⅱ期组与Ⅲ期组〔OR =0.37,95%CI(0.26,0.52),P =0.0001〕、肿瘤<2 cm 与≥2 cm 组〔OR =0.63,95%CI (0.40,0.99),P =0.04〕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岁与≥50岁组〔OR =0.88,95%CI(0.62,1.27),P =0.5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米永华;刘北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术,研究组行切开复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恢复桡骨长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作者:刘攀;卢冰;王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身运动对老年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运动对65岁以上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与红细胞变形( RCD)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5岁的60例老年男性,平均分为太极组、长跑组及对照组,对三组大摄氧量(VO2 max)、RCD、红细胞胆固醇(E-CH)及血浆总胆固醇( TC)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运动后,太极组与长跑组血清丙二醛(E-MDA)、E-CH、红细胞滤过指数(IF)及 TC 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长跑组具有良好的一次性强度运动适应性,不会降低其 RCD 能力;在老年人 RCD 功能改善方面,长跑组较其他两组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0.05)。 E-MDA 和 E-CH、IF 存在一定相关性,然而三组在安静情况下的 E-MDA 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适当的健身运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 E-CH 与 IF,对老年人血液微循环的改善有很大帮助,对预防老年性疾病也极为有利。长期适当运动健身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运动耐受力,消除或者减轻其对 RCD 的影响,而在 RCD 能力改善上,长跑锻炼效果明显优于太极剑与太极拳。

    作者:张月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1,2〕,5年生存率仅为15.6%,约2/3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区域或远处转移〔3〕。其中,首诊 NSCLC 的患者约有10%伴有脑转移;初诊没有脑转移的 NSCLC 患者也有30%~50%终发生脑转移〔4〕,其预后极差,未经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仅1~2个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治疗手段的发展及各种靶向药物的应用,生存期得到延长的 NSCLC 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及检出率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尽管对症治疗,如激素、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的应用及全脑放疗(WBRT)等抗肿瘤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收益,但脑转移瘤的治疗仍然棘手。目前,NSCLC脑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全脑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本文对 NSCLC 脑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卓;张玉宇;张兰广;龚守良;董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听觉P300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听觉 P300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75例稳定期(住院15 d 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听觉 P300评测,以同期住院治疗的无认知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116例为对照组和病例组159例,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 P300潜伏期延长,P300波幅减低(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教育程度、生活方式、梗死体积、梗死部位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的认知障碍患者 P300电位变化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认知障碍患者 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教育程度、梗死部位、梗死体积以及并发症(与 P300潜伏期 OR 值分别为:1.23、0.68、2.52、3.76、1.58;与 P300波幅 OR 值分别为:1.08、0.57、2.24、3.52、1.36)等有关。结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听觉 P300变化的因素较多,临床应用中要注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具体情况。

    作者:樊蕴辉;李秀荣;张婉;郭霞;王红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效能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效能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 OP)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 OP 患者442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效能水平评测,结合随访1年期间骨折事件,分析效能水平对老年 OP 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结果效能水平高、中和低三组中1年内累积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1.36%,19.7%和25.3%,三者差异显著(P<0.05);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中、高效能水平是老年 OP 骨折发生的保护因素,OR 值分别为0.736、0.612;三组间与 OP 骨折发生相关行为因素的比较(吸烟、饮酒、体重、饮食、锻炼、跌倒行为)差异显著(χ2=20.906、19.364、15.571,15.575、13.256;F =26.26;P<0.05);结论高效能水平可促进老年 OP 患者健康行为的转变,预防老年 OP 患者骨折事件的发生。

    作者:曹瑞秋;赵雅宁;王霞;邵通;张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 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91例,其中非冠心病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8例,ACS 组43例,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血清中 CysC 和 Hcy 水平,同时计算各组患者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结果 ACS 患者 CysC、Hcy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ACS 组与 SAP 组组间比较,CysC 和 Hcy 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CysC 与 Hcy 呈正相关(r =0.284,P<0.05),血清 CysC 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321, P<0.005)。结论 ACS 患者血清 CysC 与 Hcy 水平升高,而血清 CysC 和 Hcy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均呈正相关,说明血清 CysC 与 Hcy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李妍;肖婷;李琳;曾欧;罗健;吴志雄;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龄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

