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
目的 观察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方法 选取该院普外科手术患者2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42例.观察组于术前1h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次,手术时间超过3h者术中加用1次,Ⅰ类、Ⅱ类切口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Ⅲ类切口于术后12h加用1次,之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于术后当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连续使用5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2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量.
作者:吕洪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CT在原发性肺淋巴瘤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该院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肺淋巴瘤,5例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其CT表现.结果 5例患者的CT表现中,1例为肿块型,3例为实变型,1例为小结节型.结论 原发性肺淋巴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但是确定其存在、范围、分期等的主要手段,提示原发性肺淋巴瘤可能的时候,要积极给予穿刺病理进行确诊.
作者:苑博;张洪霞;刘春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以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该院共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的肝硬化患者中,单纯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硬化的患者为19例,单纯饮酒所导致的肝硬化患者为18例,单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肝硬化的患者为17例,酒精合并肝炎病毒共同损伤所导致肝硬化的患者为1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1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为9例,血色病等遗传及代谢疾病所导致的肝硬化患者为11例,不明原因所导致肝硬化的患者为23例.患者在患有肝硬化的同时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依次排序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49例,肝性脑病患者为31例,继发感染的患者为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14例,肝肾综合征患者为7例.结论 我院的肝硬化患者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为主,其次的便是由于长期的饮酒而导致肝硬化的出现,单纯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硬化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门脉系统的高压,酒精中毒则主要是以肝功能的损伤为主的,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和嗜酒与病毒感染的并存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姜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穿刺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同顾该院从2004年7月-2011年12月CT扫描肾囊肿312例343个肾囊肿患者穿刺抽吸注入硬化剂(无水乙醇,醇度为99.7%)治疗.结果 其中318例肾囊肿均穿刺成功,穿刺有效率达99.6%,囊肿消失率达95.9%.术后观察1h,3个月及半年后复查.结论 CT导引下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微创治疗技术.
作者:张金亭;丁丽端;刘伟;崔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探讨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时的靶控血浆浓度,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择期手术采取硬膜外联合腰麻联合麻醉的患者96例,皆采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系统进行,依据患者血浆靶控浓度值的不同分为8组,各12例,A组(浓度为1.0μg/L)、B组(浓度为1.5μg/L)、C组(浓度为2.0μg/L)、D组(浓度为2.5μg/L)、E组(浓度为3.0μg/L)、F组(浓度为3.5μg/L)、G组(浓度为4.0μg/L)、H组(浓度为4.5μg/L),采用半数效量序贯法对采取瑞芬太尼TCI时引起患者呼吸抑制的CP50和95%的可信区间进行计算.结果 8组患者在给药5、7、10 min后出现呼吸抑制比例存在一定差异(P<0.05),会随着给药浓度的增高,出现呼吸抑制的比例会增多,同时出现呼吸抑制的时间会逐渐缩短;瑞芬太尼TCI时引起患者呼吸抑制的CP50为2.49μg/L,95%的可信区间在2.25~2.75μg/L.结论 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作用较强,并会随着靶控血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谢傲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患糖尿病足的人将逐渐增,此病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本文从老年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入手,详细的阐述了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对预防糖尿病足及如何护理糖尿病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唐小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不同大小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该院治疗的乳腺病患者320例,均进行乳腺的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检出率(P<0.05).超声弹性成像在病灶2 cm以下时灵敏率较高,特异性较低;在病灶3 cm以上时灵敏率较低,特异性较高.结论 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可以有效的提高乳腺病的诊断准确率,超声弹性成像对于1 cm以下病灶的检查以及5 cm以上病灶的确诊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高柏钊;宿殊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以及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24例患者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有6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均缓解.结论 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得到有效恢复,而且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均较轻微,眼压也有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元芝;刘守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探索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工作.根据《镇江市慢性病防治工作规范》,结合本中心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实施.高血压和糖尿病建档分别为6032例和1563例,完成全年规范化随访分别为5435例和1412例,管理率分别为90.1%和90.3%.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群众满意度和可信度大幅度提高.
作者:梁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在品种上和数量上不断增加.但是随着人们对医疗器械的不断使用,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加.本文从医疗器械设备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医疗器械在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上存在问题的原因,论述了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所实行的策略.
