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楠
目的 分析探讨可塑性钛钢板置人对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科室66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3),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撬拔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而实验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植骨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照组优良率75.8%( 25/33),实验组优良率97.0%( 3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塑性钛钢板置入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肖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病例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46例不良反应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中,因注射血栓通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高,血塞通注射液其次,不良反应表现中,皮肤受影响的不良反应多,主要表现以皮肤充血、丘疹、瘙痒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次之.结论 应加强中药制剂的研究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焦虑的心理干预,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加强病情观察保证休息,加强心理干预和护理,做好吸氧、饮食和排便的护理,加强心电监护.结果 大限度的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也减少了与护理因素有关的死亡.
作者:王惠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掌握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9月该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214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累及系统与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214例中药注射剂ADR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发现,中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与性别、年龄及药品种类等因素有关,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循药物的使用原则,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芦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开展血型免疫抗体效价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行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1842对夫妇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孕妇血型不合与IgG抗体阳性情况.结果 夫妇间ABO血型不合者较多,占98.53%,其中O型血与非O型血孕妇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65%和5.6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 孕妇产前积极开展血型免疫抗体效价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智浩;黄革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本文针对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实体,而且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要求医院强化财务管理,不仅要完善财务各项制度,而且要从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拟定可行性预算、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设立内审机构、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财务管理为主轴完善各环节的管理程序,带动医院发展,赢得社会与经济效益.
作者:储朝凤;罗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4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4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掌握识别产后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出血倾向并进行相应处理,是抢救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邓宁;张丽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本文详细分析了神经外科患者对手术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以及临床护士对这些心理压力进行的心理干预,神经外科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对他们通过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韩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为了解琼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现状,更好地利用现有人才与实验室资源,为县CDC应对实验室建设的新要求而制定新规划提供对策.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曾海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NO、NOS及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组)每组各24例,将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血清NO、NOS及ET-1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血清NO、NOS均高于对照组,而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NO、NOS及ET-1水平的影响大于奥美拉唑,说明其在本病治疗中的价值更高.
作者:李洪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在保证治疗过程顺畅的同时,也常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输液性静脉炎.笔者将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三方面综述一下,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曹磊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抑郁对老年高血压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院近年来的单纯老年高血压患者及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抑郁诊断,比较2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的Glu、Cr、TG、TC、HLD、LDL6项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合并抑郁组的CD14+、Fib、Hcy、CRP 4项生化指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DNN和SDANN2项心电图指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郁对老年高血压的各项常规指标无影响,对各项生化指标及心电图指标均有影响.
作者:艾力西尔·买买提伊明;孟月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影像学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总结本组11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胆管细胞癌CT特点:①肿瘤以单发为主,大多位于肝左叶.②肿瘤内或周围可见到扩张的胆管,其中以延迟强化区内见到扩张的胆管为其典型表现.③增强扫描,大部分肿瘤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到肿瘤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无强化.小部分肿瘤动脉期有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至平衡期肿瘤对比增强逐渐明显是典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诊断要点,其他征象如肿瘤周围扩张胆管、肿瘤包埋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术前CT多数能诊断,疑难者可MRI检查或穿刺活检,多种检查联合可做出正确诊断.胆管细胞癌需与肝细胞癌、肝脓肿、血管瘤鉴别.
作者:林家健;徐绍斌;廖玉平;黎洁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切实加强预防接种的安全管理,创造科学优质的儿童免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国家免疫计划的社会要求,是计划免疫门诊医护行为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严格贯彻执行规范,落实各种相关措施,大大减少了接种差错、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提高了接种质量.
作者:何小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本文旨在观察口服“蓝湾高纯硫酸氨糖”对骨关节炎的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对50例患者,经80 d观察后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约为94.23%.这表明口服“蓝湾氨糖胶囊”、“蓝湾润节牌氨糖软骨素”对骨关节炎有明显的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田得祥;汪永利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11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析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 对于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8妊高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城市居民对妊高症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村,对118例妊高症患者在用药前后对血压以及心率进行测量,均出现用药后血压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可以有效防止病情恶化,也是保证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阿依古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NBN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神经节苷脂组患儿心NBN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宇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在公立医院改革的浪潮中,一些地区提出了“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模式,并将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医院已试行.公立医院改革步履维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似乎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来契机,同时也给医院运营带来挑战,我们希望借助医疗服务创新来突破医疗改革的瓶颈.“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的推行能否带来人们所期待的结果,我们将拭目以待.
作者:刘艳霞;崔杰;杨燕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或者肾脏中,由于任何一个器官受到损伤或者出现功能障碍造成其他器官也受到损伤或者出现功能障碍.近些年来心肾综合征逐渐引起肾脏学家以及临床心脏病学家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近在国际上还针对心肾综合征的诊治签署了具有共识性的文件.但是有一些治疗的策略并不完善,比如,正性肌力药物虽然能够解决血流动力学异常,却会引起肾功能的恶化,很多大型的实验研究表明这一策略是存在风险的.本文对心肾综合征诊治的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作者:朱锦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该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促进医院临床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从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调出2011年住院及门诊病人全部质子泵抑制剂销售记录,按使用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1年质子泵抑制剂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2.89%;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型销售金额占全部质子泵抑制剂销售金额的比例为81.32%,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型用药频度占全部质子泵抑制剂用药频度的比例为49.37%.结论 该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注射剂的比例偏高,特别是住院病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比例过高.
作者:曾建国;席兰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