    目的:探讨该院高龄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肾病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98例不存在肾病的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评价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肾病患者 SCL-90量表各因子与 EPQ 问卷各维度的相关性。肾病患者 EPQ 问卷各维度对 SCL-90量表各因子的作用应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 EPQ 问卷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都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质与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敌对、躯体化、偏执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与焦虑、精神病性、敌对、偏执、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神经质能够有效预测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P<0.05);内外向能够有效预测敌对、躯体化、偏执( P<0.05);精神质能够有效预测抑郁、敌对、强迫(P<0.05)。结论该院老年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普遍较差,且人格特征出现明显的异常,亟需关注。

    作者:夏立伟;范桂红;刘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菌群分布特征与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 ICU 病房收治需行机械通气的高龄患者455例,统计 VAP 发病率,对该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观察菌群分布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①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发生率为36.70%(167/455),死亡率为34.13%(57/167),非 VAP 死亡率为15.63%(45/288),差异显著(χ2=14.32,P<0.05);②VAP 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36株,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0.05);③单因素分析:年龄>70岁、平卧位通气、通气时间>5 d、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 /L、应用抑酸剂、气管切开、血糖≥7.8 mmol /L、合并肺内疾病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生率较高,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年龄、通气体位、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气道连接方式、血糖水平、合并肺内疾病是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 OR =12.528,6.026,5.398,7.882,18.882,7.782,11.165,P<0.05)。结论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平卧位、通气时间较长、营养水平差、气管切开、高血糖、合并肺内疾病是 VAP 预防的重点。

    作者:曾燕萍;吴伟芳;马卫星;向辉;丁峰;方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脑钠肽、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查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乳酸(Las)水平联合检查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75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28 d 后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34例),分析不同组别 BNP、CRP、Las 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一步分析。结果死亡组 BNP、CRP、Las 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约登指数(Youden)大原则确定 BNP、CRP、Las 评估佳临界值为:13310.47 pg /ml、23 mg /L、3.1 mmol /L,此时评估“死亡”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35%、78.05%、80.00%;67.64%、70.73%、69.33%;79.41%、87.80%、84.00%。三种指标联合评估时,≥1种、≥2种、3种高于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06%、43.90%、68.00%;88.24%、85.37%、86.67%;58.82%、95.12%、78.67%。结论早期联合检测 BNP、CRP、Las 有助于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这3种中任意≥2种高于临界值时多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杨玲;尹春元;吕欣;张贵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同时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 E 峰与 A 峰比值(E /A)、左室射血分数(LVEF)都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易志刚;郭文安;吴娟;吴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60周岁以上老年人75人,随机分为练功组(n =38)和对照组(n =37),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三次,每次1 h,共12 w,对照组则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试验前和12 w练功后对两组老年人躯干柔韧性、肩关节柔韧性、肺活量、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进行测试。结果练功12 w 后,练功组躯干柔韧性、肩关节柔韧性、下肢力量较练功前显著改善(P<0.05),肺活量和握力较练功前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能有效提高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柔韧和下肢力量,增强骨骼肌的功能,可以延缓及防治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宾;马士荣;胡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焦虑情绪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对15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一般社会情况、焦虑和腹部疼痛程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 SAS 评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和普通门诊的老年患者(P<0.01);单因素分析以受教育程度高、亲属陪护不满意和腹痛程度高的患者 SAS 评分较高(P<0.01)。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状态,受教育程度高,亲属陪护不满意和腹痛程度重的患者焦虑情绪更加严重。

    作者:黄政渊;薛超荣;石松长;陈文轩;王荣林;林炳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水平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HCC)好发于中老年,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可很好地预测远期疗效。病毒性肝炎是肝细胞癌众多因素中主要的病因。血清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可靠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标志。除了 HBV-DNA,HBsAg水平也被证明可以帮助判断疾病自然过程,且在指导治疗、预后上发挥重要的价值。在乙型病毒性肝炎 e 抗原(HBeAg)阳性患者,高水平的 HBsAg 提示低纤维化和免疫耐受;而低水平的 HBsAg 可降低肝癌的风险。因此本文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控制 HBsAg 水平来降低肝癌的风险。

    作者:孟令薇;王江滨;郭宏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