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青志

关键词: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急性胆囊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7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35)与对照组( n=35),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行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行常规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SOD、MDA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血清 SOD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两组患者的MDA水平均上升,且对照组的上升程度大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T淋巴细胞水平较手术前均有所提高,且实验组CD3+、CD4+、CD8+水平变化较显著( 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应用于老年急性胆囊炎,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正畸家兔外周和中枢痛觉调控物质5-羟色胺与P物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 TEAS)疗法干预正畸家兔痛阈变化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18只雄性家兔平均分为3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正畸模型组、TEAS组建立正畸牙痛模型,TEAS组用疏密波刺激双侧两上颌第一磨牙体表对应“阿是穴”和双侧“合谷穴”,2次/d,20 min/次,连续治疗2 d后,观察各组家兔中切牙牙龈痛阈、外周血清和中枢脑脊液5-羟色胺(5-HT)及P物质( S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畸模型组比较,TEAS治疗抑制了正畸模型家兔中切牙牙龈痛阈的下降( P<0.05);TEAS 组家兔血清和脑脊液中释放的5-HT 均较正畸模型组增加( P<0.01,P<0.05);血清中释放的SP较正畸模型组略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释放的SP较正畸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 TEAS防治正畸牙痛主要通过提高脑脊液5-HT和SP的含量实现的,中枢途径可能是其镇痛机制的主要环节之一。

    作者:贾莹;陈波;蔡绍祥;李萍;杨庆;吴小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病变的MEK通路机制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治疗糖尿病(DM)白内障病变的 MEK通路机制。方法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合并高糖高脂饮食复制DM大鼠白内障病理模型,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HA 组大鼠尾静脉注射 DHA。分析大鼠晶状体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系数(HOMA-IR)的变化,检测大鼠晶状体组织MEK信号通路Ras、Raf、MEK及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DM白内障大鼠组晶状体浑浊,HOMA-IR升高(P<0.01),Ras、Raf、MEK及ERK1/2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分子Caspase3及Caspase9水平也明显上升(P<0.01),而DHA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异常得到明显改善( P<0.01)。结论 DHA能够有效缓解DM白内障大鼠症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E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相关。

    作者:阳辉;张新芳;冉瑞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管内皮功能对类风湿关节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 RA )患病率为0.32%~0.36%,流行病学资料显示,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患者约3倍于男性,如未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发展,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1〕。 RA患者往往伴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可以逆转的。本文就RA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许贵华;朱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法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目的:对比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法与双腔气管插管法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对病人呼吸、循环的影响,并进行术中安全可行性评估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方法选择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39~7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Ⅰ~Ⅲ级,男女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腔气管导管组(S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每组60例。收集心率(HR)、平均动脉压力(MAP)、血氧分压(SpO2)、气道峰压( 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血气分析等呼吸、循环指标,采集麻醉诱导前( T1)、插管定位成功后20 min ( T2)、右肺萎陷20 min(T3)、60 min(T4)、鼓肺双肺通气后30 min(T5)的数据,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S 组 T3、T4点 pH 值显著降低(P<0.05),PaCO2、PETCO2、PaO2均显著高于D组(P<0.05),而Qs/Qt升高均明显低于D组(P<0.05);S组插管成功率高,导管定位时间、咽喉及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喉痛的发生率低于D组(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CO2人工气胸法可用于大多数食管癌根治术患者。

    作者:刘亚非;郭明;张正迪;高鹏;蔡英蔚;胡宏强;蔡铁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现状及发展

    养老金融或养老金金融指养老金理论与金融学理论结合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养老金在金融市场投资,以实现自身保值增值,同时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学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学界对于我国养老金融行业发展状况及未来方向的观点讨论。

    作者:孙晓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DNA连接酶4及热休克蛋白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DNA连接酶4(LIG4)和热休克蛋白B1(HSP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Taqman real-time PCR对193例鼻咽癌患者和211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DNA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分型。结果 LIG4C/T(rs1805388)和HSPB1C/G(rs2868371)的基因型分布在鼻咽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 LIG4C/T(rs1805388)和HSPB1C/G(rs2868371)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发生风险无关。结论 LIG4rs1805388和HSPB1rs286837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无关。

    作者:刘丹;赵玉霞;于洪;屈艳丽;高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术前18 F-2-脱氧葡萄糖PET/CT测定肿瘤负荷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术前经18F-2-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摄像术(PET)CT测定的肿瘤负荷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 PDAC)的患者一般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术前均行18 F-FDG PET/CT全身扫描,计算机计算PET/CT肿瘤负荷参数:大标准化摄取值( SUVmax)、肿瘤代谢体积( MTV)、病灶糖酵解总量( TLG),并以其中位数为界值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一般临床病理因素、SUVmax、MTV及TLG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同MTV、TLG、pTNM分期、术后化疗水平间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 COX单因素分析显示 MTV、TLG、pTNM分期、术后化疗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LG、p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LG高组(TLG>58)的相对危险度(HR)是低组(TLG≤58)的2.281倍,pTNM Ⅱ期患者的相对危险度(HR)是Ⅰ期的2.739倍。结论术前18F-FDG PET/CT 测定的肿瘤负荷是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素,肿瘤负荷较高者生存期很可能较短。

