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

周燕;刘晓琴

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内分泌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不给予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其患者存活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骨转移、肺转移和其他部位转移;死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前移理念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语音重建的影响

    目的:比较应用康复前移模式与传统模式对全喉切除患者术后语音重建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全喉切除的66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无喉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分期均无明显差异( P>0.05),除康复护理有别,两组围术期的常规护理相同,在围术期将两种不同的语音重建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两组患者。结果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因康复护理直接导致的和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全喉切除术后无喉患者,康复前移理念在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并未增加相关的一些并发症。

    作者:孙晶晶;黄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粪便微生物移植与胃肠外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肠道内存在多种细菌,主要包括拟杆菌、厚壁菌门、变形菌、放线菌、梭杆菌门等,约1000~1150种,数量可达1014左右〔1〕。肠道菌群对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机体免疫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2〕。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组成能维持长期相对稳定性,然而,人类肠道菌群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抗生素使用情况等〔3〕,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受到破坏时,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诱发相关性疾病的发生〔4〕。粪菌菌群移植(FMT),是从健康人的粪便样本导出共生的细菌,经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肠管、胃镜或结肠镜、直肠导管灌肠等方式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过程〔5〕。 FMT 通过修复、调节缺失、紊乱的肠道菌群,长期重建受损的肠道菌群,进而改善、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功能〔6〕。目前 FMT 在主要针对反复性或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也可用于其他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如溃疡性结肠炎、Crohn 病、肠易激综合征等〔7〕。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菌群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日益深入,通过研究发现许多胃肠外疾病如帕金森病、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肌阵挛、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与肠道菌群的失衡有着密切关系,FMT 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有助于缓解其症状,对胃肠道外疾病的治疗极具潜力〔8〕。

    作者:白焕焕;周长丽;刘立坤;程洪晶;孟祥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及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血清 TNF-α和 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7 d TNF-α和 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神经阻滞治疗相比,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更显著,且更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调节免疫反应。

    作者:付强;郑宝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贾氏点穴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贾氏点穴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接受贾氏点穴疗法6次/w,每次30 min。对照组采用西医理疗、职业疗法等康复治疗。每次40 min,2次/d。肌张力过高的患者口服巴氯芬药物,两组疗程均为10 w。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 Ashworth 分级法(MAS)进行痉挛程度的分级评定;Fugl-Meyer 运动评分(FMA)和 Bar-thel 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 MAS 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MAS 评分差异显著( P<0.05)。在FMA 量表评分和 BI 方面,组间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疗后差异明显(P<0.01);组间差值差异明显(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 FMA、BI 治疗后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同组比较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贾氏点穴疗法能够快速打通经络,对受损的脑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缓解患肢的痉挛,增加肌肉的弹性及活性,防止腱及关节的挛缩,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

    作者:安刚;吕红君;付英姿;马涤辉;谢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行为和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和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 BADS)方法和画钟实验对2743例稳定期住院15 d 后首发脑梗死患者的执行功能进行评测,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对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①执行功能障碍组在年龄、教育程度、梗死体积、合并高血压或和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梗死部位与执行功能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②具有0、1、2、3、4、5、6个理想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发生情况分别为90.6%、89.3%、86.7%、68.8%,40.1%、20.1%、15.8%;Logistic 回归显示矫正了年龄、梗死体积、合并高血压或和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梗死部位相关因素后,同具有0~1项相比,具有2~4、5~6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是脑梗死执行功能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OR 值分别为0.432和0.216。结论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首发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婉;安立红;郭霞;王红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术前、术后所有研究对象椎体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 Cobb 角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内固定相比,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迅速的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永发;宁旭;闫飞;高登宁;秦志华;周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膳食结构与进餐次数对控制体重的影响

    肥胖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激素、暴饮暴食及久坐的生活方式等。实验证明规定饮食与限制热量摄入的程度关联不大〔1〕。因此,不考虑有目的的热量控制的减肥方式对肥胖可能是有作用的。在不考虑热量控制的情况下,本文提出有助于减肥的两种生活方式因素--膳食结构,进餐次数。本文关注膳食结构和进餐次数对生长素、皮质醇、胰岛素和瘦素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促进减肥。

    作者:江雷;陶宏军;彭圣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术,研究组行切开复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恢复桡骨长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作者:刘攀;卢冰;王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及从业人员能力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及从业人员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北省部分三级临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养老院从事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从事老年护理服务内容排列前2位分别是老年疾病护理(80.4%)和健康教育(79.6%),不同工作单位和是否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在老年护理服务内容方面差异显著(P<0.05);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现具备的能力排在前2位的是人际沟通能力(89.3%)和专科护理能力(82.9%),认为应具备的能力排在前2位是人际沟通能力(90.6%)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85.5%)。结论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开展的不够深入,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能力不强;必须深入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内容,提高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能力,从而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庭阵发症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前庭阵发症(VP)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 VP 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信息。结果共收集 VP 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0.8岁。均表现为发作性头晕,8例头晕发作时表现为不稳、不平衡感,7例表现为眩晕感;15例患者在应用卡马西平治疗1 w 后头晕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12例患者 MRCISS 检查提示存在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其中1例患者责任血管为椎动脉,11例患者为小脑后下动脉。3例患者 MRCISS 序列检查未见压迫血管。结论 VP 与神经血管压迫机制相关卡马西平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汪桂青;潘海丰;秦晓明;窦海玲;李润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耳鸣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 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收集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耳鸣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采用 Rev Man 5.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528例患者,全部文献合并效应 OR =2.80,95%CI 为〔1.80,4.35〕,Z =4.5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确定。

