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梅玉;韦霄;陈鋆;张志勇;杨东丽
北京老年人口特点、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分布反映了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北京市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已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从老龄产业政策、北京老年人口的数量和特点、北京市养老机构现状等方面做探讨。
作者:苗苗;张鹏俊;石柳琼;于玲玲;曾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心理一致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对134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目的性抽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子女数目、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和月收入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心理一致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城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心理一致感有待于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空巢老年人的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子女数目、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和月收入等制定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监测。
作者:肖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肠道内存在多种细菌,主要包括拟杆菌、厚壁菌门、变形菌、放线菌、梭杆菌门等,约1000~1150种,数量可达1014左右〔1〕。肠道菌群对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机体免疫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组成能维持长期相对稳定性,然而,人类肠道菌群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等〔3〕,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受到破坏时,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诱发相关性疾病的发生〔4〕。粪菌菌群移植(FMT),是从健康人的粪便样本导出共生的细菌,经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肠管、胃镜或结肠镜、直肠导管灌肠等方式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过程〔5〕。 FMT 通过修复、调节缺失、紊乱的肠道菌群,长期重建受损的肠道菌群,进而改善、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功能〔6〕。目前 FMT 在主要针对反复性或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也可用于其他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如溃疡性结肠炎、Crohn 病、肠易激综合征等〔7〕。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菌群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日益深入,通过研究发现许多胃肠外疾病如帕金森病、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肌阵挛、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与肠道菌群的失衡有着密切关系,FMT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有助于缓解其症状,对胃肠道外疾病的治疗极具潜力〔8〕。
作者:白焕焕;周长丽;刘立坤;程洪晶;孟祥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血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及血清胱抑素 C( CysC)水平的影响,并分析NIHSS 与 CysC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肢体缺血适应训练,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与 CysC、CRP 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 NIHSS 评分与 CysC 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82.93%)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χ2=3.9758,P<0.05),脑血流及代谢改善(80.49%)明显高于对照组(46.34%)(χ2=10.3026,P<0.05),脑梗死体积缩小(58.54%)显著高于对照组(36.59%)(χ2=3.9606,P<0.05),治疗后 MRI 复检,观察组新发脑梗死者(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χ2=3.975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CysC、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 NIHSS 评分与血清 CysC 水平呈正相关(r =0.579,P =0.00)。结论 CysC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相关,缺血适应训练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及脑血流,降低患者血清 CysC 水平,有利于预防再发脑梗死。
作者:江艳柳;王书培;张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同时应用银杏叶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 E 峰与 A 峰比值(E /A)、左室射血分数(LVEF)都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易志刚;郭文安;吴娟;吴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COPD 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 COPD 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对我国7个地区、20245例成年人群进行调查,COPD 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3〕。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关于肺康复的定义:肺康复为有临床症状和往往包含有日常生活活动减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的一种经充分证据证明的、多学科的、全面的干预。它可以减轻临床症状,优化功能状态,提高参与率和减少与疾病相关的医疗开支〔4〕。
作者:何姿蓉;王武军;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帕金森病(PD)是多因素作用疾病,与遗传、环境、衰老等有关。目前已有至少6种家族性 PD 相关致病基因被克隆,已经发现,环境中的某些杀虫剂、除草剂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结构类似,引起多巴胺神经元变性。1918年甲型 H1N1型流感大流行后爆发了脑炎后 PD,人们开始探讨流感病毒及其他许多病毒与 PD 发病的关系。本文主要就病毒感染与 PD 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唐春燕;徐仁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三维后装治疗后胃肠道毒性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56例局部晚期老年宫颈癌患者,进行盆腔外照射50 Gy /25 f 后,进行 CT 图像引导下192 Ir 三维腔内后装治疗,观察胃肠道毒性反应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总生存率( OS)、无病生存(DFS)、盆腔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2.4个月,胃肠道毒性反应16例(28.6%)(1级14例,2级1例,3级1例)。在严格控制剂量体积限制的前提下,多因素分析显示胃肠道毒性反应与 FIGO 分期及是否同步化疗密切相关,而与年龄、瘤体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放疗持续时间未显示明显的关联性。56例患者2年 OS 87.5%(95%CI 61.7%~96.8%),无病生存率(DFS)78.6(95%CI 49.7%~89.8%)局部复发率(RF)7.1%(95%CI 0%~12.6%),远处转移率(DF)14.3%(95%CI 5.7%~23.4%)。结论联合三维后装患者胃肠道毒性反应明显减少,尤其是3级反应,FIGO 分期及是否同步化疗与胃肠道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别。
