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李妍;肖婷;李琳;曾欧;罗健;吴志雄;杨军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Gensini 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 Gensini 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91例,其中非冠心病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8例,ACS 组43例,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血清中 CysC 和 Hcy 水平,同时计算各组患者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结果 ACS 患者 CysC、Hcy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ACS 组与 SAP 组组间比较,CysC 和 Hcy 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CysC 与 Hcy 呈正相关(r =0.284,P<0.05),血清 CysC 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321, P<0.005)。结论 ACS 患者血清 CysC 与 Hcy 水平升高,而血清 CysC 和 Hcy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均呈正相关,说明血清 CysC 与 Hcy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其调控脑损伤血清标志蛋白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 TBI 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量表(NCSE)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 FIM)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蛋白 S100B 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治疗后认知功能都得到显著改善,表现为语言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回忆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 NCSE、MMSE、FIM 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 P<0.01);而高压氧组患者的治疗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经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蛋白 S100B 和 NSE 浓度出现明显下降(P<0.05或 P<0.01);而高压氧组患者的血清 S100B 和 NSE 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 TBI 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这一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脑损伤标志蛋白 NSE 及 S100B 表达来实现。

    作者:李玉芳;张绍仁;牛锋;朱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执行功能(EF)是大脑工作记忆的中心环节,包括任务管理、注意与抑制、计划、监控及编码5个方面。脑卒中后认知领域损害主要包括 EF、思维速度、空间定向能力等的损伤,以 EF障碍明显。研究表明脑卒中后2年仍有66.6%的患者存在EF 障碍〔1〕,主要表现为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的选择、计划、决策和控制行为障碍,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增加痴呆易损性的重要原因〔2〕。

    作者:杨蕊;唐楠;高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率。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不给予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其患者存活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集中在骨转移、肺转移和其他部位转移;死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5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应用内分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燕;刘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生素D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明显,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人群患病率为0.5%~0.7%〔1〕,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 SLE 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男女之比为1∶7~1∶13〔2〕。SLE 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与遗传缺陷、环境危险因子、性激素异常等因素有关;目前,该病不能彻底根治,需长期反复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病机制不清楚,因此,进一步明确 SLE 的发病机制可为其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沈颖;李晔;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菌群分布特征与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 ICU 病房收治需行机械通气的高龄患者455例,统计 VAP 发病率,对该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观察菌群分布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①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发生率为36.70%(167/455),死亡率为34.13%(57/167),非 VAP 死亡率为15.63%(45/288),差异显著(χ2=14.32,P<0.05);②VAP 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36株,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0.05);③单因素分析:年龄>70岁、平卧位通气、通气时间>5 d、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 /L、应用抑酸剂、气管切开、血糖≥7.8 mmol /L、合并肺内疾病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生率较高,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年龄、通气体位、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气道连接方式、血糖水平、合并肺内疾病是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 OR =12.528,6.026,5.398,7.882,18.882,7.782,11.165,P<0.05)。结论 ICU 高龄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平卧位、通气时间较长、营养水平差、气管切开、高血糖、合并肺内疾病是 VAP 预防的重点。

    作者:曾燕萍;吴伟芳;马卫星;向辉;丁峰;方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针刺和康复的介入对老年患者运动、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针刺加康复的介入对偏瘫的老年患者认知、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加康复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及配穴治疗,康复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等,疗程均为3个月。三组分别于入选时、第3、6个月应用 MoCA 量表、NIHSS 量表、Barthel index( BI)量表评定。结果针刺组、康复组、针刺+康复组三组比较,入选时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月、6月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MoCA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NIHSS 量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I 量表评定,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6个月针刺+康复组与其他二组比较 BI 量表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促进部分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康复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针刺与康复手法合用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康复。

    作者:徐静红;谢兵兵;吴秀玲;王丽英;卢宝全;李永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源C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被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的患者根据扫描时间分为术后1、6、12、24 h 组,对血管增强图像、虚拟平扫(VNCT)进行分析以及病灶区域(ROI)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组 ROI 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速双源 CT 双能量技术可以对蛛网膜下腔真实出血量做出估测,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介入术后再出血首选的检查。

    作者:刘新爱;郭君武;师新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缺血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CysC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缺血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及血清胱抑素 C( CysC)水平的影响,并分析NIHSS 与 CysC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肢体缺血适应训练,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与 CysC、CRP 水平变化,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 NIHSS 评分与 CysC 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82.93%)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χ2=3.9758,P<0.05),脑血流及代谢改善(80.49%)明显高于对照组(46.34%)(χ2=10.3026,P<0.05),脑梗死体积缩小(58.54%)显著高于对照组(36.59%)(χ2=3.9606,P<0.05),治疗后 MRI 复检,观察组新发脑梗死者(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χ2=3.975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CysC、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 NIHSS 评分与血清 CysC 水平呈正相关(r =0.579,P =0.00)。结论 CysC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相关,缺血适应训练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症状及脑血流,降低患者血清 CysC 水平,有利于预防再发脑梗死。