    作者:吴忠仕;简志祥;余敏;刘海鸣;林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液感染后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血液感染( BSI)期间血小板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的临床资料,评价血小板指标的动态变化和BSI的临床特点,血小板指标检测分为5个时间段:发病前30~7 d( A 期)、发病1 d内( B期)、发病后2~5 d( C期)、发病后6~10 d( D期)、发病后11~20 d( E期)。研究终点为30 d死亡率。结果 BSI患者中,BSI期间的平均血小板数量减低(P<0.001);平均MPV水平增加(P<0.001)。 A期和B期之间非生存患者(n=25)MPV升高程度低于生存患者(P=0.006),B 期和 C 期之间,非生存患者的MPV升高程度高于生存患者( P=0.03)。 BSI后MPV升高是BSI的不良预后因素( OR 1.82;95%CI:1.00~3.32;P=0.027)。结论 BSI后的MPV水平变化可作为BSI的预后指标。

    作者:郝燕;赵正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危险度分层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中位发病年龄为67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化学毒物接触史增加及其他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期延长,老年AML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他类型肿瘤治愈率的增加导致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及AML的发病率增加。尽管在过去数十年中,年轻AML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但老年人(≥60岁)长期存活率仍很低,5年生存率仅5%~10%〔1~3〕。老年AML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为: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的发病比例更高(7号染色体单体,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及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白血病前体细胞克隆更不成熟;多药耐药基因(MDR)1/P-糖蛋白诱导的MDR及发病前造血异常〔4〕。此外,老年患者发病时的严重并发症较多,脏器储备功能较差导致治疗相关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年轻患者〔5,6〕。近年来研究证实,未治疗的老年AML患者的早期病死率高于同等条件的治疗后患者〔2〕。由此可见年龄并非决定老年AML患者治疗选择的绝对因素,从老年AML患者中筛选出适合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完成老年AML治疗导向的危险度分层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晟晔;江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外科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19例高龄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男15例,女4例,术前均未行心内科介入干预。年龄59~77〔平均(67±9)〕岁。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N-CABG)2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17例;分期手术病人3例(均为男性),其余16例均同期行非ONCABG及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4例为胸骨正中切口,12例为胸骨正中切口加腋下小切口)。结果旁路移植血管为2~4〔平均(2.7±0.6)〕根,左肺单叶切除17例,右肺单叶切除2例。所有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3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2例出现心功能不全。1例出现围术期心梗,术中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辅助。术后随访17例病人6个月~4年,1例反复出现心功能不全,1例出现转移,其余均无心绞痛发作、无心肌缺血表现。结论高龄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肺叶切除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肺癌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江滨;张智杰;郑民;王海永;阮富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在肿瘤细胞代谢中的调控机制

    近年来,证据表明肿瘤细胞在脂质代谢的多个方面表现出特定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但可以影响生物膜的合成、细胞能量代谢的平衡及信号转导等过程,还可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运动〔1〕。研究显示,癌细胞迅速增值与脂类的快速合成生成生物膜直接相关〔2〕。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SREBPs )是调节脂类生成基因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且SREBPs及其部分生脂靶基因在多数肿瘤细胞中表达均上调〔1〕。本文综述了肿瘤细胞脂类代谢失调的新研究进展,阐释了SREBPs在肿瘤细胞脂类代谢中可能的调控作用机制,并为筛选脂质代谢调控网络中潜在的抗肿瘤药物靶标提供分子基础。

    作者:刘进生;曾长青;陈茜;童欣;王迪;李罗娜;廖尉廷;汤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传统疗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患者的生存率低、肿瘤复发和转移仍然是有待攻破的难题。与传统抗癌疗法不同,肿瘤免疫治疗的靶标并不针对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而是针对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其中,使抗原抗体的高亲和性和T细胞的杀伤作用相结合,构建基于肿瘤特异性的嵌合抗原受体( CAR)的T细胞免疫疗法( CAR-T)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基因转导使T淋巴细胞表达这种CAR后,T细胞在体内能够特异性地识别肿瘤抗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在近25年的时间里,CAR-T在体内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在治疗白血病〔1〕、淋巴瘤〔2〕、脑胶质瘤〔3〕和卵巢癌〔4〕等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疗效。本文将根据新的研究进展对CAR-T技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赵媛媛;孔宁;王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老年胰腺炎患者术后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各23例。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营养支持前后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变化,比较营养支持效果;同时采用微创途径获取活体肠黏膜标本,平分为2块,分别用10%甲醛、4%戊二醛固定。10%甲醛固定的标本行苏木素-伊红( HE)染色,在普通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结构变化;4%戊二醛固定的标本行枸橼酸铅、醋酸铀染色,透射电镜观察、拍片,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变化。结果术后7、14 d肠内营养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 P<0.05);术后14 d内两组转铁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4 d肠内营养组空肠绒毛、上皮细胞微绒毛高度均高于肠外营养组且高于术前(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14 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14 d肠内营养组肠黏膜密集程度、表面黏液层厚度高于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组空肠黏膜上皮细胞存在线粒体肿胀,细胞间联结出有沉积物等病理改变,肠内营养组空肠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有效保护肠黏膜结构和上皮细胞,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肠外营养。

