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李淑玲;杨丽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已高达10%〔1〕,在全球人口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2〕;肺癌发病率占所有肿瘤发病的12%,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135万人罹患肺癌,死于肺癌者高达100万人〔3〕。临床上 COPD 合并肺癌并不少见,这两种疾病与吸烟密切相关,有资料显示 COPD 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二者是同源性疾病〔5〕。但单纯的 COPD 患者与合并肺癌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以致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6〕。本研究对 COPD 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汪治山;吴勇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急性期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及其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无肝脏及胆道疾病的 COPD 稳定期患者和60例急性期患者,测定患者血清 GGT 活性与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 IL)-6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 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血清 GGT、CRP、PCT 及 IL-6均明显升高( P<0.05);COPD 患者稳定期血清 GGT与 CRP、PCT 及 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0.105、0.011;COPD 急性期血清 GGT 与 CRP、PCT 及 IL-6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0.624、0.116。结论血清 GGT 水平在 COPD 急性期明显升高,并与血清 CRP、PCT 及 IL-6相关。血清 GGT 水平可用来评估 COPD 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
作者:杜飞;刘代顺;贺刚;李小平;杨华军;吾曼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山东省老年人的数据,分析山东省老年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现状,利用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老年居民的2 w 患病率为49.2%,2 w 就诊率为12.0%,慢性病患病率为58.8%,年住院率为14.9%。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2 w 就诊(门诊服务利用)的因素有地区、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影响老年人年住院(住院服务利用)的因素有性别、就业状况、是否有医疗保险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结论山东省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但卫生服务利用度不足。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质量,促进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作者:王成蓬;章涛;李佳佳;徐凌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细胞凋亡不仅为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所必须,而且细胞凋亡的失调与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视网膜黄斑部疾病,是老龄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比较公认年龄、吸烟、种族和家族史是 AMD的危险因素〔3~8〕。 P2X7受体又称 P2Z 受体,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现发现其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9~12〕,参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与 AMD 的发生发展有关〔12〕。至今对AMD,尤其是干性 AMD 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对 P2X7受体的深入研究,可望对包括 AMD 在内的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靶标。
作者:蒋梅玉;韦霄;陈鋆;张志勇;杨东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影响。方法雄性 SD 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烟熏造模后,给予对应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 IL-6、IL-8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 IL-6、IL-8显著高于正常组,经用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后,血清 IL-6、IL-8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 COPD 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 IL-6、IL-8水平有关。
作者:谢文英;张良芝;常学辉;尚立芝;胡文豪;李亮;刘坦;张静;李进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血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及血清胱抑素 C( CysC)水平的影响,并分析NIHSS 与 CysC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肢体缺血适应训练,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与 CysC、CRP 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 NIHSS 评分与 CysC 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82.93%)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χ2=3.9758,P<0.05),脑血流及代谢改善(80.49%)明显高于对照组(46.34%)(χ2=10.3026,P<0.05),脑梗死体积缩小(58.54%)显著高于对照组(36.59%)(χ2=3.9606,P<0.05),治疗后 MRI 复检,观察组新发脑梗死者(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χ2=3.975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CysC、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 NIHSS 评分与血清 CysC 水平呈正相关(r =0.579,P =0.00)。结论 CysC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相关,缺血适应训练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及脑血流,降低患者血清 CysC 水平,有利于预防再发脑梗死。
作者:江艳柳;王书培;张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明显,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人群患病率为0.5%~0.7%〔1〕,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 SLE 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男女之比为1∶7~1∶13〔2〕。SLE 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与遗传缺陷、环境危险因子、性激素异常等因素有关;目前,该病不能彻底根治,需长期反复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病机制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明确 SLE 的发病机制可为其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沈颖;李晔;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三轴加速度计对老年人7 d 的体力活动监测,分析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状况,为老年人群的体力活动开展、各种老年疾病的运动护理及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指导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男、女之间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性差异。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在身体右侧髂前上棘部位佩戴加速度计监测日常体力活动7 d,每天佩戴10 h 以上,并确保周一至周五有2 d 和周六至周日有1 d 的有效数据。加速度计型号为 Actigraph GT3X(美国),采样间隔10 s,采集参数为每天平均的佩戴时间、轻体力活动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间、高强度活动时间、总计数值、平均每分钟计数值、步数和平均代谢当量等,数据统计处理由 SPSS 软件完成。结果老年人的体力活动主要以轻体力活动为主,轻体力活动时间为佩戴时间的86.96%~88.90%,平均代谢当量(METs)介于1.21~1.29之间,均属于轻度体力活动范围。结论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存在着明显不足现象,这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有必要提高老年人的运动防护意识,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开展,适当增加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给予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指导,以降低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生。
作者:易容;张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针刺加康复的介入对偏瘫的老年患者认知、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加康复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及配穴治疗,康复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等,疗程均为3个月。三组分别于入选时、第3、6个月应用 MoCA 量表、NIHSS 量表、Barthel index( BI)量表评定。结果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三组比较,入选时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月、6月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MoCA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IHSS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I 量表评定,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6个月针刺+康复组与其他二组比较 BI 量表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促进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康复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针刺与康复手法合用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康复。