    作者:江艳柳;王书培;张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极限保肛术治疗老年肛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目的:探究极限保肛术对高龄肛管癌患者治疗有效性、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因肛管癌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60例,研究组(86例)采用外翻切除术,对照组(74例)采用超低位前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术后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引流管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7例,其中包括吻合口瘘3例,肛周感染1例,其他类型3例;对照组并发症17例,吻合口瘘9例,肛周感染7例,其他1例,两组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3例复发,2例远处转移,转移类型多为肝转移和肺转移,死亡2例;对照组10例复发,4例远处转移,同样是肝转移、肺转移,死亡3例,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远处转移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前切除术与外翻切除术均可应用在老年肛管癌患者中,相对于超低位前切除术,老年肛管癌采用外翻切除术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病毒感染和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多因素作用疾病,与遗传、环境、衰老等有关。目前已有至少6种家族性 PD 相关致病基因被克隆,已经发现,环境中的某些杀虫剂、除草剂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结构类似,引起多巴胺神经元变性。1918年甲型 H1N1型流感大流行后爆发了脑炎后 PD,人们开始探讨流感病毒及其他许多病毒与 PD 发病的关系。本文主要就病毒感染与 PD 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唐春燕;徐仁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解剖型锁定钢板(ALP)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PFNA 组(40例)和 ALP 组(40例)。观察不同组别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负重站立时间,并采用 Harris 评分法评估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A 组术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站立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 ALP 组(均 P<0.05)。随访9个月时,PFNA 组患者优良率为95%,高于 ALP 组(90%)(χ2=0.721,P>0.05)。 PFN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 ALP 组(20.00%)(χ2=6.135,P<0.05)。结论 PFNA 和 ALP 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 PFNA 方案创伤更小、固定更好、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文雄;蒋家正;韩宏德;张恒林;谢文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身运动对老年人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运动对65岁以上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与红细胞变形( RCD)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5岁的60例老年男性,平均分为太极组、长跑组及对照组,对三组大摄氧量(VO2 max)、RCD、红细胞胆固醇(E-CH)及血浆总胆固醇( TC)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运动后,太极组与长跑组血清丙二醛(E-MDA)、E-CH、红细胞滤过指数(IF)及 TC 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长跑组具有良好的一次性强度运动适应性,不会降低其 RCD 能力;在老年人 RCD 功能改善方面,长跑组较其他两组有较好的改善效果(P<0.05)。 E-MDA 和 E-CH、IF 存在一定相关性,然而三组在安静情况下的 E-MDA 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适当的健身运动有助于改善老年人 E-CH 与 IF,对老年人血液微循环的改善有很大帮助,对预防老年性疾病也极为有利。长期适当运动健身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运动耐受力,消除或者减轻其对 RCD 的影响,而在 RCD 能力改善上,长跑锻炼效果明显优于太极剑与太极拳。

    作者:张月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北京市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现状

    北京老年人口特点、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分布反映了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北京市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已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从老龄产业政策、北京老年人口的数量和特点、北京市养老机构现状等方面做探讨。

    作者:苗苗;张鹏俊;石柳琼;于玲玲;曾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肠内组(单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组(单独肠外营养支持),分别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学指标、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临床症状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后,三组血清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 P<0.05),且联合组各指标升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 P<0.05);治疗后三组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 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联合组各指标改变较肠内组和肠外组更显著(均 P<0.05);三组的好转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273,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独肠内或者肠外营养支持。

    作者:杨兆华;鄂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补肾宁心法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群体日渐壮大。现就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原则,补肾宁心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作一综述。

    作者:马春;李淑玲;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围术期2、6、12、24、48 h 眼压变化、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 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 w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瞳孔变化、虹膜损伤、前房积水以及后囊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李长兵;王斌;胡俊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武当“龟形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的运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COPD 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 COPD 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对我国7个地区、20245例成年人群进行调查,COPD 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3〕。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关于肺康复的定义:肺康复为有临床症状和往往包含有日常生活活动减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提供的一种经充分证据证明的、多学科的、全面的干预。它可以减轻临床症状,优化功能状态,提高参与率和减少与疾病相关的医疗开支〔4〕。

    作者:何姿蓉;王武军;金荣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术,研究组行切开复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恢复桡骨长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获得理想的复位质量和疗效。

    作者:刘攀;卢冰;王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功能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 N-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40例病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 NAC 治疗组(NAC 组),各20例,另外取健康对照组(对照组)20例作为对照。治疗后检测肺功能、血管活性因子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活性氧(RO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常规组和 NAC 组均能改善肺功能,但与常规组比较,NAC 组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常规组和 NAC 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AngⅡ、ROS、ET、NO 水平,但以 NAC 组恢复效果明显,和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NAC 有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恢复血管活性因子的平衡和血管舒缩功能而更好改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

    作者:唐汉庆;卢兰;李晓华;朱晓莹;劳传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围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围插管期的应激反应。方法高龄全麻患者共8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20例。 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双腔支气管前2/3及套囊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 组为艾司洛尔组(静注艾司洛尔1 mg /kg),D 组为组合组(即进行 B 组和 C 组的处理)。经相同程序的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记录诱导前( 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及插管后1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糖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与 T0时相比,A、B 两组在 T2~T5时 MAP、HR 均升高,C 组在 T2~T4时 MAP、HR 均升高,D 组在 T2时 MAP、HR 均升高(P<0.05);与 A 组相比,C 组在 T3~T5时 MAP 降低,在 T2~T5时 HR 降低,D 组在 T2~T5时 MAP、HR 均降低(P<0.05)。与 T0比较,A、B 两组在 T2、T4、T5时 NE 和 E 均升高,C 组在 T2、T4时 NE、E 均升高,D 组在 T2时 NE、E 均升高(P<0.05);与 A 组比较,C 组在 T4、T5时 NE、E 均降低,D 组在 T2、T4、T5时 NE 和 E 均降低(P<0.05)。与 T0比较,A、B 两组在 T2~T5时血糖和皮质醇均升高,C 组在 T5时血糖升高,在 T3、T4时皮质醇升高(P<0.05);与 A 组比较,C 组在 T3~T5时血糖降低,在 T3、T4时皮质醇降低,D 组在 T2~T5时血糖降低,在 T2~T4皮质醇降低(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艾司洛尔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围插管期的应激反应。

    作者:梁东科;张炳东;王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