作者:高立群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城乡结合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干预,探讨并制定出适合城乡结合部实用的糖尿病干预方案.方法 对经开区东方广场社区城乡结合部经基线调查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社区综合干预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医学体检,评价其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3.67mmol/L和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73和1.74,均P<0.05).
作者:张春英;赵冰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作用.方法 通过医务人员的口头宣教、文字宣传和宣传展板等方式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在教育前后发放调查问卷,评价分析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增加了病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开展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结核病的规则服药率和治愈率.
作者:颜丙光 刊期: 2012年第25期
死亡原因分析是掌握人群健康状态的重要方法,是评价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中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了解死因和顺位对于分析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的流行特征以及变动趋势,从根本上防治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了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措施,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向居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使居民减少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警觉性,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作者:梁英夫;姜雨含;刘幻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家长配合下的心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配合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近期接收手术治疗的187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资料收集整理,他们有的接受了心理护理,有的没有接受心理护理,统计归纳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接收了家长配合下的心理干预的患儿术后的合作程度跟未接受心理干预的患儿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数据差异不具备显著性.结论 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面对住院与手术的心理状态,同时有助于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钟静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应用护理程序中人的管理模式于助产人员的管理,提高助产人员的综合素质.方法 在培训助产人员时按护理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模式科学有序进行.结果 应用护理程序管理助产人员避免了管理中的盲目性,有助于改善管理的质量,提高助产人员的综合能力.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对助产人员管理,有效缩短了助产人员的培养周期,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使其更科学有序地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黄琼瑜;蔡秀琴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企业《职业病防治法》落实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氨气泄漏事故发生.方法 对吉林某某公司制冷车间一台制冷机阀门泄漏事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22名女工心、肺、头部CT、胸片的检查.结果 氨泄漏事故引起22名女工出现氨刺激反应.结论 吉林某某公司制冷车间一台制冷机阀门泄漏,导致管道内制冷用液氨气化外泄,制冷车间氨气浓度迅速升高,达到28.7ppm(标准值25ppm以下),顺着换气装置,在风力作用下,氨气迅速扩散到隔壁的清洗车间,导致正在车间工作的22名女工出现氨刺激反应.建议企业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和制度,并落实到位.监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企业的劳动卫生管理和预防性卫生监督,严格实行“三同时”审批工作,收稿日期产前应该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认真搞好安全防护,改善生产环境,杜绝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作者:常义明;李永生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50例进入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与50例作为对照组的同期进行非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做对照,分析第二产程剖宫在手术中出现出血情况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进行第二产程剖宫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其出血发生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是致使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切口裂伤.需要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降低术中出血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出现出血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作者:兰华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研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2011年7月1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细心观察和细心护理.结果 97例治愈好转,自动出院17例,死亡22例.结论 细心的观察与高质量的护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康复好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淑香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髁螺钉内固定治疗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60例,采用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获得了理想效果,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发析.结果 对本组患者行平均16个月的随访,无钢板松动、切口感染、骨不连、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5±0.3)个月.依据HSS髋关节评分法对骨折功能进行评价,优48例,良12例.有轻度髋内翻2例.结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髁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田继新 刊期: 2012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帕瑞昔布钠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可行性及其与现常用方法相比的优缺点.方法 随机选择150例行胃镜、肠镜检查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20~70岁,体重42~85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丙泊酚+芬太尼)静脉推注芬太尼0.05 mg后推注丙泊酚;B组(丙泊酚)直接静脉推注丙泊酚;C组(丙泊酚+帕瑞昔布钠)在术前10min静推注帕瑞昔布钠40 mg后推注丙泊酚.观察比较患者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麻醉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各组用药后有一定的循环抑制,以B组明显.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B组术中镇痛不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苏醒时间C组快于A组与B组,丙泊酚用量A、C两组均少于B组.结论 丙泊酚复合帕瑞昔布钠完全能满足无痛胃、肠镜麻醉需要,其可提供较好的超前镇痛和术后镇痛,较好地解决了单用丙泊酚所致镇痛不全的缺点,并减少了加用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
作者:徐勤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