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亮
妇科化疗患者主要的化疗途径为静脉给药,妇科患者中进行化疗的患者多为中老年妇女,因此患者体型大部分较肥胖且患者身体内部血管条件较差,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不易一针见血,且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在输液过程中药物易发生外渗、不滴等现象,因此需要反复进行穿刺措施.本文将分析妇科化疗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困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金凤;乔秀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士情绪在护患纠纷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导致护士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认识护士情绪控制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 自身道德和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是提高护士情绪控制的重要表现,从而保证自己以佳的身心状态和情绪投入到工作中,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护患纠纷发生.结论 护士情绪是主导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完善的道德文化素养,扎实的业务水平、有效的沟通与技巧,是保证护士情绪控制,调节心理平衡能力,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保障.
作者:朱文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各种分级方法在乳腺分级中的表现,分析其在临床中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比该院258个应用分级的诊断结果和术后的病理结果,来明确各分级中每一项指标以及分值.结果 应用了分级指标的分级诊断,其特异度69.4%(100 144)、敏感度94.7%(108 114)、准确度80.6%(208 258).结论 超声诊断分级体系在乳腺超声诊断中提供了一个可参比标准化平台,临床价值明显.
作者:查宗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抗生素应用不良反应150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例临床患者中,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率居前四位的药物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症状多为皮疹、恶心呕吐、腹泻、发热、肾损害、心率变化、内分泌紊乱和神经系统损坏.结论 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较多,临床使用时应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为重,注意用量及使用时间.
作者:肖开提.吾布力哈斯木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中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采用临床加减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 针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113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给予所有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11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87例显效,占总人数的77%;23例有效,占总人数的20%.3例治疗无效,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 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选取温阳利水外加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方法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消除病魔.
作者:张华;何俊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保护医者不受乳汁的感染.方法 取透明小伞固定于按摩乳房上方再用手挤压按摩乳房,使淤积的乳汁流出.结果 双手全力配合按摩乳房挤出大量淤积的乳汁,被挤出的乳汁全部喷洒在小伞上,乳汁不会溅到医者的脸上(尤其是眼睛).结论 在疏通乳管,穴位按摩,排除淤积的乳汁过程中,医者的职业防护得到了实现,避免了职业感染.
作者:车成爽;张宁;杜萍;范化兰;林林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行支架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104例冠脉动多支病变患者行支架术治疗,术后进行周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包括经桡动脉途径及经股动脉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周密护理.讨论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轻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舒适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时昆;吴丹红;吴丽英;席晶;杨权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在临床中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几年来138例胆囊良性疾病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除2例中转开腹外,余均顺利结束手术,无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在基层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蔡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NBN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神经节苷脂组患儿心NBN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宇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寻找女性癌症患者化疗的温馨护理方法,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来该医院化疗的54例女性癌症患者实施全方位温馨护理.结果 54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5~6个化疗计划,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 温馨护理应用于女性癌症患者密切了护患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春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奥沙拉嗪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3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对照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4.07,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与柳氮磺胺吡啶相近,但奥沙拉嗪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合患者长期服用治疗疾病.
作者:金宏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本文详细分析了神经外科患者对手术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以及临床护士对这些心理压力进行的心理干预,神经外科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对他们通过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韩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实践中细节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方法 分析护理过程中细节护理对护理质量的作用.结果 加强实践中的细节护理可有效消除护理死角,使每一个护理环节中都透出工作的严谨、科学,保证护理流程和操作优质高效,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结论 加强细节护理,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保证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更加严谨、科学、有效.
作者:齐丽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抽查该院门诊处方312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抽查处方中共有267例不合格,临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严重.结论 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的重视和细菌监测,加强医生培训,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征,提高药师对抗菌药物指导和监督能力,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杨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脂肪肝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由于酗酒、肥胖等原因造成肝脏内部细胞脂肪堆积过多而产生的一种病变.脂肪肝初期症状的表现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感觉到身体上的不适,也没有意识到脂肪肝正在威胁自身的健康.文章结合本人多年工作的经验,对脂肪肝的防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脂肪肝健康教育知识和自我康复的主要措施,改变患者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消除危险因素,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目的.
作者:王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开展血型免疫抗体效价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行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1842对夫妇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孕妇血型不合与IgG抗体阳性情况.结果 夫妇间ABO血型不合者较多,占98.53%,其中O型血与非O型血孕妇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65%和5.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 孕妇产前积极开展血型免疫抗体效价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智浩;黄革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科内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1].方法 为患者营造一个优质的护理气氛,对护理模式进行创新,以及建立合理、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8%以上.结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水平,同时对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作者:王永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再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40例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运用非手术的传统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开服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40例患者中,显效的为29例,有效的为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患者而言,运用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是非常安全和可靠的,其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我国居民甲状腺恶性肿瘤死亡水平.方法 从中国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2004-2005年)数据库中抽取甲状腺恶性肿瘤死亡记录,与相应年份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和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结果 中国甲状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0.22/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0.16%.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为0.14/10万:其中,女性死亡率为0.25/10万,男性死亡率为0.19/10万.城市与农村居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中国人口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0.18/10万和0.12/10万,中国东、中及西部地区的中国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0.17/10万、0.11/10万和0.18/10万.甲状腺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甲状腺恶性肿瘤死亡率比1990-1992年第二次死因调查时上升了10.00%.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下降了17.65%.结论 中国居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女性居民甲状腺恶性肿瘤亡率高于男性,不同地区间的死亡率存在差异.
作者:罗瑞华;齐金星;周斌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切实加强预防接种的安全管理,创造科学优质的儿童免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国家免疫计划的社会要求,是计划免疫门诊医护行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严格贯彻执行规范,落实各种相关措施,大大减少了接种差错、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提高了接种质量.
作者:何小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