作者:徐静红;谢兵兵;吴秀玲;王丽英;卢宝全;李永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多态性位点 rs4880(V16A)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已经确诊的1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272例正常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血液标本5 ml,提取全基因组 DNA。应用 Taqman 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MnSOD 基因 rs4880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基因型:P =0.0091;等位基因:P =0.0068,OR =1.26(1.07~1.49)〕。结论 MnSOD 基因 rs4880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上海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李俊燕;陶枫;吴新星;谭英姿;陆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确诊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1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清肌钙蛋白、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多以胸闷、气短等心衰症状就诊,NYHA 分级多Ⅳ级,NT-proBNP、肌钙蛋白 I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心电图示合并有多种心律失常改变;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特异性改变,其中累及心尖部7例(39%),累及左室侧、后壁10例(65%)。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年龄分布较广,临床表现以心衰表现多见,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心脏彩超多以左心改变多见,为确诊的主要方法。
作者:张晨;张林;张璐;张尉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帕金森病(PD)是多因素作用疾病,与遗传、环境、衰老等有关。目前已有至少6种家族性 PD 相关致病基因被克隆,已经发现,环境中的某些杀虫剂、除草剂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结构类似,引起多巴胺神经元变性。1918年甲型 H1N1型流感大流行后爆发了脑炎后 PD,人们开始探讨流感病毒及其他许多病毒与 PD 发病的关系。本文主要就病毒感染与 PD 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唐春燕;徐仁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不同 Singh 指数股骨头骨小梁结构及骨超微结构情况。方法取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绝经后女性患者行假体置换患者股骨头标本33份,将33份标本采用低真空扫描电镜观察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小梁和骨超微结构;拍摄术前健侧 X 线片进行 Singh指数分级。结果不同 Singh 指数分级扫描电镜下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于 Singh 指数6级,骨小梁结构完整显示清晰,高倍镜下骨胶原纤维排列紧密为特征;Singh 指数5级和4级镜下辨别困难,共同特点为骨小梁变细,表面欠光滑,部分骨小梁出现断裂和缺失现象,骨胶原纤维出现卷曲,局部出现分散情况,但这对于6级和3级分辨清晰;Singh 指数3级扫描电镜下骨小梁断裂、缺失情况普遍,骨胶原纤维断裂、排列散乱为其特征;Singh 指数1级和2级分辨困难,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严重,骨胶原纤维出现大部分断裂、缺失情况。结论女性患者 Singh 指数可以大致反映骨结构的变化,了解骨质疏松情况,但因其主观因素影响,6级分法不能更加准确反映出骨结构,尤其是骨超微结构的具体变化。
作者:徐丛;徐飞;杜元良;李嘉;戴海峰;王中新;吕永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对 IgA 肾病( IgAN)模型大鼠 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180±20) g 的 SD 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片组(对照组)、补肾健脾、解毒利咽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参照陆慧渝等报道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采用荧光半定量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系膜区 IgA 沉积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干扰素(INF)-γ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大鼠出现不同程度食欲差、毛色杂乱,体重下降,肾组织系膜区出现 IgA 沉积;给药后,各治疗组大鼠 IgA 沉积有所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 IL-2、INF-γ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IL-4、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 P<0.05),Th1/Th2比值出现漂移;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 IL-2、INF-γ的水平明显上调(P<0.05),IL-4、IL-10的水平明显下调( P<0.05),Th1/Th2漂移改善,其中中药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gAN 模型大鼠细胞因子 IL-2、IL-4、IL-10、INF-γ表达紊乱,Th1/Th2出现漂移;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能够调整细胞因子 IL-2、IL-4、IL-10、INF-γ表达水平,纠正 Th1/Th2比值漂移。
作者:张冬梅;王银萍;王宏安;张洪宝;张守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髋关节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52例,平均年龄78.2岁,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随机分为两组,28例采用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假体,24例采用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生物型假体组较骨水泥型假体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P<0.05),两组术中血压波动范围生物型假体组明显小于骨水泥型假体组(P<0.01),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内均未发现假体移位和松动,两组髋关节 Harris 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远端稳定的生物型假体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避免了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风险,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且为可能的翻修手术带来方便。
作者:郭得辛;王明礼;宋志勇;权朋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内毒素( LPS)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 组29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B 组31例,在 A 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每例患者共行血浆置换治疗3次,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 w 后 A、B 两组患者血清 IL-6、IL-8、TNF-α及 LPS 的浓度,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C 组)进行比较。结果 A、B 两组治疗前 IL-6、IL-8、TNF-α及 LPS 均高于 C 组( P<0.01);治疗后 A、B 两组血清 IL-6、IL-8、TNF-α及 LPS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 B 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 C 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紊乱状况,促进康复。
作者:覃雪英;陆启峰;覃后继;黄美金;丘海先;邓凤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围术期2、6、12、24、48 h 眼压变化、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 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 w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瞳孔变化、虹膜损伤、前房积水以及后囊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长兵;王斌;胡俊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肺母细胞瘤(PB)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侵袭性,占所有的原发性肺肿瘤的0.25%~0.5%〔1〕,通常预示着预后不良,形态与怀孕4个月的胚胎肺组织相似,由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2〕。过去,PB 被认为包括纯胎儿腺癌、胸膜母细胞瘤及经典双相母细胞瘤,然而,近的世界卫生组织(WHO)重新对其进行分类,将高分化胎儿腺癌、胸膜母细胞瘤与经典双向肿瘤分离开来。以我院近收治的成人双向型 PB 为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对 PB 的诊断及其治疗进行总结。
作者:马建赢;唐燕华;杨崛圣;李金;罗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运用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沈阳市772例区域性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 MS 总罹患率为31.3%,进一步的比较发现,除站立体前伸外,非 MS 组的下肢蹬伸力量、10 m 大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优于 MS 组(P<0.05)。结论 MS 与老年人运动能力密切相关。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适宜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抑制衰老进程加速,降低MS 发生率,提高运动能力经济、有效的途径。
作者:任重宇;杨光;白翠瑾;李财福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