    作者:聂红梅;刘明军;袁春华;孙大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2X7受体在细胞凋亡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不仅为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所必须,而且细胞凋亡的失调与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视网膜黄斑部疾病,是老龄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比较公认年龄、吸烟、种族和家族史是 AMD的危险因素〔3~8〕。 P2X7受体又称 P2Z 受体,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受体,现发现其在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9~12〕,参与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与 AMD 的发生发展有关〔12〕。至今对AMD,尤其是干性 AMD 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对 P2X7受体的深入研究,可望对包括 AMD 在内的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和靶标。

    作者:蒋梅玉;韦霄;陈鋆;张志勇;杨东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缺血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CysC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缺血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及血清胱抑素 C( CysC)水平的影响,并分析NIHSS 与 CysC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肢体缺血适应训练,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与 CysC、CRP 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 NIHSS 评分与 CysC 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82.93%)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χ2=3.9758,P<0.05),脑血流及代谢改善(80.49%)明显高于对照组(46.34%)(χ2=10.3026,P<0.05),脑梗死体积缩小(58.54%)显著高于对照组(36.59%)(χ2=3.9606,P<0.05),治疗后 MRI 复检,观察组新发脑梗死者(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χ2=3.975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CysC、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 NIHSS 评分与血清 CysC 水平呈正相关(r =0.579,P =0.00)。结论 CysC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相关,缺血适应训练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及脑血流,降低患者血清 CysC 水平,有利于预防再发脑梗死。

    作者:江艳柳;王书培;张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生素D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明显,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人群患病率为0.5%~0.7%〔1〕,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 SLE 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男女之比为1∶7~1∶13〔2〕。SLE 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与遗传缺陷、环境危险因子、性激素异常等因素有关;目前,该病不能彻底根治,需长期反复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病机制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明确 SLE 的发病机制可为其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沈颖;李晔;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有氧健身走锻炼对老年人身体成分相关指标的影响

    有氧健身走锻炼是科学、简便、有效的体育健身法,不需特殊的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是老少皆宜的终身体育项目,而身体成分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各种成分的总称,它反映人体内的脂肪和非脂肪组织在体重中的重量和比例及其分布,是评价人体营养状况、健康水平、肥胖程度和体育锻炼效果的一项生理指标〔1〕。本研究分析有氧健身走锻炼对老年人身体成分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成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效能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效能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 OP)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 OP 患者442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效能水平评测,结合随访1年期间骨折事件,分析效能水平对老年 OP 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结果效能水平高、中和低三组中1年内累积骨折发生率分别为11.36%,19.7%和25.3%,三者差异显著(P<0.05);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中、高效能水平是老年 OP 骨折发生的保护因素,OR 值分别为0.736、0.612;三组间与 OP 骨折发生相关行为因素的比较(吸烟、饮酒、体重、饮食、锻炼、跌倒行为)差异显著(χ2=20.906、19.364、15.571,15.575、13.256;F =26.26;P<0.05);结论高效能水平可促进老年 OP 患者健康行为的转变,预防老年 OP 患者骨折事件的发生。

    作者:曹瑞秋;赵雅宁;王霞;邵通;张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脑钠肽、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联合检查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脑钠肽(BNP)、C 反应蛋白(CRP)、乳酸(Las)水平联合检查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75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28 d 后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1例)和死亡组(34例),分析不同组别 BNP、CRP、Las 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一步分析。结果死亡组 BNP、CRP、Las 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约登指数(Youden)大原则确定 BNP、CRP、Las 评估佳临界值为:13310.47 pg /ml、23 mg /L、3.1 mmol /L,此时评估“死亡”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35%、78.05%、80.00%;67.64%、70.73%、69.33%;79.41%、87.80%、84.00%。三种指标联合评估时,≥1种、≥2种、3种高于临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06%、43.90%、68.00%;88.24%、85.37%、86.67%;58.82%、95.12%、78.67%。结论早期联合检测 BNP、CRP、Las 有助于评估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这3种中任意≥2种高于临界值时多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杨玲;尹春元;吕欣;张贵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龄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

    目的:探讨该院高龄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肾病患者98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98例不存在肾病的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评价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肾病患者 SCL-90量表各因子与 EPQ 问卷各维度的相关性。肾病患者 EPQ 问卷各维度对 SCL-90量表各因子的作用应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 EPQ 问卷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都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质与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敌对、躯体化、偏执呈正相关(P<0.05);精神质与焦虑、精神病性、敌对、偏执、恐怖、人际关系呈正相关(P<0.05)。神经质能够有效预测焦虑、抑郁、精神病性、敌对、躯体化、偏执、强迫、恐怖、人际关系(P<0.05);内外向能够有效预测敌对、躯体化、偏执( P<0.05);精神质能够有效预测抑郁、敌对、强迫(P<0.05)。结论该院老年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普遍较差,且人格特征出现明显的异常,亟需关注。

    作者:夏立伟;范桂红;刘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临床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该校附属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 NK 细胞检测结果,与另选的8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术后20 d 复查肺癌患者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 NK 细胞,对比缓解者与未缓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与 NK 细胞表达水平检测中,观察组 CD3+、CD4+、CD4+/CD8+比值与 NK 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术后20 d 复查 T 细胞亚群和 NK细胞,根据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发现缓解组 CD3+、CD4+、CD4+/CD8+和 NK 表达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CD8+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未缓解组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K 细胞与外周血 T 淋巴亚群对诊断、评价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姚斓;王燕嬉;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