    作者:王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左心室重量指数对老年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对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正常心力衰竭( HFNE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于该院心内科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年龄≥60岁,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入院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232例,根据心脏超声结果中的LVEF分为HFNEF组158例(LVEF≥45%)和LVEF降低的心衰(HFREF)组74例(LVEF≤40%),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100例。对入选对象进一步搜集超声心动图中收缩末期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血液常规检查,在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计算出LVMI。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LVEDd、IVST和 LVPWT均升高(P<0.05);与 HFREF 组相比,HFNEF组IVST和LVPWT增大(P<0.05);LVEDd、E/A较HFREF组减小(P<0.05);②以 LVMI>122 g/m2(女性),LVMI>149 g/m2(男性)为临界值,诊断HFNEF的灵敏度(男性18.7%,女性47.9%)、特异度(男性96%,女性99%);HFNEF患者中,LVMI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恶化而升高,在各级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LVMI检测可作为诊断心衰的方法之一,可提高对老年HFNEF患者诊断。

    作者:郑恩来;杨笛;冷吉燕;刘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109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该院就诊的109例老年女性无尿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回顾性分析全部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并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社交活动受限评分、限制性行为评分、心理影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分娩次数多、体质量指数(BMI)大、子宫脱垂、尿路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收入水平低均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分娩次数多、BMI大、子宫脱垂、尿路感染、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收入水平低均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黎艳;付丽;胡美燕;吉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复康含药血清对心脏干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43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复康含药血清对心脏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传代后心脏干细胞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心脏干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Cx4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5%心复康含药血清培养72 h后,心脏干细胞中Cx43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复康含药血清具有促进心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有利于阐明心复康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

    作者:阚伯红;高青;胡先同;王一婧;赵岚;范英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左房容积指数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EH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舒张功能情况将其分为 A 组(左室舒张早、晚期大流速E峰及A峰比值E/A>1,且舒张早、晚期大运动速度Em及Am比值Em/Am>1),B组(E/A<1,且Em/Am<1),C组(E/A>1,且Em/Am<1),D组(E/A>2,且Em/Am<1);另选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例作为E组。对比各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各组 LAVI及 NT-proBNP等指标与其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LAVI与NT-proBNP等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E/A值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 B、C、D 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三组均异于E组(P<0.05);Em/Am值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B、C、D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的水平均显著低于A、E组(均P<0.05);LAVI值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A、B、C、D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B、C、D组水平显著高于E组(均P<0.05);NT-proBNP在各组间存在差异,其中A、B、C、D组呈逐渐上升趋势,C、D组水平显著高于 E组(均 P<0.05),D组水平显著高于A、B、C组(均P<0.05)。 EH患者 LAVI与 NT-proBNP呈正相关(r=0.784,P=0.001),且两者均与 E/A 及 Em/Am 呈正相关(r=0.546、0.572,P=0.033、0.021)。结论 LAVI及NT-proBNP可较好地评价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情况,且二者之间联系紧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宗立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胶质细胞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机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是欧美地区6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其主要特点是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及血液供应等特征性变化,使视神经退行性萎缩终致中心视力不可逆丧失〔1〕。慢性炎症和老年化是AMD的两个特殊因素,增加其风险和进展。通过免疫系统单分子基因分析已证明慢性炎症参与AMD的病理过程;年龄是AMD显著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免疫细胞的老化效应在视网膜外层影响明显〔2〕。在衰老鼠的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从正常位置显著性迁移并聚集在视网膜下间隙调节微环境〔3〕。在人和小鼠AMD模型中已发现小胶质细胞的聚集,证明小胶质细胞的聚集异常调节免疫系统及细胞分子水平,促进AMD的发展〔4〕。

    作者:张亚琼;徐海月;刘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体外对人U251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外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行辛伐他汀干预,培养24、48、72、96 h,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干预后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干预后细胞凋亡的情况及RT-PCR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干预48 h后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体外可明显降低人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及诱导其凋亡,浓度到达1.0μmol/L时抑制作用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此外,辛伐他汀对人U251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人U251胶质瘤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显著,Caspase-3的表达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辛伐他汀在体外可一定程度上抑制人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Caspase-3参与细胞的凋亡过程。

    作者:王灯亮;余良宏;林章雅;林元相;郑树法;康德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合肥市子女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综合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探讨子女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 MHQ-50)调查合肥市189名60岁及以上城市老年人,比较分析子女居住距离不同的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城乡老年人的综合幸福感呈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低于主观幸福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城市老年人综合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而子女居住距离不同的城市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性差异。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呈中度相关,其中生活满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相关大。相对而言,子女居住距离对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子女的居住距离与城市老年人幸福感关系密切。

    作者:徐晓波;方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