作者:孟凡旭;左雅芳;欧健;刘江山;郎志国;刘天博;孙宝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PFNA 组(40例)和 ALP 组(40例)。观察不同组别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负重站立时间,并采用 Harris 评分法评估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 组术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站立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 ALP 组(均 P<0.05)。随访9个月时,PFNA 组患者优良率为95%,高于 ALP 组(90%)(χ2=0.721,P>0.05)。 PFN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 ALP 组(20.00%)(χ2=6.135,P<0.05)。结论 PFNA 和 ALP 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 PFNA 方案创伤更小、固定更好、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文雄;蒋家正;韩宏德;张恒林;谢文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该校附属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 NK 细胞检测结果,与另选的8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术后20 d 复查肺癌患者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 NK 细胞,对比缓解者与未缓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与 NK 细胞表达水平检测中,观察组 CD3+、CD4+、CD4+/CD8+比值与 NK 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术后20 d 复查 T 细胞亚群和 NK细胞,根据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发现缓解组 CD3+、CD4+、CD4+/CD8+和 NK 表达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CD8+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未缓解组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K 细胞与外周血 T 淋巴亚群对诊断、评价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姚斓;王燕嬉;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术,研究组行切开复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恢复桡骨长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作者:刘攀;卢冰;王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细胞凋亡不仅为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所必须,而且细胞凋亡的失调与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视网膜黄斑部疾病,是老龄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比较公认年龄、吸烟、种族和家族史是 AMD的危险因素〔3~8〕。 P2X7受体又称 P2Z 受体,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现发现其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9~12〕,参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与 AMD 的发生发展有关〔12〕。至今对AMD,尤其是干性 AMD 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对 P2X7受体的深入研究,可望对包括 AMD 在内的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靶标。
作者:蒋梅玉;韦霄;陈鋆;张志勇;杨东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围术期2、6、12、24、48 h 眼压变化、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 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 w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瞳孔变化、虹膜损伤、前房积水以及后囊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长兵;王斌;胡俊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跌倒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跌倒的预防和干预是老年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住院患者跌倒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创伤,而且增加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存在医疗纠纷的隐患。本文回顾了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住院脑血管病人跌倒的相关研究给予归纳,为临床掌握预防脑血管疾病人跌倒提供参考。
作者:刘文平;史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不给予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其患者存活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骨转移、肺转移和其他部位转移;死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燕;刘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1,2〕,5年生存率仅为15.6%,约2/3患者就诊时已发生区域或远处转移〔3〕。其中,首诊 NSCLC 的患者约有10%伴有脑转移;初诊没有脑转移的 NSCLC 患者也有30%~50%终发生脑转移〔4〕,其预后极差,未经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仅1~2个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治疗手段的发展及各种靶向药物的应用,生存期得到延长的 NSCLC 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及检出率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尽管对症治疗,如激素、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的应用及全脑放疗(WBRT)等抗肿瘤治疗方案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收益,但脑转移瘤的治疗仍然棘手。目前,NSCLC脑转移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全脑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本文对 NSCLC 脑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卓;张玉宇;张兰广;龚守良;董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每况愈下,导致许多老年人产生焦虑,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观察运动参与形式对老年人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陈治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TP)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 TP 对 AA 镇痛作用的脊髓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 SD 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A 组)、模型组( B 组)、TP低(C 组)、中(D 组)、高(E 组)剂量治疗组。造模后14 d,C、D、E 组大鼠采取不同剂量 TP 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9 d。检测大鼠热痛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腰5(L5)脊髓背角和 DRG 节段中 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9 d 后,B 组大鼠热痛阈显著低于 A 组( P<0.01),C、D、E 组热痛阈显著高于 B 组(P<0.05,P<0.01),TP 可显著提高 AA 大鼠热痛阈;B 组大鼠 L5节段脊髓背角和 DRG 中 IL-1β、TNF-α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A 组(P<0.01),C、D、E 组大鼠 L5节段脊髓背角和 DRG 中 IL-1β、TNF-α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B 组(P<0.01)。结论 TP 对 RA 具有良好镇痛作用;TP 可能是通过下调 AA 大鼠脊髓背角和 DRG 中 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起到镇痛作用。
作者:陈伟;张旭东;逯卓卉;韦登明;林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 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91例,其中非冠心病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8例,ACS 组43例,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血清中 CysC 和 Hcy 水平,同时计算各组患者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结果 ACS 患者 CysC、Hcy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ACS 组与 SAP 组组间比较,CysC 和 Hcy 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CysC 与 Hcy 呈正相关(r =0.284,P<0.05),血清 CysC 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321, P<0.005)。结论 ACS 患者血清 CysC 与 Hcy 水平升高,而血清 CysC 和 Hcy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均呈正相关,说明血清 CysC 与 Hcy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李妍;肖婷;李琳;曾欧;罗健;吴志雄;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1〕,在国内外仅有少量零散的病例报道。本文就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病例,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吴海清;胡巧娟;陆爱权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