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蜈蚣及蚯蚓的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图谱研究

李莉;陈振江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蜈蚣, 蚯蚓,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为常见动物类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及其蛋白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SDS-PAGE测定蜈蚣及蚯蚓的主要蛋白质分子量.结果 获得清晰的蜈蚣和蚯蚓的电泳谱带及相应数据.结论 操作简单,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靠方便,为蜈蚣和蚯蚓等动物类药材及其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图谱.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本文阐述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对于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医疗设备归档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如何提升设备档案的利用效率,以及信息化设备档案管理的意义.

    作者:张婧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时的靶控血浆浓度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时的靶控血浆浓度,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择期手术采取硬膜外联合腰麻联合麻醉的患者96例,皆采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系统进行,依据患者血浆靶控浓度值的不同分为8组,各12例,A组(浓度为1.0μg/L)、B组(浓度为1.5μg/L)、C组(浓度为2.0μg/L)、D组(浓度为2.5μg/L)、E组(浓度为3.0μg/L)、F组(浓度为3.5μg/L)、G组(浓度为4.0μg/L)、H组(浓度为4.5μg/L),采用半数效量序贯法对采取瑞芬太尼TCI时引起患者呼吸抑制的CP50和95%的可信区间进行计算.结果 8组患者在给药5、7、10 min后出现呼吸抑制比例存在一定差异(P<0.05),会随着给药浓度的增高,出现呼吸抑制的比例会增多,同时出现呼吸抑制的时间会逐渐缩短;瑞芬太尼TCI时引起患者呼吸抑制的CP50为2.49μg/L,95%的可信区间在2.25~2.75μg/L.结论 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作用较强,并会随着靶控血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谢傲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改制医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初探

    国有医院改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后,党组织应创新组织活动方式.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发挥党组织先进性作用、营造和谐医院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监督等方面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作者:鲍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浅谈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抗生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0年4月-2011年10月随机选取的100例呼吸内科住院病历,对抗生素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使用抗生素,其中使用一种抗生素的患者有21例,占24.14%,使用两种抗生素的患者有33例,占37.94%,使用三种抗生素的患者有19例,占21.83%,使用三种以上的抗生素患者有14例,占16.09.一联用药患者38例,占43.67%;二联用药例34例,占39.08%;三联用药11例,占12.64;三联以上联用药4例,占4.60%.结论 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对治疗呼吸内科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作者:土尔地.艾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辽源市2006-2010年社区居民主要死因构成分析

    死亡原因分析是掌握人群健康状态的重要方法,是评价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中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了解死因和顺位对于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的流行特征以及变动趋势,从根本上防治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了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措施,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向居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使居民减少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警觉性,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作者:梁英夫;姜雨含;刘幻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50例进入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与50例作为对照组的同期进行非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做对照,分析第二产程剖宫在手术中出现出血情况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进行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其出血发生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是致使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切口裂伤.需要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降低术中出血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出血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作者:兰华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20例ICU危重病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该院20例ICU危重病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各项指标趋于稳定,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的20例危重病人中,治愈的有14例,病情加重的有4例,死亡的有2例.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从而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肾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危重病人时是一种形式有效的方法,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邱伟峰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浅谈急诊优质护理服务

    近阶段全国卫生系统正在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所谓“三好”指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一满意”指群众满意.在医疗系统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医院特别是急诊科室也在积极地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新护理理念.

    作者:张文翠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以减轻胃癌患者病痛,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疼痛、心理及饮食等护理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前情绪稳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对护理疗效满意.结论 在围手术期对胃癌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可以提高其手术成功率,促使其术后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菅东霞;孙素贞;邹雪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医院药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院的药事管理也面临着极大的变革.如今的药事管理模式已从传统单纯的药品供应转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这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现代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进行药事管理的改革,也为了提高药学人才的素质,以整体提升医院药事的管理质量.本文主要围绕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合理用药以及实施药学服务等探讨医院药事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以促进药学服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得显著成就.

    作者:李松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PICC管配合便携式微量泵泵入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病人的护理

    随着肿瘤对人类的威胁日益严俊,人们对癌痛的认识在不断更新,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晚期癌症病人70%伴有疼痛,约50%有中重度疼痛,30%有极度疼痛[2].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和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令人畏惧,癌症疼痛会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方面破坏患者生存质量,故疼痛的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程月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284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现象,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这种现象对母婴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治疗是否具有科学性、可推广性.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的284例患者(选取的所有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孕妇都自愿接受调查记录并服从所有准则),并将其作为A、B组,再另选取348例正常产妇作为C组进行对比,观察3组情况,对这些患者观察和护理所得的资料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比较得出3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胎膜早破是引起早产的重要原因,且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小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而需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影响,从而以此为根据做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把88例患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采取回顾性调查手段.心律失常情况的有19例、贫血以及感染等情况的有12例、低血压情况的有28例、心力衰竭情况的有8例.结果 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由各种调查实验也说明了一点,经过护理干预的小组效果非常明显,相比较于一般护理组,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全面认真的病情观察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的概率明显有所减少,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龙玉琴;丁万寿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探析

    目的 观察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方法 选取该院普外科手术患者2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42例.观察组于术前1h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次,手术时间超过3h者术中加用1次,Ⅰ类、Ⅱ类切口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Ⅲ类切口于术后12h加用1次,之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当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连续使用5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作者:吕洪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关于用表格病历提高甲流患者筛查效率的体会

    目的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患者的筛查效率.方法 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病种诊断标准,结合常规病历要求,设计表格病历,让患者自行填写基本信息、主诉和伴随症状、今日体温、高体温,在接触史、症状、重症表现框内选择划“(√)”或打“×”.并结合专用章等措施,减少医师问诊及手写记录量,提高工作效率.结果 表格病历筛查与常规病历筛查相比更规范.医师对问诊信息了解的全面充分;减少了大量手写内容,提高了筛查效率.结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针对不同病种设计应用表格病历,可以快速提高筛查效率,值得相互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荣;谢淑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前房重建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前房重建对于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该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45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45例青光眼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2组,即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的患者在运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之后不进行前房重建,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进行小梁切除术之后进行前房重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组的23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2例,有效的为10例,无效的为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在进行小梁切除术之后进行前房重建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非常的安全、可靠,并有效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天恩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指压胃管置管法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介绍高龄患者胃管置管方法和相关护理.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2组方法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指压胃管置管法一次成功率高于传统置胃管法,是适用于高龄患者胃管留置的方法.

    作者:孟艳秋;倪静;卢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CT引导下肾囊肿介入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穿刺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同顾该院从2004年7月-2011年12月CT扫描肾囊肿312例343个肾囊肿患者穿刺抽吸注入硬化剂(无水乙醇,醇度为99.7%)治疗.结果 其中318例肾囊肿均穿刺成功,穿刺有效率达99.6%,囊肿消失率达95.9%.术后观察1h,3个月及半年后复查.结论 CT导引下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微创治疗技术.

    作者:张金亭;丁丽端;刘伟;崔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新形势下医院的人本化管理

    本文通过对医疗行业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运用各种机制,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致力于人与医院的共同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宿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发展注人不竭动力.

    作者:胥林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香港医疗机构卫生监管体制特点及其启示

    香港通过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多种医疗服务.本文通过考察、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食物及卫生局、医院管理局、卫生署、香港医务委员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在医疗机构卫生监管中履行的职能,分析其卫生监管体制的特点,为内地医疗机构卫生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冯权新;朱浴晖 刊期: 2012年第25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